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方毅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1964-1966
目的 对比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26例CHF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分别在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比索洛尔组有效率为92.1%(58/63),显著高于美托洛尔组的79.4%(50/63)(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后比索洛尔组SBP(98.7 ± 13.7) mm Hg、LVEF(48.6±7.7)%显著优于美托洛尔组的(102.5±13.8)mmHg、(45.4±7.9)%(P<0.05);两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可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但比索洛尔具有更强的优势,在临床工作中仍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合理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2.
齐帜  蒋长亮 《中国医药》2013,8(10):1383-1385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管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比索洛尔治疗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比索洛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5mg,1次/d,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HR,评价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检测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SBP、DBP及H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常规治疗组:(135±13)mmHg(1mmHg=0.133kPa)比(156±12)mmHg,(86±4)mmHg比(96±8)mmHg,(64±7)次/min比(74±7)次/min;比索洛尔治疗组:(133±11)mmHg比(155±14)mmHg,(85±4)mmHg比(97±7)mmHg,(64±7)次/min比(74±7)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后常规治疗组与比索洛尔治疗组SBP、DBP及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内皮素1、VEGF及TNF-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常规治疗组:(76±14)ng/L比(87±20)ng/L,(121±20)ng/L比(150±26)ng/L,(36±8)μg/L比(41±7)μg/L;比索洛尔治疗组:(69±18)ng/L比(88±18)ng/L,(120±20)ng/L比(148±27)ng/L,(25±7)μg/L比(41±8)μg/L],NO明显高于治疗前[常规治疗组:(74±21)μmol/L比(65±19)μmol/L;比索洛尔治疗组:(86±23)μmol/L比(65±2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比索洛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内皮素1和TNF-α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而NO的含量则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2组患者治疗后的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疗效确切,并可改善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刘永娟  刘海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791-1792
目的 探讨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ESS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检查和化验指标.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12个月后6min步行试验[分别为(383.0±48.7)m,(339.3±37.8)m]、NYHA心功能分级(分别为[(2.7±0.4)级,(3.2±0.5)级]、LVEF[分别为(40.87±8.18)%,(35.38±7.35)%]、BNP[分别为(197.74±20.58) ng/L,(302.01±10.15) ng/L]均较入组时[分别为(317.0±36.6) m,(323.4±44.8)m;(3.5±0.5)级,(3.5±0.3)级;(33.18±7.29)%,(34.74±9.81)%;(369.75±21.15) ng/L,(345.56±18.65) ng/L]好转,治疗组较对照组表现更明显(t=2.974、3.698、9.136、7.476,均P<0.05);治疗组患者1年内总心血管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7、17例次)(x2=4.96,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肾功能、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7例心功能Ⅱ~Ⅳ级(NYHA)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43例)。在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铁剂,治疗组给予口服铁剂加曲美他嗪片。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血红蛋白、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心功能、N末端前脑钠肽(NT-pro BNP)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明显升高[(113.2±1.5)g/L比(98.3±4.2)g/L,P<0.05],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降低[(163.4±38.7)μmol/L比(196.2±40.7)μmol/L,P<0.05],肌酐清除率增加[(42.8±7.1)m L/min比(38.0±7.8)m L/min,P<0.05],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2.1±0.5)比(3.3±0.7)],血浆NT-pro BNP显著下降[(1 233.1±426.7)ng/L比(2 219.3±951.2)ng/L,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应用曲美他嗪和口服铁剂治疗,在改善心功能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纠正贫血、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邓国兰  贺代成  冯静  秦俭 《中国药房》2007,18(11):848-850
目的:比较比索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已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彩超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40%)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比索洛尔或卡维地洛治疗,渐增至最大剂量后,维持6mo。结果:治疗后,心功能、血压、心率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比索洛尔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较卡维地洛组改善更明显(P<0.05);卡维地洛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比索洛尔组改善更明显(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索洛尔组为35%,卡维地洛组为60%,有统计学差异(P<0.01);无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者。结论:比索洛尔与卡维地洛均可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但不同的β受体阻滞药改善的程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温飞飞 《北方药学》2018,15(1):33-34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螺内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为97.06%,观察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结束后,参照组LVEDD、LVESD以及LVEF分别为(55.97±5.75)mm、(47.96±6.04)mm、(40.16±6.46)%,观察组分别为(50.16±4.82)mm、(43.10±5.37)mm、(46.57±5.3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效果,且可帮助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80例CHF患者为观察组,另选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小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规范治疗,共28 d.比较治疗前后NT-proBNP浓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对照组NT-proBNP为(87±23)ng/L,观察组NYHAⅡ、Ⅲ、Ⅳ级患者(分别为27、40、13例)治疗后NT-proBNP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13±707)ng/L比(2657±368) ng/L,(3403±1003) ng/L比(6037±1742 )ng/L,(6429±1348) ng/L比(8324±679) ng/L,均P<0.01],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②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和LVEF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9)mm比(53±8)mm,(33±9)mm比(39±10)mm,(58±9)%比(53±10)%,均P<0.01];③NT-proBNP与LVEDD及LVES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0、0.694,均P<0.01),与LVEF呈负相关(r=- 0.652,P<0.01).结论 NT-pro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DD、LVESD等有良好的相关性,NT-proBNP可用于CHF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8.
张海涛  邵辉  董秋立  王忠明 《河北医药》2016,(22):3457-3459
目的:研究研究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8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 n =94)和比索洛尔组( n =93)。2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上按照各自给药方案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心率、6 min步行试验,进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6 min步行试验、LVEF、LVESD、LVEDD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比索洛尔组心率下降较卡维地洛组明显,而卡维地洛组LVEF改善优于比索洛尔组。2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相似,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分为比索洛尔组与维地洛组。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均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徐伟丽  曹磊 《中国医药》2013,8(9):1214-1215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将182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各91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加用曲美他嗪片20 mg/次,3次/d,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超声心电图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和心搏出量(CO);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记录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曲美他嗪组患者LVESD、LVEDD、hs-CRP、BNP、cTn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52±4)mm比(58±6)mm,(32±5)mm比(45±7)mm,(11.8±2.5) mg/L比(20.7±3.1) mg/L,(203±44) ng/L比(411±52) ng/L,(585±66) ng/L比(889±95)ng/L,均P<0.01],并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分别为(56±5)mm,(42±6) mm,(15.7±2.8) mg/L,(277±34) ng/L,(713±82) ng/L,P<0.05或P<0.01];LVEF、SV和CO则明显高于治疗前[(52±7)%比(40±6)%,(56±8)ml比(38±5)ml,(5.6±0.7) L/min比(4.1±0.6) L/min,均P<0.01],并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分别为(46±7)%,(42±7)ml,(4.6±0.6)L/min,P<0.05或P<0.01].曲美他嗪组临床总有效率80.2% (73/91),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2.5%[72.5% (66/91)(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曲美他嗪对CHF具有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40例和卡维地洛组38例,比索洛尔组在继续常规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比索洛尔治疗;卡维地洛组在继续常规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3服卡维地洛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测量血压和心率。治疗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索洛尔组和卡维地洛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LVEDV、LVESV、LVEF、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只有LVEF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相似,均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应用卡维地洛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交叉分为A组和B组,各75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实施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  相似文献   

13.
梅丽芳 《中国医药》2012,7(1):16-17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完全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慢递增剂量,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心率、血压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4.3±14.3)次/min比(70.3±12.4)次/min;(134.6±19.7) mm Hg比(123.8±16.5) mm Hg;(83.4±12.4)mm Hg比(74.6±15.4) mm Hg; (42.1±6.2)%比(49.8±6.9)%;(60.2±6.3)mm比(56.5±5.8)mm,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4.4% (51/54)比66.7% (36/54)].结论 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合适剂量的美托洛尔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48例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hBNP组和硝酸甘油组,各74例。rhBN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治疗,硝酸甘油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呼吸困难状况及整体临床状况,用药前与用药后24 h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值,用药前与用药后72 h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rhBNP组用药后0.5、6、24 h的呼吸困难状况及整体临床状况均优于硝酸甘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组用药前与用药后24 h的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PWCP)、收缩压差值分别为(+0.36±3.68)%、(+1.22±2.03)mm Hg(1 mm Hg=0.133 kPa)、(-7.68±1.06)mm Hg、(+0.21±5.03)mm Hg,rhBNP组分别为(+4.07±1.25)%、(-2.87±1.60)mm Hg、(-4.21±1.03)mm Hg、(-3.53±1.44)mm Hg。rhBNP组用药后24 h左室射血分数的增加程度,肺动脉压、PCWP、收缩压的降低程度均优于硝酸甘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BNP组用药后72 h心率降低,室性早搏、配对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减少均优于硝酸甘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能明显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和整体临床状况,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B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总疗效,测定体内主要炎性因子含量,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共200例均完成了为期2个月的观察和治疗,美沙拉嗪治疗组治疗总体有效率91.0%,明显高于柳氮磺吡啶治疗组的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3,P<0.05).柳氮磺吡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13、IL-6、IL-8和TNF-α分别为(47.07±8.63) ng/L、(68.96±18.46) ng/L、(27.9±8.01)ng/L、(23.70±5.12)ng/L,美沙拉嗪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13、IL-6 、IL-8和TNF-α分别为(36.99±11.27)ng/L、(44.29±10.76) ng/L、(20.71±4.29) ng/L、(15.32±4.88) ng/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美沙拉嗪治疗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美沙拉嗪可降低血中IL-1 β、IL-6、IL-8和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柳氮磺吡啶,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早期尼卡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流的改善及脑血管痉挛(CVS)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10月收治的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常规镇静、镇痛、控制颅内压、预防再出血,治疗前检测患者颅内压、脑血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尼卡地平治疗.于入院即刻,治疗后7、14、21 d比较两组脑血流、颅内压的改变,并且观察CVS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 两组颅内压及脑血流入院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21 d,观察组颅内压分别为(19.42±3.42) mmHg(1 mmHg=0.133 kPa)、(13.05±1.86)mmHg、(11.74±2.54) 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27.42±5.01)mmHg、(16.75±1.67) mmHg、(20.60±1.85) mmHg](P<0.05);治疗后7、14、21d,观察组脑血流速度分别为(104.25±20.41) cm/s、(101.55±10.25)cm/s、(94.81±9.6)cm/s,显著低于对照组[(134.24±28.66) cm/s、(117.25±25.41) cm/s、(113.66±8.68) cm/s] (P<0.05).观察组CVS发生率及重残患者比例分别为2.86%、8.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28.57% (P<0.05);两组良好、中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卡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显著,对脑血流及颅内压的改善及CVS的预防作用显著,且可改善患者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与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胃食管反流患者胃食管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口服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食管动力学和胃电活动指标,并对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0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及胃窦收缩频率分别为(1.91±0.44)、(2.03±0.81)、(2.47±0.95),对照组分别为(1.22±0.35)、(1.12±0.47)、(2.05±0.59),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管蠕动性收缩比、括约肌压力及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分别为(94.2±16.0)%、(19.32±1.45)mmHg、(75.8±6.6)%,对照组分别为(86.1±13.8)%、(13.42±1.38) mmHg、(58.8±6.0)%,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前及餐后的主频、主功率分别为(4.1±0.8)、(4.4±0.6)、(100.4±26.9)、(165.6±36.6),对照组分别为(3.3±0.9)、(3.3±0.5)、(91.1±28.5)、(155.1±35.0),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空腹、餐后的正常慢波节律为(42.8±22.6)、(66.1±2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20.0)、(50.4±21.6),而餐后胃动过缓(29.4±19.3)明显低于对照组(41.8±23.1)(P<0.05).结论 雷贝拉唑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能够提高胃食管动力,增加收缩力,使患者正常慢波节律减少,增加餐后胃电正常慢波百分比,改善胃排空,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GERD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脂指标、心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依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药物方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末缩期内径(LVESD)]以及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钠肽(BNP)]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TC(4.74±0.55)mmol/L、TG(1.23±0.21)mmol/L、HDL-C(3.98±0.55)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7±0.84)、(1.86±0.42)、(5.02±0.46)mmol/L,LDL-C(1.83±0.33)mmol/L高于对照组的(1.33±0.26)mmol/L;实验组患者LVEDD(50.53±4.66)mm、LVEF(56.62±4.67)%、LVESD(37.28±3.24)mm均优于对照组的(59.23±6.72)mm、(49.23±5.01)%、(40.28±3.08)mm;实验组患者Hs-CRP(6.31±0.53)mg/L、TNF-α(153.23±12.12)ng/L、BNP(557.34±36.45)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8.82±0.55)mg/L、(287.32±21.21)ng/L、(892.53±42.44)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有助于其血脂指标、心功能和炎症因子的调节,因而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风湿性关节炎应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入院的8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实验组则加施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治疗后4、24周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7,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4、24周关节疼痛数[(1.75±0.57)、(0.77±0.41)]、关节肿胀数[(1.32±0.44)、(0.49±0.34)]、晨僵时间[(5.77±1.67)min、(3.96±1.01)min]、ESR[(11.72±4.37)mm/h、(10.01±4.13)mm/h]、CRP[(0.40±0.11)mg/dl、(0.27±0.09)mg/dl]、DAS28[(1.88±0.74)、(1.76±0.69)]与HAQ[(1.03±0.48)、(0.72±0.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风湿性关节炎应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针灸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的80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加施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身体参数、临床参数与临床事件.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BMI指数为(23.12±0.50) kg/m2、腰围为(77.21±2.73) cm、腰臀比为(0.81±0.02),均低于西药组[(24.03±0.47) kg/m2、(79.82±2.49) cm、(0.84±0.03)];联合组治疗后LH为(5.34±0.57)IU/L、T为(1.29±0.38)nmol/L、FINS为(11.78±3.23)IU/L、FPG水平为(4.60±0.55)mmol/L,均低于西药组[(6.22±0.63)IU/L、(1.94±0.42) nmol/L、(16.28±4.15) IU/L、(5.01±0.52)mmol/L];联合组治疗后ANP水平为(5.74±1.14),高于西药组的(3.28±0.98);联合组治疗后排卵率为62.5%,高于西药组的3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针灸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