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栓形成前期血浆内皮素1 (ET1) 、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GMP140)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及其抑制物(PAI1) 的变化。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发色底物显色法, 检测了20 例正常人和40 例Ⅱ型糖尿病患者(22 例无微血管病变、18 例有微血管病变) 的ET1 、GMP140 、tPA 及PAI1 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ET1 、GMP140 、PAI1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tPA 则明显下降, 伴微血管病变者比无微血管病变者变化更明显, 且ET1 与GMP140 、PAI1 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tPA 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上述血栓形成前期若干相关指标的测定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穿心莲黄酮片治疗脑动脉弱样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穿心莲黄酮对脑动脉弱样硬化的作用。方法:选择34例脑动脉硬化患者,口服穿心莲黄酮糖依片1个月,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06KPGF1α、TXB2、GMP-140、ET、tPA、PAI的变化。结果表明:①疗效显著患者13例,占38%,有效患者15例,占44%,总有效率为82%。②用药后血浆TXB2、GMP-140、PAI/tPA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3,用药后血浆ET有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内皮细胞合成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4例AMI患者和59例正常对照,测定血浆6KPGF1α、ET、tPA、PAI。结果 AMI患者血浆6KPGF1α、tPA、tPA/PA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P〈0.01),E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得存在PGI2、ET、tPA等代谢障碍与AMI的发生、发展有关;6KPGF1α、E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伴白蛋白尿患者tPA和PAI-1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tPA和PAI-1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同时测定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tPA、PAI-1、胰岛素、甘油三脂、胆固醇、LDL—C、HDL-C和尿白蛋白。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C组)比较,糖尿病患者血tPA活性明显降低,PAI-1活性明显升高,P<0.05;正常白蛋白尿患者tPA活性无明显变化,但PAI-1活性升高, P< 0. 05;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tPA活性明显降低, PAI- 1活性明显升高;大量白蛋白尿患者 tPA活性进一步降低,PAI-1活性进一步升高;②与C组比较,糖尿病患者,尤其伴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血脂明显升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伴白蛋白尿患者,常存在明显的纤溶障碍。  相似文献   

5.
已酮可可碱对糖尿病患者高凝状态相关指标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东平  隋春林 《上海医学》1998,21(8):439-441
目的:观察已酮可可碱(Trental)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凝固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观察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已酮可可碱4周后血小板聚集率(PAgR)、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血粘度的变化。结果:用药后PAgR、TXB2、PAI-1及血粘度明显下降,而6-keto-PG  相似文献   

6.
采用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L-5l和125I-S12以及单克隆酶联免疫法、发色底物法测定58例老年高血压(EH)患者血浆GMP-140、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浓度、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及活性以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活性,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GMP-140、TxB2、PAI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6-keto-PGF1α、t-PA显著低于对照组。将所得血浆各值与动态血压(ABP)监测各指标作单相关分析,提示PAI、GMP-140、TxB2与2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白昼收据压、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6-keto-PGF1α与24小时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膜蛋白颗粒(GMP-140)的增高是否反映了血小板的激活和释放反应。方法:对4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AS)患者,其中1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进行血浆GMP-140、假血友病因子(vWF)测定。结果:AMI和UAP患者血浆GMP-140、vWF明显升高。GMP-140与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以及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缺血面积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GMP-140是AMI和UAP发作时体内血小板活化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老年人糖尿病肾病与无肾病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电泳率(EPM)及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表明:与健康人组比较,肾病组和无肾病组MAR升高及EPM水平降低(P<0.01),肾病组GMP-140水平升高(P<0.01)。肾病组的MAR、GMP-140的升高和EPM水平的下降较无肾病组明显(P<0.01)。提示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病人血小板活化增强,有助于血栓形成和微血管损伤,这一变化可能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纤溶状态及血小板活化状态在血栓形成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A、PAI:A和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GMP-140含量。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PAI:A及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PA:A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t-PA:A、PAI:A及GMP-1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老年人糖尿病肾病与无肾病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电泳率(EPM)及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表明:与健康人组比较,肾病组和无肾病组MAR升高及EPM水平降低(P〈0.01),肾病组GMP-140水平升高(P〈0.01)。肾病组的MAR、GMP-140的升高和EPM水平的下降较无肾病组明显(P〈0。01)。提示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病人血小板活化增强,有助于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肃省武威市食管癌组织中生物代谢酶Ⅰ相酶细胞色素(CYPIA1)和Ⅱ相酶谷胱甘肽转硫酶MI(GSTM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I(GSTT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multiplex—PCR方法检测216例正常对照f血液)和189例食管癌组织中代谢酶基因CYPIA1和GSTM1、GSTT1的多态性。结果食管癌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中:CYP1A1基因MspⅠ酶切位点多态性的频率分别为74.1%和6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分别占58.7%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基因型可能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增高有关(OR1.956);GSTT1纯合缺失基因型分别占51.9%和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基因未明显增加对食管癌的易感性(OR1.169);GSTM1、GSTT1联合缺失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38.6%和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携带CYPIA1MspⅠ多态突变基因型与GSTM1、GSTT1缺失基因型的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OR2.385,95%CI1.094-3.495)。结论单独的CYP1A1MspI多态突变基因型或者GSTT1缺失基因型与食管癌的易感性不相关;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及其与GSTT1缺失基因型、CYP1A1MspⅠ多态突变基因型同时存在可增加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提示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可能为食管癌发病的易感因素之一,且与其他缺陷基因型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人体对内外源性致癌物的代谢能力影响个体对胃癌的易感性。影响胃癌遗传易感性的代谢酶基因主要有:与Ⅰ相代谢有关的CYP1A1、CYP2E1基因和与Ⅱ相代谢有关的GSTM1、GSTT1基因等。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在胃癌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抗流1号对197例发热患者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方法:体温T≥37.5℃的患者197例,根据患者有无接触甲型H1N1病例,分为密切接触组25例,一般接触组48例,非接触组124例。进行体格检查、查血常规和胸片,服用抗流1号中药制剂(红景天、大青叶、虎仗和贯众),根据症状和病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或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疗,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治疗情况。结果:密切接触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降低的患者明显多于非接触组(P〈0.01);用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密切接触组与非接触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中医辨证治疗的患者密切接触组与非接触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以扶正和清热解毒为主的抗流1号能有效的预防甲型H1N1的传播可以起到降低发病率、减轻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外周血RRM1和ERCC1及BRCA1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分别构建RRM1、ERCC1和BRCA1及管家基因β-actin质粒标准品,以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制备标准曲线,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外周血中RRM1、ERCC1和BRCA1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品的熔解曲线均呈单峰,特异性良好,说明基本无非特异性扩增.结论:所建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特异性好,准确度、灵敏度高,为后续研究构建了理想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期间,被隔离飞行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在对从美国疫区归国的37例学生实行医学隔离过程中给予集体晤谈和个别访谈,并在隔离期满3天时采用SAS和SDS自评量表进行测量,在隔离前后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量。结果被隔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P〈0.05);隔离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隔离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P〈0.05)。结论良好的心理干预可以将危机事件转变成促进学生成长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胡芦巴的降脂机制,观察经胡芦巴水溶液处理后,Caco-2细胞中NPC1L1(胆固醇吸收的主要载体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方法将胡芦巴水溶液暴露于Caco-2细胞中24、42、48小时,未处理组作为对照组,从细胞中分离mRNA进行Real-Time PCR分析,采用ABI PRISM7000生物程序分析系统测定Caco-2细胞的NPC1L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胡芦巴水溶液处理的Caco-2细胞NPC1L1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未治疗组)相比降低47%。结论胡芦巴可降低Caco-2细胞的NPC1L1的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解毒祛瘀滋阴方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MRL/lpr小鼠80只,分成4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肾组织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解毒祛瘀滋阴方合用激素组ICAM-1和VCAM—1mRNA表达低于其他各组。结论解毒祛瘀滋阴方合用激素能有效降低MRL/lpr小鼠肾组织ICAM-1和VCAM—1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共刺激信号阻断剂PDL1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胰岛移植存活的影响。方法以BN、Lewis大鼠为胰岛移植供、受体;用PDL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供、受体骨髓源性DC使之表达PDL1;将供、受体DC于胰岛移植前24h经股静脉分别注入受体(设为组1、组2),供、受体DC混合后注入受体(组3),注射生理盐水的为空白对照组(组4);观察各组糖尿病鼠高血糖改善情况及存活时间,术后第20天,MTT法检测受体脾细胞对供体及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组1和组3血糖维持正常时间和受体存活时间显著延长〔组1:(22.47±11.72)d和(41.25±12.98)d,P<0.01;组3:(37.67±14.71)d和(52.31±15.47)d,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2移植胰岛存活时间无延长〔(3.75±1.33)d与(7.33±1.97)d,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0天,组1、组3脾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反应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0.27±0.08和0.23±0.06与0.70±0.09,P<0.001),而对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6±0.07和0.66±0.07与0.69±0.05,P>0.05)。结论PDL1基因修饰的供体DC可以明显延长大鼠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而受体DC则无此作用,但两种DC联合应用可以使移植胰岛获得更长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9.
Liu FH  Li MY  Luo J  Li WY  Wamg BN  Yang Y  Kuang Y  Zuo B  Ma XY  Jiang ZH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6):1863-1865
目的 观察抗感颗粒在鸡胚和BALB/c小鼠体内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1)鸡胚实验:将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接种9日龄鸡胚,再将不同剂量的抗感颗粒注入鸡胚,以血凝效价为指标,观察抗感颗粒对流感病毒的作用,设立流感病毒对照组和利巴韦林片对照组,每组6个鸡胚.(2)小鼠实验: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病毒感染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利巴韦林片组及抗感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小鼠.用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灌胃给药,以实验小鼠的生存情况、死亡保护率及延长生命率等指标观察抗感颗粒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 在鸡胚实验中,抗感颗粒高、中剂量组均能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并达到显效结果,病毒血凝效价比流感病毒对照组分别低了5个、3个稀释度.在小鼠实验中,抗感颗粒各剂量组均能减轻感染小鼠的发病症状,减少小鼠死亡,死亡保护率为35.0%~55.0%;生存时间延长,延长生命率为73.0%~88.9%、最低有效剂量为3.00g/kg.结论 抗感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小鼠死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甲型H1N1流感主要临床特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临床特征。方法依据国家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试行版第三版诊断,将1起以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的疫情暴发202例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其中62例住院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归纳此次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结果调查202例患者中,发热是最普遍的全身表现,其中低热52例占25.74%,中等程度发热99例占49.01%,高热51例占25.25%;局部症状中以咳嗽为最常见占77.23%;患者有乏力49.5%、头痛49.5%、头晕47.52%、咽痛47.52%、流鼻涕47.03%、鼻塞45.05%、打喷嚏40.59%;四肢酸痛和腰背酸痛分别占28.71%、36.63%;62例住院患者中外周血白细胞异常者14例,淋巴细胞异常者29例,肝功能ALT轻度升高6例,胸片有肺部感染者4例,心电图异常者2例。结论此次甲型H1N1流感的全身中毒症状主要以发热、乏力、头痛、头晕、四肢和腰背酸痛等为主,局部症状以咽痛、流鼻涕、鼻塞、打喷嚏为主,血常规可有异常,并发细菌感染时胸片异常,心脏、肝脏受累的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