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呼吸兴奋剂加营养支持治疗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呼吸兴奋剂加营养支持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肺性脑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抗炎、氧疗等一般治疗及呼吸兴奋剂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79.6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应用呼吸兴奋剂有利于肺性脑病的治疗,呼吸兴奋剂加营养支持疗法对抢救肺性脑病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疗效并做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pH值、PO2、PCO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比单用呼吸兴奋剂理想,安全、经济、实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对比观察30例以纳洛酮治疗和30例以呼吸兴奋剂治疗的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患者在意识状态的好转、PaO2、PaCO2及pH值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纳洛酮对肺性脑病的呼吸兴奋作用优于呼吸兴奋剂可拉明和洛贝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联合洛贝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肺性脑病(轻、中度)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伴肺性脑病的病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兴奋剂(可拉明1.875 g+洛贝林15 mg/12 h)。结果:治疗72 h后,67%显效,27%有效,6%无效。结论: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联合洛贝林对轻、中度肺性脑病患者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5.
王继芹  顾薇  韩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2):1262-126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并发肺性脑病时给予无创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BiPAP)同时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疗效。方法:80例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通气组和联用呼吸兴奋剂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一般情况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与单用BiPAP通气组比较,联用呼吸兴奋剂组病情恢复快,呼吸、心率、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改善均优于单纯通气组(P<0.05~P<0.01)。2组患者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并发肺性脑病的COPD患者,BiPAP无创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是一种无创有效的措施,可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应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运用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技术治疗肺性脑病,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2011年收治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组选择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技术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配合无创辅助通气技术治疗。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情严重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意识状态对比,观察组意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出现39例无效患者,均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结论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肺性脑病患者意识状态改善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纳洛酮辅助治疗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58例肺性脑病患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纳洛酮4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静点。对照组常规以呼吸兴奋剂静点。两组均观察1周。结果:治疗组的临床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和神志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对肺性脑病疗效肯定,可改善血气参数,促进神志恢复,为肺性脑病治疗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醒脑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22例,在BiPAP基础上分别联合纳洛酮+尼可刹米+醒脑静治疗、纳洛酮+醒脑静治疗和纳洛酮治疗,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纳洛酮+尼可刹米)+醒脑静有效率为90.9%,并且在症状改善时间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著好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BiPAP与呼吸兴奋剂及醒脑静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敏政  于贯红 《中原医刊》2006,33(20):83-83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58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纳洛酮4m g加入生理盐水500m l中每日静滴。对照组常规予呼吸兴奋剂静滴。两组均观察1周。结果治疗组临床体征、神志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纳络酮对肺性脑病的疗效肯定,可促进神志恢复,为肺性脑病治疗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呼吸内科中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诊断治疗临床探究分析。方法从2015年的1月到2018年的2月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总计30例,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以及基础治疗,抽取其中15例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15例患者配合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少(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中联合使用无创正压通气以及呼吸兴奋剂,人机同步性显著提升,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得到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单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应用价值显著,应当得到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BiPAP无创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Ⅱ型)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2例慢阻肺Ⅱ呼衰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罩无创正压通气及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鼻罩无创正压通气和常规治疗。通气前、通气2h及通气结束病情稳定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16例患者中14例治疗成功,另外2例病情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中9例治疗成功,7例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4例治疗成功患者BiPAP无创通气治疗前后pH、PaCO2明显下降、PaO2显著升高。结论BiPAP无创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可以提高BiPAP无创通气的疗效,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2.
纳络酮与尼可刹米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对比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安徽医学》2006,27(1):77-77
肺性脑病是由慢性肺胸疾患伴呼吸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症状的一种综合征。是呼吸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预后不良。纳洛酮和尼可刹米均是治疗肺性脑病的常用药物。前者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通过竞争性阻断内源性阿片肽引起的中枢呼吸抑制,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发挥治疗作用。后者为中枢呼吸兴奋剂,可兴奋呼吸中枢,增加通气量有一定的苏醒作用。为比较两药疗效,我们对40例肺性脑病患者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郑大伟  李茂作 《右江医学》2001,29(5):378-379
目的 :探讨高频通气 (HFJV)加呼吸兴奋剂治疗肺性脑病 (COPD)的效果。方法 :84例COPD均给予抗炎、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激素、营养支持等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2 4例采用经鼻塞吸氧和静滴呼吸兴奋剂 ;治疗组 6 0例应用HFJV加呼吸兴奋剂 ,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该疗法效果显著 ,使用方便 ,患者乐于接受 ,适宜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69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设为治疗组;同期住院的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或不愿使用呼吸机患者59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AECOPD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连续机械通气直至症状缓解,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患者神志转清,气促减轻;对照组加用呼吸兴奋剂。结果:治疗组69例,神志转清54例,有效率78.26%;对照组59例,神志转清23例,有效率38.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与BiPAP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与BiPAP通气,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1),气管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24、72 h观察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同时观察组治疗后2h时的GCS评分即已显著高于治疗前(P<0.0l),而对照组则在治疗24 h时才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 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呼吸衰竭肺性脑病 ,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 ,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使用各种类型机械通气装置救治已取得显著疗效 ,我们在血气监护下使用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肺性脑病36例获得成功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病例  36例呼吸衰竭失代偿合并肺性脑病 ,其中男性2 2例 ,女 14例 ,年龄 4 6 - 75岁 ,平均 6 7 4岁 ,均符合文献[1]关于慢呼衰的诊断标准。方法 均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中气管切开 13例 ,经口插管者 16例 ,经鼻插管者 7例 ,一般内科常规抗炎 ,扩张气道 ,合理氧疗 ,呼吸兴奋剂治疗无效且病情加重 ,而立即进行机械通气救治。在机械通气治疗初…  相似文献   

17.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β-内啡肽特异性拮抗剂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昏迷的苏醒疗效。方法:54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吸氧、抗感染、平喘、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2~8mg/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25例(89.28%),对照组总有效14例(53.91%),治疗组清醒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纳络酮对肺性脑病昏迷具有苏醒作用,能迅速改善症状,促进肺性脑病患者意识恢复。  相似文献   

18.
肺性脑病属于临床内科急危重症,其病死率很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肺性脑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我们的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肺性脑病患者10例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62岁~85岁;病程最长40年,最短5年,平均15年;合并冠心病4例,糖尿病2例。全部病例中医辨证为痰热腑实型,主症为:神志昏蒙,喘息痰鸣,潮热便秘,苔黄厚腻,脉沉实。 2 治疗方法在西医常规吸氧、控制感染、解痉平喘、纠酸、控制心衰、给予呼吸兴奋剂肾上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加平台呼气阀(PEV)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70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应用敏感抗生素,并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PEV,并加用纳洛酮和尼可刹米静滴治疗(疗程3d)。观察两组神志转清时间、生命体征、动脉血气、APACHEⅡ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aCO2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神志转清时间缩短,PaO2、SaO2、pH值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例因疗效不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死亡1例。对照组5例因疗效不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死亡2例。结论早期使用BiPAP呼吸机加PEV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神志转清时间,减少气管插管,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和CO2潴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40例作为主要的对象,分为参照组以及对比组两组,各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均需要接受常规治疗以及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比组患者采取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24小时的股动脉血行血气,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股动脉血行血气在治疗之后相比治疗之前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p H值呈现一个明显升高的趋势、Sa O2以及Pa O2明显升高、Pa CO2则明显降低,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无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以及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呼吸兴奋剂有助于患者的及时系统功能的康复,因此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