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鼠岛状皮瓣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髓过氧化酶(MPO)含量及外周血白细胞膜CD18的变化。方法 应用大鼠腹部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皮瓣髓过氧化酶(MPO)含量,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膜CD18水平的变化并作白细胞计数。结果 缺血8h及缺血再灌注1h白细胞膜CD18水平与皮瓣MP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缺血再灌注1h较缺血8h组又明显增高(P<0.01)。缺血再灌注1h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大鼠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外周血白细胞膜CD18水平增高,白细胞计数减少,皮瓣MPO水平增高。CD18介导的白细胞粘附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活性引发炎症及感染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影响尚无文献报道。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活性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抑制剂组,每组12只。制备右下腹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抑制剂处理组于再灌注前腹腔注射1 mL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4抑制剂(100μmol/L),分别采集缺血再灌注后1,2,4,6 h的皮瓣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取缺血再灌注后1 h的皮瓣组织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的蛋白表达量,并于术后7 d计算皮瓣存活比例。结果与结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抑制剂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程度明显改善,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的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术后7 d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皮瓣存活比例为(51.70±7.62)%,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抑制剂组皮瓣存活比例高达(86.56±12.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以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活化提高移植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冯亚高  黄晨 《医学信息》2009,22(2):234-236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预处理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检测血浆测定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骨骼肌内髓过氧化酶(MPO)活性和肌湿重/干重比(wet/dry).结果 对照组和预处理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血浆CPK、LDH、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骨骼肌内髓过氧化酶(MP0)活性和肌湿重/干重比明显升高(P<0.01);预处理组血浆和骨骼肌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 EGb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肢体骨骼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肢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O)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开始及再灌注即刻由尾静脉注射葛根素18 mg·kg-1,缺血 2 h 再灌注 24 h 后取缺血侧脑组织,HE染色观察海马存活锥体细胞数,比色法测定脑组织MPO活性观察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法测定脑组织中ICAM-1 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及NF-κB p65亚基核转位情况。结果: 葛根素组缺血侧脑组织海马存活锥体细胞数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P<0.01), MPO活性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P<0.01),ICAM-1 蛋白及mRNA表达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明显减少(P<0.01),NF-κB p65蛋白亚基核转位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P<0.01)。结论: 葛根素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背景:丹参被认为有防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6):对照组:不进行灌注干预;缺血再灌注组:术前3 d至术后5 d,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g;丹参组:将生理盐水换为等量的丹参注射液。在大鼠以腹壁浅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模型上,分别测定皮瓣组织中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细胞间黏附分子1、核因子κB含量,并对切片进行图像分析,观察皮瓣成活率。 结果与结论:缺血再灌注组、丹参组于再灌注后2,8,24 h,对照组于术后10,16,32 h,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值以及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均呈现出:缺血再灌注组>丹参组>对照组(P < 0.01)。皮瓣成活率为:缺血再灌注组<丹参组<对照组(P < 0.01)。结果提示,丹参可能通过抑制核因子κB激活环形炎症反应通路及自身即具有的抗氧化、提高机体总体抗氧化的能力,减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皮瓣成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DOSM)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肾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中性粒细胞CD11b、CD54及CD62L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1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O)、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和地奥司明+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组(DOSM+I/R)。采用ELISA方法测定肾脏组织中MPO的水平,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54和CD62L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1h、3h、6h、12h、24h和48h不同时间点的肾组织中,I/R和DOSM+I/R两组MPO活性均随时间逐渐升高,于6h达最高,后逐渐下降,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中性粒细胞CD11b、CD54及CD62L的表达在相同时段I/R组显著高于SO组(P<0.05或P<0.01);而在DOSM+I/R组显著低于I/R组(P<0.05或P<0.01)。结论:DOSM可显著降低肾I/R病理过程中MPO活性,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CD11b、CD54及CD62L的表达,有助于减轻I/R时炎性细胞的浸润。  相似文献   

7.
sCR1-SCR15-18蛋白减轻补体介导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补体在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及重组人可溶性补体受体Ⅰ型SCR15-18蛋白(sCR1-SCR15-18)的保护作用。方法: 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sCR1 -SCR15-18保护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大脑皮质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观察大脑皮质区补体C3b沉积和病理改变。结果: 缺血/再灌注24 h后,sCR1-SCR15-18保护组神经功能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皮质MPO活性明显低于I/R组(P<0.05);sCR1 -SCR15-18保护组缺血脑组织补体C3b沉积明显减少,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补体在脑I/R损伤中起一定作用,sCR1-SCR15-18蛋白对大鼠I/R损伤脑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RT-PCR检测缺血再灌区脑组织CINC mRNA的表达,并同时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缺血90 min再灌注6 h至24 h,缺血区脑组织CINC mRNA表达相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分别为P<0.05、P<0.01),并呈时相变化,12 h达高峰。MPO活性在再灌注6 h时无明显变化,12 h-24 h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0.01)。结论:短暂性脑缺血时CINC mRNA表达上调,其时程早于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提示CINC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凋亡障碍在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肠IR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10只。肠IR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30 min后再灌注60 min;对照组只分离而不夹闭SMA。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TUNEL法)和caspase-3活性;Annexin-V/PI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PMN)凋亡比例;检测夹闭前、夹闭30 min、再灌注30 min、再灌注60 min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结果:(1)光镜下,对照组未见肠黏膜损伤,而IR组肠黏膜损伤严重;(2)IR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和caspase-3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3)IR组外周血白细胞和PMN凋亡比例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IR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在缺血30min时明显增高,再灌注后进一步增高,与缺血前和对照组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4)肠黏膜caspase-3活性与外周血白细胞凋亡比例有显著的负相关(r=-0.764, P<0.01),与PMN凋亡比例也有显著的负相关(r=-0.845,P<0.01);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PMN凋亡比例也有显著的负相关(r=-0.638, 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加及凋亡障碍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肠黏膜细胞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肺切除、体外循环、肺移植、肺动脉栓塞等病都会造成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是肺移植后肺功能失调的重要因素。 目的:分析缺血后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 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8只。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左肺门和肺动静脉,未阻断;缺血再灌注组肺缺血1 h后再灌注2 h;缺血后处理组于再灌注前给予3次缺血30 s再灌注30 s,然后恢复再灌注2 h。实验后取肺组织标本,检测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与结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肺组织湿/干质量比、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增高(P < 0.05),而缺血后处理组增高不明显,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含量和活性均降低(P < 0.05)。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缺血后处理组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病理检查见肺泡壁增厚,有水肿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缺血后处理组肺泡壁增厚和水肿程度较缺血再灌注组减轻,有部分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缺血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有所降低。结果提示,缺血后处理可以通过抑制肺缺血再灌注后炎症细胞聚集、氧自由基产生和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起到保护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局部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设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高渗盐水预处理组(HTS组),分别于再灌注后1 h、3 h、6 h、12 h和24 h处死大鼠,测定谷丙转氨酶(ALT);抗凝血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CD11b/CD18(Mac-1)的阳性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测定肝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比色法测定肝脏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常规病理及电镜观察肝脏的病理学改变及肝脏内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① HTS组在3 h、6 h和12 h血清ALT水平明显低于IR组(P<0.05)。②HTS组在6 h和12 h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显著弱于IR组(P<0.05)。③HTS组肝脏MPO活性在再灌注后6 h、12 h和24 h明显低于IR组(P<0.05)。④HTS组大鼠肝脏内ICAM-1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IR组。⑤HTS组肝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细胞浊肿和肝窦狭窄程度轻于IR组。结论: HTS预处理能够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Mac-1和肝内ICAM-1的表达,明显抑制肝内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和聚集,起到拮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肝后控制性失血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后控制性失血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HIR)所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大鼠HIR损伤模型,在再灌注后的10min分别在肝上下腔静脉(SH-VC)及肝下下腔静脉(IH-VC)进行控制性失血处理,观察其对HIR所致肺损伤的影响。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IR);(2)体重2%肝后失血输血处理组(HB2);(3)体重1%肝后失血输血处理组(HB1);(4)体重2%肝下下腔静脉失血输血处理组(IB);(5)体重2%肝后失血输林格液处理组(HR);随机取上述各组大鼠16只,用以7 d生存率的观测。结果: 体重2%SH-VC(肝后)控制性失血输血处理组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低于未处理组,处理后6 h肺含水量、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都显著低于未处理组,并且生存率明显提高达7 d左右,肺组织病理损害轻于对照组。 结论: 在肝后氧自由基(ROS)高峰期进行2%肝后控制性失血输血处理可明显减轻HIR所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探讨前列腺素E1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皮细胞Rho/Rho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建立大鼠IRI模型,将健康Wistar大鼠75只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25只;并按术后观察时间分为6、12、24、48、72 h5个不同时段亚组,每组各5只.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肾上腺髓质素可在心、脑、肾、肝等器官的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真核表达载体对大鼠腹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构建大鼠肾上腺髓质素真核表达载体,将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模型组、维拉帕米组、重组质粒组。重组质粒组腹部皮内注射肾上腺髓质素真核表达载体,其余各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注射4次后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维拉帕米组于皮瓣内注射维拉帕米。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相比,重组质粒组皮瓣组织中丙二醛、血管内皮素1的含量分别降低了38.50%( < 0.01),54.73%  ( < 0.01),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增加了50.67%(P < 0.05)。皮瓣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重组质粒组皮瓣炎性细胞浸润与水肿程度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果证实肾上腺髓质素真核表达载体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轻脂质过氧化及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制作右后肢缺血再灌注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祖,A组:假手术组;B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生理盐水组;C组;I/R+雌激素干预组。测定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小腿三头肌组织中髓过氧化酶(MPO)活性及组织结构变化。结果B组、C组与A组比较,血浆CPK、LDH、MDA及MPO含量明显升高,B组、C组均可见骨骼肌损伤,B组明显重于C组。结论雌激素对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脂血症循环白细胞自发活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活化白细胞在缺血过程中微血管嵌塞和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血清胆固醇对循环白细胞活化作用的影响,采用硝基蓝四唑试验测量了高脂血症家兔循环白细胞自发活化率(SAR)。结果指出,高脂血症动物循环白细胞SA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AR升高与血清胆固醇水平有关。循环白细胞SAR升高导致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CD18表达增加和微循环障碍。因此循环白细胞SAR升高是心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protective effect of a single dose of glucocorticoid dexamethasone administered just before reperfusion on the viability of cold-stored inferior epigastric rat skin flaps. We also sought evidence for the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action of dexamethasone involved in this model of cold ischemia-reperfusion. The viability of flaps on reperfusion day 7, after 1, 2, 3, 4, or 5 days of cold ischemia, was 80, 74, 60, 47 and 12% respectively. Four days' cold ischemia time was chosen to test the effect of intraperitoneal dexamethasone administration (2.5 mg/kg) 30 min prior to reperfusion. Flap survival after 4 days' cold ischemia/7 days' reperfus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a mean of 37.0% survival in saline-treated controls to 73.3% in dexamethasone-treated rats (p < 0.05). Dexamethasone treatment also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lower skin flap water content (a measure of edema) and myeloperoxidase activity (an indicator of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bu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kin levels of hydroperoxides (a measure of free radical activity). In conclusion, dexamethasone attenuates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cold-stored skin flaps by reducing the tissue levels of several 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后处理对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在体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后处理(IPostC)组,每组8只。在体鼠I/R损伤模型制备完成后,阻断左肺门,终止血供及通气,造成左肺缺血,达预定时间后松开阻断带恢复血供及通气形成再灌注损伤。sham组只游离左侧肺门、套阻断带但不阻断,等待3 h后直接取标本;I/R组缺血1 h后再灌注2 h;IPostC组缺血1 h后给予重复3次的5 min灌注和5 min缺血的后处理,继以恢复血供行再灌注1.5 h。3组实验结束后均留取左侧肺组织,制成10%的组织匀浆,用于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留取小块肺组织测定肺湿/干重比(W/D),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Egr-1 mRNA及IL-1β mRNA的表达量。结果: 3组间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肺组织中Egr-1 mRNA、IL-1β mRNA的表达量、MPO的活性及W/D值均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加重。IPostC组肺组织中Egr-1 mRNA及IL-1β mRNA的表达量、MPO的活性及W/D值与I/R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结论: 后处理能够明显减轻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gr-1和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