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收治的65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随机选取非胎盘植入孕妇65例为对照组.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中的单因素x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胎盘植入患者占产科患者的0.86%;(2)单因素卡方分析:流产史(卡方P=0.012,趋势卡方P=0.003)、前置胎盘(卡方P<0.001)、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卡方P=0.013)是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置胎盘(OR=8.63,95%CI为2.25~33.11,P=0.002)、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OR=7.21,95%CI为1.65 ~31.57,P=0.009)、文化程度(OR=1.79,95%CI为1.00 ~3.18,P=0.049)是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有流产史、前置胎盘和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和文化程度是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卵巢早衰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发性卵巢早衰(POF)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工作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为POF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于我院诊治的特发性POF患者105例(特发性POF组)和月经规则、性激素检查在正常范围内的年龄匹配的11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为调查对象,根据填写的《卵巢早衰发病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特发性POF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9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起特发性POF的危险因素有使用染发剂(OR =5.641,95% CI 2.441—13.035)、经常因小事烦恼(OR =4.811,95%CI 1.950~11.873)、经常感到疲倦(OR=8.827,95% CI 2.758—28.249)、有害物质接触史(OR=9.095,95%CI 1.012 ~ 81.759);特发性POF的保护因素是经常锻炼(OR=0.439,95% CI 0.200—0.964).结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衡和经常锻炼可能有利于降低特发性POF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收集稽留流产病例1 945例,同时与1 874例因非意愿妊娠20周内的单活胎要求终止妊娠者(包括妊娠12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以及妊娠12~20周内因内外科因素不宜妊娠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与稽留流产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及环境等因素在稽留流产中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1 945例稽留流产发病正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室外职业者(OR=1.777,95%CI=1.538~2.052),初产妇(OR=2.305,95%CI=2.013~2.638),自然流产史(OR=2.359,95%CI=1.703~3.268),贫血(OR=5.498,95%CI=2.243~13.473),乙肝病毒携带者(OR=8.126,95%CI=4.688~14.084);与稽留流产发病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人工流产≥3次(OR=0.726,95%CI=0.573~0.920)。2稽留流产独立因素构成变化显示,环境因素及一些未知因素等构成比升高(P0.05),与稽留流产发病数增加有关。结论:室外职业者、初产妇、自然流产病史、贫血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稽留流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及一些未知因素的构成比随稽留流产发病数增加而升高。初步推论:基因、生育史、合并症不能解释稽留流产发病数的升高,而环境因素和一些未知因素可能是稽留流产病例数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管瘤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建立《母子保健档案》的孕妇及其新生儿,调查内容包括孕母基本信息、围产期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新生儿体检时若明确诊断血管瘤,对患处进行拍照,记录血管瘤部位及大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血管瘤的高危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998份,确诊新生儿血管瘤患儿94例,发生率为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血管瘤的危险因素为母亲孕龄≥30岁(OR=2.687,95%CI:1.615~4.472,P=0.000)、孕次≥2次(OR=1.730,95%CI:1.032~2.901,P=0.038)、新生儿性别(女)(OR=1.855,95%CI:1.187~2.899,P=0.007)、先兆流产(OR=3.135,95%CI:1.487~6.609,P=0.003)、羊膜腔穿刺(OR=2.754,95%CI:1.278~5.938,P=0.010)、血管瘤家族史(OR=2.978,95%CI:1.127~4.049,P=0.032)和视频显示终端暴露>45 h/周(OR=3.166,95%CI:2.027~4.944,P=0.000).结论 新生儿血管瘤发生的高危因素可能为母亲年龄、多次妊娠、女婴、先兆流产、羊膜腔穿刺、家族史和长时间视频显示终端暴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651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植入孕产妇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39.6%(258/65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产前阴道出血次数、终止妊娠孕周、胎盘植入类型、未规律产前检查、合并内科疾病和合并前置胎盘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OR=2.248,95%CI:1.590~3.177,P=0.000)、合并内科疾病(OR=1.604,95%CI:1.080~2.384,P=0.019)和合并前置胎盘(OR=1.877,95%CI:1.204~2.925,P=0.005)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次数、合并内科疾病及前置胎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再次剖宫产高龄产妇的产后出血(PPH)危险因素,为产后出血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再次剖宫产的1497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将产妇分为产后出血组(131例)与非产后出血组(1366例),分析产妇的年龄、孕产史、胎盘等各类因素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附着位置(OR=2.15,95%CI为1.17~3.95,P=0.013)、前置胎盘(非前置胎盘:参考组;非完全性前置胎盘:OR=13.85,95%CI为6.22~30.84,P<0.001;完全性前置胎盘:OR=29.32,95%CI为16.32~52.67,P<0.001)和胎盘植入(OR=7.08,95%CI为3.60~13.92,P<0.001)为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盘附着位置、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为影响再次剖宫产的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与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相关的母体危险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2006年11月至2009年10月,16645例孕妇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及北京市海淀、昌平、门头沟及大兴区4家妇幼保健院接受胎儿心血管畸形筛查,产前或新生儿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先心病的112例孕妇(胎儿复杂型先心病40例,简单型先心病72例)作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在5家医院行妊娠中晚期超声胎儿系统筛查且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的304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胎儿发生先心病相关的母体危险因素, 结果 (1)一般情况:胎儿复杂型先心病组孕妇平均年龄28.3岁(21 ~40岁),胎儿简单型先心病组孕妇平均年龄29.9岁(22~39岁),与对照组孕妇平均年龄[29.5岁(20~44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11和-0.826,P值分别为0.138及0.410).(2)单因素分析:复杂型先心病组孕妇妊娠早期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46.2%(18/39),不良环境接触(房屋装修)的比例为32.5%(13/4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9%(45/303)和2.0%(6/3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2.399和62.678,OR=4.895和23.753,95%CI:2.419~9.905和8.358~67.506,P均=0.000).简单型先心病组孕妇有先心病家族史的比例为4.2%(3/72),高于对照组[0.0%(0/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7).(3) 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早期上呼吸道感染(OR=5.120,95%CI:2.340~11.206,P=0.000)及不良环境接触史(OR=23.030,95%CI:7.506~70.665,P=0.000)是胎儿发生复杂型先心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妊娠早期上呼吸道感染及不良环境接触史可能是导致子代发生复杂型先心病的危险因素;母亲先心病家族史可能是胎儿发生简单型先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并分析围产期结局。方法将75例前置胎盘孕产妇列为研究组;选取同期75例孕龄相同的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产妇一般资料、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年龄、孕次、剖宫产史、流产史、分娩史间差异明显(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及多次分娩史为前置胎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研究组产前/产后出血发生率、平均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及输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平均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 0.05),早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转儿科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死胎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高龄、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及多次分娩史均为前置胎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阴道微生态评价检测系统中重度阴道炎症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019例患者的阴道微生态评价检测及诊断结果,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重度阴道炎症反应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需氧菌性阴道炎(B=1.055,P=0.000,OR=2.873);其次为乳酸杆菌功能(B=1.044,P=0.000,OR=2.841)、菌群多样性(B=0.871,P=0.000,OR=2.390)、滴虫阴道炎(B=0.462,P=0.000,OR=1.588)及年龄(B=0.233,P=0.014,OR=1.263)。结论:重度阴道炎症反应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需氧菌性阴道炎、乳酸杆菌功能、菌群多样性、滴虫阴道炎及年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复发性流产影响的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学术、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限为2000~2015年,纳入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及有职业暴露的患者,分析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复发性流产的影响。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算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筛选出相关文献10篇,其中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对照组暴露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50,OR=0.54,95%CI 0.40~0.68,P0.0000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职业暴露是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Z=5.04,OR=1.77,95%CI 1.42~2.21,P0.00001)。结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是复发性流产重要病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职业暴露导致自然流产增加,建议生育期人群在备孕期、孕期避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接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导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200例和非DOR患者200例(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不孕年限、吸烟史、染色体、痛经史、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孕次、初次性生活、初次妊娠年龄、人流次数、药流次数、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史、雄激素水平、血型、促排卵次数与DOR的关系。结果: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参数包括人流次数(OR=2.329)、促排卵次数(OR=9.578)、子宫内膜异位症史(OR=5.836)、初潮年龄(OR=0.318)、手术史(OR=3.409)。结论:人流次数、促排卵次数、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及手术史均为DOR危险因素,初潮年龄为DOR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1年中国单胎足月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7家不同级别的医院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分娩的101723例足月、单胎、活产新生儿.采用比值比(odd ratio,OR),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描述相关危险因素与巨大儿发生的危险.采用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PAR)定量描述相关危险因素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 结果 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巨大儿的总体发生率为7.3%(7403/101 723),范围为4.1%~13.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巨大儿的发生危险因素为:北方地区(校正OR=1.4,95% CI:1.2~1.6,PAR=19.9%)、母亲年龄≥35岁(校正OR=1.11,95%CI:0.9~1.3,PAR=8.7%)、孕前体重指数≥28.0(校正OR=3.6,95%CI:2.9~4.5,PAR=15.1%)、孕次>1次(校正OR=1.2,95%CI:1.1~1.4,PAR=10.8%)、产次>1次(校正OR=1.8,95%CI:1.5~2.1,PAR=10.1%)、母亲身高≥160 cm(校正OR=1.6,95%CI:1.4~1.9,PAR=29.5%)、孕期增重≥16 kg(校正OR=2.2,95%CI:1.9~2.4,PAR=25.2 %)、妊娠期糖尿病(校正OR=1.2,95%CI:1.0~1.3,PAR=3.2%)、分娩孕周≥40周(校正OR=2.4,95% CI:2.1~2.7,PAR=34.4%)、男胎(校正OR=1.6,95%CI:1.4~1.8,PAR=25.4%).其中孕前体重指数、分娩孕周、孕期增重是3个与巨大儿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危险因素.结论 巨大儿发生率有明显地域差别.孕前体重指数、分娩孕周、孕期增重作为可调控危险因素,应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3.
IVF-ET中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引起IVF-ET中自然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4.01.01-2005.12.31间在本中心行IVF-ET获得妊娠的患者381例,排除异位妊娠28例,葡萄胎1例,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余下的352例患者年龄、病因、既往史、男方少弱精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史、月经d3基础激素水平、血PRL值、促排卵方案,以及取卵日的子宫内膜厚度,着床孕囊数等对流产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期间本中心IVF-ET的流产率为13.1%。352例患者中年龄>35岁患者的流产率(32.3%)显著高于<35岁的患者(11.2%)(P<0.05),单孕囊的流产率(16.5%)显著高于双孕囊的流产率(5.6%)(P<0.05)。此外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亦显示高泌乳素血症(OR=8.335)以及单孕囊(OR=3.550)与流产有显著相关性。单因素与多因素均提示既往病史(自然流产史,内异症等)、BMI值、月经d3的性激素(FSH、LH、E2、P)水平、促排卵方案、男方因素、受精方式(IVF/ICSI)以及取卵日子宫内膜厚度等均与流产无关。结论:IVF-ET的流产与患者的年龄、着床胚囊数以及高泌乳素血症有关。加强对治疗周期中高年龄、高泌乳素血症、单孕囊妊娠妇女的监控,积极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尽可能采取保胎安胎措施,对防止IVF-ET妇女的自然流产具有极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性剖宫产瘢痕妊娠(RCSP)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病历资料,电话回访患者治疗后再次妊娠情况。根据再次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宫内妊娠组(132例)和RCSP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超声影像学特点,分析复发性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流产次数(P=0.011)、前次CSP妊娠孕龄(P=0.020)、前次CSP子宫下段剩余肌层厚度(P=0.018)、前次CSP孕囊周围血流分级(P=0.033)、前次CSP治疗方式(P=0.04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4次(相较于无流产者OR 13.884,P=0.020,95%CI 1.511~127.593),前次CSP妊娠孕龄56天(相较于孕龄42天者OR 5.482,P=0.005,95%CI 1.613~18.625)是RCS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RCSP的发生受患者流产次数及前次CSP妊娠孕龄影响,流产次数多、前次CSP妊娠孕龄大的患者再次妊娠患RCSP的风险增加。CSP一经发现应尽早终止妊娠,对于有CSP史和多次流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应警惕RCS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9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并诊断为VTE孕产妇的临床资料74例作为病例组,1∶3匹配选择222例非VTE对象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例-对照组临床资料,应用成组t检验及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产褥期孕产妇VTE发病率高,好发于下肢静脉血栓(71.62%),深静脉血栓主要症状为肢体肿胀(71.62%)、疼痛(43.24%),而肺栓塞者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14.86%),少见胸闷、咳嗽(2.7%)。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 1.895,P=0.022)、VTE病史(OR 2.145,P=0.044)、静脉曲张(OR 6.559,P=0.010)、制动(OR 2.293,P=0.004)、胎死宫内(OR 3.509,P=0.020)、急诊剖宫产(OR 4.824,P=0.001)、择期剖宫产(OR 2.916,P=0.01)及多胎妊娠(OR 2.225,P=0.009)为我院孕产妇VT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识别妊娠相关VTE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院内妊娠相关VTE预防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患者心理障碍症状与孕产史的关系。方法 选取232例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患者,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测患者心理障碍症状。分析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患者心理障碍症状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妊娠结局不良史对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患者心理障碍症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患者心理障碍检出率为26.29%。与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患者的心理障碍症状相关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史)、产次和妊娠结局不良史次数(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显示:产次较少(OR=6.249,95%CI:3.096,12.612)及妊娠结局不良史(OR=0.133,95%CI:0.070,0.253)的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患者心理障碍症状的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 产次及妊娠结局不良史是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周鸿  夏菁  朱瑾 《生殖与避孕》2013,33(3):178-183,210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与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Ⅱ)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被确诊并收治的原发性浸润性宫颈癌新发病例192例(宫颈癌组),CIN Ⅰ~Ⅱ 142例(CIN组),正常对照组254例(对照组),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被动吸烟与宫颈疾病发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无论是距诊断或就诊前近10年内还是10年以前,患病组和对照组是否被动吸烟、被动吸烟的持续时间、接触强度都有显著差别(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0年内被动吸烟时间是宫颈癌和CIN Ⅰ~Ⅱ发病危险因素,分娩次数和肿瘤家族史是CIN Ⅰ~Ⅱ的危险因素,高教育程度和年龄低是保护因素。结论:被动吸烟及接触时间、强度是宫颈疾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手术范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1011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和术后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发病年龄为24~77岁,孕次为0~10次,产次为0~9次,绝经年龄为30~60岁。临床表现以接触性出血(40. 75%)及阴道不规则流血(38. 87%)多见。1011例子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阳性率14. 84%(150/101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肿瘤直径、肿瘤浸润宫颈深度、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宫旁浸润、脉管浸润、切缘阳性、累及阴道以及累及子宫下段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 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2 cm(OR=1. 671)、肿瘤浸润深度 1/2子宫颈全层(OR=4. 452)、宫旁浸润(OR=2. 983)、脉管浸润(OR=4. 306)、肿瘤累及子宫下段(OR=1. 831)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直径2 cm、肿瘤浸润深度1/2子宫颈全层、宫旁浸润、脉管浸润、肿瘤累及子宫下段的患者更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应规范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与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相关的风险因素,探讨被动吸烟与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0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新诊断的125例宫颈癌患者及对照组进行一对一地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t检验,前进法似然比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筛选出的与宫颈癌发病相关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内是否被动吸烟、被动吸烟的持续时间、接触强度是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OR 2.592,95%CI 1.172~5.732),10年前被动吸烟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联系。另外,分娩次数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家庭收入和年龄是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近10年内是否被动吸烟及接触时间、强度是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吸烟有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2011年8月~2015年8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妇科门诊的237例重度VVC患者及同期490例轻中度V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OR=0.658,95%CI为0.481~0.899,P=0.009)、已婚(OR=0.560,95%CI为0.394~0.794,P=0.001)、采用自然避孕法避孕(OR=0.588,95%CI为0.359~0.965,P=0.036)、有妊娠史(OR=0.565,95%CI为0.411~0.777,P=0.000)、有阴道分娩史(OR=0.557,95%CI为0.371~0.835,P=0.005)是重度VVC的保护因素。白假丝酵母菌感染(OR=5.678,95%CI为2.180~14.789,P=0.000)是重度VVC的危险因素。对食物、药物或花草过敏(OR=1.713,95%CI为0.982~2.988,P=0.058)是重度VVC的可疑危险因素。(2)多因素分析显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OR=4.593,95%CI为1.700~12.414,P=0.003)以及对药物、食物或花草过敏(OR=2.172,95%CI为1.059~4.458,P=0.034)是重度VV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以及对药物、食物或花草过敏是重度VVC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