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募集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ion disease,PI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康妇炎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抗生素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3天、第4周、第8周和12周进行PID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4周、12周超声测盆腔积液情况。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周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不良反应等安全性评估。结果两组患者PID症状量化评分明显下降,从治疗第3天开始研究组的PID量化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直到治疗后第12周。研究组在治疗第12周左附件触痛显著好于对照组,治疗第8周、12周子宫触痛显著好于对照组。研究组在治疗第4、12周盆腔积液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在治疗第4、8、12周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治疗第12周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能显著改善PID症状,降低复发,减少盆腔积液,使用安全,确切机制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我国单纯性盆腔炎(PID)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来自全国6家医院的306例单纯性PID患者,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A组(莫西沙星组,151例)和B组(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155例),对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及治疗.A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400mg口服,每天1次×14天);B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500mg口服,每天1次×14天)+甲硝唑(500mg口服,每天2次×14天).于患者治疗开始第4天、治疗结束后第14天、治疗结束后第28天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结束后14天,符合方案(PP)人群A、B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9.71%和79.69%,无显著差异(P=0.9823).治疗结束后14天,PP人群A组和B组的病原学清除率分别为84.2%和81.3%,无显著差异(P=0.9227).治疗结束后28天,PP人群A、B组的临床持续治愈率分别为79.71%和79.69%,无显著差异(P=0.9931).治疗结束后28天,PP人群A纽和B组的病原学持续清除率分别为68.4%和81.3%,无显著差异(P=0.4078).结论: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PID患者,都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康妇炎胶囊对兔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模型治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盆腔炎性疾病(PID)后遗症模型初步探讨中药康妇炎胶囊对盆腔炎后遗症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逆行宫腔插管灌注细菌法建立兔PID后遗症模型19只,分为4组给药,空白对照组5只(对照组)、罗氏芬干预组5只(西药组)、罗氏芬+康妇炎胶囊干预组5只(混合组)、康妇炎胶囊干预组4只(中药组),观察模型血象、体重、静脉血急性期炎症因TNF-a、慢性期炎症因子TGF-β1、腹腔镜定期监测盆腔变化及子宫输卵管病理切片。结果中药组在急性期可观察到抑菌杀菌作用,但在急性期后期疗效不佳,难以抑制炎症进展;西药组在急性期有明显效果,后遗症期效果不显著,未改变PID结局;混合组在控制急性期和后遗症期PID均有较明显效果,可改善PID结局。结论中药康妇炎胶囊对PID急性期可抑菌杀菌;当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在控制PID急性期和后遗症期均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PID)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7个中心的442例盆腔炎患者,取其中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的205例患者,其中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组(观察组)64例、抗生素组(对照1组)73例、妇科清热剂中成药联合抗生素组(对照2组)68例。观察3组的PID症状、体征评分、总有效率以及安全性,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方法分析其经济性。结果观察组第4周、第8周总有效率均优效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第4周总有效率,观察组68.75%vs.对照1组6.85%vs.对照2组20.59%;第8周总有效率,观察组76.56%vs.对照1组8.22%vs.对照2组20.59%)(均P<0.05)。3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经济性方面,第4周、8周总有效率采用成本-效果分析,观察组相较于对照1组每提高一单位总有效率需多花3.48~3.84元,相较于对照2组每提高一单位总有效率少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妇炎胶囊对衣原体感染的中性粒细胞(PMN)活性的影响,研究其杀菌消炎机理。方法分离大鼠外周血PMN,衣原体感染6 h后予以10 ng/mL(K-10 ng组)、10 mg/mL(K-10μg组)、1 mg/mL(K-1 mg组)康妇炎胶囊处理6 h、12 h、24 h后,分别收集培养液和细胞分析活性氧簇(ROS)、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衣原体载量。利用TLR2/4激动剂或抑制剂,分析康妇炎胶囊影响PMN活性的分子机理。结果康妇炎处理衣原体感染的PMN后,显著降低细胞内ROS(K-1 mg:6 h P=0.000 03、12 h P=0.000 001、24 h P=0.000 003;K-10 mg:6 h P=0.014、12 h P=0.009、24 h P=0.009;K-10 ng:24 h P=0.000 5)和MPO(K-1 mg:6 h P=0.046、12 h P=0.004、24 h P=0.038;K-10μg:12 h P=0.048、24 hP=0.011;K-10 ng:12 h P=0.005、24 h P=0.017)水平,显著降低培养液中衣原体载量(K-10 ng:P=0.000 2;K-10μg:P=0.000 1;K-1 mg:P=0.002)。相比于康妇炎组,TLR4抗体与康妇炎同时作用于细胞,显著抑制PMN分泌MPO(P=0.011);TLR2和TLR4激动剂分别与康妇炎作用细胞,培养液中衣原体负荷量显著降低(PGN:P=0.002;LPS:P=0.000 08)。结论康妇炎胶囊通过抑制PMN产生和分泌ROS和MPO,促进PMN吞噬衣原体,调节PMN的杀菌方式,减少脱颗粒物如ROS、MPO的产生,促进对病原菌的吞噬,减少因PMN脱颗粒释放ROS和MPO到细胞外引起组织损伤,但其调节PMN杀菌方式的分子机理与TLR2/4信号通路不重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氨甲环酸与炔诺酮治疗排卵型月经过多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自中国4个城市5个教学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经筛查证实为排卵型月经过多的患者131例,按随机表法分为氨甲环酸组(70例)和炔诺酮组(61例),氨甲环酸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第1~5天口服氨甲环酸1g,每天3次,炔诺酮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第19~26天口服炔诺酮5mg,每天2次,均连续2个周期.两组患者停药后均随诊1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期失血量[MBL,以绘图失血评估表(PBAC)评估]、经期长度、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其安全性.结果 共128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氨甲环酸组69例,炔诺酮组59例.两组患者第1、2个周期PBAC总分均显著降低,经期缩短,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第1、2个周期PBAC总分下降的百分率(分别为35%、44%)均高于炔诺酮组(分别为17%、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周期治疗有效率氨甲环酸组(41%,28/69)高于炔诺酮组(24%,1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氨甲环酸组第1个周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显著高于炔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之间血红蛋白含量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至少出现1次不良反应患者的百分率(19%,13/69)显著少于炔诺酮组(35%,1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第2个周期、随诊周期愿意继续用药患者的百分率氨甲环酸组分别为94%(63/67)、79%(48/61),均显著高于炔诺酮组[分别为79%(44/56)、59%(3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结论 与黄体期口服炔诺酮相比,经期第1~5天口服氨甲环酸3 g/d能更有效地使排卵型月经过多患者的MBL减少,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接受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中添加来曲唑(LZ),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3个应用LZ结合小剂量促性腺激素(Gn)的IVF周期(Gn+ LZ组)和177个单纯应用大剂量Gn的IVF周期(Gn组)的临床结局.Gn+ LZ组在月经周期第2~6天给予LZ 5 mg/d,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加用Gn 150~ 225 U/d.Gn组在月经周期第2天开始应用Gn 300 ~ 450 U/d.两组均在月经周期的第7天开始给予醋酸西曲瑞克(思则凯)0.25 mg/d,直至HCG日.结果:Gn+ LZ组的周期取消率显著高于Gn组(P=0.005),获卵数显著低于Gn组(P=0.000),但着床率显著高于Gn组(P =0.006).两组的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LZ组的Gn用量显著低于Gn组(P =0.000).结论: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者在拮抗剂方案中添加LZ可以改善着床率,妊娠结局与应用单纯大剂量Gn相似,同时减少了患者Gn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雌二醇不同浓度及不同屏障治疗对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宫腔粘连(IUA)患者42例进行TCRA后随机分为A、B、C组,分别采取3种不同方法预防宫腔粘连,比较A组(球囊+口服戊酸雌二醇3 mg)、B组(宫腔内放置防粘连膜包裹的金属圆环+口服戊酸雌二醇3 mg)、C组(置防粘连膜包裹的金属圆环+阴道用17-β雌二醇2 mg)的副反应、血雌二醇浓度及疗效。结果术后三组患者均无明显副反应。术后血雌二醇浓度C组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间月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改善率C组B组A组。三组患者术后预后评分、评分改善情况(术前-术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改善C组B组A组,C组与A组、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改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及A组。结论血中高浓度雌二醇及防粘膜包裹节育环联合使用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疗效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剂量结合雌激素(CEE)与标准剂量CEE联合天然孕酮或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方法:本试验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招募绝经早期有子宫、有绝经相关症状的妇女(共107例完成试验),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低剂量CEE+天然孕酮)、B组37例(标准剂量CEE+天然孕酮)、C组35例(标准剂量CEE+地屈孕酮),采用连续序贯方案治疗12个周期,在第3、6、9、12周期结束后记录改良Kupperman评分,计算有效率,用药前与用药后抽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结果:在治疗3个周期后,改良Kupperman评分值均显著性下降(P均0.01),3组间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有效率(89.2%)显著高于A组(60%,P=0.024)和C组(61.9%,P=0.035)。治疗结束后,3组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比,3组的FSH值均有显著性降低(P0.001),E2值均显著性升高(P0.001)。治疗结束后,3组FS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E2值A组显著低于B组(P=0.002)及C组(P=0.004),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不良反应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和乳房胀痛,A、B、C组阴道不规则流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91%、39.51%、19.99%,B组显著高于A与C组(PAB=0.034,PBC=0.01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房胀痛的发生率A、B、C组分别为30.22%、37.46%、68.06%,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显著高于A、B组(PAC=0.008,PBC=0.002)。结论:低剂量雌激素补充已可满足大部分患者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需求,加用天然孕酮比加用地屈孕酮对围绝经期症状的缓解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妇炎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盆腔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妇炎胶囊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3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2.67%。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炎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provided an insight into the behavior of sutures in the environment of fluid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friction could both increase or decrease with lubrication, depending upon the nature of the application. In tests on straight sutures, lubricants have generally led to an increase in friction. This was found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as well as in another study which measured friction in sutures soaked in serum. These results are explained on the basis that higher friction is expected to arise if the lubricant formed a multilayer film between the sliding surfaces. In this instance, the resistance to shear flow by the lubricant becomes the governing factor. On the other hand, if only a small amount of lubricant, such as a monolayer film, is present between surfaces, as expected within the structure of a snugged surgical knot, the lubricant may play the role of decreasing adhesion and, thus, friction.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cancer of the breas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关系,为临床围产期保健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454例足月妊娠无骨盆异常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占同期分娩总数的11.76%,无骨盆异常,其难产率为46.47%,剖宫产率为33.7%,新生儿窒息率10.79%,新生儿肺炎发生率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新生儿预后,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Qian J  Shi Y  Chen X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1):667-669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患者和病量资料。结果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腹胀、腹痛、异常阴道流血和流液。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14例,透明细胞癌2例,腺棘癌2例,浆液性腺癌1例,混合性卵巢上皮性癌6例,镜下均可见良性的异位子宫内膜向恶性移行的证据。临床分期为Ⅰ14例,Ⅱ期7例,Ⅲ期3例,Ⅳ期1例。治疗方法均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达77.7%。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的确切发生率难以估计,该病的治疗以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