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产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0例早产肺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重点分析早产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影响早产儿出现肺出血现象的因素有孕周、体重、体温低、肺部感染、缺氧等,缺氧问题是影响早产儿肺出血的最主要高危因素。结论:对早产儿相关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特别是针对早产儿肺出血的情况进行早期治疗预防,对影响早产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减少早产儿肺出血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产儿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呼吸衰竭患儿31例临床资料,并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足月呼吸衰竭患儿61例纳入对照组。记录两组患儿基础资料(性别、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以及原发疾病、预后等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早产儿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经过对两组入选研究的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性别、分娩方式、并发症及预后评价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体质量、肺部感染、湿肺、呼吸暂停原发疾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肺部感染、湿肺、呼吸暂停均可能是影响早产儿呼吸衰竭发病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衰竭的预后与足月呼吸衰竭相近,其发生多与体质量以及原发疾病等因素有关,临床应根据患儿不同疾病的表现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产儿贫血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早产儿贫血发生及出现时间早晚与其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基础血红蛋白(Hb)及肺透明膜病、窒息、感染等临床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男、女性贫血发生率分别为68.9%及68.6%;早、晚期贫血组出生基础Hb值分别为(161.1±7.5)及(166.4±8.9)g/L,两组分别有29及16例输血治疗(P<0.01);胎龄≤32周早产儿贫血发生率81.2%,~35周78.0%,~37周59.3%(P<0.05);出生体重≤1 500 g贫血发生率94.7%,~2 000 g 67.1%,>2 000 g 62.5%(P<0.05);本组23.9%合并肺透明膜病、20.2%存在窒息因素,34.4%合并感染(P<0.05)。结论:早产儿贫血发生率与性别无关;出生基础Hb越低,贫血出现时间越早。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贫血发生率越高;早期贫血平均Hb较晚期低,输血概率高。合并肺透明膜病及窒息、感染的早产儿更易贫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因,分析影响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 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5年1月—2021 年5月诊治的89 例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 个月时结局分为生存 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与早产儿消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早产儿消 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死率为25.8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胃壁肌层缺损是早产 儿消化道穿孔常见的病因。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组患儿从发现气腹至手术时间在8 h 之内的比例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 (χ2=15.22,P<0.01)。预后不良组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33.19,P<0.01)。预后不良组术后合并需非计划二次 手术的并发症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7.24,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OR=0.06,95%CI:0.02~0.21,P<0.01)和 气腹至手术时间大于8 h(OR=0.23,95%CI:0.07~0.81,P<0.05)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NEC 和胃 壁肌层缺损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主要病因,脓毒性休克和从气腹发生至手术时间大于8 h 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 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宋俊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55-1157
目的:探讨早产儿贫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40例出现贫血的早产儿,根据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时血红蛋白(Hb)、有无机械通气等因素分组,比较各组患儿贫血出现时间及Hb最低值。结果:随着胎龄增大、出生体质量增加,患儿贫血出现时间延迟,贫血程度减轻(P < 0.05~P < 0.01);与出生时Hb>145 g/L组相比,出生时Hb≤145g/L组患儿贫血出现时间明显提前,Hb最低值显著降低(P<0.01);与非机械通气组相比,机械通气组患儿贫血出现时间较早,Hb最低值较低(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和出生时Hb值均是早产儿贫血出现时间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而胎龄和出生时Hb值均是Hb最低值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出生时Hb值越低,早产儿贫血出现时间越早,贫血程度越重。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产儿贫血,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颅内出血(ICH)是早产儿的一个常见并发症,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易引起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可高达65%,而25%~50%的出血患儿可无临床表现。本研究观察了早产儿的一些产前,产时及产后因素与颅内出血的关系,旨在探讨早产儿ICH的高危因素,以利于早产儿ICH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8.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0例乳腺癌的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C-erbB-2检测情况及治疗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C-erbB-2及治疗情况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足月和早产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7例(BEIL分期≥Ⅱ期)NEC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胎龄分为足月组(128例)和早产组(159例),然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影响足月儿和早产儿NE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足月组NEC分析显示,Ⅲ期NEC(OR=63.052,95%CI=2.373~1674.987,P=0.013)和并发呼吸衰竭(OR=85.917,95%CI=3.005~2456.151,P=0.009)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益生菌(OR=0.036,95%CI=0.002~0.809,P=0.036)为其保护因素。早产组NEC分析显示,并发败血症(OR=5.669,95%CI=1.829~17.569,P=0.003)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益生菌(OR=0.172,95%CI=0.054~0.547,P=0.003)为其保护因素。结论:影响早产儿和足月儿NEC预后的危险因素有一定差异,临床上应采取个体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了解影响乳癌预后的因素。②方法 我院1986~1998年收治的Ⅰ~Ⅲ期乳癌病人300例,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③结果 从诸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状况对预后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在年龄分组中,60岁以上老年组预后明显优于35岁以下青年组(X^2=4.84,P〈0.05)。非浸润性癌预后明显好于浸润性非特殊型癌(X^2=4.70,P〈0.05)。④结论 乳癌的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接受机械性通气的早产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致病菌及药敏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70例早产儿的病历资料,按有无VAP将患儿分为VAP组和非VAP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情况。取气道分泌物培养后作药敏试验。结果早产儿VAP的发生率为65.7%,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致病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对早产儿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如降低通气时间、避免反复插管、根据药敏结果有目的的用药等,这样才能有效预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及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430例,分析胎龄、出生体重等17种可能的相关因素与BPD的关系。结果:430例早产儿中,45例发生BPD,发病率为10.47%。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有胎膜早破、产道感染、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患儿为试管婴儿、男婴、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出生时血pH〈7.20、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肺炎、呼吸暂停、动脉导管开放、败血症、应用机械通气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等为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感染性肺炎、动脉导管开放和机械通气等为BP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BPD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众多,其中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感染性肺炎、动脉导管开放和机械通气等为BP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7-49
目的分析婴儿主导喂养方式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长发育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5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100例,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医生主导喂养方式,观察组采取婴儿主导喂养方式,分析两组早产儿喂养状况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时间(26.35±1.97)d,第一次经口喂养矫正胎龄(36.89±1.87)周,住院时间(38.64±4.97)d;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时间(22.38±1.13)d,第一次经口喂养矫正胎龄(35.01±1.02)周,住院时间(33.02±2.52)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喂养期间发生血便9例,呕吐14例,腹胀11例,腹泻13例;观察组喂养期间发生血便1例,呕吐2例,腹胀1例,腹泻2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体重(1671.87±146.32)g,身长(42.15±3.61)cm,头围(29.15±1.26)cm;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体重(1772.02±198.33)g,身长(43.84±5.52)cm,头围(31.08±1.87)c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主导喂养方式在早产儿中能够缩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喂养并发症发生,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177-180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在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112例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脑损伤患儿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均分并设组,依次实施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比两组患儿神经发育行为、24月龄后运动发育情况、aEEG检查结果、早产12个月、出生24个月的脑损伤率、满意度及出生24个月患儿的回访率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原始反射能力、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一般反应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早产儿24月龄后运动发育有效率分别为:75.00%、91.07%,观察组早产儿24月龄后运动发育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患儿出生12个月和24个月的脑损伤率分别为:7.14%、1.79%,对照组早产患儿出生12个月和24个月的脑损伤率分别为:17.86%、14.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个月患儿的回访率为98.21%,对照组为78.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早产儿脑损伤患儿及时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既有效提高了患儿神经及运动发育情况,又降低了脑损伤率,故值得进一步采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儿生后12h和7d内血胃泌素(GAS)和生长抑素(SS)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70例,按胎龄分为≤32周组、33~34周组、35~36周组;选择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儿45例为对照组。早产儿组与对照组均于生后12h和7d采集空腹静脉血,行GAS、SS测定。结果4组生后12h和7dGAS和SS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早产儿3组生后12h和7dGA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后12hS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儿各组间生后12h和7dGAS水平及生后12hS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生后7dS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生后12hGAS和SS水平与生后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儿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GAS、SS水平与胎龄有关,早产儿生后7d内消化功能低下,考虑与GAS低水平及SS高水平有关,临床应根据胃肠激素水平选择合适的喂养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和足月儿1分钟Apgar评分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华  何亚娟 《西部医学》2007,19(5):880-881
目的对比观察早产儿和足月儿1分钟Apgar评分的差异。方法分析173例早产儿1分钟Apgar的评分结果,并与同期随机抽出的189例足月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儿组一分钟Apgar评分(8.15±2.36)明显低于足月儿组(9.32±1.23)。结论在早产儿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应考虑早产儿1分钟Apgar评分低于正常儿的诸多因素与不良影响,有助于临床对早产儿治疗与护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陈梅  李薇  李淑兰 《海南医学》2012,23(3):50-52
目的 分析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的高危因素,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 收集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收治并诊断为早产儿呼吸暂停的85例患儿资料作为实验组,将同期入院的未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85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胎儿胎龄的分布,对首次发生呼吸暂停的日龄与病因进行统计分析,对引起呼吸暂停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小于30周胎龄的早产儿占75.8%,而对照组仅占24.2%.胎龄在34~37周的患儿中,对照组所占比例高于实验组.小于30周胎龄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占78.9%,而30~34周胎龄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占25.6%.继发性呼吸暂停主要发生在30~34周胎龄的患儿中,约占74.4%.胎儿日龄在1d之内的患儿发生继发性呼吸暂停的比例为52.6%,而原发性呼吸暂停主要发生在日龄在2~7 d的患儿中约占67.9%.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脑损伤、新生儿贫血、酸中毒、低血纳、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暂停与胎龄、胎儿体重、早产儿脑损伤、新生儿贫血、酸中毒、低血纳、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多因素有关.对这些高危因素的早期干预与治疗有助于降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陈弘  王爱萍  江金彪  陈灵红 《浙江医学》2011,33(11):1614-1616
目的探讨本地区早产儿感染性肺炎病原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药敏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符合感染性肺炎的早产儿1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40例,院内感染性肺炎(NAP)67例,其中51例早产儿接受呼吸机支持治疗,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35例,发生率68.6%。在送检110份咽部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到阳性菌株86株,阳性率78.18%,其中G+球菌占14.3%,G-杆菌占85.7%。CAP和NAP的病原菌主要均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对青霉素全部耐药。结论本地区早产儿感染性肺炎以院内感染为主,肺炎克雷伯菌是早产儿院内及院外感染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G+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对青霉素全部耐药。G-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临床治疗应避免危险因素并根据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音乐环境中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30例,抚触组按正规国际抚触标准在音乐中进行抚触,对照组未进行抚触,30天后对照观察两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出生时抚触组与对照组的体重、身长、头围无显著差别,30d时抚触组体重、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音乐环境中抚触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加快。  相似文献   

20.
转运早期早产儿对其脑室内出血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搬运早期早产儿对其脑室内出血(IVH)的影响,并研究其对策。方法以1998年1月到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6例早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设为三组:A组,无搬运组;B组,有搬运组,且搬运前未预防性使用苯巴比妥;C组,有搬运组,但搬运前半小时预防性地使用了苯巴比妥。再比较三组早产儿IVH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早产儿IVH发生率明显不同,A组、B组、C组分别为36.4%(24/66)、82.8%(72/87),56.6%(30/53),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搬运早期早产儿易使其IVH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对于早期早产儿应尽量避免搬运,以减少其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率;若必须搬运则可在搬运前半小时预防性地运用苯巴比妥,便可部分地减少其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