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经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简称CPVA)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 26例接受CPVA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测量这些患者多道电生理记录仪上电隔离术前术后体表心电图的P波时限,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内径,在胸部CT上测量肺静脉口最大径.结果 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6例在1~8周房颤复发,其余20例均维持窦律.无房颤复发组的最大P波时限由术前的(120±16)ms降至术后的(103±17)ms(P<0.000 1);而房颤复发组的最大P波时限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术前(124±17)ms与术后(121±19)ms,P=0.12];术前P波离散度在房颤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间无明显变化[(33±12)ms与(31±16)ms,P=0.788];术后的P波离散度在两组间亦无明显变化[(34±11)ms与(22±16)ms,P=0.059].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内径和肺静脉最大径在房颤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间也无差别.结论 P波时限的明显缩短可以作为阵发房颤环肺静脉隔离术后的复发预测指标,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P波离散度对高血压伴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对高血压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将8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Ⅰ组)40例,无阵发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Ⅱ组)48例,同步记录窦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分别测量12导联P波时限计算P波离散度(Pd)[Pd=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 in)];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Ⅰ组Pd显著高于Ⅱ组[(51.2±10.6)ms比(37.8±6.9)ms,P<0.001];Ⅰ组Pmax显著高于Ⅱ组[(125.3±12.9)ms比(112.8±12.2)ms,P<0.001];Ⅰ组LAD高于Ⅱ组[(40.6±3.0)mm比(39.1±2.3)mm,P<0.05];两组Pm in、LVEF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max、Pd、LAD均是阵发性房颤的预测因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仅Pd是阵发性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Pd是高血压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旁道和心房的电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患者阵发性房颤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127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根据既往有无阵发性房颤发作,分为阵发性房颤发作组(n=23)和无阵发性房颤发作组(n=104)。电生理检查测定旁道的前传和逆传不应期;消融术术后24h描记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最大时限、最小时限,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阵发性房颤发作组与无阵发性房颤发作组比较,射频消融术中旁道存在逆传者的数量无显著差别(87.0%船91.3%)(P〉0.05);前者消融术前旁道前传和逆传不应期显著短于后者(P〈0.01),消融术后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和离散度显著长于后者(P〈0.01)。结论在预激综合征患者房颤发生中,旁道有效不应期缩短和窦性激动在心房内的非均质传导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对45例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Pd与复发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观察与统计分析。结果45例患者入组复发组者共15例(33.3%),人组成功组者30例(66.7%);组间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以及术前P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前Pmax、Pd、术前月发作频次以及左心房内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Pd、术前发作频次、术前Pmax以及左心房内径均与房颤的复发具不同程度关联性,其中以前两者相关性相对更显著。结论P波离散度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患者阵发性房颤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127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 根据既往有无阵发性房颤发作,分为阵发性房颤发作组(n=23)和无阵发性房颤发作组(n=104).电生理检查测定旁道的前传和逆传不应期;消融术术后24 h描记12导联心电图, 测量P波最大时限、最小时限,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阵发性房颤发作组与无阵发性房颤发作组比较,射频消融术中旁道存在逆传者的数量无显著差别(87.0% vs 91.3%)(P>0.05);前者消融术前旁道前传和逆传不应期显著短于后者(P<0.01),消融术后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和离散度显著长于后者(P<0.01).结论在预激综合征患者房颤发生中,旁道有效不应期缩短和窦性激动在心房内的非均质传导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维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9-20,59
目的评价P波离散度及左房内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发生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 4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按是否伴有房颤分为房颤组(n=20)和无房颤组(n=22),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波最小时限并计算P波离散度,同时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对这些指标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房颤组较无房颤组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及左房内径明显增加(P0.01);房颤组与无房颤组患者比较,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140ms、P波离散度40ms、左房直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波最大时限140ms、P波离散度40ms和左房直径增大是预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wd)和P波最大时限(Pmax)对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8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Ⅰ组(高血压病并阵发性房颤组)41例和Ⅱ组(高血压病不伴房颤和其它房性心律失常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均测量最大P波时限、最小P波时限,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Ⅰ组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左房内径与Ⅱ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P〈0.05);Ⅰ组Pwd≥40ms的阳性率为80.49%,Ⅱ组Pwd≥40ms的阳性率为2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24.91,P〈0.01);Ⅰ组Pmax≥110ms的阳性率为68.29%,Ⅱ组Pmax≥110ms的阳性率为24.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6.64,P〈0.01)。结论Pwd、Pmax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是否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是简单可靠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阵发性心房颤动行环肺静脉消融术患者68例,测定消融术前患者体质量指数(BMI)、P波离散度及左房容积指数(LAVI),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成功组56例,复发组12例,分析2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复发组BMI、P波离散度及LAVI高于成功组,环肺静脉消融后,成功组P波离散度及LAVI较消融前明显减小,且明显低于复发组(P<0.05),而复发组2指标差异无明显变化,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波离散度及LAVI是阵发性心房颤动行环肺静脉消融术复发的危险因素(分别为OR=1.263,95%CI 1.0181.676;OR=6.372,95%CI 3.2681.676;OR=6.372,95%CI 3.26818.348,P均<0.05)。结论 P波离散度及LAVI是阵发性心房颤动行环肺静脉消融术复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疗效,以及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机制。方法对300例预激综合征患者,根据术前有无房颤发作史分为A组(45例,有房颤发作史),B组(255例,无房颤发作史);A组消融后根据有无再发房颤分为PAF组(有房颤再发)和NPAF组(无房颤再发)。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EPS),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旁道的前传和逆传不应期;结合腔内电图寻找房室旁路最佳消融靶点,采用温度控制方式射频消融治疗;通过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旁路消融术24h后,P波时限最大、最小值及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为98.0%,复发率为1.0%,并发症发生率为1.0%。A组的多旁路较B组多(P=0.008 3)。消融前,A组的心房有效不应期、旁道前传和逆传有效不应期较B组短(P=0.039 9);消融后,A组的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较B组长(P<0.01);术后PAF组和NPAF组比较中,PAF组的心房不应期较短,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较长。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旁道有效不应期缩短和心房本身各向异性传导增大在预激综合征患者房颤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年龄、冠心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血压、糖尿病、左房内径、心悸病史等是预测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阵发性房颤复律后复发与P波离散度(Pd)的关系。方法:入选50例阵发性房颤转复的患者,按3个月内有无复发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及Pd。结果:房颤复发组Pd和Pmax较未复发组Pd和Pmax明显延长(P均〈0.05),Pd≥40ms组房颤复发率较Pd〈40ms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Pd延长可作为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房颤(PAF)的预测价值。方法:观察并记录58例PAF患者(观察组)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找出最大P波时限(Pmax)及最小P波时限(Pmin),两者差值为P波离散度(Pdisp),并与50例正常人(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max≥110ms时,预测PAF的敏感性为86.21%,特异性为72.00%,阳性预测准确率为78.13%,Pdisp≥40ms时,预测PAF的敏感性为82.76%,特异性为84.00%,阳性预测准确率为85.71%,结论:P波离散度是预测PAF体表心电图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波离散度 (Pd)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 5 3例高血压患者伴阵发性房颤 (PAF组 )及 5 8例高血压无阵发性房颤患者 (对照组 )窦性心律时的 12导联ECG ,分别测定最大P波时限 (Pmax)及最小P波时限 (Pmin)并计算其P波离散度 (Pd) ,心脏超声测量左房内径 (LAD)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PAF组的Pd及Pmax分别为 (4 7 77± 7 99)ms和 (12 3 74± 11 2 9)ms,较对照组〔分别为 (36 83± 7 2 8)ms和(116 10± 11 12 )ms〕明显延长 (P <0 0 1) :最小P波间期PAF组为 (76 34± 10 78)ms,较对照组 (79 2 8± 10 39)ms缩短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Pd及Pmax延长 ,Pd可用于预测高血压患者房颤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前、术后P波的正负方向及振幅变化,探讨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对其的影响。方法 5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描记消融术前及术后7 d窦性心律下同步12导联心电图,分析各导联P波方向并测量相对应的振幅,术后定期根据症状及动态心电图随访判断手术成功与否。结果 P波正向波振幅在Ⅰ、Ⅱ、Ⅲ、aVF、V5、V6导联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负向波振幅在aVR、aVF导联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总振幅在Ⅰ、Ⅱ、aVR、V5、V6导联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P波极性术后Ⅲ导联负向波增多,aVL导联正向波增多。术前、术后P波正向振幅、负向振幅及总振幅在手术成功组与失败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导致P波振幅明显降低,提示左心房整体除极电量下降;P波极性变化提示P波整体向量向右向下改变;P波振幅降低程度对手术成功与否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最大P波宽度(Pmax)及P波离散度(Pd)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环肺静脉隔离术后复发的预测作用(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CPVA)。方法 69名因阵发性房颤接受环肺静脉隔离术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窦性心律时分别测定记录Pmax和Pd,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随访8~36个月,共有16名患者房颤复发,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疾病、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射血分数(EF)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及术后Pmanx、P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前和术后Pmax及Pd在复发组均有高于无复发组的趋势。复发组术后Pmax小于术前(P<0.05),而无复发组术后Pmax、Pd及复发组Pd均有小于术前的趋势。结论 Pmax及Pd对预测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作用尚不能确定,但左房内消融可能影响了折返激动的形成。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体表心电图对预测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从而筛选复发高风险患者,予以干预措施,减少CPVA术后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稳心颗粒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张家口市建设职工医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稳心颗粒治疗,每次9 g,每日3次,连续服用2周;观察组接受针刺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室率、转复情况、P波改变及血液指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2±4)次/min比(90±7)次/min],转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2±0.7)h比(6.9±1.0)h],转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4%比7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最大P波时限、最小P波时限、P波离散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7)ms比(111±8)ms、(63±5)ms比(71±6)ms、(31±3)ms比(42±6)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脑钠肽、大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83±0.14)g/L比(1.23±0.41)g/L、(17.45±3.08)ng/L比(27.78±5.11)ng/L、(2.35±0.43)pmol/L比(3.12±0.57)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针刺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有助于增加心率转复率、降低心室率,在减小P波离散度的同时优化患者体液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60例,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房颤36例、持续性房颤24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血浆TGF-β1水平、超声心动图等检测,术后随访1年,统计复发情况,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复发18例(阵发性房颤7例,持续性房颤11例);复发组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患者的TGF-β1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且复发、未复发组持续性房颤的TGF-β1水平均高于阵发性房颤(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TGF-β1水平是阵发性与持续性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前血浆TGF-β1水平是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临床治疗中应根据血浆TGF-β1水平进行术后评估,从而做好预防措施,以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房结构改变以及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以了解它们预测高血压患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方法:5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及50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全部同期完成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及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及左心房内径(LAD)。结果: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波离散度、最大P波时限和左心房内径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病不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波离散度和最大P波时限可作为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能否预测高血压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方法 观察 41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 (Ⅰ组 )的最大P波时限 (Pmax)、最小P波时限 (Pmin)、Pd、左房内径 (LAD)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并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 42例高血压病患者 (Ⅱ组 )比较。结果 Pmax:Ⅰ组非常显著高于Ⅱ组 [(1 2 5± 1 4 )ms比 (1 1 2± 1 2 )ms,P <0 .0 0 1 ] ;Pd:Ⅰ组非常显著高于Ⅱ组 [(51± 1 2 )ms比 (36± 8)ms,P <0 .0 0 1 ]。Pmin、LAD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Pmax、Pd、LVEF均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Pd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Pmax、LVEF和Pd均可能预测高血压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d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P波离散度(P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P波持续时间变异的程度,它反映心房复极的不均匀性[2].即P波最大时限(Pmax)与P波最短时限(Pmin)的差值(Pd=Pmax-Pmin).最大P波时限常与房内和房间传导阻滞有关.近年来,研究较多是预测房颤价值比较肯定的指标,房内传导时间正向或逆向传导时间均在50 ms左右,当房内或房间传导阻滞时,体表心电图出现最大P波时限增加(≥110 ms)或P波双峰,峰间距离>40 ms.有房内或房间传导阻滞时,激动容易发生折返,并引发房性心律失常,该指标对预测房性心律失常及房颤发生的敏感性高达85%.本文通过分析测量10例房颤组10例房性频发性早搏(含多源性房早伴或不伴房性心动过速)及15例正常人群P波离散度P波最大值,探讨P波离散度与房颤、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体表心电图检测研究P波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检测68例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组)的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并与42例冠心病无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各20例患者的左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左房内径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 结论 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最简单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