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的关节镜下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1至12月因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接受关节镜手术者122例,不包括因重度滑膜炎需做滑膜切除者。男27例,女95例;年龄37~80岁,平均(61.8±8.9)岁。左膝63例,右膝59例。BMI平均(26.5±3.4) kg/m2,术前Lysholm评分(47.2±15.0)分。关节镜术中依据Outerbridge软骨损伤分级对软骨损伤进行评估,比较不同分型者(后角水平撕裂、后角根部损伤和复杂严重损伤)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所累及的关节面数量及术前Lysholm评分。结果 后角水平撕裂33例,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累及的关节面(1.24±1.48)个,术前Lysholm评分(52.5±14.4)分,其中疼痛评分(7.7±6.5)分;后角根部损伤16例,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累及的关节面(1.13±1.26)个,术前Lysholm评分(37.5±8.4)分,其中疼痛评分(3.1±4.0)分;复杂严重损伤73例,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累及的关节面平均(2.26±1.61)个,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46.9±15.3)分,其中疼痛评分(6.8±5.4)分。后角根部损伤者术前Lysholm评分低于后角水平撕裂和复杂严重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疼痛评分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后角根部损伤者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累及的关节面数量与后角水平撕裂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小于复杂严重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可分为三种类型。后角根部损伤和后角水平撕裂的软骨退变性损伤相对较轻,是较早期的关节退变;其中后角根部损伤的临床症状和功能减退较为明显。复杂严重损伤的软骨退变性损伤相对较重,是较晚期的关节退变,但临床症状和功能减退却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放射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放射状撕裂的临床特点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的随访结果。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对386例(418膝)关节镜下治疗的膝内侧半月板撕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后角放射状撕裂93膝(22.2%),全部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在详细的手术记录和关节镜图像资料基础上,分析患者术前体征、MRI结果、术中所见和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中老年患者中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放射状撕裂有较高的发生率,大多数患者表现出机械卡压或撞击症状,MRI很难发现这种撕裂,有特点的疼痛症状和物理检查有助于诊断。虽然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关节软骨已发生退变,但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症状会明显改善。结论膝内侧半月板放射状撕裂比较常见,但因为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骨关节炎症状,且MRI上假阴性率较高,诊断比较困难。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下,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有助于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后角切除治疗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后角切除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6月,108例(114膝)膝关节稳定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后角全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其中男42例(44膝),女66例(70膝);左侧69膝,右侧33膝,双侧6例(12膝);平均年龄48.3岁(18-73岁)。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10~40个月(平均26.4个月),Lysholm评分从术前平均(58.7±17.6)分提高至随访时平均(93.8±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达到94.7%。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退变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剑峰  王庆甫  张卫 《中国骨伤》2002,15(9):516-517
目的:观察半月板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退变情况,探索半月板退变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43例行关节清理术的膝关节半月板进行观察,根据半月板的退变程度,将其分为三型:粗糙型、磨损型和破裂型。比较各类型退变出现关节间隙压痛、关节交锁、Mc Murray试验(+)、Apley试验(+)的比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3膝83个半月板中有66个出现退变,占79.5%。粗糙型34个,占51.5%;磨损型23个,占34.8%;破裂型9个,占13.6%。各型合并半月板松弛者14个,占21.2%。比较三种类型中的4个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普遍存在半月板退变,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在临床检查中不易发现,手术中要避免遗漏对半月板的探查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同时考虑了膝内翻和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medi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 tears,MMPRT)两种因素对软骨损伤的影响,旨在明确MMPRT是否为内翻型膝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软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自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共纳入了...  相似文献   

7.
退变性腰椎病合并髋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变性腰椎病和髋骨性关节炎是老年群体中的常见病,其症状均可表现为腰腿痛。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发生退变、增生,约21%的老年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X线征像[1]。因此,在临床因腰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症的掩盖,忽略髋骨关节病变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对此,本文作瞻后性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1临床资料我科1990年3月至2004年4月收治200例60岁以上腰椎退变性狭窄、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病人,其中18例合并髋骨关节炎。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66岁(60 ̄92岁),所有病人均摄常规腰椎和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CT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of the knee,RA)与退变性膝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术后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13年12月初次采用TKA治疗类风湿性与退变性膝关节炎患者68例(68膝)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56例;年龄40~84岁,平均(61.6±9.7)岁。按原发疾病不同将患者分为RA组34例(34膝)和OA组34例(34膝)。记录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后助行器使用时间、弃拐时间、住院时间、跛行步态消失的时间、术后患肢肿胀消失时间、术后并发症。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系统、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主观满意度等作为最终评价手术临床疗效的依据。根据影像学表现观察假体周围透亮线作为判断假体有无松动的依据。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96个月,平均40.6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后助行器使用时间、弃拐时间、住院时间、跛行步态消失时间、术后患肢肿胀消失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HSS评分、ROM、VAS疼痛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观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HSS评分、ROM、VAS疼痛评分,主观满意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未显示髌骨轨迹不良及假体无菌性松动、下沉等。其中,RA组术后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关节僵硬1例,皮肤浅层感染2例,伸膝无力1例;OA组术后关节僵硬1例,无深静脉血栓、皮肤浅层感染、伸膝无力等并发症。结论TKA治疗RA患者围手术期疗效及术后早期疗效较OA患者差,但两者早中期随访疗效无差异,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MCL)松解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56例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患者。其中,26例采用由外向内松解技术,30例采用由内向外松解技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相比内-外组,外-内组手术耗时短,但早期松解相关并发症多(P0.05)。与术前相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活动时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Lysholm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活动时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显示,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半月板愈合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侧室股骨髁与胫骨平台软骨退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两种MCL松解技术均能有效扩大膝内侧关节间隙,便于处理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穿刺内侧副韧带深层松解技术对伴有内侧间室狭窄的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内侧副韧带深层松解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1~55(39.1±6.5)岁。MRI测量术前及术后24个月半月板外凸程度;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评估内侧副韧带稳定性并比较手术前后患侧-健侧的差值;比较术前及术后24个月Lysholm评分和IKDC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7~60(36.7±6.8)个月。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0.5~1.2(0.8±0.4) h;35例患者中,19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16例行修复缝合术。术前半月板外凸(1.5±0.7) mm与术后(1.7±0.4)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53.4±8.8)分提高至术后24个月的(91.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分由术前的(50.7±9.2)分提高至术后24个月(90.6±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膝关节在0°位和屈膝30°位接受外翻应力试验测试并与健侧对比,全部患者均为阴性。结论:对于存在膝关节内侧间室狭窄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患者,膝关节镜下采用经皮穿刺内侧副韧带深层松解技术能够改善内侧间室操作空间,并且不产生膝外翻松弛和半月板外凸。  相似文献   

11.
我们应用孔针刀加手法治疗退变性膝关节炎48例,收到显著疗效,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中男16例,女32例,年龄在46~78岁间。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5年,单膝36,双膝12,均出现患膝肿痛,跛行难蹲,屈伸受限,麦氏征阳性,在髌底、髌尖,髌股关节内、外上缘明显压痛,膝内侧压痛点者26例,膝外侧压痛点22例,胫骨结节压痛点18例,膝弹响32例,浮髌试验阳性21例,多有膝扭跌和劳累受寒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胫骨高位楔形截骨治疗膝内侧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小腿上段外侧弧形切口,游离上胫腓关节,显露胫骨上段,于胫骨平台下2 cm处楔形截骨,林克胫骨高位截骨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4年,平均3.2年。其中1例因内科疾病长期卧床而功能欠佳,1例内固定失败改为石膏外固定。无感染及不愈合,无上胫腓关节不稳。参照窦宝信评分标准,优9例(11膝),良2例(3膝),可1例(1膝),优良率为93.75%。[结论]改良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侧骨性关节炎,术式简单,组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无需外固定,下床活动早,功能恢复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伴膝内翻的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的早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伴膝内翻的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患者26例,采取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男性18例(18膝),女性8例(8膝):年龄43~58岁,平均(49±6)岁。所有患者均为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且伴有膝内翻,均行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缓解疼痛。测量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股胫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末次随访时评估膝关节各间室骨关节炎进展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疗效。 结果本组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2.8年,平均为(1.6±0.5)年。未发现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等并发症。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由术前(21.2±3.8)%改善至(59.5±1.7)%,股胫角由术前的(172±4)°改善至(17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57,P<0.05;t=10.572,P<0.05)。术前胫骨平台后倾角为(7.5±2.2)°,术后为(7.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8,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Lysholm评分、HSS评分、Tegner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84,P<0.05;t=16.521,P<0.05;t=6.284,P<0.05;t=12.359,P<0.05)。 结论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伴膝内翻的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能够有效改善下肢力线和缓解关节疼痛,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自2000年12月~2004年1月收治急性膝关节损伤12例(12膝),病人均表现为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和伤膝旋转不稳定,于伤后2~12d接受了关节镜检查及内侧开放探查,12膝均有后内侧角损伤和内侧副韧带损伤,4膝伴前、后交叉韧带断裂;2膝伴前交叉韧带断裂;4膝伴后交叉韧带断裂。12膝均一期手术修复后内侧角和内侧副韧带。8周后,12例病人中8人接受二期关节镜下手术,前交叉韧带重建3例,前后交叉韧带联合重建3例,后交叉韧带重建2例。[结果]一期手术后8周评估表明12膝均恢复内后侧稳定性,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12例病人随访10~20个月,平均12.0±3.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7.08±6.28。IKDC综合评定正常(A级)4例,接近正常(B级)7例,异常(C级)1例。[结论]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见于较高能量损伤,多为复合损伤,表现为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和伤膝旋转不稳定。应一期手术修复后内侧角和内侧副韧带,二期酌情重建交叉韧带。  相似文献   

15.
膝内侧半月板并副韧带损伤修补12例体会张星高,孙力1985年6月~1991年4月我院共收治膝内侧半月板并副韧带损伤12例。男10列,女2例,年龄16~46岁。左膝8例,右膝4例。伤因:车祸9例,坠伤2例,踢伤1例。临床表现:患膝肿痛,不能负重12例,...  相似文献   

16.
膝内侧盘状半月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弛  蒋垚  沈灏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8):565-566
盘状半月板临床上并不常见,且多为外侧盘状半月板,内侧盘状半月板罕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双膝内侧盘状半月板2例,经MRI确诊,1例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Oxford单髁置换(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Oxford UKA治疗25例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26膝)。采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2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6个月。术后患膝关节疼痛均明显缓解,关节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膝关节屈曲挛缩度数均较术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xford 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具有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50岁,男,因膝关节频繁绞索3月余2015年7月12日院,入院时伴有膝关节伸直障碍,患者未发生关节绞索时膝关节活动正常,无关节不稳及无关节肿胀,有活动后关节疼痛,休息后好转。入院专科体检发现膝关节无肿胀,浮髌试验阴性,髌研磨试验阳性,内侧关节间隙自前向后均无压痛,外侧关节间隙压痛,内侧半月板挤压研磨试验阴性,外侧半月板挤压研磨试验阳性,前后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MRI定量T2 mapping技术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髌韧带是否有改变,以及髌韧带不同区域的T2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023年9月—10月,招募健康对照组共31个膝关节,轻度骨性关节炎组(WOMAC指数测定,VAS评分<80分)共52个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组(VAS评分>120分)共37个膝关节。采用定量T2 mapping序列扫描,选取髌韧带最大截面积层面,髌韧带平均分为近端、中间、远端三个区域(PPL、MPL、DPL)。在上述三个区域的中心位置,选取3个面积为1 mm2的感兴趣区,测量出T2值。比较各组髌韧带PPL、MPL、DPL三个测量区域T2值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内,PPL、MPL、DPL三个测量区域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骨性关节炎组内,PPL、MPL、DPL三个测量区域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PL的T2值大于PPL及DPL的T2值。重度骨性关节炎组内,PPL、MPL、DPL三个测量区域的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骨性关节炎组的PPL、MPL、DPL三个测量区域的T2值高于重度骨性关节炎组(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会同时伴发髌韧带变性;髌韧带的变性首先出现在两端,随着膝关节退变的加重,髌韧带不同部位的变性程度最终会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0.
前交叉韧带损伤常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更易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MRI与膝关节镜检查是确诊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的主要方法。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后角部分切除、单纯撕裂部位的创面新鲜化技术或全内缝合术式。Ramp损伤,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有关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