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内侧半月板突出的病因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诊断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并经MRI确认有内侧半月板突出的60例患者为半月板突出组,无突出的60例为对照组.在MRI上测量内侧半月板突出距离、胫股角,分析突出组胫股角与突出距离的相关性,比较两组膝内翻、内侧半月板及胫股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分析内侧半月板突出对半月板损伤、膝内翻对半月板突出的影响.结果 突出组:半月板突出距离平均(8.30±1.79) mm;60例有膝内翻,胫股角平均179.0°±2.2°;内侧半月板损伤发生率:前角50.0% (30/60),体部93.3% (56/60),后角93.3% (56/60);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14例,发生率23.3%(14/60);胫股内侧关节软骨退变发生率:胫骨内侧平台100%(60/60),股骨内髁100%(60/60);胫股角与内侧半月板突出距离呈负相关.对照组:内侧半月板超出胫骨内侧平台边缘的距离平均(0.57±0.80) mm;4例膝内翻;内侧半月板损伤发生率:前角0,体部16.7%(10/60),后角70.0% (42/60);无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胫股内侧关节软骨退变发生率:胫骨内侧平台26.7%(16/60),股骨内髁30.0% (18/60).半月板突出组与对照组半月板损伤比值比为6.0、膝内翻例数比值比为15.0.半月板突出组内侧半月板各部位及胫股内侧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膝内翻可能是内侧半月板突出的原因之一,内侧半月板突出显著增加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其对膝胫股内侧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的关节镜下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1至12月因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接受关节镜手术者122例,不包括因重度滑膜炎需做滑膜切除者。男27例,女95例;年龄37~80岁,平均(61.8±8.9)岁。左膝63例,右膝59例。BMI平均(26.5±3.4) kg/m2,术前Lysholm评分(47.2±15.0)分。关节镜术中依据Outerbridge软骨损伤分级对软骨损伤进行评估,比较不同分型者(后角水平撕裂、后角根部损伤和复杂严重损伤)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所累及的关节面数量及术前Lysholm评分。结果 后角水平撕裂33例,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累及的关节面(1.24±1.48)个,术前Lysholm评分(52.5±14.4)分,其中疼痛评分(7.7±6.5)分;后角根部损伤16例,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累及的关节面(1.13±1.26)个,术前Lysholm评分(37.5±8.4)分,其中疼痛评分(3.1±4.0)分;复杂严重损伤73例,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累及的关节面平均(2.26±1.61)个,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46.9±15.3)分,其中疼痛评分(6.8±5.4)分。后角根部损伤者术前Lysholm评分低于后角水平撕裂和复杂严重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疼痛评分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后角根部损伤者Ⅳ度软骨退变性损伤累及的关节面数量与后角水平撕裂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小于复杂严重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可分为三种类型。后角根部损伤和后角水平撕裂的软骨退变性损伤相对较轻,是较早期的关节退变;其中后角根部损伤的临床症状和功能减退较为明显。复杂严重损伤的软骨退变性损伤相对较重,是较晚期的关节退变,但临床症状和功能减退却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放射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放射状撕裂的临床特点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的随访结果。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对386例(418膝)关节镜下治疗的膝内侧半月板撕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后角放射状撕裂93膝(22.2%),全部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在详细的手术记录和关节镜图像资料基础上,分析患者术前体征、MRI结果、术中所见和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中老年患者中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放射状撕裂有较高的发生率,大多数患者表现出机械卡压或撞击症状,MRI很难发现这种撕裂,有特点的疼痛症状和物理检查有助于诊断。虽然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关节软骨已发生退变,但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症状会明显改善。结论膝内侧半月板放射状撕裂比较常见,但因为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骨关节炎症状,且MRI上假阴性率较高,诊断比较困难。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下,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有助于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轻度OA膝关节的有限元解剖模型,并用于研究在OA膝关节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上的应力分布特征。[方法]基于MRI和CT影像数据构建具有骨性结构和非骨性结构的轻度OA膝关节有限元解剖模型,定义材料属性并确定边界条件和轴向载荷,以胫股关节间软骨接触的Mises应力和接触压强为研究指标,分析关节内的应力分布特征。[结果]构建了轻度OA膝关节三维有限元解剖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内侧胫骨近端关节软骨接触压强大于外侧室,外侧半月板接触压强峰值大于内侧室;股骨远端与胫骨近端关节软骨边缘处Mises应力峰值大于胫股关节间软骨接触部分,外侧半月板最大Mises应力位于半月板中部,而内侧半月板最大Mises应力位于半月板后部。[结论] OA膝关节内应力分布特征不同于正常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半脱位和关节软骨退变的特征促进了膝OA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影响膝骨关节炎(OA)发病及进展的生物力学因素纷繁复杂,以往流行病学研究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MRI检查可直观观察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等代谢及损伤情况,为影响膝OA发病及进展的生物力学因素研究提供更直接证据。近年几项大规模、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应用MRI技术进一步证实,重体力劳动、超重、股四头肌肌力减退、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是膝OA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股四头肌及髋关节外展肌肌力减退、下肢力线异常等是膝OA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还针对软骨下骨病变在膝OA发病中的作用、超重对膝OA进展的影响等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针刺拉花松解膝内侧副韧带技术在内侧间隙狭窄内侧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中用于扩大膝关节内侧间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5—2019-09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16例合并膝内侧间隙狭窄的内侧半月板损伤,术中采用经皮针刺拉花松解内侧副韧带技术增加膝内侧间室的镜下显露范围与手术操作空间,顺利完成半月板部分切除或修复手术。结果 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6~18)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医源性骨软骨损伤及血管神经损伤。4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松解处疼痛、皮下瘀斑,术后2周逐渐缓解。术后3例外翻应力试验Ⅰ度阳性,术后1个月转为阴性。膝内侧副韧带松解前膝关节最大外翻位时膝内侧间隙为(7.6±1.3)mm,松解后为(12.1±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内侧间隙狭窄的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经皮针刺拉花松解膝内侧副韧带技术简单可靠、安全有效,可增大关节镜手术中膝关节内侧间室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有利于进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或修复,避免了医源性骨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7.
许涛  周游 《中国骨伤》2022,35(6):595-600
半月板和下肢力线在膝关节负荷传递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且它们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目前对于内侧半月板损伤伴膝内翻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近年来众多学者研究表明术式的选择及术后下肢力线异常与内侧半月板损伤修复愈合及临床效果相关。因此,在诊治每例内侧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中,应重视下肢力线评估。本文总结半月板和下肢力线的生物力学功能及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分别阐述了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退变性损伤和急性撕裂与下肢力线之间的相互影响,表明下肢力线异常及内侧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行截骨矫形术对内侧半月板损伤修复和膝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下肢力线异常的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退变与髁间窝撞击、内侧半月板撕裂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2016年2月收治伴ACL退变的KOA患者55例(55膝,退变组)临床资料,另随机选择55例(55膝)ACL正常的KOA患者作为对照(55膝,正常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术前MRI测量髁间窝指数,评价是否存在髁间窝狭窄;关节镜下观察内、外侧半月板撕裂发生情况以及发生部位,有无ACL胫骨止点骨赘形成;计算各部位半月板撕裂及骨赘形成发生率。结果两组内侧半月板前角、体部撕裂发生率,外侧半月板前角、体部、后角及后根部撕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半月板后角及后根部撕裂发生率、ACL胫骨止点骨赘形成发生率、髁间窝狭窄发生率以及髁间窝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例存在ACL胫骨止点骨赘患者中,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发生率为53.8%(7/13);97例无ACL胫骨止点骨赘患者中,其发生率为16.5%(16/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1,P=0.002)。结论 KOA患者ACL退变与髁间窝撞击以及内侧半月板后角、后根部撕裂密切相关,ACL胫骨止点骨赘形成与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发生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侧半月板后角"隐匿性"水平撕裂伤的临床特点及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5月~2013年5月对14例内侧半月板后角"隐匿性"层裂采取膝关节前内、外侧入路关节镜探查,咬除半月板后角内缘后显露层裂,术中探查半月板后角底层不稳,切除底层后行半月板后角成形术。结果术中探查均为内侧半月板后角"隐匿性"层裂,6例半月板边缘及上下关节面均完整,8例水平撕裂延伸至胫骨关节面。平均手术时间32 min(26~40min),平均住院时间6 d(3~8 d)。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膝关节感染、僵硬等并发症。14例随访2~3年,术后症状缓解,术前Lysholm评分(71.1±6.6)分,术后(92.0±3.4)分,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30,P=0.000)。结论内侧半月板后角"隐匿性"层裂主要为退变性破裂,多合并软骨退变损伤,临床诊断较困难,仔细体格检查及MRI对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关节镜下部分切除成形术可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兔膝骨关节炎发展进程中软骨下骨血管生成的时间依从性的变化,研究软骨下骨血管新生在O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前交叉韧带切除组(ACLT组)、对照组,每组15只.ACLT组右膝前交叉韧带切除造模,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取材.取兔膝关节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切片行组织学番红O染色及OARSI病理评分,评价软骨退变.行免疫组化VEGF染色,观察软骨下骨中血管生成情况,同时用Image 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骨软骨交界血管数量密度的计数检测.结果 ACLT组术后4周即可见软骨退变,8周和12周时退变进一步加重,番红O染色基质丢失、软骨变薄及裂隙生成、软骨下骨裸露.对照组无明显软骨退变,不同组关节软骨OARS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F=440.828,P〈0.01).切片免疫组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染色示ACLT组阳性表达,ACLT组的血管入侵软骨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且OA各时间点之间有统计学差异(F=72.733,P〈0.01).结论软骨下骨的血管生成是OA的早期病变,OA中骨-软骨复合单元的血管增生与软骨退变相关.血管侵入软骨的数量密度与OA发展呈时间依从性增加变化.  相似文献   

11.
膝盘状半月板并损伤的关节镜治疗45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膝关节盘状软骨为一常见膝部疾患,传统治疗方法为切开关节囊行半月板全切术,术后易引起膝关节内非生理状态下早期关节退变的发生。微创关节镜手术已成为目前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主要方法。现对2003年1月~2005年5月共45例,47膝盘状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治疗作一总结和分析。1临床  相似文献   

12.
前十字韧带断裂继发半月板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前十字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断裂对半月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84年12月~1999年12月间收治的419例ACL断裂患者半月板的损伤情况及其与软骨损伤的关系。结果外侧半月板的损伤率随病程增加无显著变化,而内侧半月板的损伤率随病程增加显著增加,由急性期的31.1%增至亚慢性期的48.2%(P<0.01),又增至慢性期的78.8%(P<0.001)。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率较前角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损伤形态以纵裂最常见,随着病程的增加,半月板损伤也越发复杂。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内髁软骨损伤的发生率要高于内侧半月板正常者的内髁软骨损伤发生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外髁软骨损伤的发生率却显著高于外侧半月板正常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ACL断裂可伴发和继发半月板的损害,ACL断裂时伴发的多为外侧半月板的损伤,而继发的半月板损害却以内侧为重。内髁软骨损害主要由股胫关节前后向不稳、异常活动增加造成,而与内侧半月板的损伤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兔膝退变关节软骨的形态学和关节功能的影响。以新西兰白兔为研究对象,采用左后膝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8周的方法建立OA动物模型,通过施加主动活动、被动活动、主动加被动活动,自由活动等运动处理因素,观察X线检查、关节活动度、生物力学特性和软骨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1)关节制动可诱发关节软骨退变,运动对退变软骨具有保护和促进修复作用。(2)主动活动利于OA病情逆转,被动活动可促进关节活动功能恢复,两者结合效果最佳。认为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对退变关节软骨具有促进修复和保护作用,并可增加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半月板血供分布的特殊性,其修复能力受到限制。研究发现半月板切除后,关节接触面积减少了50%,但压力增加350%,大大加速了软骨的磨损退变与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生。随着近年人们对半月板解剖、功能的深入了解,尤其关节镜的发展,现代半月板的治疗观念逐渐形成.即尽量保留和力争修复半月板。但国内外大多数动物实验及临床长期随访研究发现,半月板修复并不能阻止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为减轻半月板切除后关节疼痛。延缓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变性退变、减少骨关节炎发生,重建半月板全切后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平衡.寻求适合的半月板移植替代物成为解决半月板损伤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5.
膝骨关节炎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临床功能评分、X线片表现、软骨退变程度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HSS功能评分、X线检查、136例行关节镜手术、14例行关节表面置换术,术中观察记录软骨退变程度.将其结果分期归类,对比分析.结果X线片和膝关节HSS功能评分跟软骨退变程度的符合率均较低,但对Ⅲ度退变的符合率均较高,分别达到80%和63%.结论在诊断膝骨关节炎中,X线片及HSS功能评分均有其局限性,不能准确反映膝骨关节炎的病变程度,但对晚期的骨关节炎诊断符合率较高,提示将两者结合起来,可能对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8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做了关节镜检查和清理手术.结果表明本病主要病变有软骨损害、滑膜炎症性改变和半月板退变.关节清理术后81例随访1~4年.有效率达87.8%,作者重对该病的病变发生和发展作了讨论,并认为清理术是治疗膝OA的一种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50年中对半月板的功能和半月板切除引起的病变已有很多研究。本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类型的实验性半月板全部和部分切除术后关节软骨的变化。成年狗34例68膝不用止血带,术中用先锋霉素Ⅳ作预防性应用,麻醉下作两膝内侧髌旁弧形切口,暴露关节腔,横向内侧切断内侧副韧带,可避免损伤关节软骨,保证在良好的暴露了进行各种类型的半月板切除术。术后须仔细缝合韧带。68膝分成7组,5组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短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因前内侧骨关节炎行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5例患者资料,依据术中探查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情况分为无退变单髁组(无退变组)、内侧退变单髁组(内侧退变组)、内外退变单髁组(内外退变组)和内外退变全膝组(全膝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4组患者术前术后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记录终末随访时有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等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10)个月。4组患者术后OKS评分、HSS评分、WOMAC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F=18.555,P<0.001;F=5.867,P=0.001;F=22.671,P<0.001);术前术后OKS、HSS、WOMAC评分差值,无退变组与内侧退变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无退变组、内侧退变组相比,功能改善程度稍差(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全膝组之间OKS、HSS、WOMAC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病例于末次随访时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 结论内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后疗效影响不大,但面对外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时则需慎重,此时选择单髁或是全膝,需个性化考虑。  相似文献   

19.
骨关节炎(OA)是以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硬化为主要特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病变、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软骨下骨硬化是OA的一个病因,软骨下骨硬化优于并加速软骨退变,进而加速OA的发生发展.抑制或延缓软骨下骨硬化对...  相似文献   

20.
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为主的膝关节内紊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探讨膝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诊断、类型及与半月板损伤、软骨损害的关系,分析膝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特点及在骨性关节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关节镜下治疗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48例(53膝),其中男13例(13膝),女35例(40膝);年龄16~71岁,平均56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26个月。48例于关节镜直视下观察并手术切除滑膜皱襞,处理相应病变。采用Lysholm膝关节量表记分法评价疗效。观察症状体征与实际病损的关系,计算术前与术中诊断的符合率。关节镜下观察症状性滑膜皱襞的部位、性状、分型及软骨磨损的部位和分级,分析增生的滑膜皱襞与半月板损伤、软骨损害的关系。对术前后Lysholm评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常见的软骨缺损有股骨内髁内侧的沟槽状缺损及股骨内侧滑车的类圆形缺损。软骨退变以股骨内髁非负重区为主,占总数的54.29%;以股骨滑车内侧次之,占40.00%;以髌骨内侧关节面为主的缺损居第3位,占5.71%。术后48例53膝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个月~4年,平均28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平均(41.00±7.03)分,术后平均(85.00±8.01)分(t=-26.17,P<0.001),证明关节镜治疗效果显著。本组优(>90分)12膝,良(80~90分)37膝,可(70~79分)4膝,优良率92.45%,无复发及二次手术者。结论:通过关节镜下特征性改变可以对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做出明确诊断,股骨内髁及滑车软骨的沟槽状及类圆形磨损是2种典型的皱襞引起的软骨缺损。镜下切除滑膜皱襞疗效满意,对防止软骨进一步损害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