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脊髓炎系指一组原因不明的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临床表现为病损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缺失和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植物神经功能损害。由于起病急骤、瘫痪严重,脊髓休克时间长,病程长,卧床时间长,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并发褥疮、尿路或肺部感染者预后较差。这三种并发症的出现不仅仅影响疾病预后,而且还常常是脊髓炎致命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皮肤护理和预防感染等工作,可直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也就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在整个治疗疾病过程中都显得很重要,不容忽视。本文介绍的病例是一脊髓炎病损上行波及至颈段延髓。达颈3平面横贯损害。出现完全性高位截痪,呼吸肌麻痹。我们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病人实施了整体护理,住院期间无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为急性水豆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表现为眼面部剧烈疼痛,眼睑不能睁开,同时伴有面部、眼结膜、甚至角膜的急性炎症性疱疹性损害。患者十分痛苦,部分患者可继发带状疱疹性病毒性脑炎,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本病的观察、抬疗和护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急性脊髓炎是指一组原因不明的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临床表现为病损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性感觉缺失和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常致截瘫,生活不能自理.此类患者虽四肢瘫痪或双下肢瘫痪,但神志清楚,情绪波动较大.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也日显重要,它不但影响疾病的痊愈,还能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洪文青 《天津护理》1998,6(3):128-129
急性脊髓炎是指原因不明的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临床表现为病损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缺失和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植物神经功能损害。炎性病变不断向上扩展者称为上升性脊  相似文献   

5.
周永超  黄根花  高许欢  潘苗 《全科护理》2013,(24):2300-2301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综合征,即急性脱髓鞘神经病,是急性神经肌肉麻痹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1]。临床表现主要为对称性四肢弛缓性瘫痪,伴有感觉障碍,严重者可发生颅神经损害、延髓受累、呼吸肌瘫痪等。脑梗死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随血液循环入脑引起脑血管的阻塞,  相似文献   

6.
脑性瘫痪是指婴幼儿大脑未发育成熟之前,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非进行性损害或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瘫痪及视觉、听觉、言语行为、情感等障碍的一组综合征。随着现代化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很多濒临死亡的新生儿经过抢救而获得了生命,同时也使很多的脑瘫痪儿而得以生存。家长一旦得知自己的孩子被确诊为脑瘫后大多是难以接受的,根据这几年与众多脑瘫痪儿家长的接触和交谈,发现多数家长都由一些共同的心理表现,其心理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意外是最常见的急性脑局部血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以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常见,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幸存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一旦确诊,积极有效的救治是挽救生命的首要环节,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并发症而死亡,做好病人的并发症护理,警惕并发症的发生,是成功抢救生命的重要环节。本文就14例患者护理要点浅谈体会。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后普遍存在导致肢体瘫痪的情况,除损伤部位疼痛外,立即出现的下肢或四肢的瘫痪,使患者的心理产生剧烈的波动,大部分患者有心理障碍或绝望轻生的念头,尤其在早期,心理变化很大,不能接受截瘫的现实,轻生绝望的心理导致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延误治疗时机,直接影响后期康复效果。所以对于脊髓损伤后心理康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与患者之间良好的交流,疏导患者的消沉意志,激发患者的信心,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树立信心。这样才能调动患者积极主动以坚强的毅力来配合各项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9.
一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应用T型管快速撤机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ian—Barre Sgndrome,以下简称GBS)是一种急性起病、以周围神经及脑神经损害伴脑脊液中蛋白和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病的首发症状是四肢急性、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最严重的是累及肋间肌和膈肌可致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呼吸肌麻痹引起的通气障碍性呼吸衰竭是GBS致死的主要原因,采用机械通气保证足够的肺泡通气、纠正缺氧足急性期治疗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疾病多为突发性,特点为一侧或双侧肢体瘫痪,很长时间不能恢复,甚至长期卧床,病人大都有情绪变化如:低落、紧张、烦燥、易怒、苦闷及哭笑无常等不良心理。部分病人因暂时不能自理或不同程度的丧失了自理能力而自卑,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病人常有心情压抑、消极悲观的表现,这些直接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及疾病的恢复。所以加强脑血管病人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正急性脊髓炎是一组病因未明的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性病变,导致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1]。病变局限于数个脊髓节段,是最具代表性常见的非外伤性横贯性脊髓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病变水平以下的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常呈脊髓休克表现,双下肢完全性截瘫,易并发肺部及尿路感染、压疮。有些病人在发病过程中脊髓损害节段迅速上升,出现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甚至可致死亡。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是起源于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系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脑损害。因其致残率高达70%~80%,部分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故脑卒中后病人心理压力大,大多数病人会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的心理和悲观厌世的情绪。现就其心理护理特点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3例急性铊中毒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铊(Thallium,Tl)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属高毒类,在体内具有蓄积性。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神经系统症状、脱发及肝肾功能损害。一旦发现应早诊断、正确治疗,否则可能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2004年3月底~4月初,我科收治了急性铊中毒病人3例,经排毒、改善血循环、对症支持等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3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重症肝炎(包括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虽然发病过程不同,但都有肝实质的损害,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代偿不全,造成机体各方面代谢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良好的护理工作,及时发现病情早期变化,采取对症处理是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  相似文献   

15.
狭义的急性脊髓炎,是指原因未明的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重症。本病致死有三大原因:1.上升性脊髓炎并发呼吸肌麻痹、球麻痹;2.泌尿系感染;3.败血症。自199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急性脊髓炎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心理护理急性脊髓炎多发生在青壮年,由于起病急骤、瘫痪严重,病人常常思想准备不足,精神忧郁、焦虑,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同时也要向病人及家属宣讲急性脊髓炎的常识,使之了解本病以配合医护人员抢救治疗。2密切观察病情特别需注意呼吸情况,本病致死的第一位原因,也是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6.
彭春艳 《全科护理》2008,6(33):3053-3054
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中风,发病后3周内病死率较高。急性脑血管病的幸存者,约有二分之一遗留有程度不同的残疾(主要是瘫痪和失语),其行动和生活需他人照顾,约有四分之一的病人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这些病人的医疗、护理主要在家里,护理好坏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家庭幸福,故应高度重视家庭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7.
林吉 《当代护士》2004,(5):39-40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可并发心肌损害,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是小儿时期冠状动脉心脏病的主要病因。近年来临床发现本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科近年共收治川崎病30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例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亦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常发生于青壮年及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消化道如感染腹泻等前驱症状。临床表现主要有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腱反射消失,脑神经损害,呼吸肌麻痹。2004年6月13日,我院收治1例13岁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因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衰竭致急性心肌梗死患儿,  相似文献   

19.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一种与免疫介导有关的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系统性疾病。主要以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损害为主。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声音嘶哑、咽反射消失、呼吸肌瘫痪、延髓麻痹等症状。重型GBS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且严重,病死率高,易延诊的特点。近来因用呼吸机治疗重型GBS病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瘫痪是多种原因的多种疾病所致一种后遗症。要使瘫痪病人恢复健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多数瘫痪病人90%以上均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故对整个瘫痪病人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八年来通过对瘫痪病人的临床护理,现就其心理护理问题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