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双盲法研究了14例原发性肝癌(13例肝细胞性、1例胆管细胞性)超声多普勒探查特点,包括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观察病变周边及内部异常彩色血流,并用脉冲多普勒探测血流性质及频谱分析;应用脉冲多普勒定量测定肝总动脉血流量。然后和病理学结果对照。病理观察内容包括组织学类型、分级、间质血窦的形态及数量、结果显示:胆管细胞癌肿瘤周边及内部异常彩色血流不丰富,肝动脉血流量无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36例肝实质占位病变进行了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的对照分析。其中原发性肝癌99例,肝血管瘤25例,转移性肝癌7例,其他5例。研究表明彩色多普勒对肝占位内的血流检出率比脉冲多普勒略低,但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彩色多普勒与脉冲多普勒对≤3cm组和>3cm组的原发性肝癌血流检出率均较高,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另外,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与二维超声联合应用,则它们诊断肝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在95%以上,显著高于单纯的二维超声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价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E)疗效及选择再次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对56例肝癌患者TAE前后3周内的CDFI信号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6例中50例(89.3%)检塞前CDFI显示有血流,栓塞后3周内复查,56例中35例(62.5%)CDFI出现彩色血流。50例中内部及周边异常血流减少或消失24例(44%),血流无明显变化者18例(36%)。56例中血流出现及增多10例(17.9%)。结论:CDFI评价原发性肝癌TAE疗效可靠性高,并对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案是一种简便、安全、准确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与方法⑶采用经周围静脉注射手振氟碳微泡彩色多普勒增强造影检查了 35 例肝肿瘤及 18 例正常肝脏患者⒙以探讨肝肿瘤彩色多普勒增强造影方面的特征表现⒚结果⑶动脉相 20 例 ⒉909 % ⒕原发性肝癌及 2 例⒉333% ⒕转移性肝癌肿瘤内彩色血流增强程度强于周围肝组织⒙2 例 ⒉91% ⒕原发性肝癌及 4 例 ⒉667 % ⒕转移性肝癌弱于周围肝组织⒙所有肝血管瘤无瘤内彩色血流增强⒚10 例 ⒉455 % ⒕原发性肝癌门脉血流提前增强⒙所有转移性肝癌及肝血管瘤未见门脉血流提前增强⒚门脉相 21 例 ⒉955% ⒕原发性肝癌、4 例 ⒉6 67% ⒕转移性肝癌及 2 例⒉286 % ⒕肝血管瘤可见肿瘤内血流增强⒚结论⑶彩色多普勒增强造影对肝肿瘤诊断及治疗选择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⒚  相似文献   

5.
利声显对肝、肾、子宫肿瘤血流信号增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利声显对肝、肾、子宫肿瘤彩色多普勒信号的增强作用。方法 对35 例原发性肝癌、5 例继发性肝癌、3 例肝血管瘤、1 例肝硬化结节、3 例肾癌、3 例子宫肌瘤进行研究。将7 ml 浓度为300 mg/ml 的利声显由外周静脉注入,观察肿瘤彩色多普勒信号增强程度及脏器实质区图像。结果 32 例原发性肝癌和1 例较大的胆囊转移性肝癌的彩色多普勒信号明显增强,肝血管瘤的略增强,肝硬化结节的无增强,肾癌和子宫肌瘤的增强均好,且实质区图像改善,于4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区内又探及新的小病灶。结论 利声显对肝、肾、子宫肿瘤的血流信号均有增强作用,它对判断肿瘤的血供情况、分析肿瘤的病理性质,提高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新型利声显对不同肝肿瘤的彩色多普勒信号和肝实质区回声的增强作用。材料和方法:肝肿瘤患者共44例,其中原发性肝癌35例、继发性肝癌5例、肝血管瘤3例、肝硬化结节1例。使用HP Sonos 2500型彩超仪,控头频率2.5MHz。将利声显稀释为浓度为300mg/ml的溶液,由外周静脉注入,持续观察肿瘤彩色多普勒信号增强程度及肝脏实质区回声。结果:彩色多普勒信号增强情况为:32例原发性肝癌和1例较大胆囊转移癌明显增强,3例原发性小结节型肝癌、4例转移性结节性肝癌、2例肝血管瘤轻度增强,肝硬化结节无增强。肝实质区图像清晰度改善,于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区内又测及新的小病灶。结论:利声显可增强肝肿瘤的血流信号,且不同肝肿瘤的增强程度有差异。它对判断肿瘤的血供情况、初步分析肿瘤的病理性质,提高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静脉瘘(HAVF)的超声图像特征,评价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建立超声诊断HAVF标准值.方法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观察临床确诊的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以及肝周、肿瘤周围及瘤体内部血管走行及血流形态,测定相关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确定HAVF存在的真实性.结果本组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超声检出HAVF 15例,其中中央型肝动脉-门静脉瘘11例,周围型肝动脉-门静脉瘘3例,肝动脉-肝静脉瘘1例.中央型肝动脉-门静脉瘘超声表现为:(1)与本组36例无HAVF患者肝动脉比较,其内径增宽[(0.43±0.08)cm vs(0.36±0.08)cm,t=2.847,P=0.006 4];(2)彩色多普勒超声见发生瘘的静脉内出现五彩镶嵌血流束;(3)脉冲多普勒于发生瘘的静脉内可测得"高速低阻"型反向脉动样血流频谱,Vmax为(94.67±34.40)cm/s;肝动脉阻力指数减低[(0.42±0.05) vs (0.77±0.07),t=17.544,P=0.000],搏动指数明显减低[(0.59±0.10)vs(1.68±0.42),t=9.881,P=0.000].结论 HAVF患者肝动脉的内径、发生瘘的静脉腔内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指标呈特征性变化,可作为超声检测原发性肝癌HAVF标准值,以便于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在反向脉冲谐频成像超声造影时的表现。方法:使用反向脉冲谐频成像技术和微泡型超声造影剂,对52例58个原发性肝癌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肝癌内血流信号的增强表现。结果:反向脉冲谐频成像的连续成像可实时动态地显示肝癌内增生扭曲的肿瘤血管,间歇成像可显示肝癌的血流灌注情况。谐频成像超声造影显示大部分的肝癌结节为富血供肿瘤,未显示肿瘤内血流信号的肝癌为少血供型肿瘤。谐频成像声像图无明显的运动伪差,成像质量高。结论:反向脉冲谐频成像造影可清晰地显示肝癌内的血流信号,其提供的肿瘤血管影像和血流灌注信息,可为肝癌的诊断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肝固有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例原发性肝癌的肝固有动脉内径及最大流速即峰流速,并与正常对照组及转移性肝癌组的肝动脉血流进行对照。结果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结果显示:17例原发性肝癌其肝固有动脉内径0.4-0.5cm、峰流速80.0-160.0cm/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转移性肝癌组;肿块周边见彩色血流环绕、周边及其内亦可见较丰富的肝动脉血流信号。CDFI高度怀疑原发性肝癌的3例患者,其肝固有动脉内径0.2-0.3cm,未见明显增宽,但其峰流均超过40.0cm/s,后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结论 肝实性占位病变患者的肝固有动脉峰流速超过90.0cm/s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指标;肝固有动脉峰流速在40-80cm/s之间应高度怀疑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10.
能量谐波成像声学造影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探讨能量谐波成像声学造影在肝动脉栓塞治疗中的效应价值。方法 对14例肝癌患者肝动脉塞化疗前后行能量多普勒超声和能量谐波成像声学造影检查,声学造影剂为Levovist。结果 栓塞前,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3例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能量谱波成旬声学造影检查14例病灶内均检出搏动血流信号;栓塞后,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9例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能量谐波成像声学造影检查11例病灶内检出血流信号。血流信号增强强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静脉声学造影增强后的彩色多普勒表现。方法:36例肝癌行经静脉声学造影检查,对比观察造影前、后瘤结节内及边缘彩色血流变化。结果:造影增强后,肿块区域彩色血流信号显著增多,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由造影前的83%升高到100%。增强效果:Ⅰ级,16例;Ⅱ级,20例。肿块内彩色血流信号呈粗点状、条状、树枝状及片状等多种形态,有搏动征。动态观察,肿块区域早于周围肝组织2~4s显影,整个过程持续250~300s,平均269±17.2s。结论:经静脉声学造影可获得更为丰富血流信息,将有助于肝癌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在肝血管瘤硬化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6例临床确诊的肝血管瘤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瘤体内注射无水乙醇的硬化治疗,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瘤体内血流信号作为判断近期疗效的指标,并与中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术前6例患者瘤体内均探及脉冲性或脉冲与连续性低速血流信号;术后一周4例患者瘤体内血流信号消失,2例经再次硬化治疗后瘤体内血流信号消失。本研究表明,瘤体内血流信号消失可作为治疗有效的指征,彩色多普勒检测瘤体内血流信号,有助于肝血管瘤硬化治疗近期疗效的判断,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自1990—1992年,我们用美国HP—1000—7703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78例肝占位进行检测。旨在了解肝内不同疾病的血流信息情况。有助于疾病鉴别诊断。本组78例中,原发性肝癌18例;转移性肝癌40例,其中直肠癌转移12例,乳腺癌转移8例,肺小细胞癌转移6例,胃癌肝转移14例;肝囊肿13例;肝内血管瘤7例。均经CT、临床生化、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结果:18例原发性肝癌除1例外均在肿瘤内扫查到丰富的血流信息,表现为纤细不规则的红色或桔黄色、兰色血流。检出率94%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功率(俗称“能量”)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测肝肿瘤内血流信号的能力。方法:对未治疗的56例57个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功率多普勒谐频成像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47个,胆管细胞性肝癌3个,转移性肝癌3个,肝血管瘤2个,肝局灶性结节增生2个。所有病人注射造影剂后于早期动脉相观察肿瘤内的血流灌注情况,并与动态增强CT结果比较。结果:功率多普勒谐频成像显示肝肿瘤内造影增强80.7%(46/57)、负性增强19.3%(11/57)。与动态增强CT相比,功率多普勒谐频成像显示肿瘤内血流信号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6%、100%和84.2%。肿瘤的深度是影响谐频成像结果的重要因素。结论:对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肝肿瘤,功率多普勒谐频成 像可以敏感而准确地显示不同肝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估计肿瘤血供特点,有助于肝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肝肿瘤超声造影前后血流平均密度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定量指标血流平均密度(MFD)在评价肝肿瘤超声造影前后血供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造影前对35个肝肿瘤病灶(原发性肝癌11个,转移性肝癌9个,血管瘤15个)行能量多普勒成像(CPA),计测病灶内MFD,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SonoVue,对病灶行超声造影反向脉冲谐波(PIH)检查,计测造影后病灶内MFD,并分别与造影前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各组造影前与造影后MF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原发性肝癌组MFD(0.303±0.179),明显高于血管瘤组(0.093±0.06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转移性肝癌组分别与原发性肝癌组和血管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提高不同性质肝肿瘤的血流信号,血流定量指标MFD能对肝癌与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声学造影反向脉冲灰阶灰阶增强与血流成像在肝肿瘤检出中的应用。方法 35例肝肿瘤,手术治疗23例,射频治疗5例,7例广泛转移及多病灶而未行创伤性治疗。采用Levovist2.5g,稀释至7ml,经肘静脉微泵连续静脉注射,2ml/min,低机械指数(MI0.4)观察血流成像,高机械指数(MI1.3)灰阶增强成像,间歇手控,间隔时间10-20s。结果 14例转移性肝癌中12例肿瘤边缘肝组织回声明显增强,8例肿块内回声无增强,表现为低回声,与造影灰阶增强前对照3例发现新病灶,最小病灶3mm左右;18例原发性肝癌周围肝组织回声增强表现多样化,16例肿瘤内回声不均匀增强,4例发现新病灶,血流成像发现转移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明显不同;另3例(结节性增生伴癌变、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恶变、肝腺瘤)均显著丰富的造影剂信号。结论 经静脉声学造影反向脉冲灰阶增强成像可提高肿瘤的检出,血流成像对鉴别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检查了109例肝占位性病变。原发性肝癌的肿瘤内动脉血流、从肿瘤外周进入病灶内的动脉血流的检出率分别为90.91%(40/44)、50.00%(22/44)。尽管其它肝占位性病变(如转移癌、血管瘤)也可出现上述血流,但是,其检出率明显低于原发性肝癌(P<0.01),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血流检出率高等特点,它可为原发性肝癌二维图象诊断提供更为丰富的血流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超声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脉冲多普勒对36例原发性肝癌、16例肝内良性占位性病变及13例晚期肝硬化的肝总动脉(CHA)、肝固有动脉(PHA)、及门静脉的血流做定量测定,并用34例正常人做对照。正常人CHA血流量为277±148ml/min,PHA血流量为182±101ml/min。原发性肝癌CHA血流量为1114±480ml/min,PHA血流量为850±504ml/min,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001),亦明显高于各组(P<0.0001),而门静脉血流量仅稍高于正常人组,和肝硬化组无明显差别。故肝动脉血流的测定对肝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意义,其灵敏度为71.4%(CHA血流量指标)及64.2%(PHA血流量为指标),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79.5%及74.3%。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超声多普勒对36例原发性肝癌,2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瘤栓及20例正常人的肝总动脉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进行测定,结果示:肝总动脉内径:正常人0.387±0.07cm,原发性肝癌0.525±0.02cm,合并门脉瘤栓0.706±0.06cm。最大血流速度;正常人91.05±24.89cm/s,原发性肝癌159.25±42cm/s,合并门脉瘤栓者203.66±61.26cm/s。统计学处理,差别显著(P<0.01)。提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瘤栓时,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肝动脉血流量明显代偿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疗效的价值。方法:对51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术后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瘤大小及内部回声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肿瘤血供情况及脉冲多普勒(PW)记录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TACE术后大多数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肿瘤血供明显减少(P<0.001),其血供减少程度与肿瘤缩小程度呈正相关(r=0.757,P<0.001)。肝动脉峰值流速明显下降,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P<0.001)。结论:多普勒超声能客观判断肿瘤大小及血流灌注状态,是目前检验肝癌TACE术后效果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