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质缺血性损伤在急性卒中后的功能残疾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众多神经保护剂在临床试验未能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对白质损伤缺乏保护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白质对缺血的耐受性以及白质中是否也存在缺血半暗带,澳大利亚国家卒中研究院的Koga等应用弥散/灌注加权磁共振(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perfusion-weight imaging ,DWI/PWI)对缺血对白质和灰质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卒中起病最初的数小时内,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imaging,PWI)的异常范围大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的异常范围。有人推论,这一不相符区域就是缺血半暗带,即不可逆损伤中心周围的“高危组织”。方法 对20例急性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24小时及1周后行DWI、PWI和普通MRI检查,应用半定量法对异常PWI进行分析,评估PWI的病灶范围和在PWIDWI不相符区域灌注不足的严重性。结果 20例急性期行DWI,至少都发现1个病灶,平均病灶体…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卒中存在缺血半暗带及梗死核心,两者体积具有较大差异时即称为\"不匹配\"。它不仅表现为临床表现与梗死核心的不匹配,也表现为梗死核心与灌注区域的不匹配。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这种\"不匹配\"现象能够通过不同影像学方法,或同一影像学方法的不同序列显示出来,从而为进一步诊疗过程提供更多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缺血后,局部脑组织发生一系列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改变.CT灌注成像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功能成像技术,不仅能在急性期对缺血病灶进行定位,而且能定量评价脑梗死早期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能区分梗死核心区与缺血半暗带,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在发病4.5 h内进行静脉溶栓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他再灌注治疗,如血管内血栓切除术也显示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部分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会出现血管再闭塞,且与转归不良相关.文章对再灌注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机制和可能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展为出血性转化时,临床医生常很担心。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栓和溶栓治疗均有很高的出血发生率。出血性转化是否为不良预后的指征以及在亚急性期是否需行第2次CT扫描,澄清这方面的认识,将有助于对急性卒中的处理。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实质出血、实质外出血及脑水肿发展对远期预后的影响进行评估。方法 55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在卒中后6h内进行首次CT扫描。第2次CT扫描在第5天进行。(1)实质内出血表现为血肿和出血性梗死;(2)实质外出血表现为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3)脑…  相似文献   

7.
8.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和灌注加权磁共振成像(perfusionweightedimaging,PWI)是用于诊断急性卒中的新方法。DWI对梗死组织极为敏感,而PWI则能通过测定局部脑血流(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发现低灌注脑组织,同时应用这两种方法有助于确认缺血性半暗带,从而推测与脑血流(cerebralbloodflow,CBF)有关的缺血程度。作者的目的是联合应用这两种方法预测缺血性卒中时梗死的发展和最终梗死灶的…  相似文献   

9.
新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可以诊断早期脑梗死部位和范围。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可检测早期脑缺血损伤改变,而灌注加权磁共振成像(PWI)可检测脑血流的改变,两者结合可以评价脑组织局部缺血和不可逆损害的程度和类型。作者对17例发病12h以内的大脑...  相似文献   

10.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2):912-912
据LancetNeurol2 0 0 3年第 2卷第 9392期报道 :缺血性卒中是发达国家人群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不仅涉及面广 ,而且致死或致残率高 (每年影响 0 .2 %的人口 )。缺血性卒中后的第 1个月中 6例病人中就有 1例死亡。尽管经过最大的医疗努力以预防并发症 ,但幸存的病人中半数存在永久后遗症、再发卒中和一些严重的血管事件。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干预和处理是降低死亡和致残的关键。最近已由美国卒中协会 (ASA ,Stroke ,2 0 0 3,34:10 5 6 10 83)和欧洲卒中组织 (欧洲卒中执行委员会和写作委员会 ,CerebrovascDis ,2 0 0 3,16 :311 3…  相似文献   

11.
脑缺血的形态学、代谢和功能变化可运用多种MRI测定。作者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测定急性卒中早期的功能异常,并评估其预后。脑缺血初期主要为局部的血液动力学衰竭,虽然此时血流量减小不影响其形态学改变,但这种早期变化可由DWI和...  相似文献   

12.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溶栓治疗中 ,出血性转变 (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 ,HT)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弄清在欧洲多中心急性卒中试验(MulticenterAcuteStrokeTrial Europe ,MAST E)研究中HT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采用posthoc法分析MAST E资料 ,这些资料是为评估卒中后 6小时内静脉使用链激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设计的。有效性以发病后 6个月内的死亡率和严重致残率评估 ,安全性以发病后 10天内的死亡率评估 ,以第 5天的CT或者当临床症状恶化…  相似文献   

13.
灌注加权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PWI DWI)不匹配有助于选择最有可能从静脉溶栓治疗中受益的患者,由于急性卒中的严重程度与PWI异常体积高度相关,也已证实临床DWI不匹配有相似作用。不过,常规CT扫描仍然是急性卒中患者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因此,美国Tufts大学医学院的Kent等对临床CT不匹配判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作者利用一个包括4项主要的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试验的联合数据库,采用ASPECT评分法对CT损害范围进行评价,这是一种在发病后24h内对急性卒中患者CT缺血性改变程度进行评分的加权体积测量量表,10分表…  相似文献   

14.
灌注加权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PWI—DWI)不匹配有助于选择最有可能从静脉溶栓治疗中受益的患者,由于急性卒中的严重程度与PWI异常体积高度相关,也已证实临床-DWI不匹配有相似作用。不过,常规CT扫描仍然是急性卒中患者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因此,美国Tufts大学医学院的Kent等对临床-CT不匹配判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据AnnalsofNeurology报道 ,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卒中患者的MRI检查中 ,灌注加权成像(PWI)显示的病灶范围比弥散加权成像 (DWI)更大 ,即所谓PWI DWI不一致区。患者极可能从卒中发作 6h内的溶栓治疗中受益。Donnan博士等分析了 19  相似文献   

16.
17.
脑梗塞因发病机制不同分几种亚型。识别每一亚型的血液学变化,能准确诊断和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弄清凝血和溶解纤维蛋白的活性,在各亚型缺血性卒中中的差别。对象是73名连续发作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均于48h 内入院。其中包括21例心原性栓塞,10例动脉血栓性和23例腔隙性卒中。23名平均年龄61.6岁的健康男性组成对照组。起病48h 内,未开始治疗前,采集患者血样,第7天(亚急性期)和第30天(慢  相似文献   

18.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卒中患者极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VT是肺栓塞(PE)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卒中后的病死率、致残率与DVT密切相关。急性卒中好发于中年人,卒中后多合并言语、智能障碍,而且DVT、PE的症状和体征是非特异性的,误诊和漏诊率极高。TCD、^125I纤维蛋白原扫描、增强静脉造影、D-二聚体检测、MRI等是目前主要的检测手段,但各有优缺点,但各有优缺点。抗凝、溶栓治疗是降低卒中后DVT的主要方法,但可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卒中患者极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DVT是肺栓塞 (PE)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卒中后的病死率、致残率与DVT密切相关。急性卒中好发于老年人 ,卒中后多合并言语、智能障碍 ,而且DVT、PE的症状和体征是非特异性的 ,误诊和漏诊率极高。TCD、12 5I纤维蛋白原扫描、增强静脉造影、D 二聚体检测、MRI等是目前主要的检测手段 ,但各有优缺点。抗凝、溶栓治疗是降低卒中后DVT的主要方法 ,但可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超早期溶栓治疗能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转归,但部分患者却有发生有症状脑出血的风险,而且多数患者在溶栓治疗后仍遗留功能依赖。CT扫描发现的早期缺血征象有助于判断患者的功能转归和出血风险。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ging,DWI)被认为比传统的MRI和CT有更大优越性,从而展开了哪种方法为急性卒中的最佳影像学检查的争论。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问题,加室大卡尔加里大学临床神绎科学系的Barber等进行了一项研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