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受血患者输血前HBV、HIV、HCV及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HBsAg、抗-HCV、抗-HIV、TPPA(基白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4050例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标志物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阳性率分别为16.05%、2.84%、0.02%、0.94%。结论:受血者输血前乙肝、丙肝、梅毒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拟受血者进行输血前相关病原学标志物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病的感染情况,避免和预防患者医院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及防止医疗纠纷。方法:对620例拟受血者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620例拟受血者中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率分别为8.71%、1.77%、0.16%、1.94%。结论:检测拟受血者输血前相关病原学标志物对了解受血者输血前感染状况,确保输血安全,减少医疗纠纷,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接受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查的意义。方法:对1 302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P-PA)检测。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百分率分别为14.6%、2.6%和0.5%,其中52例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检出阳性;34例抗-HCV阳性者均有输血史,在肾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率达10%。ALT>40 U/L者367例,除并发HBsAg和(或)抗-HCV阳性外,单独ALT升高者137例。抗-HIV阳性者1例,未检出TP-PA阳性者。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关5项传染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对2008年03月~2012年02月间该院共有8 564名受血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艾滋病抗体(抗-HIV)检测分析。结果本组8 564份拟受血者HBsAg、抗-HCV、梅毒抗体和抗-HIV总阳性率为13.49%,各单项HBsAg、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和抗-HIV阳性率分别为12.20%、0.32%、1.35%和0.02%。结论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可以为临床处理器械、医疗废物的消毒灭菌和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提供依据,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可以预防和减少因输血感染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对受血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院需要输血的6 953例受血者,进行输血前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检测阳性率为:HBsAg 10.96%;抗-HCV 2.01%;抗-HIV 0.07%;抗-TP 1.25%;ALT(>40U)13.84%.结论 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可为血源性感染诊断提供依据,对保证输血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术前、输血前和产前病人中,乙型肝炎、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的患病及分布情况,避免误诊、漏诊和因输血引起的交叉感染。方法采用ELISA法对1638例患者血清进行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等4项标志物检测。结果1638例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总阳性率为13.68%,HBsAg、抗-TP、抗-HCV、抗-HIVⅠ/Ⅱ阳性率分别为:10.74%、2.08%、0.79%、0.06%。结论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各项病毒感染指标检测非常必要,可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也可减少或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张虹霞 《甘肃医药》2012,(3):211-212
目的:探讨和评论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相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180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试验(TRUST)和(TP-ELISA)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10.33%,抗-HCV阳性率1.46%,抗-HIV阳性率0.19%,TRUST阳性率1.97%。结论:受血者进行输血前五项指标的检测,对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输血前四种血源传播性疾病检查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受血者在输血或输血液制品之前是否已经感染过四种血源传播性疾病。方法:收集需要输血的患者血标本2864例,用ELISA方法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2864例中,四项标志物总阳性592例,总阳性率20.67%。其中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的单项阳性率分别是18.82%、1.01%、0.84%和0.00%;HBV和HCV或TP混合感染者较多。结论:进行输血前四项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情况,避免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
选择612例受血者检测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等五项指标.结果 HBsAg(+)、抗-HCV(+)和两者均阳性的百分率分别为9.97%、2.45%和0.65%;15例抗-HCV阳性患者中14例有输血史;梅毒试验阳性6例(占0.98%),均有不洁性生活史;ALT>40 U/L者75例,除伴有HBsAg(+)和抗-HCV(+)外,单独ALT升高者57例;未检测到抗-HIV.结论 受血前五项指标的常规检测是控制血源性传染病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278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2780例受血者中HBsAg的阳性率为11.15%、抗-HCV的阳性率为0.90%、抗-HIV的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79%。结论: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指标检测,是一项对医患双方有自身保护作用的措施,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程黛丽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725-1725,1664
目的 通过分析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检查的结果,了解三亚地区随机人群和输血患者中输血前五项阳性所占比例,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HBsAg、抗-HCV、抗-HIV采用酶联免疫法;TP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初筛试验(TRUST)法;ALT采用速率法。结果 HBsAg阳性1317例,占16.86%;抗-HCV阳性98例,占1.25%;抗-HIV阳性3例后经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阳性者3例,占0.04%;RPR62例并经TPHA梅毒确证试验证实阳性,占0.79%;ALT升高(以大于35U/L判为异常标准)1277例,占16.34%。结论通过比较分析,三亚地区乙型肝炎携带者和梅毒螺旋体携带者高于其它地区,艾滋病毒、丙肝病毒携带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3522例手术和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手术和输血前检测感染性标志物的重要性。方法对3522例手术和输血前患者血清乙型肝炎(HBsAg)、丙型肝炎(抗-HCV)、艾滋病病毒(抗-HIV)、梅毒(抗-TP)进行检测。结果感染性标志物阳性者336例,阳性率9.5%,其中HBsAg阳性314例,阳性率8.9%;抗-HCV阳性2例,阳性率0.06%;抗-TP阳性20例,阳性率0.57%;抗-H IV均为阴性。结论手术和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举证依据,对预防医源性感染和杜绝医疗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输血前检查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患者输血前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感染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40 468例拟输血的患者进行抗-HCV、抗-HIV、抗-TP检测。结果40 468例患者中抗-HCV阳性210例(0.52%),抗-HIV阳性96例(0.24%),抗-TP阳性915例(2.26%)。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检测,可以减少医院感染,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4.
张瑛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1):681-682
目的 了解患者输血前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1/2)、梅毒(RPR法)的感染情况,为避免和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操作与自我保护。方法 对3463例受血者输血前血液进行HBsAg、抗-HCV、抗-HIV1,2和RPR检测。结果 受血者输血前血液HB—sAg的阳性率为10.25%,抗-HCV的阳性率为0.84%,RPR的阳性率为0.46%,抗-HIV1,2未检出,总异常率为11.55%。结论 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是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受血前血源性传染病五项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输血前受血者血源性传染病五项相关指标检测情况,探讨输血引发血源性传染病的风险,避免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方法:需输血患者在输血前作ALT、HBsAg、抗-HCV、梅毒、抗-HIV检测,并分有输血史和无输血史两组,比较两组血源性传染病五项相关指标的检测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输血前受血者ALT阳性率为3.4%,HBsAg阳性率为9.6%,抗-HCV阳性率为2.7%,梅毒阳性率为0.1%,抗-HIV阳性率为0.0%.抗-HCV指标,有输血史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输血史(P<0.01),其它四项相关指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输血可引发经血源传染的疾病,但输血不是唯一的感染途径.因此,为了保护医患双方各自的权利,有必要在输血前作相关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1070例受血者5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1 070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抗体(Anti-TP)的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抗-HCV阳性16例,梅毒螺旋体阳性6例,ALT不正常26例,HBsAg阳性57例.结论 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关5项传染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输血患者相关传染性疾病感染情况。方法:对2012-2014年住院输血患者共6386例,常规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4项血清感染标志物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4项感染标志物检测结果总阳性率为9.02%,其中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阳性率分别为4.56%、2.82%、1.55%和0.09%;抗-TP阳性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HBsAg阳性率呈逐年递减趋势;抗-TP和抗-HIV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强输血前血清感染标志物的监测,控制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989例输血前患者检测抗-HCV及抗-HIV1/2和抗-TP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输血前检查丙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不仅为受血者治疗传染性疾病提供了依据,争取了时间;也为区分患者是否为输血后经血传播疾病提供临床依据,避免医疗纠纷,也有利于医务工作者提高自身保护意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989例输血前患者血液进行抗-HCV、抗-HIV1/2、梅毒抗体3项血液指标检测。结果:抗-HCV阳性患者15例(1.51%),抗-HIV1/2阳性患者7例(0.70%),梅毒抗体阳性患者27例(2.70%)。结论:输血前检测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住院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分析4项感染性指标在输血前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7285例住院输血的患者进行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1/2、抗-TP4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阳性标本采用胶体金复查;抗-HIV1/2筛查为阳性的标本送省疾控中心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抗-TP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证.结果 7285例患者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1/2、抗-TP检测总阳性率为15.31%,HBsAg阳性率为11.01%,抗-HCV阳性率为2.72%,抗-HIV1/2阳性率为0.03%,抗-TP阳性率为1.19%.HBsAg和抗-HCV合并阳性率为0.32%,HBsAg和抗-TP合并阳性率为0.04%.结论 输血前检测感染性指标,有利于患者传染病的早期诊治、医院感染及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预防及输血所致医疗纠纷的防范.  相似文献   

20.
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具有传染输血相关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等)的危险,随着人们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的增强,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加,严重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因为手术中或抢救中有时必须输血,为区分受血者所患疾病是否为输血感染.手术前或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相关检验就显得重要。本院于2000年6月起对手术前或输血前患者血清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ALT等5项标志物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