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ey)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2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留取血尿测定Hey及生化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各组血浆Hey水平依次升高。各组间HOM—AIR、BMI、空腹血糖(FPG)、FINS、总胆固醇(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Alb/Cr、尿素氮(BUN)、收缩压(SBP)、年龄、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性别、肌酐(Cr)、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Hey与HOMAIR、BMI、FPG、HbA1c、TC、TG、HDL—C、LDL—C、尿Alb/Cr、Cr、SBP、DBP、病程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BUN、FINS无相关性(P〉0.05)。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仅HOMAIR、BMI、SBP、TC、尿Alb/Cr、Cr、FPG与血浆Hey水平独立相关。结论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加重,血浆Hey水平逐渐升高。2型糖尿病血浆Hey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抵抗有关。2型糖尿病HOMAIR、BMI、SBP、TC、尿Alb/Cr、Cr、FPG是影响血浆Hey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进行两组间各指标的比较。结果合并高尿酸血症组较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LDL-C、Cr、HOMA-IR、TC、SBP、WHR、FPG明显升高(P〈0.05),BMI、DBP、FINS、2hPG、2hINS、HbA1C、TG升高尤为明显(P〈0.01),合并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及肥胖例数明显升高。而HDL—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及肥胖倾向,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浆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妊娠糖尿病组(GDM)65例,正常对照组(NC)55例,同时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留取血浆,测定其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和空腹 IL-1β的水平,采用 HOMA-IR 模型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两因素间关系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多个变量间的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GDM 组 Fins、HOMA-IR 指数较 NC 组增高( P <0.05),HOMA-β指数较 NC 组降低( P <0.05),空腹血浆 IL-1β水平 GDM 组显著高于 NC 组( P <0.01);相关分析 HOMA-IR 指数与IL-1β、SBP、DBP、Fins、FPG、TC、TG、LDL-C 及 apo-B 呈正相关关系( P <0.05),与 HDL-C 呈负相关关系( P <0.05)。校正 WHR 及 BMI 的影响后,HOMA-IR 指数与 IL-1β、DBP、Fins、FPG、TC、TG 及 LDL-C 呈正相关关系( P <0.05);与HDL-C 呈负相关关系( P <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浆 IL-1β水平升高可间接反应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疆哈萨克族(哈族)与汉族高血压(HT)患者血浆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血压、血糖、血脂及肥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哈族人127例及汉族人13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分为哈族HT组、哈族对照组、汉族HT组、汉族对照组。测量血压及人体参数,检测空腹血浆抵抗素、脂联素、胰岛素(FINS)、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体内脂肪百分比(BF%)、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进行比较。结果(1)哈、汉HT组血浆抵抗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均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哈、汉HT组间比较或哈、汉对照组间比较,血浆抵抗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3)抵抗素在哈、汉HT组均与年龄、SBP、WC、BMI、WHR、BF%、FPG、FINS、HOMA—IR、TG呈正相关(P〈0.05或P〈0.01),均与脂联素呈负相关(P〈0.01)。(4)脂联素在哈族HT组与SBP、DBP、WC、BMI、WHR、FPG、FINS、HOMA-IR、TG、LDL—C呈负相关(P〈0.05或P〈0.01),在汉族HT组与SBP、DBP、WE、BMI、WHR、FPG、FINS、HOMA.IR、TG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哈、汉HT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两因子均与胰岛素抵抗、血压、血糖、血脂及肥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DM)并发白内障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型DM并发白内障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单纯2型DM患者110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BMI、DM病程、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总蛋白(TP)、清蛋白(AL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HbA1c检测结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年龄、DM病程、BMI、SBP、FPG、HbA1c和T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TG、TP和AL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BMI和SBP是2型DM并发白内障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病程、BMI和SBP是2型DM并发白内障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北京版量表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选择T2DM并发MCI患者54例(MCI组)和无MCI的T2DM患者66例(NC组)。采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声探查颈动脉双侧内膜中层厚度(IMT),其中IMT较大一侧的数值定义为最大IMT值。采用成组t检验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CI组患者FPG、HbA1c、C肽水平、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痛程、SBP、最大IMT值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高血压病史、体质量指数、腰臀比、DBP、TG、TC、LDL.C、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病程、最大IMT、SBP、FPG、HbA1c与MoCA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C肽水平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353,P=0.00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最大IMT(B=-2.878,P=0.001)、HbA1c(B=-0.410,P=0.001)、C肽水平(B=1.281,P=0.001)是MoCA量表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FPG、HbA1c、C肽水平、SBP、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病程、最大IMT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中体检数据完整的975例受检者,其中符合 MS 诊断的277例,采用秩和检验分析 MS组与非 MS 组间的各组分关系,应用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 hs‐CRP 与 MS 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MS组 HDL‐C 水平低于非 MS 组,BMI 、SBP 、DBP 、hs‐CRP 、TC 、TG 、LDL‐C 、FPG 、ALT 、AST 水平均高于非 M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人群非 MS 组与 MS 组 hs‐CRP 水平均有差异(P<0.05)。肥胖组 hs‐CRP 水平与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比较明显升高(P <0.05)。hs‐CRP 水平与 BMI 、TC 、TG 、FPG 、ALT 、AST 、SBP 及 DBP 呈正相关;与 HDL‐C 呈负相关。结论hs‐CRP 水平与 MS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芦鹭  高政南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66-16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者2202例,并按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值进行分组,其中,CIMT≥1mm为增厚组(1663例),CIMT〈1mm为对照组(5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UA)、尿蛋白、尿蛋白,肌酐(UACR),分析与CIMT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增厚组患者的年龄、腰臀比、收缩压、FPG、2hPG、HbAlc、UACR、LDL—C、TC、U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收缩压、TC、HbAlc与CIMT呈正相关(P〈0.05),性别、HDL—C与CIMT呈负相关(P〈0.05).FPG、2hPG、BMI、腰臀比、LDL—C、TC、TG、UACR、UA与CIMT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收缩压、HbAlc、HDL—C是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给予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照组55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PG,2hPG,TC,TG,HbA1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TC,T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比较,P〈0.05。两组体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比较,P〈0.05;ALT升高、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血糖、血脂,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2例由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且合并T2DM住院患者(A组),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评分;选择同期住院的48例不合并冠心病的T2DM患者为对照组(B组)。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γ-谷氨酰转肽酶(GGT),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的水平,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A组BMI、FPG、HbA1c、TC、TG、LDL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I、FPG、HbA1c、TC、LDL、GGT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02、r=0.660、r=0.614、r=0.508、r=0.347、r=0.808,P〈0.05),HDL与Gensini评分旱显著负相关(r=-0.371,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GT、LDL—C、BMI、FPG是Gensini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降低体重、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是T2DM心血管病变防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GGT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及T2DM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合并心血管病变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马来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马来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CRP)、尿微量白蛋白(MAU)、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罗格列酮,加用前及加用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腰/臂比(WHR)、CRP、MAU、baPWV,并比较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加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6个月后,患者FPG、HbA1c、TG、TC、WHR、CRP、MAU、baPWV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不仅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者患血糖、血脂代谢,还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炎症、MAU及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将288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 A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 B组),对两组患者进行BMI、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ALT(55.12±9.13)mmol/L、BMI(28.48±4.69)kg/m2、HbA1c(8.57±1.69)mmol/L、FPG(9.36±2.24)mmol/L、TG(2.12±0.38)mmol/L、TC(5.56±1.25)mmol/L、AST(25.34±5.23)mmol/L,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6.22±8.76)mmol/L、(23.96±3.73)kg/m2、(7.62±1.28)mmol/L、(8.67±1.98)mmol/L、(1.23±0.17)mmol/L、(4.31±1.09)mmol/L、(21.19±4.71)mmol/L(t=17.564、8.726、5.163、2.694、8.788、6.894,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与BMI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32,P<0.01),与AST呈显著负相关(r=-0.091,P<0.01)。结论 ALT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指标,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血脂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对6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6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对照组)进行HbA1c、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测定,对HbA1c及FPG、血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bA1c,FPG,TC,TG,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HDL-C和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HbA1c与FPG,TC,TG,LDL-C,ApoB呈正相关,与HDL-C和ApoA1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与FPG、血脂均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HbA1c,FPG和血脂水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瑞格列奈)和观察组(二甲双胍),观察和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FPG、HbA1c、LDL、HDL、TC、TG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都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MSII组和CSII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TC、TG、LDL-C、HDL-C、HOMA-IR、CRP、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SII组治疗前后变化量明显高于MSI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不仅能平稳降糖,还具有降脂、改善氧化应激及减少炎症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睢勇 《中国医药科学》2014,(20):17-19,2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37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患者65例(对照1组)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尿病及心力衰竭患者72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2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浆HbA1C、CRP、血压(SBP、DBP)、左心室功能各指标(ESV、EDV、EF)、血脂指标(TC、TG、LDL-C、HDL-C)及血糖(FPG、2hPBG)水平。结果观察组及对照1组患者HbA1C、CRP、FPG、2hPBG、SBP、DBP、TC、TG、LDL-C、ESV、ED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2组,而HDL-C、EF明显低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HbA1C、CRP、ESV、EDV水平高于对照1组,EF低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sitic 回归分析可知, HbA1C、CRP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A1C、CRP可能是引起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通过监测HbA1C、CRP水平可以预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状况,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内脂素(Visfatin)的影响,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内分泌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T2DM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Hbalc、TC、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内脂素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PG、Hbalc、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PG和Hbal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减低(P〈0.05,P〈0.01),罗格列酮组FPG和Hbalc减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TC、TG、LDL和内脂素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HD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罗格列酮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与对照组(21.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具有高效的降血糖作用,可以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血脂和内脂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代血红蛋白(HbA1c)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FPG、HbA1c、TG、TC、LDL-C、HOMA-IR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PG、HbA1c及HOMA-I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疗效较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