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东  刘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8):2676-2678
目的 观察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4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通气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及治疗后1h、12h、24h动脉血气.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为53.1%,治疗组为78.1%;治疗组患儿治疗后1h、12h、24h血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成效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常规方式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后,对整体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实践可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PaO_2、Pa CO2等对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者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明显,能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避免病症恶化,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研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成效。方法:对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肺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45例,给予头罩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炎当中疗效确切,是一种优质、高效、安全、无创治疗方法,操作方便,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最大程度地接近小儿呼吸道的生理要求,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故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何立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7-27,29
目的:探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呼吸机机械给氧的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结果:新生儿呼吸衰竭经鼻行机械通气治疗治愈率高,降低了病死率。结论: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应该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首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出现低氧血症的新生儿随机选取44例记为对照组,剩余44例记为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经鼻通气治疗,治疗组44例给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总有效率、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经临床积极治疗,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血气指标以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呼吸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呼吸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和治疗24h后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气分析及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h后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两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H值、PaO2、PaCO2及SaO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6.67%(3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2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运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诊治的17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对患儿实施综合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90例患儿实施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82例进行简易水封瓶气道正压通气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监测结果、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90例患儿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经过治疗后,PaO2、SaO2、PaCO2、pH值均有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运用新型鼻塞持续起到正压通气治疗时一种有效、安全的辅助通气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创机械通气撤离后应用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正压通气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7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进行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正压通气疗法(HHFNC),对照组进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疗法(nCPAP)。比较两组的拔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拔管成功率分别为80.0%、7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创通气时间、拔管前FiO2、拔管前平均气道压等呼吸支持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有创机械通气撤离后应用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正压通气疗法,可改善撤机后新生儿呼吸困难症状,使拔管成功与nCPAP组相当,但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且医疗成本较nCPAP组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吸氧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变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呼吸、危重症评分、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恢复时间、肺部体征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蔡容燕  吴少皎  李淑妮 《河北医药》2016,(19):3029-3032
目的:对比常频机械通气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护理干预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配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d内X线胸片检查并评分、观察患儿3d存活率、2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上机时间、肺出血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儿用药前及用药后2 d内后X线胸片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 P <0-.05),观察组于治疗后24 h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儿3 d内存活率:观察组患儿存活率93.5%,高于对照组82.76%( P >0.05)。上机之后治疗组的PCO2小于对照组( P >0.05),PO2大于对照组( P <0.05),pH值小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出血发生率以及上机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常频机械通气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护理干预均可有效的治疗新生儿的呼吸衰竭,减少呼吸道的出现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护理干预的短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儿童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予以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24例除常规治疗加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24、48h呼吸频率、TcSO_2、PaO_2、PCI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转归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NCPAP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用于新生儿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低氧血症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经鼻通气治疗,实验组行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各项血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用于新生儿低氧血症,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经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150例新生儿窒息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中加用经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合并呼吸衰竭采用经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将2005--2009年158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NCPAP呼吸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改变。结果NCPAP治疗组治愈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82.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效果良好,减少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应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新生儿呼吸衰竭62例等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呼吸道清理、抗感染、补充体液、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给氧方式,观察组经鼻CPAP呼吸机给氧。结果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有效率87.1%高于对照组有效率48.4%,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气分析对比治疗前两组血气PaO2、SaO2、PaCO2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和SaO2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升高不明显(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酸中毒症状改善明显,PaCO2下降明显(P〈0.05),l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经鼻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显著,且方便易行,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鼻(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录的60例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材料。结果70.0%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3.3%是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通过对两组数据对比,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肺水肿消失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的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采取经鼻(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头罩吸氧,综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24h血气分析指标改变情况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6.4%(P<0.05);治疗后24h,研究组患儿PaO2、PaCO2、SpO2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死率为5.5%,低于对照组的21.8%(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困难症状,纠正低氧血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彭磊  乐功芳  陈绪萍 《河北医药》2016,(8):1167-1169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8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疗法,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疗法,并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显效率42 V.22%、有效率51.11%、总有效率93.33%均有所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0.05,1.27;P >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SaO2和PaO2水平均明显提高, PaCO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43.30,71.28,12.20;49.44,67.03,9.30;P <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49,1.83;0.11,0.39;0.70,0.81;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氧疗时间(132.16±13.92)h、呼吸机使用时间(60.88±8.47)h、住院时间(14.74±2.18)d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4.55,4.34,4.55,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67%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 P <0.01);张力性气胸2.22%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 P <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但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方面其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疗法则更具优势,适宜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佐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采取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佐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43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79.07%,死亡率9.30%;治疗24 h后,Pa02、PC02、PaOJFi02、pH、R及HR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佐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观察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2.5%,观察组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对于新生儿的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治愈率极高,减少了痛苦,没有不良反应,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