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超声特点。方法本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5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血清胆红素、黄疸病史及腹部超声资料等,并根据其超声诊断特点将其分为脂肪肝组(甲组)、肝质地密集组(乙组)、肝质地无改变组(丙组),比较三组患者产前产后数据。结果甲组及丙组患者病例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丙组患者胆囊改变概率明显大于乙组(P〈0.05);三组患者中产后出现脾肿大、胸腹腔积液患者大于产前(P〈0.05)。结论超声诊断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应用有助于疾病诊断及预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采取超声探究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腹部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100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黄疸、血清胆红素、腹部超声以及患者病例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采用超声对患者在妊娠期并发急性脂肪肝的情况进行观察,根据不同的表现将患者分别分成三个小组。结果对比本组选择100例患者的生产之前与生产之后的数据,发现第一组和第三组的患者的病例数有相对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上采用腹部超声进行检查,能够观察患者的病情特点,在妊娠期机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产后预防上有着极大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27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通过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得知,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脂肪肝。随着病情的发展,有8例呈弥漫性增加的患者肝脏体积稍微减小,且以右肝减小较为明显,肝实质回声仍呈现弥漫性增加,但回声有所降低,分布也不均匀,且界限不清,其中3例分散分布在低回声区,所有患者均检测出不同程度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结论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结合特征性实验室检查,对临床早期诊断、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可作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对黄疸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经超声检查的117例黄疸患者结合肝功检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内科性黄疸85例(急性肝炎48例,慢性肝炎11例,肝硬化伴腹水12例,肝硬化伴肝癌6例,急性细菌性胆管炎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例),外科性黄疸32例,(胆总管结石13例,胆管癌6例,胰头癌8例,胰头炎症2例,壶腹癌3例)。结论腹部超声根据肝内外胆管有无扩张,能够快速做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黄疸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诊断急性感染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急性感染性胆囊炎诊断水平。方法选择36例急性感染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的表现,测量两组肝动脉和胆囊动脉的血流最大峰值流速( Vmax)和阻力指数( RI)。采用ROC曲线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疾病的特异性。结果对照组胆汁透声差、胆囊壁厚、胆囊肿大、超声Murphy阳性发生率分别为25.0%、16.7%、22.2%、8.3%,观察组胆汁透声差、胆囊壁厚、胆囊肿大、超声Murphy阳性发生率分别为72.2%、47.2%、100.0%、94.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4.571、4.589、5.689,均P<0.05);两组肝动脉和胆囊动脉的Vmax和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ROC曲线比较,观察组胆囊增大的正确率最高,为90.7%,特异性为90.7%,灵敏度为90.6%,与其他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3,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显示急性感染性胆囊炎的形态、胆囊壁程度、胆汁透声等情况,可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欣  孟丽丽  付帅  刘梅兰  张建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62-163,166
目的 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并追踪妊娠结局,了解疾病的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4例,记录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如年龄、孕周、是否初产妇等以及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等。结果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发病孕周为(34.72±2.51)周,城市人口较多,占78.6%。患者中大部分为初产妇,占92.9%。临床表现以黄疸、血肌酐升高、消化道症状、胆酶分离等为主;并发症则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性脑病、产后出血等。妊娠结局:孕母死亡、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好发于妊娠晚期,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对母胎影响大,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产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4例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左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左心腔扩大、左室壁增厚、心包积液、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减低等,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壁增厚的患者病情重,剖宫产、产后出血、宫内窘迫、死胎、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明显升高.结论 超声心动图不仅可以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还可以据此评估该类患者产前病情、预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指导临床决策,可作为该类孕妇的产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
<正> 淤胆型肝炎属肝内淤积性黄疸,临床上甚易与肝外梗阻性黄疸混淆。因治疗方法不同,故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43例超声检查结果,并探讨对此两类疾患的鉴别价值。方法:以A型超声诊断仪对20例急性淤胆型肝炎及23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内壶腹周围癌12例、胆石症11例),进行肝脾大小、肝藏波型、胆囊大小和波型的检查,部分病例作胆囊收缩功能试验。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53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早期黄疸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原因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我院 1986~ 1998年,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包括外院转入我院)患者共53例,男16例,女37例,平均年龄46岁。急诊手术36例,择期手术17例,黄疸出现时间在术后1~5d,一般无明显高热,部分有右上腹疼痛。黄疸原因:胆总管或右肝管结扎12例,胆总管继发性结石8例,残余胆囊并结石残留5例,胆汁漏致肝下积液4例,肝脏急性炎症6例,肝炎复发5例,肝硬变4例,输血后黄疸2例,原因不明者7例。2讨论 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肝脏的超声表现。方法对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的腹部超声及血脂检查。观察肝脏的大小,肝内回声改变,肝内管道结构的显示与否,作出脂肪肝的诊断。结果在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发生率67.5%。结论2型糖尿病是引起脂肪肝独立存在的危险因素,应用B超,结合血脂的实验室检查,尽可能早期发现脂肪肝,及时纠正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腹部超声应用于社区老年患者体检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常规体检的老年患者3 876例,均行腹部超声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体检的3 876例老年患者中,共检出3 153例患者存在异常结果,检出率为81.35%.异常结果分布如下:脂肪肝2 319例(59.83%),肝囊肿755例(19.48%),胆囊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影像特征。方法选取78例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胆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展开腹部超声检查,术后取病理组织进行确诊。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并分析腹部超声诊断的影像特征。结果本组78例患者的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为:急性胆囊炎31例,胆结石14例,病毒性肝炎12例,脂肪肝9例,肝硬化7例,肝肿瘤5例。此外,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腹部超声诊断急性胆囊炎的确诊率为90.00%(27/30),胆结石的确诊率为73.33%(11/15),病毒性肝炎的确诊率为83.33%(10/12),脂肪肝的确诊率为88.89%(8/9),肝硬化的确诊率为71.43%(5/7),肝肿瘤的确诊率为80.00%(4/5);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总确诊率为84.62%(66/78),P <0.05。结论对肝胆疾病进行诊断时通过超声检查方法实施诊断的准确性更高,能够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但建议为了减少误诊和漏诊出现的概率,临床最好结合一些其他的辅助方法进行辅助性诊断,这能够使得疾病的诊断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胆汁瘤形成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肝肿瘤患者15例在TACE术后出现胆汁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例患者在胆汁瘤形成前无黄疸症状,其余在胆汁瘤形成前有黄疸症状10例。15例患者TACE术次数为1-6(4.5±1.8)次;胆汁瘤出现于末次TACE后2-5(2.2±1.0)周。2例无症状的患者在保守治疗2个月后明显好转,患者黄疸消失。5例有症状患者经B型超声穿刺抽出胆汁后胆汁瘤得到治愈,8例有症状患者接受PTCD术治疗后好转,黄疸消失。结论多次TACE术治疗与肝肿瘤患者出现胆汁瘤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肝肿瘤TACE术后胆汁瘤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黄隽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149-150
目的:探讨妊娠期并发急性脂肪肝的特点和临床治疗,以提高对妊娠期并发急性脂肪肝的早诊、早治能力。方法:分析收治的14例妊娠期并发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结果:2例产妇术后1d病情加重,因DIC、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12例产后给予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于产后7~20d康复出院,产妇死亡率为14.3%。15例胎儿中男胎12例,女胎3例,存活12例,1例死于重度窒息,新生儿死亡2例,围生儿死亡率为20.0%。结论:应加强孕妇的保健意识,对于妊娠期并发急性脂肪肝应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开展多学科协同综合治疗,特别是近年来提出终止妊娠可降低围生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对改善母婴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的患者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84例经ELISA免疫学检测华支睾吸虫病阳性的患者二维超声资料。结果 784例患者的超声结果显示,398例超声声像图发生改变,其中275例肝内光点增多、增粗,83例脂肪肝,32例肝内胆管扩张,尤其以外周胆管扩张明显,17例胆管结石或局部钙化点,199例胆囊异常,15例脾大。常规药物治疗后0.5~1.0年复查超声,587例ELISA试验转阴性,119例肝内实质光点改变,54例脂肪肝,21例肝内胆管扩张,8例患者肝内钙化病灶。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华支睾吸虫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海丰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AFLP者4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均为孕晚期发病,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胃肠道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并出现肝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12例患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大多数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实验室化验异常,所有患者均行肝脏B超检查,B超检查提示肝脏有异常者仅占32.56%,未见异常者占61.44%。43例患者中,32例为在产前出现相应症状,28例治愈出院,4例患者最终因肝性脑病、多脏器功能衰竭、DIC抢救无效死亡。11例患者为临产后入院,其临床症状及试验室检查不典型,均为经阴道分娩(其中4例发生产后大出血),产后48 h确诊为AFLP,均实施积极抢救对症治疗,1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医务人员应不断AFLP认识的加深,了解AFLP的临床特点,从而进行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改善孕产妇预后。  相似文献   

17.
廖琪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931-1933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均发生于妊娠晚期,初产妇4例,经产妇1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继而出现黄疸、嗜睡,小便发黄且逐渐加深,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轻中度升高、肝炎病毒血清学阴性。低血糖2例,尿胆红素阴性4例,低蛋白血症5例,中重度贫血4例,子痫前期1例,产后出血3例,急性肾衰1例,凝血功能异常4例,DIC 1例。4例肝脏超声示1例CT证实为AFLP。产前诊断3例,产后诊断2例;剖宫产3例,顺产2例。5例全部治愈,围生儿6例,死亡3例。结论:AFLP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和血浆置换等多种支持治疗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积极输注凝血物质,必要时人工肝替代治疗,能有效提高孕妇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浙江省电力系统职工健康体检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了解职工健康状况,以便对常见疾病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方法将所有职工按年龄段分成青年(20~40岁)、中年(41~60岁)和老年(60岁以上)三组,对其肝、胆、胰、脾、肾等腹部脏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结果为脂肪肝2662例(15.89%),肾囊肿1220例(7.28%),肝囊肿1135例(6.77%),胆囊息肉904例(5.40%),肾结石618例(3.69%),胆囊结石536例(3.20%),肝血管瘤332例(1.98%)。腹部疾病总检出率为42.54%。男性腹部脏器疾病的检出率高于女性,肾囊肿、肝囊肿、肝血管瘤、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脂肪肝、胆囊息肉、肾结石在中年阶段发病率最高。超重和肥胖者各种腹部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体质量指数正常者,尤以脂肪肝、肾结石和胆囊结石最为明显。结论浙江省电力系统职工腹部脏器疾病以脂肪肝为主,且其发病率与年龄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马洁  华云晖  毛军  陈建华 《江苏医药》2007,33(2):208-209
目的 探讨肝穿刺在妇女妊娠期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158例妊娠期肝病的孕妇分别在妊娠早、中、晚、产褥期行肝穿刺检查,观察各种肝病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妊娠期肝穿刺对于妊娠期黄疸具有较高的鉴别作用,对于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AFLP)具有确诊作用,而对于慢性肝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HBsAg携带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作用还有待于商榷.结论 肝穿刺对于妊娠期黄疸具有鉴别作用,对AFLP具有确诊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与研究经皮肝胆囊穿刺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其中有结石性胆囊炎患者28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经皮肝胆囊穿刺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应用经腹腔胆囊穿刺引流进行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以及疗效。结果患者在24h之内腹痛情况均有缓解,24~72h之内患者的体温均恢复正常,住院10~15d没有出现围术期患者死亡的情况,同时,患者手术前有伴发疾病的均无加重趋势。患者当中出现1例患者术后72h腹痛情况缓解不明显,为引流管不通,在对引流管进行通畅后患者腹痛情况有所缓解。术后,1例患者腹痛加重,通过对其进行胆囊造影检查,发现有胆汁外漏的情况,通过对症治疗以及加强抗感染治疗之后,患者腹痛情况有所缓解。结论治疗急性胆囊炎,经皮肝胆囊穿刺术创口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高,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