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旭  孙振学  吕豪 《河北医药》2012,34(2):175-17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白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测定治疗前后血脂、IL-6及hs-CRP的变化.结果 对照治疗组及治疗组在治疗后血脂、IL-6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对照治疗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下降与IL-6及hs-CRP下降无相关性(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IL-6及hs-CRP水平,20 mg优于10 mg,其抗炎作用不依赖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差异,探讨炎症反应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检测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AM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以及60名正常者(对照组)血清hs-CRP、IL-6浓度,并结合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析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清hs-CRP和IL-6浓度差异,对血清hs-CRP、IL-6及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CHD组患者血清hs-CRP、IL-6显著高于对照组[(5.1±2.4)mg/Lvs(2.3±1.2)mg/L、(16±4)ng/Lvs(12±3)ng/L],均P<0.01。AMI组与UAP组间血清hs-CRP、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SAP组(P<0.05),SAP组血清hs-CRP、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与IL-6显著正相关(r=0.55,P<0.01)。血清hs-CRP、IL-6分别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和0.43,P值均<0.01。结论不同类型CHD患者炎症反应水平不同,冠状动脉病变越广泛,血清hs-CRP、IL-6水平增高显著,血清hs-CRP、IL-6增高可能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值的影响。方法选取38例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即阿托伐他汀组(20例)和辛伐他汀(18例)组,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脂及hs-CRP的变化。结果患者在用药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hs-CRP均显著降低(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在短时间内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hs-CRP值,从而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慧敏  艾辉  刘飞 《中国医药》2014,(7):943-94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无手术指征的ACS患者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开始每天晚上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3及6个月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VEGF浓度,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 CRP。观察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前后受试者的心功能及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30例患者的VEGF 分别为(34±8)、(75±8)和(140±11)pmol/L;hs CRP分别为(10.3±5.4)、 (4.4±1.4) 和 (2.1±1.1) mg/L,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 VEGF及hs 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心功能Ⅲ级治疗前为29例,治疗3个月后为16例,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Ⅱ级为24例和Ⅰ级6例。治疗前30例患者均有心绞痛发作,治疗3个月后心绞痛发作只有16例,治疗6个月后仅有3例偶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前12例,治疗后0例。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使ACS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 hs CRP水平明显降低;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上调患者血清VEGF水平促进了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5.
詹继兵 《云南医药》2021,(2):125-126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分泌失衡病症,且2型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很高.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极易发生心血管病变疾病,其中冠心病就是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性疾病之一.冠心病会造成患者心肌功能减退,对患者的健康与日常生活造成很大损害[1].冠心病是指血脂不正常造成的患者心肌的血量不充足而出现的胸闷等一系列症状,使患者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
牛海军 《安徽医药》2019,40(9):1029-1031
目的 探讨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脂联素与CHD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不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CHD患者74例为观察组,同时将观察组患者按冠脉病变支数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组29例、双支病变组26例、三支病变组19例;再按CHD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32例、中危组24例、高危组18例。同期选择CAG阴性者22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脂联素、IL-6及hs-CRP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脂联素、IL-6及hs-CRP与CHD的关系,同时分析脂联素与CHD不同冠脉血管病变支数及不同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L-6、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支病变组血清脂联素低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P<0.05)。高危组脂联素水平低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IL-6及hs-CRP与CHD的相关系数r=-0.713、0.637、0.024(P均<0.05);脂联素与CHD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三支、双支、单支)相关系数r=-0.451、-0.517,-0.553(P均<0.05);脂联素与CHD不同严重程度的相关系数r=-0.536、-0.458、-0.603(P均<0.05)。结论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CHD呈负相关,血清IL-6、hs-CRP水平与CHD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过程中血超敏C反应蛋白(usCRP)、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EP)的变化。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另选3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血中usCRP、IL-6、LEP水平并进行比较,与有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血中usCRP、IL-6、LE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usCRP、IL-6、LEP水平随白蛋白尿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血usCRP和IL-6、LEP浓度增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炎症反应强度与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缬沙坦80mg,C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缬沙坦80mg,均1次/d,服药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B组及C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ACS患者早期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及缬沙坦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龄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高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qd),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检测血脂、hs-CRP及肝肾功能.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4周TC、LDL-C、hs-CRP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12周时仍进一步降低.结论 瑞舒伐他汀显著改善高龄UA患者血脂及hs-CRP,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周磊  严金川  于文敏 《安徽医药》2014,(12):2363-236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脑钠肽( 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予严格控制血糖并给予抗心衰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 · d-1)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浆脑钠肽前体检氨基端片段(NT-proBNP,简称BNP)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结果12周后所有患者LVDd、LVEF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降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LVDd:(-0.7±2.2) vs (-1.5±1.5),P=0.779;LVEF:(0.6±1.4) vs (0.3±1.5),P=0.589]。治疗组较对照组的LDL-C、BNP及hs-CRP的降低幅度均有显著增加[LDL-C:(-1.77±0.29) vs (0.04±0.24),P=0.000;BNP:(-360.5±414.0) vs (-15.1±217.3),P=0.008;hs-CRP:(-0.84±0.65) vs (-0.17±0.40),P=0.002]。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炎症介质及脑钠肽水平,提示该药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100名)、单纯高血压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00例)、高血压伴脑梗死组(100例)患者hs-CRP和IL-6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组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组hs-CRP和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与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IL-6水平增高,对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病情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艳梅 《中国药业》2011,20(22):37-3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予以安慰剂、辛伐他汀(20 mg/d)和瑞舒伐他汀(10 mg/d)连续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B组、C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水平(P<0.05);C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B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且效果优于辛伐他汀,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方面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2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和降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晚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两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检测两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4周后,UAER,Scr,CRP,LDL-C,TC,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发挥调脂作用的同时,能降低CRP及尿蛋白排泄率,延缓早期DN患者肾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缺损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相关的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入10 mg瑞舒伐他汀钙连续用药6个月,1次/晚。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hs-CRP、IL-6水平、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之后,瑞舒伐他汀组的血清hs-CRP、IL-6水平比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炎性因素,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助于快速恢复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60例,在常规检查治疗的基础上,高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d,低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比较两组入院24h内及治疗12周后血脂水平及hs-CRP.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及hs-CRP水平均比治疗前低,HDL水平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TC、TG、LDL及hs-CRP水平比低剂量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L水平与低剂量组相比,变化不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血脂水平,对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80mg/d的给药剂量临床效果明显优于20mg/d,可能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非氟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3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健康组)29例。测定治疗前、治疗30d后血清hs-CRP及血脂的变化。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氟伐他汀治疗30d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明显下降。结论氟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但能调整血脂,还能降低血清hs-CRP水平,具有抗炎和稳定冠状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2例CHD患者和20例对照组的hs-CRP水平。同时将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4周后再次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 (1)hs-CRP水平在UAP组、AMI组较SAP组、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4周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较常规治疗组治疗4周后亦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ACS早期治疗中可降低ACS患者hs-CRP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4年2月到2016年7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急诊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4周.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8.0%与8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IL-6值分别为12.45±3.95μg·L-1和19.58±3.03μg·L-1,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4.11 ±4.58μg·L-1和34.58±4.09μg·L-1 (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IL-6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抑制IL-6的表达,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阿托伐他汀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测定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及服用阿托伐他汀12周后的hsCRP水平。血清hsCRP含量测定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结果服用阿托伐他汀12周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下降,服用前后血清hsCRP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