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7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5例,观察组患儿均接受中剂量rhGH治疗,参考组患儿接受小剂量rhGH治疗,对患儿治疗后生长速度、骨龄等进行观察,记录患儿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生长速度、骨龄变化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能够促进患者生长,有效提高预测成年身高,对生长潜能基本无影响,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20例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和2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临床资料,两种疾病患儿均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儿身体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疾病患儿治疗后生长发育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疾病患儿治疗后生化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患儿均出现皮疹、注射部位硬结等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后,均可有效缓解,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改善生长发育指标与生化指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治疗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后可缓解,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和特发性矮小症(ISS)实施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作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组, 2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作为特发性矮小症组。所有患儿均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3、6个月后的身高增值和生长速度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情况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生长激素缺乏症组患儿治疗3、6个月后的身高增值和生长速度分别为(12.88±2.14)cm和(9.23±0.55)cm/年、(12.84±2.60)cm和(11.00±0.94)cm/年,均明显优于特发性矮小症组的(9.03±1.88)cm和(8.63±0.44)cm/年、(9.88±2.30)cm和(10.27±0.93)cm/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生长激素缺乏症组患儿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分别为(320.33±62.00)、(340.73±65.00)μg/L,均明显高于特发性矮小症组(269.86±61.02)、(287.30±55.30)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激素缺乏症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特发性矮小症组的2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43, P=0.3758<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于改善儿童矮身材有明显的效果,尤其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有助于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小于胎龄儿(SGA)矮小症患儿的疗效及适宜疗程。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8例sGA矮小症患儿,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rhGH0.15U/(kg·d)治疗,并分别观察6个月、1年、1年6个月、2年疗程患儿身高的增长情况。结果:经2年观察,治疗组31例出现有效追赶生长,有效率达91.2%,对照组仅5例出现追赶生长,有效率9.3%(X2=57.92P〈0.01)。rhGH不同疗程的疗效在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8,P〈0.01);除1年6个月疗程和2年疗程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7,P〉0.05)外,其余不同疗程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H能有效促进SGA矮小症患儿出现追赶生长,在每天O.15U/kg的治疗剂量下,1年6个月疗程可使大部分患儿达到再1SD—X正常身高区间,且1年6个月的疗程费用与效益比更高,是适宜疗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青春中后期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效应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1年1月_2013年1月收治的26位患有青春中后期特发性矮小症的患儿,根据骨龄将患儿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患儿进行营养支持,按照患儿的实际病情,适当的使用赖氨基醇维生素B;观察组患儿每晚睡觉之前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O.18~0.20U/kg,均持续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身高、骨龄变化及生长速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身高、骨龄及生长速度增长方面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青春中后期特发性矮小症有促进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儿科诊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支持,并补充定量钙及赖氨基醇维生素B。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每晚临睡前1h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0.15U/(kg·d),连续治疗6~18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生长速度(GV)、骨龄(BA)、骨龄对应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BA)、年龄对应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CA)、骨龄/实际年龄(BA/CA)、预测成年身高(PAH)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惠儿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治疗组GV、HtSDSBA、HtSDSCA、PA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BA、BA/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出现注射部位皮肤红肿1例,为一过性,停药后自行消失,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安全、有效,可有效增加患儿生长速度,对骨龄的增长不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青春末期非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患儿的促生长效果。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例青春发育末期非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儿童,给予每晚睡前皮下注射rhGH0.13-0.15IU/kg,疗程4~12个月。结果10例患儿治疗后有效果,尤其在治疗前3个月效果明显,2例家族性矮小患儿疗效欠佳,所有患儿用药前后的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液生化均正常。结论rhGH对青春末期非生长激素缺乏矮小患儿有促生长作用,但对家族性矮小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ISS)的疗效。方法29例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男9例,女6例,均予rhGH(0.13~0.15)U/(kg·d),临睡前皮下注射,疗程6个月至12个月;对照组14例,男7例,女7例,未给予rhGH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生长速率(GV)为(9.27±1.6)cm/年,对照组为(4.83±2.1)cm/年,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骨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BA)为(0.82±0.51),对照组为(1.51±0.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骨龄增长/年龄增长(△BA/AC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rhGH治疗ISS儿童,可使生长加速,在短期内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对骨龄的影响不大,且不会引起青春发育提前。  相似文献   

9.
吴起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75-76
目的观察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和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应用对大骨龄女性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生长速率与预测成年身高的影响。方法因月经初潮来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均给予GnRHa治疗半年,半年后联合应用rhGH治疗。结果治疗3、6个月时,年化生长速率有所下降,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后,治疗9、12个月时年化生长速率明显增加(P〈0.01);治疗前及治疗3、6、9、12个月时预测成年身高逐渐增高,尤其是应用rhGH治疗后,预测成年身高大幅度提高(P〈0.01);治疗前及治疗3、6、9、12个月时平均骨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a联合应用rhGH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生长速率,改善预测身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ISS)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ISS患儿。将愿意接受rhGH治疗的80例患儿纳入治疗组,给予每晚睡前皮下注射rhGH 0.15~0.18 IU/(kg·d),疗程为6个月;另从拒绝接受rhGH治疗的患儿中选取80例年龄、性别及生长发育情况与治疗组患儿相仿的患儿设为对照组,保持自然生长并定期随访。治疗组患儿治疗结束后再随访5年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72例、对照组76例完成5年随访,随访完成率为92.50%(148/160)。随访结束时,治疗组患儿身高从治疗前的(119.27±15.81)cm提高到(151.84±11.53)cm,生长速率从治疗前的每年(3.58±0.57)cm提高到每年(7.45±1.72)cm,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9.72%,予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可消失。结论:rhGH治疗ISS的远期疗效显著,能提高患儿的身高和生长速率,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且可控。  相似文献   

11.
章昌敏 《北方药学》2015,(9):105-105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儿童矮小症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照组矮小症患儿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记录两组治疗后身高生长速度、成年身高预测值、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软件检验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矮小症患儿治疗前身高生长速度、成年身高预测值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身高生长速度及成年身高预测值显著提高,但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虽略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但两组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矮小症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行常规治疗,对后者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观察治疗期间患儿的血尿常规、不良反应,记录治疗前后患儿的时骨龄、生长速度、预测成年身高。结果:治疗期间两组血尿常规无异常。在不良反应事件中,观察组有2例胃肠不适,有1例注射部位红肿;对照组患儿胃肠道不适者有4例。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5/30)与对照组的(13.3%,4/3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0.97,P=0.54)。治疗后,两组的骨龄、生长速度、预测成年身高均有所升高,观察组生长速度、预测成年身高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在特发性矮小症中疗效明显,能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SS)及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28例ISS及30例GHD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治疗前后患儿生长速率(GV)、体重、身高、骨龄、身高标准差计数(HtSD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患儿GV、HtSD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GF-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身高、骨龄均未见显著改变(P>0.05);ISS患儿GV与IGF-1水平未见相关性(r=0.235,P>0.05);GHD患儿GV与IGF-1水平显著相关(r=0.638,P<0.05);ISS及GHD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2.1%,经处置后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促进ISS及GHD患儿生长,不会使骨龄明显提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用于不同病因所致的矮小症患儿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不同病因所致的矮小症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儿.给予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营养支持、钙元素补充);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的治疗基础上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身高、骨龄、生长速度)、治疗安全性(是否发生血糖升高、肢体疼痛、头痛头晕、甲状腺功能降低等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血糖升高、肢体痛、头痛、甲状腺功能降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两组患儿的差异较小,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不同病因所致的矮小症患儿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春期早期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前后骨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80例青春期早期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45 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由医师指导患儿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不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随访12个月期间的生长情况、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骨钙素(OC)、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随访12个月时,两组患儿身高、骨龄均较随访前增加,且治疗组患儿的身高、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年生长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但两组患儿骨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儿的血清OC、25(OH)D水平均逐渐升高(P均<0.01),治疗组患儿的血清IGF-1、O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膝关节疼痛2例,给予热敷后好转;治疗6个月时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后1个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结论:rhGH 治疗青春期早期特发性矮小症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生长发育,短期内不影响骨龄,而通过对OC的检测可较好地反映生长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Medline、CNKI等国内外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分析。结果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各个类型的儿童矮小症均有一定的疗效;短时间使用该激素治疗儿童矮小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不良反应都可以治愈或停药后消失。结论运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成试验对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将15例 ISS患儿分为 IGF-1生成/基础比值 ≥3的无生长激素不敏感(GHI)组(A组 ,4例)和IG F-1生成/基础比值<3的部分G H I组(B组 ,11例).比较两组患儿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后的生长速率 ,分析 IGF-1生成试验中 IGF-1反应水平与生长速率的关系.结果 rhGH治疗6个月后 ,A组与B组生长速率无统计学差异[(12.1 ± 1.3) cm/年vs .(11.0 ± 1.6) cm/年](P>0 .05).B组IGF-1生成试验中 ,IGF-1反应水平与生长速率无相关性(r=0 .596 , P>0 .05).结论 IGF-1生成试验可为明确ISS病因提供参考 ,但作为独立预测rhGH对ISS患儿促生长疗效的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身材矮小患儿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为基因工程大肠杆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产生的人生长激素,其结构和氨基酸排序与人垂体激素雷同,本文评价其治疗特发性身体矮小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临床经验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尽管疗效研究组为重组人生长激素可改善特发性身材矮小患儿的最终身高,但临床上尚有争议,尤其是诊断内源性生长激素缺乏仍是尚待突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儿童出现矮小症的原因,分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结果。方法择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89例矮小症儿童患者,于治疗前全部患儿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查,然后给予精氨酸和左旋多巴激发患儿体内的生长激素。结果大部分患儿属于缺乏生长激素,小部分患儿则属于特发性矮小。经研究后发现患儿用药后半小时和1 h中峰值最高。结论药物激发生长激素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青春后期特发性矮小的促生长效应。方法 11例青春后期矮小患儿,按性别分为2组,A组,男5例,骨龄14~15岁,B组,女6例,骨龄12.5~13.5岁,每晚睡前皮下注射rhGH,剂量0.15 IU/(kg.d),疗程6个月。结果 2组患儿的身高分别由治疗前(148.6±2.6)cm、(139.6±2.9)cm增加到(153.6±2.1)cm、(143.8±2.5)cm,生长速率分别由治疗前(3.8±0.5)cm/年、(3.3±0.6)cm/年,提高到(9.8±1.7)cm/年、(8.4±1.8)cm/年,预测成年身高由治疗前(158.9±3.0)cm、(147.6±1.2)cm提高到(160.3±3.0)cm、(149.2±1.6)cm,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龄增加较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hGH治疗对青春后期特发性矮小儿童有促生长效应,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