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进一步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40岁部分健康人群,用间接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抗体总阳性率为88.14%,其中25~40岁最低,为84.38%;其余各年龄组均〉85%,各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06,P=0.2044);健康人群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038.40,2~3岁组最高,为1:1187.62;13~15岁组最低,为1:748.89。结论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查漏补种工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2年荆州区儿童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破伤风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调查荆州城区和所属8个乡镇1.0~1.5、1.6~4.0、5~7、8~15岁儿童共3491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破伤风抗体水平。结果在采集的3491份血样中,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401%、90.776%、93.154%、97.537%。结论荆州区1~15岁儿童对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破伤风形成了一定的免疫屏障,但麻疹抗体阳性率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且接种率与抗体阳性率不相符,说明存在接种质量问题。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及按期实现国家消除麻疹的目标,控制乙型脑炎、破伤风的发生,须认真落实常规免疫接种,适时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查漏补种、麻疹强化免疫,同时加强疫苗冷链系统及疫苗接种质量的监督与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MP)抗体。结果1159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248例,阳性率占2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19.8%和23.7%,无统计学差异;0—1岁、2—4岁、5~7岁、8—10岁年龄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7.2%、29.1%、34.3%、19.4%,2~4岁组与5~7岁组无统计学差异,2~4岁、5~7岁组与0—1岁、8~10岁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全年1—3月、4—6月、7~9月、10—12月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1.7%、17.5%、17.1%、29.6%,10~12月组与其他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地区儿童各年龄组都可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无性别差异,以2~4岁和5~7岁年龄组高发,同时,具有季节性,以10~12月感染率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2年荆州区麻疹疫苗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调查荆州区城区和所属8个乡镇1~1.5、1.5~4、4~7、7~15岁儿童共3491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在采集的3491份血样中阳性例数3121例,阳性率89.40%,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36%、93.43%、88.54%、86.21%,各年龄组间阳转率差异显著(P<0.001)。不同性别、出生体质量、出生医院、户籍、乡镇间抗体水平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荆州区1~15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89.40%,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且接种率与抗体阳性率不相符,说明存在接种质量问题。为按期实现国家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须认真落实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适时开展麻疹强化免疫,且避免用多人份疫苗,同时加强疫苗冷链系统及疫苗接种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高校新生HBV感染情况及对情况的分析。方法对2007~2010年某高校新生入学体检,测定谷丙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核心抗原、核心抗体、e抗原、e抗体,分析4年的测定结果。结果该高校2007—2010年新生HBsAg阳性率最高为3.77%,“大三阳”阳性率最高为1.37%,“小三阳”阳性率最高为1.03%,抗-HBS阳性率最高为51.5%。结论该高校4年间新生的HBsAg阳性率较低;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这与近年来重视学生健康教育与预防干预,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长春市孕产妇风疹抗体水平,评估孕产妇对风疹的易感性,为控制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4月至2007年6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住院部,随机选取21~41岁的孕产妇180人,收集其分娩的新生儿脐带血180份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孕产妇风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2.78%。风疹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按地区、孕周、自然流产史等因素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风疹发病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增长抗体阳性率有下降趋势。长春市有17.22%的孕产妇有患风疹的危险。而且随着各省市、地区风疹计划免疫的实施,风疹现有的流行局势可能被打破,会出现风疹在较大年龄组中爆发流行的新局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红谷滩新区儿童免疫规划四种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红谷滩新区10个月~1岁儿童为调查对象,用乳胶法检测抗-HBs;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脊灰IgG抗体。结果 3年共检测847例,4种疫苗6种疾病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抗-HBs85.05%、百日咳98.58%、白喉97.05%、破伤风98.23%、麻疹99.76%、脊灰99.65%。其逐年变化趋势抗-HBs、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1、19.95、37.05、25.02、P〈0.001);麻疹、脊灰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1.42,P〉0.05)。结论红谷滩新区10个月至1岁儿童4种疫苗6种抗体阳性率除2007年抗-HBs阳性率66.04%较低外,其他抗体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方法于2010年2012年连续三年在深圳市选择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作为监测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群麻疹抗体。结果 3年共检测血清1164份,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3.33%。2010年2012年连续三年在深圳市选择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作为监测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群麻疹抗体。结果 3年共检测血清1164份,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3.33%。2010年2012年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42%、73.22%和95.29%,原特区内和特区外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29%和75.91%,经χ2检验,2012年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检测年份,原特区内抗体阳性率高于特区外(P<0.01)。0岁2012年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42%、73.22%和95.29%,原特区内和特区外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29%和75.91%,经χ2检验,2012年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检测年份,原特区内抗体阳性率高于特区外(P<0.01)。0岁20岁和20岁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32%、73.77%,为各年龄组中最低。结论应结合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乙肝表面抗体状况,为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提供资料。方法对250例育龄妇女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育龄妇女乙肝表面抗体检测250例,检测阴性88例,阴性率35.2%,检测阳性162例,阳性率为64.8%。结论育龄妇女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仍有较高的比例,孕前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并对阴性者及时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母亲乙肝感染及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oneumonia,MP)的检测对儿童MP感染提供依据并分析MP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MP抗体检测试剂盒(SERODIA—MYCOII),对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就诊的1824例患儿进行检测。结果在1824例患儿中,MP抗体检测阳性者850例,阳性率为46.60%。性别比较,女性MP抗体阳性率(70.64%)高于男性(49.25%)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0.13,P〈0.05)。各年龄组阳性率为:〈1岁组59.84%,1~3岁组47.03%,4~6岁组40.68%,7~13岁组30-27%,年龄组闻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24.88,P〈0.05)。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感染率很高,女性儿童MP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对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尽早进行MP抗体检测,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田云屏  林永成 《云南医药》1993,14(2):103-104
对昆明市1197人进行风疹血抑抗体水平测定。结果总阳性率90.93%,GMT46.19。检测育龄妇女134名,阳性率97.10%,GMT57.53。6个年龄组阳性率达100.00%,21~25岁年龄组GMT最高,为136.48。  相似文献   

12.
198 2年芬兰在全国采用两剂麻疹、风疹和腮腺炎三联疫苗 ( MMR- )免疫接种计划 ,接种时间分别为 1 4~ 1 8月龄和 6岁。为了研究两剂 MMR- 接种后抗风疹抗体的持续时间 ,作者对 35 0名儿童进行了 1 5年的随访研究。  作者根据血清阴性状况和接种年龄将35 0名儿童分成 3组 ,第 1组 1 6 6人 ,免疫前抗风疹抗体阴性 ,于 1 4~ 1 8月龄和 6岁各接种 1剂 ;第 2组 1 39人 ,免疫前抗风疹抗体阴性 ,于 6岁和 1 1~ 1 3岁各接种 1剂 ;第 3组1 6人免疫前抗风疹抗体阳性 ,免疫程序与第2组相同。随访 1 5年间每人各采集 1 1次样本 ,用溶血凝胶 (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 1例 2 2岁女性 ,因双侧腮腺肿大、低热和心动过速等症状 8个月而就疹 ,自诉 4岁时曾患腮腺炎 ,1 2岁时接种过麻疹-腮腺 -风疹三联疫苗 ( MMR)。通过对其 5份血清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确诊为腮腺炎病毒再感染所致的慢性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的单链 RNA上有 7个基因 ,其中小疏水 ( SH)蛋白基因变异性较大 ,以此来划分病毒株的 9个基因型 ( A~I)。在基因型 A、B、C和 D中 ,存在着能诱生型特异性中和抗体的抗原决定簇。  该病例 5份血清 (感染前 1份、病程中 3份和恢复期 1份 )的血清学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 ( PC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清远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对策。方法 对2000~2004年清远市麻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采集部分疑似病例早期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2000~2004年清远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727例,其中临床诊断148例,实验室确诊412例,排除167例。麻疹病例分布在全市8个县(市、区),呈散发与局部爆发并存的流行病学模式,年均发病率为2.87/10万。期间共发生爆发疫情12起共149例,其中2004年7起共90例,爆发病例占全部病例的26.6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3~7月为高发。发病年龄最小为1月龄,最大40岁,以4~6岁的学龄前儿童为多,但爆发病例中7~14岁的中小学生占50.01%。22、72%的病例有明确的麻疹疫苗免疫史,73.79%发病年龄在15岁以上的病例免疫史不详。579份麻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阳性率为71.16%。结论 2000~2004年清远市麻疹疫情不稳定,应加强疫情报告,提高麻疹监测系统效能和麻疹疫苗免疫接种覆盖率,并适时持久开展强化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前美国和德国都推荐 1 2月龄以上儿童接种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疫苗 ( MMR) ,但最近研究显示 ,仅 5 %的 9月龄以上德国儿童具有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抗体 ,提示在推荐的免疫接种时间前绝大多数儿童为此 3种野型病毒的易感者。为此作者对 9~ 1 1、1 2~1 4和 1 5~ 1 7月龄德国儿童接种 MMR后的血清阳转率进行比较 ,并对疫苗在此 3个年龄段儿童中的反应原性进行评估。  作者将 1 1 8名儿童按 9~ 1 1、1 2~ 1 4和1 5~ 1 7月龄分成 3组 ,每人均肌注 1针MMR。注射后连续 1 4天记录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于免疫前及免疫后 4~ 6周采血 ,…  相似文献   

16.
腮腺炎活疫苗的效果判定系采用中和抗体测定方法,其阳转率为70~90%。较麻疹和风疹活疫苗为低。Tsuji等应用ELISA测定腮腺炎抗体,发现中和抗体法无阳转者,用ELISA法可检出抗体。有腮腺炎病史者的淋巴细胞,由于腮腺炎病毒抗原的刺激而产生α和γ干扰素。无腮腺炎病史者淋巴细胞仅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抗体水平,分析不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与发病之间的联系,探讨麻疹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分析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结果 2011年聊城市共成功调查检测健康人群387例,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人数为379例,阳性率为97.93%,IgG抗体GMT为1651.98,SD为3.09。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岁和15~39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偏低;不同县市区组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茌平县高于其他县市区;不同性别组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聊城市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较高水平;<2岁和15~39岁年龄组为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性麻疹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1984年到1992年6月30日向 法国地方药物监控中心和巴斯德血清及疫苗制造厂的药物监控部门报告的麻疹、腮腺炎或风疹疫苗接种后发生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P)作了回顾性调查,评价了疫苗接种后的发病率和特征.八年间共报告了60例发生于疫苗接种后2~45天的急性TP,患者年龄为1~11岁,其中出现在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三联疫苗接种后42例,麻疹、风疹二联疫苗接种后12例,风疹疫苗接种后4例,麻疹疫苗接种后2例.每10万剂疫苗接种后TP发病率分别为风疹0.17,麻疹0.23,麻疹、风疹二联疫苗0.87,MMR疫苗0.95.1984~1992年每年发病例数分别为:2、4、7、7、6、1、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静脉吸毒者传染病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吸毒人群传染病的感染与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同时收集静脉吸毒者血清1036份和正常人群血清标本874份,进行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测,作对比分析。结果:1036例静脉吸毒者血清标本中,肝功能异常率3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7.86%;丙肝抗体阳性率55.3%;梅毒抗体阳性率4.5%;艾滋病抗体0.68%;对照实验:874例正常人群,肝功能异常率5.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0.18%,丙肝抗体阳性率2.7%,梅毒抗体阳性率0.8%,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零。两组结果对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吸毒者肝功能、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血清学标志物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是传染病感染与传播的高危人群。吸毒者的吸毒模式和行为模式是各项传染病感染与传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及其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前S1抗原及其抗体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2例急性乙肝,100例慢性乙肝,16例重型乙肝和10例肝硬化。结果 HBsAg、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0.9%、87.5%,两者无显著必异;急性乙肝病事前S1抗体阳性率逐渐降低;慢性乙肝中转氨酶正常组和升高组,前S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0%、33.0%。结论 在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中,无论是前S1抗原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