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及术后恢复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6例分为两组,其中,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32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指导及术后护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34例为实验组,采取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作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59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疼痛、肠粘连、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08例,收治年限均在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将108例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54例。其中一组患者使用开腹手术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腹腔镜下使用子宫肌瘤剔除术,称为观察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在临床上使用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6,(8):108-1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2例作为腹腔镜组,同时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比较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和可靠性。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本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使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镇痛率和盆腔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镇痛率和盆腔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备手术创伤小、功能恢复快、疼痛轻、可靠性高和术后美观的优势,疗效优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体质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减少对患者内分泌的功能影响以及机体组织损伤。通过对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腹腔镜手术进行子宫肌瘤剔除的优点及缺点。方法本次录入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共62例,比较观察组(腹腔镜组)与对照组(剖腹组)在手术方式上的异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子宫肌瘤开腹剔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腹腔镜组)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观察组(剖腹组)明显缩短(P<0.01),手术时间较观察组长(P<0.01)。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应注意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采取适应的手术方法,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手术,做到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又能保留患者发病器官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4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对其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时选取46例单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靠,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本院自愿服从治疗方案安排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采取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2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组别均分,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实验组患者予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合计值等指标均低于参照组数据,统计学具有检验意义(P <0.05)。结论将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均可获得一定效果,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300例施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152例为观察组,小切口开腹剔除子宫肌瘤1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盆腔粘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术后肛门首次排气平均时间为(17.20±6.57)h,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例,盆腔粘连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5.53±6.2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116例子宫肌瘤中的临床优势及疗效。方法:调研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确诊并诊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自愿选择开腹剔除子宫肌瘤,观察组患者自愿选择经腹腔镜手术剔除子宫肌瘤。调研并统计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并术后1年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为3.44%,对照组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为5.17%,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6±0.7)h、出血量(195±40.0)ml、住院时间(5.00±2.00)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具有微创口,并发症少,疼痛小等优势,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到我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共12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体步骤依据常规步骤进行。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的出血量,观察术后排气时间,记录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剔除的子宫肌瘤重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剔除的子宫肌瘤平均重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下、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灶英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249-250
目的对比探讨传统开腹与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以来确诊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5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实验组425例行腹腔镜下手术,对照组125例行传统开腹术。术后随访45-180d,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8%,稍高于对照组的96.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肛门排气,有利于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出现率较对照组也有明显降低。两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而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剔除肌瘤数量高等优点,不过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口极小,术后粘连情况非常少,适用于浆膜下子宫肌瘤剔除,在临床应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89-9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按使用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观察组(52例,LM);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基本情况,通过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手术耗时、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54%)明显低于对照组(35.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能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还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在子宫肌瘤患者中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选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中各项指标情况对比,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实验组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住院天数少、术中出血少、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恢复时间快,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研究经腹腔镜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子宫肌瘤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使用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大小相比,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大小在49 cm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经腹腔镜肌瘤剔除与传统开腹手术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差别。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6例妇科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取经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肌瘤残留等方面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疼痛、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各有1例检查出<2 cm的肌瘤残留,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具有腹部切口小而美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但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也有禁忌证,传统开腹手术在特殊病例中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孟海燕  何轶 《河北医药》2011,33(11):1663-1664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提高手术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200例施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腹腔镜手术121例为观察组,开腹手术7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盆腔粘连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68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非妊娠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6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抽取同期非妊娠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非妊娠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情况和伤口愈合方面无差别,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