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MRI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正常和损伤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前交叉韧带正常和1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结果 正常的前交叉韧带在矢状位上呈一连续笔直的T1WI、12WI均为低信号的带状影.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4例(韧带内形成假瘤1例),韧带外形不规则4例、韧带水平走向2例和韧带信号增高9例.结论 MRI是一种首选的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点及MRI对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 5例膝关节交叉韧带的MRI检查结果并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观察交叉韧带影像解剖特点和交叉韧带损伤的MRI信号特点。MRI检查采用SE、TSE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T1WI、T2 WI及STIR。结果 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局灶性或弥漫性肿胀、信号强度增高及断端移位;以及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MRI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灵敏度为91 .1% ,特异度为95 . 6 % ,符合率为88 .9%。结论 MRI扫描是一种多平面、多序列的准确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无创检查方法,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维稳态快速成像序列(3D FIESTA)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MRI检查中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对50例患者的55个外伤膝关节行常规MRI序列(SET1WI,FSEPD/T2WI)和三维稳态快速成像序列扫描。依据MRI图像表现将前交叉韧带损伤分级,比较两种序列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三维稳态快速成像序列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准确性高于常规MRI序列(SET1WI,FSEPD/T2WI),为89.1%。结论:三维稳态快速成像序列在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方面与常规MRI序列(SET1WI,FSEPD/T2WI)有同等甚至更好的诊断价值,三维稳态快速成像序列MRI准确性高,图像采集时间短,更适合作为外伤后膝关节的MRI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及MRI表现。方法对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48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行低场MRI检查,分析、总结MRI表现。采用0.32T低场MR扫描机,常规应用冠状位和矢状位SE序列、GRE序列及脂肪抑制STIR序列T1WI、T2WI成像。结果骨挫伤及骨折32例;关节囊积液18例;半月板损伤24例;后交叉韧带撕裂伤2例;内侧副韧带撕裂伤9例;外侧副韧带撕裂伤8例;仅3例未见异常。结论低场MRI可以很好显示膝关节损伤后的各种表现,可作为膝关节外伤后检查的首选或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MR采用SE、TSE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T1WI、T2WI及STIR。结果25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中,部分性撕裂16例,完全性撕裂9例。MRI诊断交叉韧带部分性撕裂及完全性撕裂的准确率分别为87.5%和88.9%。结论MR能较准确地诊断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及其并发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在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临床随访或手术证实的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 MRI表现为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处骨块撕脱并分离,撕脱处可见裂隙及细小骨块游离,周围骨质水肿信号影,均伴后交叉韧带不同程度损伤。MRI还清晰显示了膝关节其他损伤及异常。经手术治疗者,与手术结果相比较,本组MRI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MRI在诊断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康传红  朱卫  高思波 《江西医药》2012,47(6):537-539
目的 研究低场MRI在膝关节外伤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关节内窥镜检查或手术证实的128例膝关节外伤病例的临床资料、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膝关节构成骨骨折呈不规则形长T1长T2信号影,压脂及梯度序列扫描呈高信号影,可见骨折块移位;骨挫伤呈等T1稍长T2信号影,压脂及梯度序列扫描呈片状高信号影.半月板损伤矢状位T1WI和梯度系列扫描上于半月板前、后角三角形低信号影内见结点样及线样高信号影,达或不达关节面.正常后交叉韧带和侧副韧带在T1WI、T2WI、GRE上均呈条带状低信号影,前交叉韧带则呈等信号影,损伤时则皱缩呈圆形低信号结节影、撕裂成条片状不均匀高低信号影,周围常见长T1长T2的渗液影.髌上囊及膝关节腔内积液(血),呈长(或短)T1长T2信号影,压脂及梯度序列扫描呈高信号影.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T1WI呈片状混合性等或高低信号影,T2WI呈不均匀片状高信号影,压脂序列扫描呈不均匀高信号影.结论 低场MRI在膝关节外伤的临床检查中具有很大的价值,能检查出骨折、骨挫伤、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韧带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可作为临床诊断中的首选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低场MRI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4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包括3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与29例后交叉韧带损伤,进行回顾性MRI对比观察。结果 3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中可发现直接征象17处,间接征象15处;29例后交叉韧带损伤中可发现直接征象13处,间接征象16处。合并侧副韧带损伤30例、半月板损伤12例、骨挫伤和骨折8例、关节曩积液20例、关节不稳4例。结论低场MRI在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中,通过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直接和(或)间接征象的认识能较准确的诊断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部位、程度以及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并讨论其损伤机制及成像方法。方法搜集30例膝部疼痛患者的MRI资料,10例无明显外伤史,20例有外伤史;分别采用自旋回波(SES)、快速自旋回波(FSE)、梯度回波(GRE)和反转恢复(IR)序列成像,矢状位及冠状位为常规扫描观察断面,横断位作为补充。结果 30例患者41处软骨出现形态或内部结构信号异常,包括软骨形态正常,信号异常;软骨表面锯齿状凹陷、波浪状缺损;重度压缩变扁、断裂、向骨质内塌陷,部分消失。信号异常在SES序列T1WI表现为等信号或不规则低信号,T2WI、IRL序列表现为高信号,GRE序列略呈高信号。结论膝关节软骨损伤MRI根据损伤程度分为4期,Ⅰ期表现为软骨表面形态正常但信号有异常;Ⅱ期表现为软骨表层变薄,T1WI上关节软骨凹凸不平,呈锯齿状、波浪状缺损,局部表现为虫噬样弥漫的小囊状低信号;Ⅲ期表现为关节软骨明显压缩变薄,断裂,内见局灶性斑片状信号减低区,但未累及软骨下骨组织;Ⅳ期表现为软骨全层剥脱消失,软骨下骨质暴露,骨髓内呈条片状低信号硬化灶,关节腔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游离软骨碎片。MRI是软骨损伤最佳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MR 3D CUBE T2WI序列重建图像显示前交叉韧带的形态及信号强度。方法采用GE Signa HDxt 1.5T超导型磁共振机器和膝关节表面线圈,应用MR 3D CUBE T2WI序列扫描,运用再将3D图像传至AW.4.4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结果 MR 3D CUBE T2WI序列可以完整的显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形态及信号强度。结论 MR 3D CUBE T2WI序列扫描时间短,图像可多角度任意旋转,可以清晰的显示前交叉韧带,弥补了普通MR扫描序列的对前交叉韧带显示的缺憾,对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梯度回波(GE)序列在膝关节外伤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74例单侧膝关节外伤MRI诊断阳性患者使用0.2TMRI成像仪,矢状SET1WI序列、FSET2WI序列、SE序列、冠状GE序列观察分析膝关节骨、半月板、韧带损伤在各扫描序列影像表现。结果 GE序列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骨挫伤、半月板撕裂中诊断价值优于常规T1WI、T2WI序列,能提供良好的影像对比,突出病变信号。结论 GE序列在低场MRI膝关节隐匿性骨折、骨挫伤、半月板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我们医院的75例急性创伤性膝关节血肿的患者进行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的两项临床检查和MRI的检查,最后进行关节镜的检查。以关节镜的检查结果为判断依据,对临床检查和MRI检查诊断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关节镜分析得出75例急性创伤性膝关节血肿患者中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53例,正常22例;临床检查共发现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真阳性数28例,真阴性数21例,假阳性数5例,假阴性数21例,准确度为65.3%;MRI诊断结果为真阳性数48例,真阴性数23例,假阳性数1例,假阴性数3例,准确率为94.7%;MRI对于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临床检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检查能较准确对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作出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临床检查,应成为临床检查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军事训练所致隐匿性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52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X线和CT检查均为阴性的军事训练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0.35T永磁开放式MRI检查。结果发现骨挫伤28例,半月板损伤46例,交叉韧带损伤13例,副韧带损伤15例,关节软骨骨折6例,关节积液51例。结论低场MRI能较好地显示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骨挫伤及关节腔积液等改变,对发现隐匿性的损伤及增加检出率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普通X线、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和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7例,全部患者均行膝关节DR正侧位、MSCT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对其影像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DR漏诊4例,分型错误2例;MSCT三维重建1例未见明确骨折线,而造成分型错误;MRI分型均与术后分型一致,但对于显示交叉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骨折粉碎程度及碎骨块移位情况,DR与MRI没有MSCT三维重建满意;所有病例MRI显示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损伤,其中骨挫伤26例,关节软骨损伤33例,半月板损伤27例,前交韧带损伤24例,后交韧带损伤14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9例,外侧副韧带损伤9例,髌韧带损伤7例,关节囊积液35例。结论普通X线、MSCT三维重建和MRI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结合应用,既能提高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又能对关节软骨、半月板、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情况做出判断,完善对膝关节损伤情况了解,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对照,比较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序列(3D FIESTA)和常规序列在诊断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对50例患者的55个外伤膝关节行常规MRI(SET1WI,FSEPD/T2WI)和3D FIESTA序列扫描。依据MRI图像表现将ACL损伤分级,分析比较上述序列对ACL损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Kappa值。结果 3D FIESTA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Kappa值均较常规序列高,分别为94.6%、77.8%、89.1%、0.745。结论 3D FIESTA序列图像采集时间短,显示ACL损伤的准确率高,是常规膝关节序列检查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6例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并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66例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经MRI检查共检出42例(63.64%)前交叉韧带损伤,24例(36.36%)前交叉韧带未见撕裂;MRI诊断准确率为92.42%(61/66),灵敏度为90.48%(38/42),特异性为95.83%(23/24),假阴性为6.06%(4/66),假阳性为1.52%(1/66).结论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采用MRI检查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能清晰显示膝关节病理改变与病变组织,且操作简单、检查无创,患者易于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MRI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108例急性膝关节韧带外伤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判断有无急性ACL断裂。结果急性ACL断裂患者具有ACL形态、信号异常等明显直接征象与关节内半月板损伤、骨挫伤等间接征象。参照关节镜检查,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断裂敏感度100%,特异度93.3%,准确度94.4%;外侧束断裂敏感度100%,特异度97.9%,准确度98.1%;完全断裂敏感度94.6%,特异度100%,准确度96.3%。结论 MRI诊断急性ACL断裂具有很高的准确性,MR是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临床首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