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渝科  江志伟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7):496+499-496,499
<正>近年,直肠癌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仅次于胃癌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但由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患者自身对直肠癌临床表现认识的不足等原因,导致绝大多数地区早期诊断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患者就诊时病情多已偏晚期。随着直肠癌规范化治疗理念的推广、实施,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措施对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良好的保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治性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一度被作为国际公认的Ⅱ及Ⅲ期直肠癌的标准疗法。近年,新辅助放化疗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与术后放化疗相比,新辅助放化疗结合根治性手术的多模式联合治疗在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均有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提高保肛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008年NCCN的直肠癌临床指南中,已将新辅助治疗作为局部进展期(T3~T4)或有系膜内淋巴结转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标准疗法。随着先进的诊断技术、更优化的放疗模式,以及更多新药及新配伍方案的引入,对直肠癌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术前新辅助治疗,将使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新辅助放化疗(CRT)后行肿瘤局部切除是择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式之一。目前,鲜有针对CRT后残留肿瘤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的研究。因此,Smith FM等分析了其所在机构1997~2010年期间行CRT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分化程度、残留病变情况、残留黏膜病变直径、淋巴血管浸润、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研究结果:CRT后残留黏膜病变直径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P〈0.001);42例患者的肿瘤分期降到T0或T1期,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结果显示,借助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提高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局部控制率和保肛率,是直肠癌辅助治疗的新趋势。术前新辅助放疗或放化疗对直肠癌的局部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手术或手术后的放化疗。随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报道的发表,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进一步得到了认可,逐渐成为直肠癌综合治疗的标准方案。其优点有:(1)放疗使癌细胞退变、凋亡,  相似文献   

5.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therapy,NeoCRT)已经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T3、T4、TxN1-2)规范治疗手段之一.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获得降期反应的比例约为60%,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cCR)患者的比例在10%~50%[1].随着放化疗技术的发展,可以预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完全缓解率还会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如何合理治疗获得cCR的患者,已经成为治疗直肠癌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在预测进展期直肠癌对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48例进展期直肠癌分组,按照治疗前CEA的水平分为CEA升高组和CEA正常组,对切除术后标本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病例在肿瘤局部降期及肿瘤消退方面的差异。结果CEA升高组共21例,其中术后肿瘤降期(包括术后病理ypT02有12例,57%),出现肿瘤消退(包括TGR2~4者11例,52%)CEA正常组共27例,其中术后肿瘤降期(包括术后病理ypT02有20例,74%),出现肿瘤消退(包括TGR2~4者21例,78%)。CEA升高组肿瘤降期及消退比率均低于CEA正常组。结论治疗前CEA水平的升高可能预示直肠癌对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反应性差,有助于直肠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病例的进一步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中医院肿瘤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行新辅助放化疗后初步判断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14例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接受手术者10例,术后真正达到pCR者5例;术后2例复发或转移,其中死亡1例,1例带瘤生存,余8例患者均无瘤生存。未行手术的4例患者中,有3例复发或转移,其中2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余1例无瘤生存。 4例未行手术病例中CEA水平正常者(<5 μg/L)2例(1例复发或转移),CEA升高的2例均发生转移;10例手术病例中CEA水平正常者6例(均无瘤生存,4例真正达到pCR),升高者4例(1例真正达到pCR,2例复发或转移)。结论 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初步判断达到pCR的病例,尤其是CEA值高于正常者,应接受规范的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定义为距离肛缘≤12cm,局部分期T3~T4或任何T、N阳性,无远隔转移的直肠癌[1]。目前新辅助放化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新辅助放化疗后的肿瘤消退,会导致临床降期和病理学的微观改变,这些改变对于外科治疗和患者的远期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后达到ypT0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长程新辅助治疗、术后病理证实ypT0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检验分析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入组132例病人,接受局部切除术病人26例(19.7%),术后病理提示ypN0和ypN+的病人分别为98例(74.2%)和8例(6.1%),接受辅助治疗的病人79例(59.8%)。中位随访时间为43.5个月,全组5年DFS和OS分别为84.4%和9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新辅助治疗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HR=3.540,P=0.029)和糖类抗原(CA)19-9水平升高(HR=4.982,P=0.020),以及ypN+/ypN...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的治疗目标包括病人的长期生存和功能的保留。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约有20%的病人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如何利用现有检测手段甄选出真正pCR病人,使临床完全缓解(cCR)与pCR获得最大程度的符合度,提高保肛率或非手术治疗率,最终减少根治性手术创伤和功能损害,是目前研究的焦点。同时,cCR病人后续处理策略的选择,如‌“等待-观察”,还是局部切除或根治性手术,目前尚缺少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亦是目前争议热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cCR后处理应遵循目标导向、分层治疗和全程管理原则。建议在拥有丰富直肠癌综合治疗经验的多学科诊疗团队的临床中心开展,严格筛选病例,综合考虑病人的治疗意愿、基线分期、病灶特征选择治疗策略。同时,不断完善cCR 的评估标准和随访策略,及时补救根治性手术,才能保证肿瘤学安全性和良好的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评估方式、时间及完全临床缓解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间5例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术后完全病理缓解的直肠腺癌资料。3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58~75岁,术前均肠镜活检证实为腺癌,术前直肠增强MRI分期符合新辅助治疗标准,且胸腹部CT未见远处转移。采用同步放化疗,5例新辅助治疗后均采取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术后继续辅以化疗,与术前化疗周期数之和为8,术后1~3年每3~6个月复查1次,3~5年每6个月复查1次,5年以后每1年复查1次。结果5例病人便血和(或)里急后重感均有明显好转。直肠增强MRI提示病灶明显缩小。5例病人术后病理均未见癌组织,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转移征象。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明显,可以降低分期,但目前对于疗效评估方式、时间及完全临床缓解的治疗方式仍无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预测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治疗的185例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治疗前癌胚抗原(CEA)、病理类型及分期、新辅助化疗方案、放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等。根据肿瘤治疗反应分为pCR组(49例)和non-pCR组(136例),计算pCR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49例(26.5%)病人达到pCR,103例病人病理学疗效分级为0或1,总降期率为55.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分期(P=0.004)和N分期(P=0.032)、治疗前CEA水平(P=0.039)、化疗方案(P=0.003)与pCR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2分期和化疗方案中含有奥沙利铂是pC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分期和以氟尿嘧啶为基础同时联合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是影响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pCR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EA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细胞表面糖蛋白 ,是大肠癌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在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已被普遍认可。而且在大肠癌的复发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我科 1 997~ 2 0 0 1年 ,对 48例施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 ,进行了手术前后外周血 CEA检测对比及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经术前各项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证实为结直肠癌的患者。均施行根治性切除手术 ,男 2 6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69岁 ,最小 36岁 ,平均 47岁 ;病理分型 :管状腺癌 36例…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式是术前放化疗。有研究选择从1995年7月至2007年5月期间148例直肠系膜切除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原发性直肠腺癌病例。研究目的是找出评估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改善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20例(13%)获得完全病理缓解,30例(20%)仅有部分或者无病理缓解。3年DFS为64%,总生存率为8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80例新辅助放化疗后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人,非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42)和开腹组(n=38)。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在保肛率和预防性肠造口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显著早于开腹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清扫淋巴结总数及远切端长度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环周切像均阴性。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尤其是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技术推广以来。患者的保肛率、长期生存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术后局部复发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直肠癌灶侵犯深达全层、淋巴结转移或肿瘤切缘周边阳性的患者,盆腔或局部复发的机会仍然比较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腹腔镜存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迅速增多,有研究表明腹腔镜技术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新辅助放化疗可以降低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率、使肿瘤缩小、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保月下率;目前,关于腹腔镜技术能否安全应用于接受放化疗的中低位直肠癌仍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治疗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6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28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手术治疗,设为观察组;28例仅接受TME手术,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M分期、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切缘无癌细胞(R0)切除率、保肛率、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观察组新辅助放化疗后TNM分期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1.960,P=0.000);癌胚抗原CEA及糖链抗原CA19-9、CA242、CA724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276、8.716、9.420、6.512,均P<0.01)。观察组R0切除率(89.28%vs 60.71%,χ2=6.095,P=0.014)及保肛率(75.00%vs 32.14%,χ2=10.338,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7.14%vs 28.57%,χ2=4.383,P=0.036)及远处转移率(21.43%vs 46.43%,χ2=3.903,P=0.04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手术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先行新辅助放化疗,再行手术切除。但是,近年来对于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直肠癌患者,尽管存在很多争议,  相似文献   

20.
Berho M,Oviedo M,StoneE等人对86例接受术前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进行了一项为确定术前放化疗肿瘤缩小与淋巴结状态的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术前放疗用40~60Gy盆腔照射,化疗则为5-FU静脉输注[(1500mg/(m^2&#183;周],并采用Dworak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经新辅助放化疗后有49例患者肿瘤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