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海波 《大家健康》2013,(15):145-146
目的:分析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护理规范执行;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给予心理护理、症状护理、饮食护理和相应的健康指导。结果:42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临床效果满意,所有患者病情均得以控制,乏力、头晕症状缓解,发热及皮肤黏膜出血症状消失。结论:通过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特点,旨在提高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存率.方法:对7 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和出血,正确给药并观察其毒、副作用,给予营养支持等护理方法.结果:经过全面细致的护理,7 例患者治愈2 例,缓解4 例,无效1 例,有效率85.7%.结论:优质、耐心和细致的全身心护理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拟情绪影响相关因素调查表及患者一般资料表,在患者知情同意原则下,对80例住院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2.5%,高于国内常模;患者的住院天数、性格、经济状况、自我形象紊乱、担心医生的医术是影响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心理干预应及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以中医补肾活血法结合西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调查我院登记的2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2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率为95%,治愈率为5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2006-2009年我科收住的6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66例患者,好转出院59例.死亡4例,3例自动出院.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关键是预防感染、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顺利度过难关、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6.
孙亚锋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185-185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保护性隔离、口腔及皮肤护理、饮食指导等一系列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52例观察组中,感染4例,感染发生率7.7%,50例对照组中感染13例,感染发生率26.0%,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进行预见性护理,使患者情绪稳定,从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使护士的专业知识、沟通交流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的治疗方法效果和护理的要点。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全部采用免疫抑制的方法治疗,并且进行同样的临床护理,主要包括病情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观察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患者中有40例治疗护理效果显著,68例护理效果良好,仅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患者治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8.2%,本次研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死亡情况。结论免疫抑制治疗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着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等详细的临床护理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比较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10月期间收诊治疗的10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输血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其中部分患者完全治愈,2例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要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但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内给药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实行整体护理,并且在给药的过程当中,实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明显地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所出现的感染和出血的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并发症大大降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再生障碍性贫血(AA)并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感染患者,对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感染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27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系统性精心护理,8例感染症状得到基本治愈,16例症状明显缓解,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9%.结论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感染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珊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Z):80-80
目的:观察以中医补肾活血法结合西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调查我院登记的2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2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率为95%,治愈率为5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 (soluble 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oluble Fas Ligand,sFasL)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结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水平明显低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P<0.05);血清sFas浓度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分型和疗效相关。血清sFasL水平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中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A患者血清sFas水平降低,可作为反映AA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观察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37例)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42例),并于同期随机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分别检测三组的血清IL-17及IL-6水平。结果 三组的血清IL-17、IL-6水平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68,10.175,P<0.05),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高于对照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的血清IL-17、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17与IL-6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17和IL-6参与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发生机制,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外周血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分别为(68.54±3.21)g/L、(3.63±0.07)109/L和(96.17±7.15)109/L,较对照组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升高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改善患者贫血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与血常规指标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两组在同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还给予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后用药依从及情绪配合的评分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依从度为87.7%,对照组满意度为66.6%,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依从性,缓解患者不良心理、预防不良反应,缓解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不同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综合征。而增生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个特殊类型。我院于1973~1986年共收治增生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在77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有20例为增生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  相似文献   

18.
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2月-2009年1月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9例)采用环孢素A、康力龙联合治疗,对照组(23例)仅采用康力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4.5928,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十一酸睾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十一酸睾酮治疗,且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刘宝文教授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特色。方法:对刘宝文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7例(514诊次)患者病案建立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作为数据挖掘平台,分析用药频次,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提炼出刘宝文教授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常用核心药物共23味,药对25对。结论:刘宝文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补气血、阴阳为主,配合清热活血化瘀等药物。数据挖掘的结果基本体现了刘宝文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学术思想与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