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辅助下的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传统的V—P分流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脑积水患者,其中腹腔镜治疗组19例,常规手术组20例。结果均行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行头颅CT检查。腹腔镜治疗组19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7例,1例好转,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引流管均在肝隔面,1例分流管调整,无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常规手术组20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0例,2例好转,4例分流管堵塞,经调整后情况恢复,4例有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需更换分流管。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侧脑室-肝隔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与传统的常规V—P分流术比较,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枫  是德海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332-233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180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脑室-腹腔分流,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比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Kamofsky评分、术后分流管梗阻、腹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双侧脑室额角、颞角宽度均不同程度缩小;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流管梗阻及腹腔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积水的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经神经内窥镜治疗脑积水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神经内窥镜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窥镜下行不同治疗方式的30例不同类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内窥镜下脑室造瘘术,其中6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2例行透明隔造瘘术;22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中10例采用内窥镜下引导脑室-腹腔(V-P)分流术,12例采用脑室造瘘加内窥镜下引导V-P分流术.结果 随访3~48个月,患者脑积水症状均有所改善.全部病例无术中及住院死亡.8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术后2例出现短暂高热,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1例行ETV后脑积水无改善,改行V-P分流术.22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除1例因感染拔除V-P分流管外,其余患者按压分流泵_显示分流通畅.结论 梗阻性脑积水采用内窥镜下脑室造瘘术,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窥镜下引导V-P分流术或内窥镜下引导V-P分流加脑室造瘘术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分析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脑脊液分流术后发生急性腹痛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9年3月行脑室-腹腔脑脊液分流术后发生急性腹痛14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原发性脑积水11例,继发性脑积水3例.年龄>50岁和年龄<13岁患者占病例总数的78.6%(11/14);疼痛性质:锐痛、绞痛、隐痛、胀痛或不能描述的疼痛.均排除颅内感染及腹腔器质性疾病;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11例症状完全消失,3例症状无缓解行手术结扎分流管治愈.结论 行脑室-腹腔脑脊液分流术后腹痛原因为脑脊液中特殊蛋白成分对腹腔产生免疫刺激所致.腹痛特点为症状重,体征轻,压痛部位多变、不明确;腹膜刺激征多不肯定;疼痛性质不典型,多样化.治疗上给予积极有效的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治疗,多数患者预后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积水患儿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74例脑积水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手术年龄、病因、术者水平等因素对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结果 74例患儿中3例随访中断、3例因肿瘤复发死亡,其余68例患儿共行脑室腹腔分流术80次,其中分流术后感染8例,感染率为11.76%,分流管穿破空腔脏器合并颅内感染1例。结论分流术后感染多发生于术后早期,手术年龄小是分流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同病因及不同术者分流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2017年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先采取改良脑室外引流术,脑室段穿刺后连接直线型连接器、腹腔段分流管从腹部皮下切口穿出,并持续脑脊液引流净化,待病情稳定后去除脑脊液引流装置或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Evan’s指数、GCS评分及GOS预后评分。结果 共收治15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患者,年龄19~64岁。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Evan’s指数、GCS评分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例炎症控制后拔除脑室外引流管,余14例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出院GOS分级,恢复良好(4~5分)13例(86.7%),恢复较差(3分)2例(13.3%)。引流时间59~335 d,平均173.3 d。引流期间无颅内感染及分流管堵塞并发症。出院随访2~5年,平均4.5年,1例因分流管脑室段置于透明隔间隙导致脑室再次扩张,经透明隔造瘘并再次分流后治愈,余病例无并发症。结论 改良脑室外引流术可显著提高患者最终分流成功率,尤其适用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经反复治疗失败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贺淑梅  王平 《职业与健康》2003,19(5):151-152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后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方法:通过对17例重症脑外伤后脑积水行V—P分流术后的护理工作经验,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通过护理指导与观察,术后14例患者神经系统障碍有不同程度改善。9例下肢功能明显改善,其中7例能下地行走;9例智能改善38例小便能自控;2例癫痫消失;1例持续8个月睁眼昏迷,于术后13d神志转清,能遵命简单动作。术后并发分流管梗阻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1例死于心衰。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加强术后体位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正确指导早期的功能锻炼是促进恢复的关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脑室镜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50例脑积水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实验组行脑室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行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实验组术后感染1例(4%),分流管阻塞1例(4%)。对照组术后感染3例(12%),分流管阻塞4例(16%),脑室损伤1例(4%)。结论脑室镜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治疗措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脑室炎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总结6例脑室—腹腔(v-P)分流术后并发脑室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3-2000年间行V-P分流术108例中并发脑室炎的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肺炎链球菌及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1例,治愈4例,死亡2例。结论 尽早行脑脊液储液泵细菌培养加药敏,选择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同时拔除分流管,引流炎性脑脊液,感染控制后再行V-P分流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6例意识障碍、语言、智力与肢体运动明显好转,3例有所改善,1例持续昏迷者无变化。术后颅内感染1例,腹腔段堵管2例,均治疗后好转;1周后复查头颅CT见脑室明显缩小19例,脑室大小无改变者1例。结论: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早期诊断,及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出现的并发症积极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陈国欢  刘景平  傅尧  胡星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1):1523-1524
目的 探讨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手术指征的把握,手术时机及分流管的合理选择.方法 86例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患者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结果 该组手术无死亡,2例出现硬膜下积液,1例出现感染.随访6个月至3年,其中显效46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82.56%(71/86),无效率为17.44%(15/86).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腰穿测压及引流试验、影像学检查尽早确诊,选用适当压力的分流管,争取在6个月内行分流术是治疗正常压力性脑积水(NPH)的关键,多数患者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脊膜脊髓膨出合并脑积水的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脊膜脊髓膨出合并脑积水的发病机理和手术时机。方法 头颅CT6例。腰骶部CT2例,腰骶部X线照片6例。1例分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脊膜脊髓膨出修复术,5例一期手术,分流术中测量颅内压。结果 4例颅内压正常,2例颅内高压,1例分二期手术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脊膜脊髓膨出体积明显缩小。6例伤口愈合良好,随访半年至3年无复发,CT未见脑积水,临床症状好转。结论 脑积水可促进腰骶部脊膜脊髓膨出,在新生儿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膨出修补手术疗效良好。显微手术能防止术后脊髓栓系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7,(7):1040-1043
目的通过对疗效及并发症的分析,评估脑室-腹腔分流术在小儿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并为并发症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方法复习本组136例经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先天性脑积水及颅内出血、神经系统感染和颅脑外伤所致的继发性脑积水病例资料,对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136例患儿均在术后1~12个月内经CT或MRI扫描完成首次复查,此后定期复查至随诊截止,侧脑室均较术前明显缩小甚至恢复正常大小,且侧脑室角均较术前锐利。共3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3.53%),其中细菌性感染12例(8.82%),脑室端(近端)阻塞7例(5.15%),腹腔端(远端)阻塞5例(3.68%),分流阀阻塞3例(2.21%),硬膜下积液1例(0.74%),分流管远端退出腹腔2例(1.47%),分流管脱出体表1例(0.74%),脑脊液漏1例(0.74%),无术后死亡病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及继发性脑积水的成熟可靠的方法,疗效显著,脑积水情况术后均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须正确施行手术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积极预防及处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儿后对脑功能恢复的研究。方法分析该院在2008—2011年期间接收的28例儿童脑积水患儿,都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治疗方法,分流管以分流管以P.S.、9003、B.C.E.三种为优。对接受治疗的患儿进行手术前后的头颅CT/MRI、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以及术后对患儿在追踪随访,测定患儿的智能(DQ),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这28例儿童脑积水患儿中,其中有5例先天性脑积水,5例为颅内损伤患儿(其中3例为产伤,2例为摔伤),脑室端阻塞8例,腹腔端阻塞2例,并发细菌性感染6例,分流管进入阴囊2例,通过治疗有20例预后效果良好,4例无明显变化,2例因感染死亡。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小儿交通性脑积水及阻塞性脑积水迄今为止最优的方法,越早治疗对治疗效果越好,在手术期对患儿精心照顾,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从而达到患儿脑功能的快速恢复,使小儿基本上可以获得正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诊断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感染的12例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奇异变形菌1例,粪肠球菌1例;经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发现2例重度感染患者,感染控制后遗有癫痫、认知障碍和精神运动性阻滞等后遗症。结论颅内感染是脑积水分流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分流术后感染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侧脑经腹腔暂时性外引流治疗脑积水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脑积水患者8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3),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侧脑室经腹腔暂时性外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常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比较两组患者腹腔置管手术时间、颅内高压症缓解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的腹腔置管手术时间、颅内高压症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实验组分流管腹腔端梗阻和腹腔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4、8、16、24 h的疼痛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1),但术后48 h和72 h的疼痛评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侧脑室经腹腔暂时性外引流治疗脑积水可促进颅内高压的缓解,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1例透明隔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11例病人均行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总结该组病人的手术处理技巧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2个月~2.5年,11例病人术前症状全部消失,复查头颅CT显示囊肿缩小>90%5例,缩小75%~90%4例,缩小50%~74%2例。术后颅内少量积气1例,穿刺皮质表面少量出血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结论CT引导脑立体定向下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手术简单,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孙健 《现代医院》2006,6(12):54-54
患者,男。48岁,2004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记忆力下降、伴头痛、头昏、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发热。抽捕等症状。5月经头部CT检查提示:脑积水。在当地医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上述症状消失,能正常上班。9月再次出现行走不稳等症状,经检查提示分流管腹腔端堵塞,调整分流管腹腔端至右侧麦氏点,患者症状叉缓解。2005年1月又出现行走不稳、记忆力下降、头痛、头昏等症状,到省三甲级医院就诊为“脑积水”。遂拔除右侧分流管,经左侧额角穿刺行脑室镜三脑室底部造瘘术,术后症状改善不明硅,又行左侧侧脑窜-右心房分流术,术后一个月再次出现行走不稳等症状,在市级医院拔除左侧侧脑室-右心房分流管,左侧脑审三角区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2015,(7):70-71
目的探讨应用"腰-腹腔脑脊液分流系统"行脊髓蛛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慢性脑积水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6例应用脊髓蛛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慢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结果。总结"腰-腹腔脑脊液分流系统"在该类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经验。结果 36例患者随访3~16个月,34例脑积水均得到控制,复查CT脑室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缩小,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2例出现阻塞,需再次手术调整,1例出现低颅压反应;无1例出现感染,无1例出现腰痛不适。结论此分流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慢性性脑积水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脑室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及实用性。方法选取115例在我院接受腹腔脑室分流手术治疗的脑积水患者,收集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5例患者中,55例恢复良好,55例症状改善,5例分流失败结论腹腔脑室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方法多样等优点,但术中需规范操作,注意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