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童出现矮小症的原因,分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结果。方法择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89例矮小症儿童患者,于治疗前全部患儿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查,然后给予精氨酸和左旋多巴激发患儿体内的生长激素。结果大部分患儿属于缺乏生长激素,小部分患儿则属于特发性矮小。经研究后发现患儿用药后半小时和1 h中峰值最高。结论药物激发生长激素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蒋慧珍 《安徽医药》2013,(10):1817-1819
目的探讨适合身材矮小患儿有效、简单而可靠的生长激素(GH)激发试验的方法及减少其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3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矮小症住院患儿71例,予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并加强试验前、试验中、试验后的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71例共497次静脉采血全部顺利完成,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左旋多巴口服联合精氨酸静脉滴注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方法简单,有效的护理可预防和减轻试验过程的不良反应,是顺利完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矮小症患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照组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时予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予以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试验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试验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降低矮小症息儿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儿童矮小症病因及临床诊治研究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2016年2月1日至2022年9月1日收治的110例矮小症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组矮小症儿童男性55.45%,女性44.55%,平均年龄(7.91±2.69)岁。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症(GHD)40.00%,部分性GHD43.64%,特发性身材矮小(ISS)和家族性矮小症(FSS)13.64%,体质性生长和青春期延迟0.91%,Turner综合征1.82%。GHD组和ISS+FSS组对比年龄均值、性别构成、BMI均值无明显差异(P> 0.05)。GHD组和ISS+FSS组对比骨龄落后(实际年龄-骨龄)平均值更大(P <0.05)。BMI与骨龄落后值相关系数为-0.356(P <0.01)。激发试验峰值出现时间空腹(1.8%)、30 min(10.0%)、60 min(49.1%)、90 min(29.1%)、120 min(10.0%)。结论 GHD是矮小症的主要病因。GHD常见骨龄落后,但骨龄正常或者超前也可能存在GHD。BMI与骨龄有相关性,BMI越大可能存在骨龄正常或超前。胰岛素和可乐定激发试验...  相似文献   

5.
黄秋芳  唐卉 《河北医药》2007,29(5):453-454
目的 对保定地区208例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正常儿童2个标准差(-2s)的矮小儿童进行病因分析. 方法 除常规检查外,对其中124例身材匀称、智力正常、骨龄较实际年龄落后2年以上,除外遗传代谢疾病和慢性心、肝、肾疾病者,行2种生长激素(GH)激发试验. 结果 垂体性矮小共59例占28.3%,其中有难产史者36例,占垂体性矮小的61.0%.非垂体性矮小110例占52.9%,其中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42例,家族性矮小、原基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慢性疾病及原因不明的矮小共68例.遗传代谢病共39例,占18.7%,主要为21-三体综合征(17例)、特纳氏综合征(5例)和肾小管酸中毒(6例),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4例)等. 结论 矮小儿童早期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身材矮小逐渐被家长、患儿及社会所重视,身材矮小的病因很多,如垂体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宫内发育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家族性矮小、染色体病变、遗传代谢性疾病及慢性全身性疾病等[1]。其中部分矮小病因可通过早期治疗得到达到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儿科诊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支持,并补充定量钙及赖氨基醇维生素B。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每晚临睡前1h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0.15U/(kg·d),连续治疗6~18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生长速度(GV)、骨龄(BA)、骨龄对应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BA)、年龄对应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CA)、骨龄/实际年龄(BA/CA)、预测成年身高(PAH)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惠儿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治疗组GV、HtSDSBA、HtSDSCA、PA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BA、BA/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出现注射部位皮肤红肿1例,为一过性,停药后自行消失,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安全、有效,可有效增加患儿生长速度,对骨龄的增长不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矮小儿童及正常小儿尿生长激素测定结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戈力  叶大勋 《天津医药》1996,24(2):109-110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在本院治疗的80例矮小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成常规组(饮食、睡眠、运动干预等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身体指标、胰岛素生长因子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矮小症患儿治疗6个月后身高增长速度(9.59±1.94)cm/年、预测成年身高(170.52±10.39)cm、身高标准差积分(-1.64±0.36)、身高标准差分值(-0.78±0.40)四项身体指标和胰岛素生长因素结合蛋白3(3.90±1.47)μg/m L、胰岛素生长因子1(328.54±114.52)ng/m L两项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人类生长激素以脉冲式分泌,临床上常用药物来刺激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协助矮小症病因诊断,可乐定就是其中常用药物之一。今就其发生的一些不良反应作一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按1995年我国汉族儿童年龄身高标准,选取矮小症病人118例,其中男85例,女33例;年龄最小3岁11个月,最大17岁8个月,平均7岁6 6个月。所有病人除矮小外无其他脏器疾病史。1 2 方法 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用可乐定后取卧位;第二组用可乐定后取坐位;第三组用精氨酸作对照组,体位自如。所有病例在用药后每隔半小时抽血1次,至2h试验结束时测BP、P、R、血糖(G…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在不同年龄段矮小症患儿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就诊的生长激素缺乏的矮小症患儿87例。所有患儿均接受6个月的生长激素治疗,分析治疗后患儿年龄与身高的增长和骨龄低于年龄数的相关性,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患儿年龄与身高增长值、骨龄低于年龄数的改善程度均呈负相关,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 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儿童效果良好,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对于矮小症儿童应做到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3~14岁矮小儿童的病因,为该类患儿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医院内分泌科3年内收治的198例矮小症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本组病例中导致患儿生长迟缓的病因有14种,主要病因有生长激素缺乏症( GHD)75例(37.88%),特发性矮身材( ISS)43例(21.72%),青春发育延迟(CDGP)20例(10.10%),性早熟(SP)13例(6.56%)。结论导致生长迟缓的病因繁多,以 GHD、ISS、CDGP 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ISS)对成年终身高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为ISS并使用生长激素治疗,且目前已达到成年终身高的86例患儿,其中男50例,女36例。根据用药时间分为长疗程组(≥1年)65例和短疗程组(<1年)21例。观察患儿身高标准差积分(HSDS)、基线身高标准差积分(BHSDS)、遗传靶身高(TH)、遗传靶身高标准差积分(THSDS)、接近成年终身高(NAH)、接近成年终身高标准差积分(NAHSDS) 等指标。结果:长疗程组患儿NAHSDS大于短疗程组(P<0.05);长疗程组患儿NAHSDS大于THSDS(P<0.05);短疗程组患儿NAHSDS小于THSDS(P<0.05);75.6%(65/86)的患儿最终身高达到正常身高,其中长疗程组中95.2%患儿最终身高达到正常身高。结论:使用生长激素治疗ISS患儿,长疗程(≥1年)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20例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和2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临床资料,两种疾病患儿均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儿身体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疾病患儿治疗后生长发育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疾病患儿治疗后生化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患儿均出现皮疹、注射部位硬结等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后,均可有效缓解,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改善生长发育指标与生化指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治疗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后可缓解,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Medline、CNKI等国内外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分析。结果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各个类型的儿童矮小症均有一定的疗效;短时间使用该激素治疗儿童矮小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不良反应都可以治愈或停药后消失。结论运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生长激素激发实验中激素水平高峰时间,以减少临床抽血次数,减少患儿痛苦。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因矮小(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2008年指定的身材矮小诊断标准)来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生长发育及内分泌专业就诊,且完成生长激素刺激试验的416例患儿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生长激素刺激试验中的生长激素达峰时间的规律。结果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后90min生长激素水平(5.09±4.96pg/mL)高于0min(1.66±2.60 pg/mL)、30min(2.04±3.62pg/mL)、60min(4.46±5.57pg/mL)、120min(3.10±3.62pg/mL),60min生长激素水平高于0min、30min及120min生长激素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氨酸与左旋多巴联合激发试验可于试验后60min及90min采取血样测试,以减少患儿采血所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儿童矮小症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36例在辽宁省锦州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收治疗的矮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2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激素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激素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激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矮小症患儿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可以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如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胰岛素、左旋多巴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观察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从2010年9月开展了生长激素测定,2年来我科为196例矮小儿童做了胰岛素激发试验和左旋多巴激发试验,以测定其GH水平,为专科医师诊断治疗矮小症提供了准确的依据。结论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非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NGHDSS)患儿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武汉亚心总医院儿科收治的NGHDS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小剂量rhGH[0.10 U/(kg·d)]联合营养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rhGH[0.15 U/(kg·d)]联合营养治疗,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身高变化、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和生长速度(GV),分析治疗前后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HtSDS[对照组(-1.98±0.19)分,观察组(-1.72±0.16)分]、GV[对照组(6.53±0.85)cm/年,观察组(10.36±1.02)cm/年]、身高[对照组(125.06±3.85) cm,观察组(130.89±3.06)cm]及血清IGF-1[对照组(258.76±99.85)μg/L,观察组(301.30±121.26)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