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归对CCl4所致肝损伤大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在腹腔注射CCl4的同时,于不同实验阶段投予当归注射液。12周后,取肝脏作VG和HE染色,以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及肝内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早、中期投予当归注射液组,其肝纤维化程度显著轻于后期投药组,肝内胶原含量亦显著少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研究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发生的机制,我们对49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检测了其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以及Ⅳ型胶原(Ⅳ-C)等,同时对其肝组织进行了LN、Ⅳ-C、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细胞角蛋白(CK)等免疫组化研究。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肝硬变慢性重型肝炎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及急性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组各项指标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以Ⅳ-C升高明显,重度(S4)患者显著高于轻度(S0~2)患者(P<0.01)。肝组织a-SMA、Ⅳ-C、LN的表达亦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逐渐明显。作者认为,肝纤维化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生成细胞的来源以及Ⅰ、Ⅲ、Ⅳ型前胶原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演变规律。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及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对CCl4诱导SD大鼠肝纤维化不同阶段(20周内)α1(Ⅰ)、α1(Ⅲ)及α1(Ⅳ)前胶原mRNA的表达进行动态观察。结果(1)肝纤维化时α1(Ⅳ)前胶原mRNA早期即迅速升高,α1(Ⅲ)前胶原mRNA呈优势性表达,α1(I)前胶原mRNA含量的增加则较为缓慢;(2)肝纤维化早期,变性坏死区结蛋白阳性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的Ito细胞及肌纤维母细胞表达α1(Ⅲ)、α1(Ⅳ)及α1(Ⅰ)前胶原mRNA。纤维化中、后期,三种前胶原mRNA表达主要见于间隔内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结论二者构成肝纤维化时的主要胶原生成细胞。此外,窦内皮细胞也参与肝内Ⅳ型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影响纤维化肝脏脂质过氧化与间质性胶原酶活性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方法: 以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肪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而后予以甘草酸二铵口服治疗,正常大鼠与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与胶原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炎性坏死与胶原沉积病理改变,按试剂盒方法检测血清肝功能(ALT、AST、Alb与总胆红素等)变化,检测肝组织主要过氧化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酶底物反应法分析肝组织间质性胶原酶活性变化,RT-PCR法分析肝组织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 结果: 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肝脏有明显胶原沉积与肝纤维化,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炎性损伤坏死;甘草酸二铵药物组明显减轻模型大鼠肝组织损伤坏死与胶原沉积等病理变化。模型大鼠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总胆红素含量、ALT与AST活性、白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药物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含量、AST与ALT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白蛋白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此外,药物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151.3±37.3 μg/g)明显少于模型组(170.9±15.3 μg/g,P<0.05),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弱于模型组(P<0.05);肝组织MDA含量(1.96±0.23 μmol/g)低于模型组(2.44±0.32 μmol/L, P<0.05),SOD水平(19.60±0.97 NU/g)高于模型组(20.60±0.33 NU/g,P<0.05),GSH含量(47.0±9.1 g/g)与GSH-Px活性(53.1±4.1 U/g)高于模型组(41.2±3.5 g/g;46.7±6.1 U/g,P<0.05);肝组织间质性胶原酶活性(43.89±7.74 U)高于模型组(32.01±2.75 U,P<0.05)。 结论: 甘草酸二铵有明显抗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与提高肝组织间质性胶原酶活性的作用,该作用是药物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肝纤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57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抗肝纤冲剂配合常规护肝药物治疗;对照组12例仅用常规护肝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并观察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及肝内Ⅳ型胶原免疫组化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病理及肝内IV型胶原恢复程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抗肝纤冲剂配合常规护肝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可逆转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活性。方法:建立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完成后予hALR 腹腔注射。观察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及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可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ALT、AST、LDH水平;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表明hALR治疗组大鼠肝组织胶原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及阴性对照组;病理组织切片也发现hALR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及阴性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可逆转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在25%当归注射液、前列腺素E2(dmPGE2)的肺脏保护作用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当归组、PGE2组。按博莱霉素(BLM)5mg/kg体重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当归组、dmPGE2组术后分别给于25%当归注射液(腹腔内注射)、dmPGE2(肌肉注射),于第28天处死全部大鼠。制备大鼠肺组织切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CTGF mRNA、纤维连结蛋白(FN)和Ⅲ型胶原(Col-Ⅲ)在肺内的表达,HE染色评价肺纤维化程度。结果模型组CTGF mRNA、FN和Col-Ⅲ的表达及肺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当归组及PGE2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两治疗组间比较,除CTGF外,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CTGF表达水平与肺纤维化程度(r=0.886;P<0.01)、FN(r=0.836;P<0.01)和Col-Ⅲ(r=0.918;P<0.01)呈正相关关系。结论25%当归注射液可能通过下调CTGF而减轻肺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166例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尾肽(PⅢNP)、层粘蛋白(Ln)与Ⅳ型胶原(Ⅳ-C)。结果是:HA、PⅢNP、Ln在各型肝病人中血清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1),IV-C在除急性肝炎组外的其余各组血清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HA、PⅢNP、Ⅳ-C的含量,慢活肝、肝硬化组的病人高于慢迁肝组的病人(P<0.01)。肝硬化组病人Ln高于慢迁肝组病人(P<0.05)。HA、PⅢNP、Ⅳ-C、Ln与SB、ALB有相关性,而与ALT无关,慢活肝组病人PⅢNP平均值高于肝硬化组的病人。提示这些肝硬化指标在反映肝纤维化程度上有实用意义,似乎PⅢNP更能功态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但这些肝纤维化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受肝细胞损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Ⅴ型胶原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化技术和图像分析法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肝内Ⅰ、Ⅲ和Ⅴ型胶原(ColⅠ、ColⅢ和ColⅤ)的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ColⅤ的变化和分布与ColⅠ和ColⅢ不尽相同:早期增加快于ColⅠ和ColⅢ,常分布于变性坏死的肝细胞周围;中期与ColⅠ和ColⅢ的增加同步;后期则渐趋回落。结论:在整个病变过程中ColⅤ具有多种细胞来源,它在病灶部位的沉积可能对促使肝纤维化的发生、病变的活跃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熊果酸(UA)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内胶原沉积的改善作用及其对NADPH氧化酶2(NOX2)/活性氧簇(ROS)/NLRP3炎性小体活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Cl4模型组及UA治疗组。用CCl4诱导构建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一半用作UA治疗组。用试剂盒检测血清ALT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内胶原沉积;RT-q PCR法检测Nox2、Nlrp3、caspase1及IL-1β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肝脏中NOX2、NLRP3、casepase-1 p45、caspase-1 p10及IL-1β蛋白表达;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肝脏组织内R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l4模型组血清ALT水平升高(P0.05),Ishak's肝纤维化评分明显上升,胶原沉积明显增多(P0.05),Nox2、Nlrp3、Caspase1及IL-1β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NOX2、NLRP3、caspase-1 p10及IL-1β蛋白的表达均出现明显增加,肝组织内ROS含量增加(P0.05);与CCl4模型组相比,UA治疗组血清ALT含量下降(P0.05),肝脏Ishak's肝纤维化评分及胶原沉积减少(P0.05),Nox2、Nlrp3、caspase1及IL-1β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NOX2、NLRP3、caspase-1 p10及IL-1β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肝脏组织内ROS水平显著改善(P0.05)。结论 UA减轻肝脏炎性反应并减少肝内胶原沉积,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内NOX2/ROS/NLRP3炎性小体活化及IL-1β的释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