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研究发现类胆碱物质可增加乙酰胆碱的弥散及终板电流的幅度,对神经肌肉接点功能退化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目的:观察氯化胆碱对制动性骨骼肌萎缩的防治作用及对骨骼肌萎缩大鼠肌肉生成抑制素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可塑性石膏固定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右后肢制备肌萎缩模型。治疗组每日灌胃氯化胆碱(15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4周后解剖右后肢腓肠肌,检测腓肠肌收缩张力、肌湿质量、蛋白质水平及肌肉生成抑制素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腓肠肌的收缩张力、肌湿质量、蛋白质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5或P < 0.01),肌肉生成抑制素mRNA表达显著增高(P < 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腓肠肌的收缩张力、肌湿质量、蛋白质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肌肉生成抑制素mRNA表达显著降低(P < 0.05)。说明氯化胆碱能够显著提高制动性萎缩骨骼肌的收缩张力、肌湿质量、蛋白质水平,减少肌肉生成抑制素mRNA的表达,从而有效抑制骨骼肌制动性萎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探讨经穴输氧治疗大鼠颅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100只被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损伤对照组、电针组(取百会、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电针治疗) 、常规治疗组(给予仙台合剂0.417ml /100g) 、经穴输氧组(将氧气按0.01ml /min输入穴位) 5组。后3组大鼠制备脑损伤模型。各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进行对应治疗14天后活杀动物取双侧脑组织,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丙二醛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 活性变化并观察各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同时进行脑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各治疗组SOD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 P < 0. 05) ,经穴输氧组高于各治疗组( P均< 0. 05) ,经穴输氧组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P < 0. 05) ,而低于各治疗组( P均< 0. 05) ;与假损伤对照组比较, 各治疗组可显著降低伤侧及对侧脑组织NOS 活性, 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或P < 0.01) ; 且经穴输氧组伤侧NOS 活性显著低于电针组和常规治疗组(P < 0.05 和P < 0.01);大鼠脑损伤后经穴输氧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 全血高切比黏度、高切还原比黏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 与电针组比较, 全血高切比黏度、高切还原比黏度、血细胞比容均有显著性差异(P 均< 0.05) , 而纤维蛋白变化不大。治疗前创伤各组双侧半球不对称,伤侧半球明显肿胀,挫伤中心区有出血、神经细胞坏死,挫伤周边神经组织水肿、细胞肿胀、毛细血管塌陷、有血管外出血;治疗后各组均为正常脑表现。结论:经穴输氧对大鼠脑损伤后遗症有效,可以改善脑部血供,改善血液流变性,纠正组织缺血缺氧,使机体具有对抗自由基损害的具有保护神经细胞或促进神经修复,为进一步研究中西结合治疗脑损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背景:已有诸多实验证实针灸足三里穴能够有效地缓解运动疲劳。 目的:观察毫针针刺及艾灸足三里穴(ST36)对运动疲劳大鼠的运动耐力、骨骼肌微循环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针刺及艾灸两种不同疗法缓解运动疲劳作用的差异。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动物实验,于2008-06/07在华南师范大学光子中医学实验室完成。 材料:SPF级雄性成年SD大鼠24只,体质量220~260 g。 方法:SD大鼠24只,适应性游泳后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及针刺组,每组6只。采用无负重游泳方式建立大鼠运动疲劳模型,艾灸组及针刺组在游泳运动的同时,分别采用毫针及艾灸刺激足三里穴,1次/d,共10 d。末次力竭运动结束后检测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大鼠骨骼肌微循环及线粒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 结果:实验第9天,艾灸组大鼠的运动耐力显著高于同时间点模型组的运动耐力(P < 0.05);实验第11天,艾灸组和针刺组的大鼠的运动耐力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的大鼠同时间点的运动耐力(P < 0.05),艾灸组和针刺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艾灸组双侧胫骨前肌的血流灌注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 < 0.05);针刺组腹直肌的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 < 0.05)。艾灸组双侧胫骨前肌线粒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 < 0.05); 针刺组双侧胫骨前肌线粒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艾灸组(P < 0.05)。 结论:艾灸足三里穴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疲劳大鼠骨骼肌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增加骨骼肌血流灌注,缓解外周骨骼肌的运动疲劳,提高运动耐力,其效应优于针刺足三里穴。  相似文献   

4.
背景:髌腱末端病是腱止点部位的微细损伤,股四头肌群中的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之间的力量平衡发生变化,可直接导致髌骨产生异常运动从而对腱止点部位产生影响。 目的:比较与分析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力学特征和股四头肌表面肌电图的变化规律,为髌腱末端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观察,于2009-06/07在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运动机能评定实验室完成。 对象:选择患有髌腱末端病的男性运动员10人为髌腱末端病组,年龄(21.44±1.51)岁。配对选择10名无膝关节伤病的运动员作为正常对照组,年龄(21.37±1.36)岁。 方法:对两组受试者分别进行膝关节力量和表面肌电测试,比较与分析膝关节屈肌力矩、伸肌力矩和股四头肌表面肌电的变化。 主要观察指标:①等速运动时两组对象屈伸肌力矩的比较。②两组对象股四头肌表面肌电积分值的比较。③两组对象股内侧肉和股外侧肌表面肌电积分值比率的比较。 结果: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时,末端病组屈伸肌峰力矩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股内侧肌表面肌电积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两组股外侧肌和股直肌表面肌电积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时,末端病组股内侧肌/股外侧肌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 结论: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屈肌与伸肌的力量差距较为突出,存在股内侧肌活动低下和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之间不平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背景:黄芪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作用时间长,并且对肾炎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目的:观察黄芪对豚鼠离体膀胱逼尿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08/2006-02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心理学研究所完成。 材料:实验动物选用普通级医学实验动物三色毛豚鼠,雌雄不拘,体质量350~450 g。 方法:猛击豚鼠头部致昏,迅速取出豚鼠膀胱,切取2条6 mm×2 mm纵行肌条置于灌流肌槽中,一端与肌肉张力换能器连接,记录肌条的等长收缩活动。待肌条自发活动平稳后加入药物。黄芪采用累计加药法,累计浓度依次为1%,3%,10%,30%,100%,200%,加药间隔2 min;加入阻断剂2 min后再累计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芪,加入的阻断剂分别为维拉帕米、酚妥拉明、阿托品、六烃季铵。 主要观察指标:黄芪及拮抗剂加黄芪对豚鼠离体膀胱逼尿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 结果:黄芪剂量依赖性增加膀胱逼尿肌条的张力、收缩波平均振幅(r=0.928,0.962,P < 0.01),较高浓度时增加收缩频率(P < 0.01)。维拉帕米使黄芪增加逼尿肌条收缩张力的作用明显减弱,但不影响黄芪增加逼尿肌条收缩波平均振幅和收缩频率的作用。酚妥拉明使黄芪增加逼尿肌条收缩张力和收缩频率的作用明显减弱,但不影响黄芪增加逼尿肌条收缩波平均振幅的作用。阿托品使黄芪增加逼尿肌条收缩张力、收缩波平均振幅和收缩频率的作用明显减弱。六烃季铵基本不影响黄芪对于膀胱逼尿肌条的作用。 结论:黄芪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膀胱逼尿肌条张力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激动L-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受体和M受体实现的;剂量依赖性增加收缩波平均振幅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激动M受体实现的;较高浓度时增加收缩频率的作用可能是部分通过激动M受体和α受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背景:CD58是一种糖蛋白,属于免疫蛋白超家族成员,广泛表达于人体各种免疫细胞和红细胞,是红细胞调控T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天然免疫物质基础。 目的:通过在神阙、关元等传统保健穴上施灸,观察对健康人群红细胞CD58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前后对照、调查分析。于2008-03/12在山西中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 对象:选择山西中医学院在校健康大学生40例,男女各20例,平均年龄21.08岁。受试者均知情同意。 方法:将以熟地、山药、山茱萸等为主方的药物制成药饼置于受试者神阙、关元、足三里、脾俞、肾俞等穴施灸,隔日1次,共灸10次,进行施灸前后的对比。 主要观察指标:在施灸前、后分别进行血细胞的常规检查,流式细胞仪测定红细胞表面CD58分子的阳性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 结果:施灸后红细胞、白细胞数量较施灸前显著升高(均为P < 0.01);与施灸前相比,红细胞CD58分子的阳性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施灸前(均为P < 0.01)。其中,红细胞CD58荧光强度的变化尤为突出。 结论:红细胞CD58分子数量表达与艾灸密切相关,隔药饼灸增强了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背景:针灸与药物均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有效方法,电针与常用减肥药西布曲明影响肥胖机体脂肪细胞产物是否存在差异? 目的:观察电针与常用减肥药西布曲明影响肥胖大鼠脂肪细胞产物的差异,以探讨针灸减肥的机制。 设计:分层随机对照设计。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实验室。 材料:选用120只生后45 d雄性SD大鼠,由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盐酸西布曲明胶囊由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X20010279;电针仪为韩氏LH402A穴位神经电刺激仪,由北京华卫产业开发公司生产。 方法:实验于2004-10/2006-11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实验室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高脂高能量饲料喂养100只SD雄性大鼠,选择食源性肥胖大鼠54只,分为电针组、药物组、肥胖组,每组18只,并以18只正常饲料大鼠为正常组。② 电针组大鼠均以2/15 Hz,4 mA的电针治疗,针刺穴位为同侧的“后三里”、“内庭”,每次针一侧2个穴位,隔日交替。以自制的束缚装置固定,治疗时大鼠处于清醒而不剧烈挣扎状态,治疗时间15 min/d,每6天休息1 d,共观察49 d,治疗42次;药物组采用0.2 g/L盐酸西布曲明溶液2.0 mg/(kg·d)灌胃;正常组及肥胖组与针刺组同样束缚而不针刺。 主要观察指标:①肥胖指标: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体长、减重率及脂体比,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②胰岛素敏感性指标: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葡萄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③脂肪细胞分泌调节物质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抵抗素、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及其可溶性受体水平。 结果:纳入大鼠120只,食源性肥胖大鼠模型成功54只及正常组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肥胖组大鼠体质量、体脂量、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电针组大鼠体质量、体脂量、脂体比、胆固醇、三酰甘油低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药物组大鼠三酰甘油低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电针组减重率高于药物组,脂体比低于药物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②肥胖组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明显高于正常组,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电针组及药物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低于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③电针组大鼠脂联素水平高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药物组大鼠抵抗素水平低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电针在改变肥胖大鼠脂肪组织异常分泌的产物方面的作用较西布曲明更为明显,这可能是针灸减肥和防治肥胖相关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36例重症手足口病伴急性迟缓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运动疗法、等速肌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普通针刺等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加用MyoTrac肌电生物反馈系统。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对患儿进行被动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测量、胫骨前肌表面肌电检测。结果治疗后2组踝关节ROM增加、自主收缩时胫骨前肌肌电积分(iEMG)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对比,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患儿踝关节ROM及胫骨前肌的iEMG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显著提高重症手足口病伴急性迟缓性瘫痪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可作为该类患儿下肢功能康复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涉及多种关节构成组织,其中骨骼肌的地位日渐引起研究者关注。 目的:通过观察骨关节炎C57小鼠骨骼肌收缩蛋白α-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表达状况,探讨柔肝中药软骨制剂利胶囊对收缩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9/2007-01在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完成。 材料:选取7周龄清洁级C57小鼠18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5) g。软骨利胶囊(柔肝中药制剂),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标准化中心提供。 方法:18只C57小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软骨利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对小鼠进行运动负荷训练造模。软骨利组给予0.2 mL软骨利溶液(约含2 mg软骨利)灌胃5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2 mL生理盐水灌胃5周。 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股四头肌肌α-actin、肌球蛋白重链4种亚型(Ⅰ,Ⅱa,Ⅱd/x,Ⅱb)mRNA表达水平。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α-actin mRNA显著低表达(P < 0.05),肌球蛋白重链Ⅱa,肌球蛋白重链Ⅱd/x mRNA 低表达(P < 0.05)。与模型组比较,软骨利干预组α-actin与多种肌球蛋白重链亚型mRNA表达水平上调(P < 0.05)。 结论:柔肝中药制剂软骨利能够促进骨骼肌收缩蛋白基因表达,提示其可改善骨关节炎动物骨骼肌肌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对改善抑郁症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将9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加合用电针组(合用电针组)48例,单纯帕罗西汀组(单纯药物组)45例,观察3周。于治疗前硬治疗3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事件相关点位P300,评定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周合用电针组有效率89.6%.单纯药物组为80%(P〈0.05)。治疗后HAMD评分、P300潜伏期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P300波幅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合用电针组P300波幅明显高于单纯药物组(P〈0.05),合用电针组P300潜伏期明显低于单纯药物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对改善抑郁症认知功能有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对多系统萎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的改变对多系统萎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诊断多系统萎缩的患者组和27例非多系统萎缩者为对照组,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查,观察静息时有无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的平均时限、平均波幅、多相波百分比、有无卫星电位;大力收缩时的相型和波幅.对2组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系统萎缩患者组25例(92.6%)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平均时限、平均波幅、多相波百分比、自发电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查对多系统萎缩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怀疑多系统萎缩时该项检查可作为常规的电生理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对拟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东莨菪碱,胃饲三氯化铝(AlCl3)制备多因素损伤拟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在造模同时给予电针干预,穴位选择为百会、大椎、肾俞、足三里。应用跳台实验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透射电镜测定突触面数密度、面积密度和体积密度变化。结果跳台实验(潜伏期、错误次数)提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能够改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延长潜伏期和减少错误次数(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面数密度、面积密度和体积密度均减小(P〈0.05);模型电针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面数密度、面积密度和体积密度均有所增大(P〈0.05)。结论电针可以改善拟AD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机制可能为电针促进突触可塑性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针药结合对心肌缺血的改善存在协同作用,但对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 目的:观察电针“后三里”穴位结合不同浓度丹参预防心肌缺血的效应及丹参酮ⅡA在血液和心肌中的水平,探究针药结合协同作用的可能途径。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高剂量药物组,低、高剂量药物+针刺组。低、高剂量药物组分别用0.1和0.2 mg/L的丹参煎剂灌胃。针刺组电针“后三里”穴位。观察大鼠灌胃丹参后心电图T波、心肌和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的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法观测丹参酮ⅡA在血清及心脏组织中的质量浓度。 结果与结论:电针结合不同浓度的丹参可以降低心电图T波及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水平,说明对心肌缺血所致的损伤有保护作用。相同时间内丹参酮ⅡA在低剂量药物+针刺组大鼠血清样品中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 < 0.05),而在心脏组织匀浆样品与低剂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 0.05),说明电针在药物浓度较低时可以起到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血药浓度的提高,但并不增加靶器官上的药物浓度。由此可知,电针“后三里”穴位对丹参酮ⅡA吸收有促进作用,丹参煎剂配合电针刺激能显著提高丹参酮ⅡA在血中的药物浓度。 关键词:丹参酮ⅡA;电针;针药结合;心肌缺血;后三里;组织构建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单一的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居多,不能综合的阐述生物机制。 目的: 应用蛋白芯片技术对电针足阳明胃经(穴)促进大鼠胃黏膜修复过程中相关蛋白磷酸化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研究。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实验于2006-11/2008-1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经穴与脏腑相关重点研究室完成。 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15只用于制备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 方法:将20只SD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与模型组每天只捆绑不针刺;针刺治疗组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梁门、四白穴,接上G6805治疗仪,疏密波,频率4/50Hz,输出电压2-4V,强度以肢体轻微颤抖为度,30min/次,1次/天,连续7天。针刺对照组则在同一时间针刺双侧的足三里、梁门、四白穴内侧约0.3cm的非经非穴点,其余的处理均同针刺对照组。 主要观察指标:参照GUTH法行胃黏膜损伤指数;各组间上下调(磷酸化水平变化≥1.5倍)蛋白的归属通路的比较。 结果:模型组胃黏膜损伤指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值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针刺对照组(P<0.01),而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蛋白芯片分析示:针刺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均可上调模型组的蛋白磷酸化的水平(≥1.5倍),但针刺治疗组上调的蛋白参与多个信号转导通路,而针刺对照组上调的蛋白虽归属多个通路,但只有单个蛋白被激活,不能形成信号途径,同时针刺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还可下调模型组蛋白磷酸化水平(≥1.5倍),其结果与上调的蛋白相似,针刺对照组与针刺治疗组差异通路比较,蛋白归属通路的数量以及归属通路的蛋白量均有显著差异,且针刺对照组MAPKS通路缺如。 结论: 电针足阳明胃经(穴)可引起大鼠胃黏膜损伤后修复信号蛋白的多个信号通路的激活,提示电针促胃黏膜修复其机制是一个多通路、多水平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5.
背景:对于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目前尚无共识,或许单一细胞移植可能并不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最佳选择。如何选择适当的干预手段予以联合应用,并使之实现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是细胞移植策略中的重点问题。 目的:探讨大鼠嗅鞘细胞移植与督脉电针联合应用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8/2008-08在清华大学二附院脑神经病研究所实验室完成。 材料: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0只,取10只用于制备嗅鞘细胞,剩余6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嗅鞘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联合组,15只/组。 方法:各组大鼠均建立脊髓全横断模型。造模后暴露脊髓,嗅鞘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向填入脊髓横断处的明胶海绵内缓慢注射嗅鞘细胞悬液10 μL;模型对照组、督脉电针组同法注射等量DMEM-F12培养液。从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督脉电针组、联合组动物接受1次/d的督脉电针治疗,选大椎穴(DU14)、命门穴(DU4)进行针刺,针刺深度5 mm,大椎穴接正极,命门穴接负极,电针15 min,电针频率20 Hz,持续脉冲电流12~15 mV,连续7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 主要观察指标:造模后BBB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脊髓诱发电位检测结果。 结果:各组动物均成活10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造模后4~10周嗅鞘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联合组BBB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 < 0.05),且联合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嗅鞘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P < 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造模后4~10周嗅鞘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联合组波幅电压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反应潜伏期均明显降低(P < 0.05或P < 0.01),且联合组差异变化尤为显著。嗅鞘细胞移植组与督脉电针组各指标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 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和督脉电针联合应用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突触的再生,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背景:肌梭的传入冲动减少与失用性肌萎缩的发生密切相关。高频正弦波振动能够兴奋肌梭,肌梭传入活动的增加可以增强骨骼肌的肌电活动,理论上能对抗比目鱼肌萎缩。 目的:验证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后肢制动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5/2009-01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SPF级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配对原则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制动组、振动组,每组10只动物。 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大鼠后肢制动(石膏固定)作为肌肉失用模型,在后肢制动的14 d期间,振动组大鼠制动肢体的比目鱼肌部位实施高频振动(100 Hz;500 μm,480 s/d)。之后取各组大鼠比目鱼肌。 主要观察指标:①称其湿质量,计算出湿质量体质量比。②采用酶组化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骨骼肌纤维的横截面积以及Ⅰ、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 结果:①14 d后,制动组大鼠比目鱼肌湿质量、湿质量/体质量及肌纤维横截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P < 0.05);同时,制动组大鼠比目鱼肌Ⅰ型肌纤维所占比例下降而Ⅱ型肌纤维比例增高(P < 0.05)。②制动加高频振动组大鼠14 d后,与制动组相比,比目鱼肌的湿质量、湿质量/体质量及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有明显增大(P < 0.05)。 结论:高频正弦波振动可有效地对抗(预防)制动引起的比目鱼肌萎缩。  相似文献   

17.
背景:脂联素对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合成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活性的调节,研究表明部分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影响脂联素代谢,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并与坎地沙坦进行比较。 方法:体外培养、诱导分化3T3-L1脂肪细胞,分别用空白培养液、坎地沙坦(10 μmol/L)和替米沙坦(10 μmol/L)干预3T3-L1脂肪细胞,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和ELISA法检测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及培养液中脂联素的分泌水平。 结果与结论:与空白组和坎地沙坦组相比,替米沙坦组脂肪细胞脂联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 < 0.05或P < 0.01),但各组间脂肪细胞培养液中脂联素的分泌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替米沙坦可以明显增加脂肪细胞脂联素的表达,但并不增加脂联素的分泌水平,其促进脂联素表达的作用优于坎地沙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EN)或肠外营养(PN)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营养状况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97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EN组48例,PN组49例。入院后分别给予EN或PN支持治疗,于入院后2、4和8d清晨分别测定患者24h尿尿素氮、尿肌酐及空腹血清白蛋白、血浆胃动素(MTL)和缩胆囊素(CCK)水平。结果:①EN组患者的氮平衡在入院后第8天稍优于PN组,但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肌酐身高指数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无差别;②EN组患者入院后第4、8天血浆MTL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5);③EN组患者入院后第8天血浆CCK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①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应用本文方式的EN、PN支持可以维持患者2d的正氮平衡,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在入院后短期内无明显差异;②入院后应用EN能增加血浆MTL水平,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③入院后应用EN能增加血浆CCK水平,促进胆囊收缩,预防胆汁淤积等胆囊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经报道的成骨诱导方法很多,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诱导提出很多新的思路及方法。但是电针是否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尚不清楚。 目的:尝试应用电针治疗仪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评价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分离培养鉴定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取第3代细胞进行培养。当细胞铺满培养瓶底90%以上时进行胰酶消化,分别以3.0×103/cm2的浓度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实验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加入2 mL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DMEM/F12培养液;化学诱导组:每孔内加2 mL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当细胞贴壁生长达到60%~70%汇合时,加入骨诱导剂;电针刺激组:加入2 mL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DMEM/F12培养液,电针刺激,采取连续波输出,基波脉冲频率为50 Hz,基波脉冲宽度0.5 ms,持续作用30 min,共电针刺激28 d。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茜素红染色结果;细胞诱导14,28 d后碱性磷酸酶活性;RT-PCR测定细胞中骨钙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骨钙素蛋白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在28 d的诱导过程中,化学诱导组5~7 d细胞汇合成单层,细胞突起互相连接,并可重叠生长而不发生细胞间的接触抑制现象;电针刺激组9 d或10 d发现细胞体积大,呈三角形、多角形或鳞形;空白对照组细胞形态仍然是纺锤状。②化学诱导组和电针刺激组28 d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均观察到有矿化结节出现,进行茜素红均呈阳性反应,而空白对照组呈阴性反应。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进行诱导时化学诱导组和电针刺激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在14,28 d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5);且化学诱导组碱性磷酸酶14 d时高于电针刺激组(P < 0.05),但28 d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空白对照组骨钙素mRNA及蛋白含量均低于化学诱导组和电针刺激组(P < 0.05)。提示电针可定向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0.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维持关节软骨正常和关节修复中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观察电针与透明质酸钠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从转化生长因子β调控角度,探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7/2008-04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免疫研究所完成。 材料:健康清洁级3月龄雄性SD大鼠80只,体质量250~300 g。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各20只。 方法:除正常组大鼠外,均通过结扎大鼠股静脉的方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术后1周内,每日驱赶所有动物活动1 h,以促进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形成。正常组大鼠通过手术找到股静脉后缝合。造模1个月后,电针组用G-6805 C型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刺激大鼠犊鼻穴和膝眼穴,1次/d,20 min/次;药物组为关节腔内注射药物透明质酸钠,1次/周,0.1 mL/次。治疗2周后,采集各组动物膝关节滑膜组织进行检测。 主要观察指标:记录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熔解曲线和扩增曲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Ⅰ、Ⅱ的含量。 结果: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实验动物膝关节滑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 < 0.05);电针组、药物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Ⅱ含量也较治疗前减少(P < 0.05)。 结论: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是通过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来改善骨关节炎症状的;其受体含量的减少有助于膝骨关节炎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