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女,16岁,1984年4月1日诊。自述一月前开始,每天午后八至九时许则发生呕吐,吐后方快。无脘腹胀满疼痛之苦。患者面色少华,神疲体瘦,脉弦而细,舌质淡红、苔薄而白。证属胃虚气逆。先投大半夏汤之类未效,继用阿托品等药仍无好转。后思此证乃水土不合,阴阳失调,忧愁伤心,思虑伤脾,中焦不和,胃气上逆,是故呕吐。即所谓“神经性呕吐”是也。遂改用经络穴位注射疗法:取穴手厥阴心包络经之内关(双)、  相似文献   

2.
临床短篇     
报道:临床运用大黄甘草汤加减治疗呕吐,取得满意的疗效。如黄××,女,43岁。患恶心、呕吐反复发作3个月左右,西医诊为“神经性呕吐”,曾多次在县、地区医院求治乏效。近日恶心呕吐频作,食后为甚,噫气多,口苦而燥,纳欲不佳,大  相似文献   

3.
小半夏汤止呕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半夏汤系汉朝张仲景方,由生半夏和生姜二味药组成.因生半夏有毒,故历代以来,临床很少应用.凡用半夏者,必先行炮制,而后入煎.一般药房见有生半夏之处方,亦因其有毒性而不予配方.我们曾用小半夏汤加味治疗几种不同原因的呕吐病人,收到较为显著的效果.例一:陈××,男,53岁,住院号72395.1973年10月22日因慢性胃窦炎伴息肉样变,行胃次全切除术,术后第六天发生胆汁性呕吐,持续70多天不能进食,全靠输液维持.每次呕吐大量苦水(胆汁),曾于同年12月21日行二次手术(松解粘连),但呕吐未能缓解,予中药旋覆代赭汤、泻心汤、左金凡等加减以及益气养阴、生津和胃等剂治疗亦无效.1974月1月  相似文献   

4.
以半夏厚朴汤治疗神经性呕吐、食道疡术后食道糜烂、慢性咽炎、神经官能症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呕吐治案     
1 痰饮呕吐病例:马××,男,37岁,菜场职工。1990年5月7日初诊。上月30日夜间起,卒然头晕目眩,呕吐频作,当夜5次之多,难以进食,先吐宿食,后吐痰涎、胆汁。曾去区中心医院急诊,诊断为“神经性胃炎”、“幽门梗阻”,经用西药氯丙嗪、维生素B_6、葡萄糖静脉注射与煎服中药丁香、柿蒂  相似文献   

6.
半夏泻心汤,寒温并用,辛苦并进,有开结除痞,涤痰饮,清邪养正,畅气机,调和寒热之功。先师刘名声先生对此方临床运用颇有阐发,匠心独运。现将临床验证选录三则如下:妊娠恶阻:张××,女,25岁,已婚。1966年3月22日初诊。停经两月余,呕吐20多日,滴水难进11日,伴头晕,心下满闷,每日呕吐达20余次,疲惫不堪,舌尖微红、苔白腻,脉弦细无力。刘师诊后谓“证属脾胃不和,寒热错杂,停痰留饮所致。当寒温并用,苦降辛开,方用半夏泻心汤”。处方:半夏  相似文献   

7.
一、顽固性呕吐张××,女,24岁,1986年2月5日初诊。呕吐三年。1983年产后旬日每于饭后即吐出食物数口,月余后每次竟吐出所进食物半数之多。曾赴数家医院诊治,谓神经性呕吐,收效甚微,诊见:食后数分钟恶心频频,顷刻吐出食物碗许,口渴欲饮,饮后又吐。烦热不安,尿黄便干,倦怠少气,形体赢瘦,舌红、少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一书,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所组成。具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协调阴阳之功。近年来,笔者辨证应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收到良好效果,现举数例,介绍如下:1 眩晕 程××,女,51岁,工人。1993—10—10初诊,眩晕反复发作年余,呈突发性,西医确诊为“内耳性眩晕”,多次经中西药治疗,只能暂时缓解。近一周来发作频繁,头晕如坐舟船,视物旋转,眼花耳鸣,恶心呕吐,脘  相似文献   

9.
笔者运用仲景半夏泻心汤原方治愈神经性呕吐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24岁,1993年10月25日就诊。主诉:间断呕吐2年余,加重2个月。  相似文献   

10.
张××,女,25岁。1984年3月4日诊。营卫不和:经停两月,出现呕吐,恶食,头昏,头痛,微有寒热,汗出,一身尽痛。查:舌淡,苔白,脉滑。诊为恶阻。拟桂枝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20克,大枣15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半夏15克,鲜苏叶10克,1剂效,2剂愈。申××,女,22岁。1984年6月诊。肝热气逆:停经两月,出现恶心呕吐,口苦咽干,  相似文献   

11.
张×,男,36岁,干部。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二日就诊。患者自诉,半月以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确诊为“神经性呕吐”,服 VB_6和 VB_1等药无效,故来中  相似文献   

12.
温胆汤出《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组成。有清胆和胃、除痰止呕之功效,主治胆虚痰热上扰之虚烦不眠、胸闷口苦、呕涎等症。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实践,逐步扩大了本方的适应范围,笔者常以治疗内科杂证获得满意效果,举例如下。急性胃炎郑××,男,37岁。1988年6月24日,因胸闷脘胀,口粘纳呆,恶心呕吐一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痞症和寒热夹杂之呕吐的经方。笔者临床用以治疗胃肠疾病,疗效很好,举两例如下。张××,男,45岁,1985年7月9日初诊。患者因劳后暴食,食后入睡受凉,下半夜即感胃痛,继而呕吐。当地医生给予西药和打针治疗症见好转。下午复感心下痞满,呕恶,肠呜漉漉,时有下利,口干欲饮,饮而即吐。脉  相似文献   

14.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伤寒论》。为治小柴胡汤证误用下法成痞而设。本方乃寒温并用,辛苦同进,补泻兼施,能起到和阴阳,顺升降,调虚实的作用。笔者现将十多年来运用此方的点滴体会陈述如下: 一、呕吐(一)阴阳不调,胃失和降杨××,男,45岁。1976年10月21日诊。饭后呕吐已月余。钡餐透视,肝功能均无异常发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给半夏泻心汤:半夏12克、黄芩9克、黄连6克、干姜9克、党参15克、甘草9克、大枣10枚,加  相似文献   

15.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组成。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之效。笔者临证中,每见肝胆脾胃等病时应用本方,常获显效。现介绍如下:十二指肠壅积症:张××,男,32岁。1982年7月14日诊。从五月始,上腹持续性胀痛、卧  相似文献   

16.
刘××,女,27岁,工人。1983年7月27日初诊。妊娠二月余,呕吐剧烈,滴水难人。近日出现目黄身黄,曾在某医院住院输液数天后不见好转,查黄疸指数及谷丙转氨酶皆高。刻诊:呕吐不得食,精神不振,少气懒言,目睛黄染,大便燥结,脉滑数。治拟平肝清泄胆热,和胃止呕。处方:煅石决明18克,煅白螺丝壳24克,姜竹茹、姜半夏各9克,  相似文献   

17.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由瓜娄、薤白、半夏组成。原治疗胸痹、心痛、短气病症。笔者用于临床治疗多种胸部疾病,如:非化脓性肋软骨炎、冠心病、咽部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痛等。随证加减均获得较满意疗效。一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贾××男,36岁,工人,73年7月23日  相似文献   

18.
小柴胡汤为汉·张仲景创制的一个方剂。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作者据仲景方意,试用于半表半里或肝郁气滞为主的发热、郁证、心悸怔忡、咳嗽,呕吐、腹痛、大便难、月经不调、疟疾等,取得了一定效果。一、发热张××,男,13岁。三天来寒热往来,头晕头痛,胸胁苦满,恶心欲吐,口苦纳呆,体温39℃,舌苔薄白,脉弦小数。以经用青霉素、土霉素、感冒冲剂等不减。综其脉证,诊为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为拟小柴胡汤和解之。柴胡24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大枣五个,甘草10克。一剂后,诸证大减,体温降至37.5℃,二剂诸证消失而愈。李××,女,28岁。突然寒热往来两天,诊泌尿系感染,尿:白细胞(+++),脓球(+),红细胞10~15个,上皮(+)。血:白细胞15000/立方毫米,中性80%。前医予抗菌素及中药清热解毒之剂不效。审其脉弦小数,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头晕纳呆,体温39.8℃,  相似文献   

19.
例1.贺××,女,43岁。1978年5月4日诊。头目眩晕3天,如乘舟车之状,伴见心悸呕吐,不思饮食,抱头踡卧,耳鸣如蝉,脉滑数,苔厚腻。证属痰湿中阻,肝阳上逆。拟降浊化痰,平肝健脾。处方:旋复花、半夏、干姜各10克,赭石24克,党参、大枣各20克,牡蛎、泽泻各30克,吴萸6克,甘草4克。服3剂后,头晕好转,视物已不旋转。再服3剂痊愈。例2.肖××,男,38岁。1983年4月就诊。患者体胖,有高血压史。近日忿怒后,突然头痛剧烈,呕吐恶心,面红,舌红苔黄,脉  相似文献   

20.
厚姜半甘参汤方出于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由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五味药组成。笔者多年来常用此方治疗一些妇科疑难顽证,效果较佳。【奔豚气】高××,女,26岁。199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