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22年3月河南省濮阳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感染来源,为防控人感染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涉禽外环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呼吸道标本、环境标本、禽类生物样本和禽类产品,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该病例肺泡灌洗液、咽拭子和鼻拭子样本均检出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病例有宰杀禽类职业暴露史。1份屠宰厂的案板涂抹拭子检出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9份鸭头类产品的口咽拭子检出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确诊为人感染H5N6禽流感,为单个散发病例。结论 濮阳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为单个散发病例,病原甲型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可能来自宰杀的鸭子;应加强禽流感日常监测及健康科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4年长沙市活禽市场污水中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及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NS)基因进化特征.方法 从2014年长沙市活禽市场采集501份环境标本,利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A型、H5、H7和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单一H5阳性标本进行核苷酸测序,病毒HA、NA和NS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在线BLAST分析,利用Mega5和Bioedit软件构建核苷酸进化树和氨基酸(Amino acids,aa)比对.结果 从501份环境标本中检出A型H5亚型病毒阳性标本177份(检出率35.33%),其中8份标本经核苷酸测序鉴定为H5N1亚型病毒,进化分析表明大部分H5N1病毒HA基因位于2.3.2分支内,聚集形成一个新亚分支,NA及NS基因位于2.3.2.lb亚分支.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aa为QSG,表现为禽流感病毒受体特征;NA蛋白未出现H275Y及N295S aa替换,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HA、NA及NS蛋白关键分子位点表现为高致病性的分子特征.结论 2014年长沙市活禽市场污水中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NA和NS基因表现为高致病性的分子特征,但不具有对人易感的受体特征,需要进一步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H5N1病毒在人禽流感死亡病例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和含量。方法在BSL-3实验室,测定H5N1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TCID50,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制作标准曲线;将人禽流感死亡病例的尸解标本,包括心、肝、脾、肺、肾、脑等组织标本研磨处理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根据标准曲线推算H5N1禽流感病毒的病毒载量。结果心、肝、肾、脑组织标本中H5N1禽流感病毒检测为阴性,在肺、脾组织标本中检测到H5N1病毒,病毒载量分别为10^6.3TCID50/ml和10^4.55TCID50/ml。结论除呼吸系统外,在脾组织中也存在H5N1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各脏器组织中的病毒核酸含量,了解病毒复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为H5N1禽流感病毒致病机理与防治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法对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不同脏器组织中病毒核酸进行定量检测,观察H5N1禽流感病毒在不同组织中的复制情况。结果利用荧光定量RT-PCR法可从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第3d的肺脏、脑、脾脏、肾脏和肝脏组织中检测到不同含量的病毒核酸;而在感染后4d的肺脏、脑和脾脏等组织中的病毒核酸含量开始下降;在感染后第6d,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在肺脏和脑组织中大量存在外.其余组织中均有少量病毒核酸。结论H5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脏和脑组织中病毒核酸含量较高,说明病毒主要在小鼠的肺脏和脑组织中复制。由于荧光定量RT-PCR法可对感染小鼠不同脏器组织中的病毒核酸进行准确定量,可为H5N1禽流感病毒所致疾病的早期诊断、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血凝素基因的特点以及和其他毒株序列间的关系。方法从采集自两例福建省感染者的标本中扩增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并作序列测定,获得的序列同其他H5N1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进行比较并作进化分析。结果获得福建省的两例感染者中的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并推导出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两株病毒的血凝素基因在蛋白酶水解位点均含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经Blast程序检索发现,我省两例感染者与国内其他省份的感染者携带的病毒血凝素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提示国内的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者的病毒来源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通过对两例福建省感染者标本中的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进行序列测定,了解病毒基因的部分特点。通过序列比较分析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线索,但还需对其他基因序列以及病毒的致病性等生物学特征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解析监测中发现的欧亚与北美谱系重组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及分子特征,为禽流感病毒跨洲际传播及基因重排研究提供支持。方法2019年秋季在图牧吉地区采集雁鸭类粪便样品,分离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并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其遗传进化及分子特征。结果共采集雁鸭类粪便及拭子样品5062份,分离到2株H6N8LPAIV(TMJ43、TMJ12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病毒NA与北美的阿拉斯加地区所分离的H3N8亚型AIV的NA节片聚集在同一进化分支,HA和其它6个内部基因节片均属于欧亚进化分支,且两株禽流感病毒分别有不同的重配发生。2株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为欧亚谱系与北美谱系基因重排毒株,其中N8基因最近一次欧亚与北美基因节片重排发生在2016年。分子特征分析显示,HA蛋白的碱性裂解位点为PQIET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在NP蛋白,发生了具有增强鸡禽流感毒力的A184K突变。在TMJ43,NS1蛋白发生了能增强哺乳动物毒力的A/P42S突变。结论在我国内蒙古地区分离的2株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为欧亚谱系和北美谱系的重排毒株,两毒株均发生了增强家禽和哺乳动物感染能力的突变。表明北美毒株通过候鸟迁徙进入我国,与欧亚谱系毒株发生重配并在野鸟中频繁出现,可为禽流感病毒的跨洲际传播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7.
王国芳  李军 《传染病信息》2004,17(4):191-192
2003~2004年东南亚部分国家报道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截止到2004年5月12日,24例患者由于直接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而死亡.2003年12月禽流感病毒H5N1暴发期间,泰国东部一家动物园2只老虎和2只豹出现高热和呼吸急促的临床表现后突然死亡.这4只动物均食用本地一家屠宰场的活鸡,同时该地区大量鸡感染H5N1病毒,出现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症状而死亡.泰国国立朱拉隆功大学Juthatip等对这4只猫科动物进行尸检,并采集样本进行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病毒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3株分离自广西的禽流感病毒的NS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试图从分子水平分析和了解广西地区禽流感病毒NS基因的变异特点和进化规律。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已知禽流感病毒的NS基因全序列设计引物,对3株2004-2005年分离自广西的禽流感病毒株A/DK/GX/1566/04(H3N2)、A/Goose/GX/737/05(H5N1)、A/Goose/GX/2775/05(H5N1)的cDNA进行PCR扩增NS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分别获得全长为855bp、834bp、837bp的NS基因全序列。结果2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广西株间NS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5.3%,而2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株与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株之间NS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4.0%~94.1%。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广西株的NS基因在第238-253位核苷酸处均发生了15个核苷酸缺失,与我国广东、香港、云南、湖南、湖北及东南亚等不同地区的毒株比较,NS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0.2%~97.6%。在NS基因系统进化树中,3株禽流感病毒广西株都属于A亚群,但处在不同的分支上,其中A/DK/GX/1566/04(H3N2)与广东、香港2001-2003年分离株处于同一分支;A/Goose/GX/737/05(H5N1)、A/Goose/GX/2775/05(H5N1)与我国华南地区以及韩国、越南、泰国等亚洲东南部国家的2003年以后的分离株有共同起源。结论3株2004-2005年分离自广西的禽流感病毒株NS基因之间的同源性均高于94%,都属于A亚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8年黑龙江省活禽市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特点和进化规律。方法采集黑龙江省禽流感监测点活禽市场的环境标本进行H9N2亚型的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的禽流感病毒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基因特征。结果 6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裂解位点附近氨基酸序列均为PSRSSRGLF,符合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基因的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第226位Q→L,具有与α-2,6唾液酸受体亲和力增强的特性,第183位突变为天冬酰氨;NA蛋白中63-65位茎部全部缺失,使病毒的生长受到抑制,在3个可能的血凝素结合位点中,6株病毒发生变异(368N,369G,402D);另外,HA和NA基因潜在糖基化位点也存在增加或缺失的现象;与参考序列相比,PB1、PB2蛋白有3处发生突变,增强了病毒的致病性;M2蛋白发生V27G和S31N突变,对金刚烷类药物产生耐药;NP和NS基因在几个关键位点上均未发生变异。遗传进化分析显示,6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NA、M和NP基因中相似度更高,HA、NA基因位于Y280/97-like分支,PB2、M基因位于G1/97-like分支,PB1、PA、NP和NS基因均位于F/98-like分支。结论 6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发生了3配体重组,可能成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部分基因的供体。因此,应加强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密切关注其变异情况及重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福建省分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Fujian/1/2007(H5N1)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了解病毒序列及进化特征。方法SPF鸡胚分离法分离A/Fujian/1/2007(H5N1)株病毒,并提取病毒RNA。病毒RNA经通用引物逆转录后,应用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病毒各节段,产物经TA克隆到载体中进行测序并对结果进行排列、拼接成完整的病毒基因组。分析病毒重要位点特征,并参照已发表的病毒序列,对A/Fujian/1/2007(H5N1)株作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应用自行设计的引物,扩增并获得完整的A/Fujian/1/2007(H5N1)株基因组序列。病毒重要位点的分析表明,该株病毒为禽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毒对达菲敏感而对金刚烷胺类药物则具有耐药性。病毒特征有待进一步的生物学验证。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在亚洲各国引起人类感染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A/Fujian/1/2007(H5N1)病毒与国内以往毒株属同一进化分支。结论获得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Fujian/1/2007株全基因组序列,了解病毒重要的氨基酸位点特征以及亚洲人感染病毒间的亲缘关系,为进一步探讨福建省禽流感病毒变异、传播机制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各脏器组织中的病毒核酸含量,了解病毒复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为H5N1禽流感病毒致病机理与防治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法对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不同脏器组织中病毒核酸进行定量检测,观察H5N1禽流感病毒在不同组织中的复制情况。结果利用荧光定量RT-PCR法可从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第3d的肺脏、脑、脾脏、肾脏和肝脏组织中检测到不同含量的病毒核酸;而在感染后4d的肺脏、脑和脾脏等组织中的病毒核酸含量开始下降;在感染后第6d,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在肺脏和脑组织中大量存在外,其余组织中均有少量病毒核酸。结论H5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脏和脑组织中病毒核酸含量较高,说明病毒主要在小鼠的肺脏和脑组织中复制。由于荧光定量RT-PCR法可对感染小鼠不同脏器组织中的病毒核酸进行准确定量,可为H5N1禽流感病毒所致疾病的早期诊断、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 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呈地区性小规模流行,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以及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WHO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P1486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北美出现并蔓延//RappoleJH,Hub偄lek Z在2005年和2006年初,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在禽类宿主的种类和地理分布上都有明显的蔓延趋势。H5N1型禽流感可感染家禽和野禽,但其致命性只限于几种候鸟宿主。但由于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在欧亚大陆蔓延并进入欧洲和非洲,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通过鸟类的迁徙和人口流动可将H5N1型禽流感病毒传播至西半球。这种两半球间的传播似乎并不像是通过野禽和候鸟的迁徙,而更有可能是通过进口家禽和宠物鸟。如果病毒发生变异后可以在人群中快速传播,那么由于宿主种…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血凝素基因的特点以及和其他毒株序列间的关系。方法从采集自两例福建省感染者的标本中扩增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并作序列测定,获得的序列同其他H5N1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进行比较并作进化分析。结果获得福建省的两例感染者中的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并推导出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两株病毒的血凝素基因在蛋白酶水解位点均含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经Blast程序检索发现,我省两例感染者与国内其他省份的感染者携带的病毒血凝素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提示国内的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者的病毒来源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通过对两例福建省感染者标本中的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进行序列测定,了解病毒基因的部分特点。通过序列比较分析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线索,但还需对其他基因序列以及病毒的致病性等生物学特征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鸭科鸟类在西古北区的迁徙和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南美洲鸭和鸥对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易感性;针对全国流行性感冒的社会长期规划设计;以色列蜱传回归热的分子生物特征;一例发生在狗体内的H5N1亚型商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基因变异和进化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本地区H7N9病毒病原学特点,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10份,提取核酸扩增HA、NA、M基因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重要蛋白突变情况和遗传进化特点。结果 广州地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同源性差异较大,大部分毒株基因与广东毒株同源性最高,部分毒株基因与河南、内蒙古等地毒株同源性最高。监测到5株病毒为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部分病毒出现了HA蛋白Q226L的突变,提示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SAα-2, 6Gal受体结合能力增加。HA蛋白和NA蛋白上糖基化位点均有一定的增加和缺失突变。HA、NA和M1蛋白上毒力相关位点均突变增强。M2蛋白均呈现耐药突变,同时监测到2株高致病性突变株出现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遗传进化结果显示,HA基因和NA基因在华南和华东分支均有分布,M1基因进化特点相对复杂,分别与华南地区H9N2、H7N9病毒,及北方地区的H7N9病毒重组。结论 2017年广州地区发现2株对达菲耐药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H7N9禽流感病毒在广州地区不断发生进化重组,具有遗传多样性和复杂性,提示高致病性耐药株有向华南以外地区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安徽省2013年分离的5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特征。方法 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和全球禽流感基因共享数据库(GISAID)中下载具有代表性的H7N9、H7N3、H7N7和H9N2等毒株序列,运用分子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全基因组特征。结果 我省流行的H7N9病毒HA基因与A/duck/Fujian/6390/2010(H7N3)相似度最高,NA基因与A/northern shoveler/Hong Kong/MPL133/2010(H2N9)株相似度最高,6个内部基因片段与中国北京、香港、湖南、江苏地区分离的H9N2毒株相似度接近。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NS1蛋白218~230位氨基酸缺失、M2蛋白的N31S突变、HA蛋白的G186V 、Q226L突变以及NA蛋白69~73位的删除,并且我省人感染H7N9病毒均带有PB2的E627K突变,同时PA-100A、PA-356R、PA-409N这些易感人类的特征氨基酸也在本次流行的H7N9病毒中发现;此外HA蛋白裂解位点仅有1个碱性氨基酸、糖基化位点高度保守以及未发现NA蛋白R294K突变也是我省H7N9病毒主要特征。结论 我省人感染H7N9病毒与中国其他省份流行株高度同源,该病毒获得跨种传播、毒力增强、耐药等能力均与病毒蛋白功能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H5N1亚型禽流感疫区夏秋季鸡鸭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以2005年12月出现过因H5N1亚型禽流感感染死亡病例的烟竹村及周围3 km范围为疫区,10 km外未发生过禽流感疫情的塘洞村为非疫区,于2008年11月(秋季)和2009年7月(夏季)采集疫区与非疫区健康散养鸡鸭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隐性感染情况。结果总感染率为44%。疫区和非疫区隐性感染率分别为49.12%和42.11%,两者相比P〉0.05。2008年11月鸡鸭H5N1亚型病毒隐性感染阳性率为63.6%,明显高于2009年7月的29.0%,P〈0.05。烟竹村鸡隐性感染总阳性率为59.34%,明显高于鸭的11.02%,P〈0.05。结论 H5N1亚型禽流感疫区健康散养鸡鸭对H5N1病毒普遍易感,有可能成为H5N1亚型禽流感主要传染源,其中鸡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更大。秋季隐性感染率偏高,对禽流感的防控重点应放在秋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禽流感病毒H1、H3、H5亚型的HA基因和N2型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出四对RT-PCR引物,建立一步法多重RT-PCR对禽流感H1、H3、H5、N2四亚型进行快速检测。方法利用所设计的四对引物,通过对该方法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快速检测禽流感病毒H1、H3、H5、N2四亚型的一步法多重RT-PCR。利用禽流感H1、H3、H5、N2四亚型毒株和其它相关标准毒株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与结论所建立的一步法多重RT-PCR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禽流感其它亚型和NDV、IBV、ARV?IBDV的核酸均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检测现场样品395份(4省20多个地区),结果与经典检测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20.
据新华网3月20日报道,目前H5N1型禽流感病毒可能正发生危险的变化,而要从根本上控制禽流感,还必须改变传统的家禽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