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结核药主要有利福平(R)、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利福定(D)、长效利福平(L)、丙硫异菸胺(1321)、异菸肼(H)、胺硫脲(T)、对氨柳酸(P)及链霉素(S)等。应用时须注意以下几点。一、熟悉病情:首先要了解患者是否初次排菌,是初治还是复治。一般初治患者的病变及空洞多较新鲜,结核菌多代谢活跃,对药物敏感、耐药少、用药少、显效迅速;复治患者则因病程长,病变及空洞多已呈慢性纤维干酪化,结核菌亦多有耐药,  相似文献   

2.
背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胆囊结石均可增加冠心病患者死亡风险,但目前胆囊结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关系尚未明确。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与STEMI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在西南交通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274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A组(多支病变患者,n=90)和B组(单支+双支病变患者,n=18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胆囊结石与STEMI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关系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男性比例、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饮酒史、冠心病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心肌肌钙蛋白(cTn)、脑钠肽(BNP)、血肌酐(Scr)、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胆囊结石发生率、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囊结石是STEMI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OR=3.010,95%CI(1.286,7.044),P0.05〕。结论胆囊结石是STEMI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冠心病患者代谢性危险因素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34~65岁,124例)和老年组(年龄≥65岁,75例),又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多支病变亚组(病变支数≥3支)和非多支病变亚组(病变支数<3支),比较两组及亚组的代谢性危险因素特征。结果(1)中青年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老年组,体质指数(BMI)、舒张压(DBP)高于老年组(均为P<0.05);老年组血肌酐(Cr)水平、高血压患病比例高于中青年组(均为P<0.05)。(2)中青年多支病变亚组空腹血糖(FPG)(7.21±3.44)mmol/L、DBP(79±10)mm Hg高于老年多支病变亚组(6.26±1.41)mmol/L、(75±11)mm Hg(P=0.034、0.03);HDL-C(1.07±0.26)mmol/L低于老年多支病变亚组(1.19±0.26)mmol/L(P=0.011)。(3)中青年非多支病变亚组的BMI、DBP高于老年组(均为P<0.05)。结论与老年组相比,低HDL-C、高BMI、高DBP是中青年冠心病CABG患者的代谢特征;高FPG是中青年冠心病多支病变CABG患者的代谢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颈椎失稳的影响因素。方法老年RA患者394例,依据患者是否发生颈椎失稳分为颈椎失稳组(n=52)和对照组(n=342),对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颈椎失稳患者多为寰枢椎前后半脱位,下颈椎半脱位患者发生率最低。颈椎失稳组体重指数(BMI)低、病程长、吸烟史长、外周关节骨破坏多、关节肿胀个数多、关节压痛个数多、使用生物制剂、长期使用激素、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高、DAS28高、类风湿因子(RF)多、C反应蛋白(CRP)多的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5)。病程长、外周关节骨破坏多、长期使用激素是老年RA患者颈椎失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程长、外周关节骨破坏多、长期使用激素是老年RA患者颈椎失稳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高危患者,给予早期干预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HNP1-3)在肺结核及耐多药肺结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对药物敏感(敏感组)与耐多药(耐多药/多耐药组)肺结核患者血浆HNP1-3的浓度,并观察敏感组和耐多药/多耐药组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HNP1-3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血浆HNP1-3浓度:对照组、敏感组、耐多药/多耐药组分别为(87.6±8.7)、(141.7±21.3)(、41.0±10.9)ng/ml,敏感组>对照组>耐多药/多耐药组(P分别<0.05)。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血浆HNP1-3浓度:敏感组为(76.5±7.1)ng/m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耐多药/多耐药组为(53.2±7.1)ng/ml,与治疗前相比无差异(p>0.05)。血浆HNP1-3浓度与痰菌阳性持续时间及X线胸片记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35,-0.465,p<0.01)、与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4,0.728,p<0.01)。结论HNP1-3在肺结核及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HNP1-3水平降低可能是耐多药肺结核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多血管疾病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0 287例。多血管疾病定义为冠心病患者既往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和(或)外周动脉疾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多血管疾病分为两组:多血管病组(n=1 583)和非多血管病组(n=8 704)。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新发脑卒中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MACCE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新发脑卒中的复合终点。结果:1 583例(15.4%)患者合并多血管疾病。与非多血管病组患者相比,多血管病组患者老年及女性比例高,危险因素及合并症更常见,冠状动脉病变也更加复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中位随访29(1~34)个月期间,多血管病组患者MACCE(15.0%vs 11.6%,P=0.004)、全因死亡(2.5%vs 1.2%,P=0.018)、新发脑卒中(3.2%vs 1.4%,P=0.000)和支架内血栓形成(1.8%vs 0.8%,P=0.014)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多血管病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合并多血管病是PCI后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30,95%CI:1.067~1.418,P=0.004)。另外,在多血管病组患者中,完全血运重建的患者较非完全血运重建的患者MACCE发生率低(13.1%vs16.5%,P=0.045)。结论:合并多血管疾病的冠心病患者PCI后远期预后较差,其中冠状动脉完全血运重建患者可能受益更多。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全面了解全省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和特点,为制定和完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二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涂阳肺结核病例样本。以调查问卷获取患者临床信息,采用比例法对利福平(R)、异烟肼(H)、链霉素(S)、乙胺丁醇(E)、氧氟沙星(O)和卡那霉素(Km)等6种药物进行敏感性检测。结果 (1)本次调查发现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45例,占全部培阳病例的2.2%,其中初治为28例,复治17例。(2)全省总耐药率为16.4%,继发耐药率(22.5%)高于原发耐药率(14.1%)(χ2=17.9, P<0.01);耐多药率达到4.9%,继发耐多药率(8.2%)高于原发耐多药率(3.6%)(χ2=13.6, P<0.01);28.9%的耐多药为广泛耐药,广泛耐药率达1.4%。(3)与1998年相比,全省涂阳肺结核总耐药率和总耐多药率分别下降16.2%和23.3%。(4)通过6种药物的药敏检测,共计发现结核病耐药谱型35种,包括单耐药5种、多耐药19种、耐多药12种(含广泛耐药2种)。结论 (1)广东省耐药结核病疫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耐药疫情仍然较重,面临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挑战。(2)结核病耐药谱呈多态性和复杂性,需采取更全面、更积极的干预措施遏制耐药结核病疫情。  相似文献   

8.
新病友入门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根据1999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糖尿病最新诊断标准:(1)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及时的应用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全面分析7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将CT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RP)、容积再现法(VRT)成像后处理,分析探讨后处理技术显示骨折情况的能力,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MS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能够准确显示脊柱爆裂性骨折的部位、类型、椎体压缩程度、椎体骨块移位情况、椎管狭窄程度及其三维空间关系。结论 MS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全面、立体、多方位、直观地观察脊柱爆裂性骨折,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手术路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资料说明(1)脑出血的发病率多于脑血栓,5年的统计数字分别为2440例和1406例。(2)80岁以上脑血管病,脑血栓多于脑出血(8)80岁以上脑出血和脑血栓女性均多于男性。(4)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时间无差异。(5)脑出血的头痛,呕吐、昏迷、尿失禁明显多于脑血栓。(6)偏瘫侧1周内的肌张力,脑血栓多增强,脑出血多减弱。(7)偏瘫侧肢体腱反射,脑血栓多活跃,脑出血多减低。(8)脑出血体温逐日升高者17例,血压逐日下降26例,脑血栓则无此现象。5天内周围细胞脑出血多逐日升高,而脑血栓多正常。(9)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多数正确,误差少,而脑血栓的临床诊断正确的少,误差大。(10)脑出血死亡率明显多于脑血栓,分别为70.3%和29%。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京大学生多性伴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南京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2019年4-6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驻宁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情况和艾滋病检测等情况,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在报告有性行为的7 239名大学生中,16.4%(1 186例)学生有多性伴行为。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本科学校(aOR=0.782)、女性(aOR=0.682)、初次性行为年龄15~17岁(aOR=0.485)、初次性行为年龄≥18岁(a OR=0.216)、外省(aOR=0.846)的大学生不易发生多性伴行为,外籍(aOR=1.789)、同性恋(aOR=1.773)、双性恋(aOR=1.934)、不确定自己性向(aOR=1.975)、初次性伴为临时性伴(aOR=3.682)、初次性伴为商业性伴(aOR=3.737)、初次性伴为同性性伴(aOR=2.843)的大学生更易发生多性伴行为。结论南京市大学生多性伴行为形势较为严峻,学校、性别、性向、初次性行为年龄和初次性伴等是大学生多性伴的影响因素,应针对不同学生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性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状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年龄增长其病因构成的变化及多重病因情况.方法704例确诊为心衰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前期(45~59岁)组,老年(60~79岁)组和高龄老年(80~95岁)组,通过计算机Foxpro软件建立的老年CHF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对比分析各组的病因构成及多病因情况.结果前三位的基础病因在老年前期组是风湿性心脏病(47.1%)、冠心病(19.9%)和扩张性心肌病(12.7%),老年组是冠心病(62.2%)、高血压(14.6%)和风湿性心脏病(11.9%),高龄老年组是冠心病(92.0%)、高血压(30.0%)和贫血(22.0%);多病因心衰在老年前期组占25.7%,老年组占70.7%,高龄老年组82.0%;多病因组合中,双病因最多见的是冠心病、高血压,三种及以上病因中最多见的组合是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结论心衰患者随年龄老化,(1)风心病和心肌病的比率逐渐下降,而冠心病、高血压和贫血的比例逐渐增大;(2)多病因心衰比例逐渐增大;(3)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成为最常见的多病因组合.上述特点在老年心衰的诊治和预防中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治疗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也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X综合征(syndrome X)、代谢障碍综合征(dysmetabolic syndrome)和多代谢综合征(multiple metabolic syndrome),虽有诸多命名,但此综合征的核心相同,共同的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IR)引发的多代谢症候群.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的差异,有助两者的鉴别诊断,利于临床治疗.方法:收集20例IC和30例UC患者,对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C组发病时间[(5±7)d]明显较UC组发病时间[(953±1354)d]短.IC组中65%的患者伴有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房性早搏、腹部手术史等疾病史中的一项或几项,明显高于UC组的20%;IC组以急性发病、腹痛(85%)、血便(60%)及腹泻(50%)多见,而UC且以腹痛(83%)、腹泻(63%)、黏液脓血便(57%)及里急后重(20%)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内镜表现方面,IC多以沿肠系膜侧分布的纵形溃疡为主(60%),且病变多仅累及肠腔的1/4~1/2周(80%),呈节段性分布(60%),与邻近正常黏膜分界清楚(75%),而UC则以弥漫性地图状溃疡为主(43%),病变多累及肠腔全周(90%),炎性息肉明显多见(37%).在组织病理学方面,血管扩张充血(90%)、间质严重水肿(95%)在IC中多见,血管壁增厚(50%)是其特征性表现,隐窝脓肿(47%)则在UC中多见.两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病理学特点、肠镜下表现以及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为IC和UC的鉴别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多重PCR(muhiplex PCR)、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半巢式PCR等3种检测棘球蚴的PCR方法,优化可区分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羊株(G1型)和骆驼株(G6型)、石渠棘球绦虫和带科绦虫的方法.方法 根据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带科绦虫线粒体基因序列,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DM)肾病(DN)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只)和DM模型组(4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方法建立大鼠DM模型,将DM模型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分为模型组、西药组、雷公藤多苷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西药组给予50 mg/kg厄贝沙坦灌胃,雷公藤多苷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给予雷公藤多苷8 mg/kg、16 m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8 w。观察大鼠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蛋白(Pro)水平及肾脏指数(RI)、肾小球面积(MGA)、肾小球体积(MGV)。结果模型组的BG和Hb 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西药组和雷公藤多苷低、高剂量组BG和Hb A1c水平与模型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对比,模型组的SCr、BUN和Pro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对比,西药组和雷公藤多苷低、高剂量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对比,模型组的RI、MGA、MGV均显著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对比,西药组和雷公藤多苷低、高剂量组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大鼠肾组织形态正常;模型组异常,肾小球管壁薄肿胀,呈现无规则,管腔大小不均匀,血管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西药组和雷公藤多苷低、高剂量组的以上病理变化明显改善,尤其雷公藤多苷高剂量组改善程度更大。结论雷公藤多苷能改善DN大鼠SCr、BUN、Pro水平,对DN大鼠肾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期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变化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2017年西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IIP患者159例,根据2013年美国胸科学会制定的IIP分期标准分为A组(临床稳定期,n=77)和B组(急性加重期,n=82),并根据随访3个月预后将B组患者分为B1组(生存,n=46)和B2组(死亡,n=36)。比较A组与B组、B1组与B2组患者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乳酸脱氢酶(LDH)、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面活性蛋白D(SP-D)、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 (1)A组与B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年龄大于A组,WBC、LDH、KL-6、SP-A、SP-D、CRP高于A组,ESR快于A组,SaO_2及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低于A组(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SP-A(r=0.066)、SP-D(r=0.129)呈正相关,与ESR(r=-0.173)、SaO_2(r=-0.076)呈负相关(P0.05)。(3)B1组与B2组患者性别、WBC、LDH、KL-6、SP-A、SP-D、CRP、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患者年龄大于B1组,ESR快于B1组,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低于B1组(P0.05)。(4)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是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HR=3.404,95%CI(1.390,8.337),P0.05]。结论与临床稳定期IIP患者相比,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降低,且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SP-A、SP-D、ESR、SaO_2有关,是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可作为判断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脉病变程度不同的冠心病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确诊的冠心病老年患者205例中急性心肌梗死(AMI)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6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76例。病变支数:单支病变62例,双支病变67例,多支病变7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UA、SAP、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的一氧化氮(N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降低(P0.05),AMIUASAP,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内皮素(ET)-1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显著增高(P0.05),AMIUASAP,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变程度不同的冠心病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均有所不同,且与AMI、UA和SAP或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正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种单核巨噬系统过度反应性疾病,以儿童病例报告为多。根据病因分为遗传性(原发性)和获得性(继发性)两类(表1)~〔1〕,后者多与感染、肿瘤、风湿等相关。获得性HLH多发生于成  相似文献   

20.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第三代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 2例 DCM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 (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病情稳定后 ,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多心安组。均从小剂量 (卡维地洛组 ,2 .5 m g bid;美多心安组 ,6 .2 5 m g bid)缓慢递增。检测治疗前后 DCM患者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变化以及血液中内皮素 - 1(ET- 1)、心钠素 (ANP)和血管紧张素 (Ang )的改变。结果 治疗 6个月后 ,两组心脏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 ,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短轴缩短率 (FS)、左心室射血前期与射血时间比(PEP/ L VET)、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 (PFVE)、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 (PFVE/ PF-VA)均明显增加 ,卡维地洛组较美多心安组 L VEF增加更为明显。两组左心房内径 (L 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 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 VDD)明显减小 ,卡维地洛组 L VSD减小较美多心安组更明显。治疗后血浆中ET- 1、ANP和 Ang 均明显降低。结论 卡维地洛和美多心安都能够改善 DCM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逆转左心室重构 ,卡维地洛较美多心安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