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力低下病残儿613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背景:中国目前约有智力低下者2000万,且每年约有20万智力低下新生儿出生。导致儿童智力低下为多种因素作用结果。目的:探讨智力低下的常见病因,为有效预防智力低下提供科学依据。设计:观察性研究,以患儿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医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对象:1998—01/2001—12泰安市辖六个县市区经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的病残儿1336例。纳人标准:智商均低于55,符合病残儿条件,年龄大于4周岁。父母要求生二胎的智力低下患儿。排除标准:其他系统疾病的病残儿。符和上述标准的613例病残儿,年龄为4~14周岁。其中男509例,女104例,男女比例为4.9:1。干预:所有智力低下患儿均由专职儿科临床医师及市级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专家先后进行检查,并按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进行智商测验。在进行资料分析时自制了统一调查表,所得全部数据均经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的主要因素结果:泰安市1336例病残儿中,智力低下的发生率为45.88%。613例智力低下患儿中轻型112例,重型501例。在病因分类中产前、产时、产后因素分别占其构成比的36.7%、29.85%和13.21%,有20.23%原因不明。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积极防治后天获得性疾病,重视小儿的早期教育是预防智力低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智力低下是指发育期间,总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适应行为缺陷。智力低下的病因很多,其中锌的缺乏是原因之一。我院儿科在1995-1997对35例轻、中度智力低下儿童采用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资料来源对303例儿童进行发锌及血锌测查,结果发锌正常值占总数的58.2%,缺锌占总人数的41.8%。303例儿童中有127例发锌低于正常值,对127例缺锌的学龄前儿童分别用格塞尔筛查及韦氏智力测查。结果轻度、中度智力缺陷共35例,其中1-2岁10人,2-3岁11人,4-5岁9人,6-7岁5人,轻度智…  相似文献   

3.
目的:智力低下是一项非常严重的遗传缺陷,也是多种遗传病的共同表现,我国人口基数大,智力低下总人数较大,严重危害着生产力,是社会和家庭的严重负担,约有37%具有较明显的遗传因素,仅白痴我国就有200300万,仅DS患儿每年出生2万多个,目前活着的DS就有60万以上。通过对智能低下儿童临床及细胞遗传学分析,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减少或防止弱智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常规方法制片,G显带,数20-50个细胞,分析5-10个细胞。结果160例弱智儿童,染色体异常者32例,占总数20%,其中,数目异常者为28例,占总数17.5%;结构异常4例,占总数2.5%;结论智力低下原因很复杂,根据临床特征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智力低下基本可分为先天性智力低下、后天获得性智力低下、遗传性弱智、社会性智力低下,开展产前诊断、新生儿筛查、优生咨询等工作非常重要,要高度重视,另外婚检最好做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监测宝安区福利中心收养儿童智力发育情况及智力低下原因的分析。方法220名儿童按照《婴儿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要求,统一采用“韦氏评分”的方法进行智力测定。结果宝安区福利中心收养的220名儿童中,45人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占20.45%。智力低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1988年调查的全国儿童的平均值。结论多种因素可以造成福利院儿童智力发育低下。早期发现、早期针对性干预治疗对提高患儿智力水平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发育迟滞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儿童发育行为门诊就诊的101例发育迟滞的儿童进行分析,并对发育迟滞的儿童按1:1病例配对与正常儿童进行生长发育情况比较。结果:在病因中,产前因素占35.64%,产时因素占17.62%,产后因素占20.97%,不明原因的占25.74%。发育迟滞组在早期即有落后于正常组的表现。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加大优生优育的宣传力度,重视早期教育,积极防治后天获得性疾病是减少儿童发育迟滞智力低下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丹佛发育筛查(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ing Test,DDST)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智力低下的原因。方法 对727例0岁—6岁儿童做DDST筛查。结果 为≥2岁儿童做DDST比例与<2岁儿童差异无显性(P>0.05);DDST智测的异常和可疑,男女相似;受试中无特殊病史的占26.3%,异常和可疑为28.4%;智测儿童中缺乏应有教养的占33.1%,其智测异常和可疑为68.5%;育与非育父母所生的小儿智测结果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 DDST作为婴幼儿智测的筛查手段具有普及意义;缺乏应有的教养是小儿智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智力低下儿童综合康复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洋 《现代康复》2001,5(12S):34-35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干预对智力低下儿童智能发育的影响,并探讨其行之有效的临床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对95例智力障碍进行病因分析并开展系统的医疗教育及康复治疗。结果:全部患总有效率73.2%。结论:综合康复干预有益于智力低下儿童智能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董小丽  李承蓉 《华西医学》2002,17(3):353-353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高危因素以及合并症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病历资料完整的262例CP的临床资料。结果:CP的主要原因分别为: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双胎,合并症, 智力低下191例,占73.0%,语言障碍113例,占43.1,斜视68例,占25.9%,癫痫46例,17.6%,结论:CP的高危因素主要是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等。主要原因合并症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斜视、癫痫等,是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学习困难的病因及其诊疗方法。方法:应用韦氏智力量表,Conners家长问卷,艾森克个性测验等,结合脑电图,头颅CT等辅助检查,对156例儿童学习困难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病因、症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156例儿童学习困难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103例,占66.0%,采用利他林、静聪智力口服液等治疗,其中39例儿童的主动注意、自控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智商稍低者48例,占30.8%,给予综合干预,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提升。家长期望值过高或教育方法不当者17例,占10.9%,经心理矫治、行为治疗,部分患儿得以改善。结论:学习困难是由于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异常而在正常学习活动中产生的不良后果,以1~3年级居多,针对不同原因、症状给予相应治疗可望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危险因素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与脑CT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137例智力低下和/或脑性瘫痪患儿围生期危险因素、BAEP及脑CT的异常率。结果:54.8%的患儿出生前有异常,25.6%的患儿出生时有异常,16.1%的患儿曾有新生儿期异常;4.4%的患儿有家族史;62.0%的患儿有BAEP异常,52.3%的患儿有脑CT异常。结论:围生期危险因素与智力低下和/或脑性瘫痪发病相关;BAEF及脑CT为早期发现智力低下和/或脑性瘫痪患儿提供有益的辅助帮助。应加强孕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提高接产质量及新生儿期急重症的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1.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在脑性瘫痪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与脑瘫的临床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头颅MRI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62例脑瘫患儿的病因、临床分型及并发症。结果:62例脑瘫患儿中早产38例(53.2%),足月23例(37.1%),过期产1例f1.6%),引起PVL原因除了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外,围产期缺氧窒息为主要原因,尤其是足月儿(占78.3%)。临床分型以痉挛型双瘫(占53.2%)和四肢瘫(占24.5%)为主。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智力低下、小头畸形及癫痫发生率分别为50%、9.7%、83.7%、3.5%和12.9%。结论:PVL脑瘫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除视力障碍外,早产儿和足月儿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有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2000年55例胎盘早剥的病因及母婴预后。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0.43%,发病原因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外伤多见。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围产儿死亡、剖宫产、产后出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分别占52.7%、54.5%、40.0%、45.5%、23.6%和16.4%;无孕妇死亡。重型胎盘早剥比轻型胎盘早剥对母婴影响更大,前者围产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及产后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0.01);胎盘早剥的孕龄越低,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越高(P<0.01)。结论 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影响极大,孕产妇剖宫产率高,贫血、产后出血、DIC发生率高;重型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母体并发症明显高于轻型;随着孕周增加围产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甘肃省0~14岁儿童智力低下(MR)的病因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被试,进行现况调查并对数据进行logistic.Cox回归模型统计分析。结果儿童MR现患率比较,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现患率(9.66‰)明显高于城市现患率(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力低下儿童主要来自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村人群;脑疾病在智力低下儿童病因中居首位,产伤是城市儿童智力低下形成的主要原因,产后窒息是农村智力低下形成的主要原因。结论重视儿童医疗保健,减少脑组织损伤,加强产前诊断和优生优育工作.首点放在农村地区.普及牛殖僻康知识.加强特殊教育和护殚干预.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中国目前约有智力低下者2 000万,且每年约有20万智力低下新生儿出生.导致儿童智力低下为多种因素作用结果.目的探讨智力低下的常见病因,为有效预防智力低下提供科学依据.设计观察性研究,以患儿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医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对象1998-01/2001-12泰安市辖六个县市区经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的病残儿1 336例.纳入标准智商均低于55,符合病残儿条件,年龄大于4周岁.父母要求生二胎的智力低下患儿.排除标准其他系统疾病的病残儿.符和上述标准的613例病残儿,年龄为4~14周岁.其中男509例,女104例,男女比例为4.91.干预所有智力低下患儿均由专职儿科临床医师及市级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专家先后进行检查,并按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进行智商测验.在进行资料分析时自制了统一调查表,所得全部数据均经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的主要因素结果泰安市1 336例病残儿中,智力低下的发生率为45.88%.613例智力低下患儿中轻型112例,重型501例.在病因分类中产前、产时、产后因素分别占其构成比的36.7%、29.85%和13.21%,有20.23%原因不明.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积极防治后天获得性疾病,重视小儿的早期教育是预防智力低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是小儿主要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同时经常伴有智力低下、心理发育障碍、癫痫,视听觉、言语及摄食等障碍,而以伴有智力低下及心理发育障碍为主的患儿所占比率较大。南斯拉夫的资料报告 1308例脑瘫儿童占47.3%,日本资料报告占46%,中国康复研究中心1996年资料报告220例中占 74. 54% [1]。所以针对患儿所伴有的智力低下及心理发育障碍进行心理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用行为性心理疗法(BT)[2]治疗智力低下(MR)儿童实践证明该法能改善智力低下儿童的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31I首次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未愈及出现早发永久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原因,提高^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首次治愈率,降低早发永久甲状腺功能低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1I首次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性痊愈129例(54.9%),未愈78例(33.2%),近期永久甲状腺功能低下28例(11.9%)。甲状腺质量〉50g者^131I首次痊愈率,近期永久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低于甲状腺质量%30g者(P〈0.01);最高甲状腺吸碘率〉85%者^131I首次痊愈率,近期永久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低于最高甲状腺吸碘率%60%者(P〈0.01);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者^131I首次痊愈率,近期永久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低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者(P〈0.01)。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I治疗剂量应根据患者甲状腺大小、最高甲状腺吸碘率、毒性结节性或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7.
王雪岩  刘蕊  彭莲  王艾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9):4048-4048
目的 研究儿童颌面创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方法对309例15岁以下颌面创伤的住院儿童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结果儿童占同期颌面创伤患者的13.3%,男女比例为2.7:1;入院方式以急诊为主,占62.3%;坠落伤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占30.1%;下颌骨骨折最多见;骨折患者进行闭合复位或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住院平均天数为(126&;#177;10.1)d。结论对儿童应重点开展预防颌面创伤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计划应根据创伤流行病学特点制定;社区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治疗儿童颌面部创伤的要求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儿童脑梗塞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导致儿童脑梗塞的可能病因。方法:经头颅CT证实的住院儿童脑梗塞病人共98例。所有病例脑电图、脑脊液和钩端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弓形体和结核抗体检查,有21例同时做头颅MRA检查。结果:本组病例中可找到病因70例(71.43%),病因不明28例(28.57%)。其中弓形体感染30.6l%、钩端螺旋体感染16.33%、结核性脑膜炎9.18%、病毒性脑炎8.16%、脑血管畸形4.08%、法乐氏四联症3.06%。结论:儿童脑梗塞的病因不同于成人,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为主要病因。要幼儿以弓形体感染常见,学龄期儿童则以钩端螺旋体多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门诊1186例低常视力儿童的病因分析报告,为儿童眼病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低常视力儿儿童采取常规的眼科检查及散瞳检影。结果:以屈光不正最多,共有588人,占49.58%,其次眼外伤410人,占34.57%,再次就是弱视149人,占12.56%,斜视82人,占6.91%。结论:近年来青少年儿童近视发生率越来越高,弱视就诊率低且漏诊漏治严重,全社会尤其是防盲工作者应引起足够重视,积极预防近视、眼外伤,尽早诊治弱斜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颅脑损伤58例临床资料。结果:致伤原因多为车祸及跌伤,其中轻型占36%,中型占28%,重型占36%,合并颅内血肿25例。治愈65.5%,残存19%,死亡15.5%。结论:指出损伤范围,是否合并颅内血肿及脑疝等对预后有直接影响,严密观察、积极治疗、及时手术、处理合并伤及预防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