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6 0年代末CT发明以来 ,X -CT已经历了 1- 5代技术革新 ,80年代末螺旋CT的出现是CT史上一大突破。1991年以色列ELSCINT公司最早推出双层螺旋CT ,1998年北美放射年会上 ,各公司 (SIEMENS、GE、MARCONI、TOSHIBA)推出多层螺旋CT用于临床。目前已有 16层CT投入使用。1 原理多层螺旋CT(MultisliceCT ,MSCT或MultidetecterrowCT ,MDCT)是指采用多排探测器阵列 ,扫描时采用可调宽度的锥形线束 ,根据拟采集的层厚及层数选择锥形线束的宽度 ,实现一次采集同时获得多层图像 (4层以上 ) ,故又称宽探测器、多层采集螺旋CT…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的研发与普及,进一步拓宽了CT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将CT诊断水平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CT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多层螺旋CT在设计上采用了多排探测器结构,显著提高了螺旋CT的各项性能指标,与单层螺旋CT相比,其扫描时间更短、扫描层厚更薄、扫描范围更大、重建质量更好、管球效能更高。学习和应用多层螺旋CT时会涉及到一些新的概念,其中有些是在原有非螺旋或单层螺旋CT概念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如何科学、缜密地理解这些概念,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MSCT) 是当前CT设备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主要的技术特征是使用多排的探测器,扫描时不是使用单层螺旋CT的扇形X线束,而是采用可以调节宽度的锥形X线束,根据采集层厚选择X线束宽度,来激发不同数目探测器,从而实现一次采集多层CT图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CT是传统X线摄影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自问世以来,技术不断进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T的硬件、软件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1998年推出了多层螺旋CT(MultisliceCT,MSCT),MSCT即是X线管围绕人体旋转1周能同时获得多幅CT图像,这技术大大提高了扫描速度,扩展了CT的应用范围,目前探测器宽度为40mm的64层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MSCT中X线管旋转1周所能得到的螺旋扫描的重建图像数由ImageNo.=Pitch*row No./RatePitch是指螺距,rowNo.指所使用的探测器的排数,Rate是指重叠重组率,非重叠重建时为100%.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MSCT),主要的技术特征是使用多排的探测器,扫描时不是使用单层螺旋CT的扇形X线束,而是采用可以调节宽度的锥形X线束,根据采集层厚选择X线束宽度,来激发不同数目探测器,从而实现一次采集多层CT图像的目的.由于一次扫描多层采集,扫描速度大大加快,甚至可达亚秒级,最薄层厚可达0.625mm,所以真正实现了任意平面三维重建,如矢状、冠状等,得到真正的三维图像,诊断价值大大提高.64排螺旋CT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对病变程度的估计也很准确.要使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检查的图像满足诊断的要求,并非易事.这些CT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大大降低了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增强螺旋CT扫描法评价左室心功能不需对心室心功能进行假设,准确性高,重复性好。但16排以下螺旋CT由于探测器排数较少,扫描速度慢,时间分辨率和Z-轴空间分辨率低,所以很难用于心功能评价。64排螺旋CT由于覆盖范围大,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高,可用于心功能评价。本研究将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法与MR多次屏气电影法进行了比较,探讨其评价心功能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2007年9月在内蒙西部地区首家引进荷兰飞利浦64排螺旋CT扫描机,该设备是目前世界上扫描速度最快、精确度最高、成像功能最好的多层(64排探测器)螺旋CT。飞利浦64排螺旋CT机可在1秒内完成精确立体单器官检查,5秒内完成无创心脏检查,10秒内就能高速完成全身检查,与32、16排以下CT相比,扫描时间大大缩短、辐射剂量相应减少、造影剂用量减少,并且图像质量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MDCT和CAD用于肺癌诊断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装置自1972年由Hounsfield发明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不断改良和发展,诊断水平逐步提高。近年多层螺旋CT(Muhidetector-row CT,MDCT)的出现和普及,在诊断技术上又开创了一个新纪元。现在64层螺旋CT已经投入临床使用,4D-256层螺旋CT正在开发之中。胸部CT已被公认是最敏感的显示肺部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目前用来筛查肺癌的主要工具。MDCT的优点是扫描范围广、扫描时间短、速度快、多轴面分辨率高。对于独立性肺结节能早期发现,定性诊断,从而提高了肺癌的该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小肝癌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对188例肝硬化且甲胎蛋白〉500ng/ml的患者进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MDCT提示的肝硬化基础上的小病变(直径≤3cm)进行穿刺活检确定病变的性质。总结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小肝癌的MDCT影像学特征,同时亦总结应用MD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小肝癌的准确度。结果本组病例,MDCT共检出肝内结节性病变119枚。经穿刺活检,共检出小肝癌78枚。就小肝癌病例而言,动脉期检出率为87.20%(68/78),门脉期检出率为69.23%(54/78),延迟期检出率76.92%(60/78)。在MDCT三期增强扫描中,肝硬化基础上的小肝癌与肝良性病变的强化类型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MDCT三期增强表现诊断肝硬化基础上的小肝癌,准确度为77.31%(92/119)。结论多层螺旋CT(MD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小肝癌诊断上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扬彬  谭理连 《广东医学》2006,27(5):611-612
CT的临床应用较MR早了10年左右,但由于以往常规CT扫描速度较慢及计算机技术相对落后,使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直至螺旋CT产生,由于其快速的容积扫描,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结合采用高压注射器的造影剂团注技术等使CT血管成像在临床中逐步推广与应用。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以其优异的性能使螺旋CT血管成像(spiral CT angiography,SCTA)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某些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甚至可优于常规血管造影或DSA,有可能成为观察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宽探测器多层采集螺旋CT,简称多层面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是指一次扫描旋转过程中能同时获得数个层面图像投影数据的成像系统,它能明显减少获得容积扫描数据的扫描时间,大大提高了长轴方向的空间分辨率,系CT的换代产品。1 MSCT的特点1.1图像清晰MSCT通过横轴扫描三维采集数据,可以进行多种方向的重建。高质量的CT图像主要表现在各向同性。所谓各向同性是指在横轴三维采集数据后,重建出的轴位像、冠状切面和矢状切面像都具有一致的空间分辨率,所以在任何方向重建出的图像质量都是一致的。1.2范围扩大可以一次屏气完成胸…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简要介绍16层螺旋CT的多排探测器结构特点、主要扫描参数及成像特性基础上提出与单排螺旋CT机的区别。根据16层螺旋CT性能特点及特有重建功能,重点介绍适用于胸部疾病的几项扫描和重建新技术,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用于胸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分析多层螺旋CT(MDCT)扫描所致辐射剂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管电流、曝光时间、管电压、螺距因子及X线限束宽度等对辐射剂量均有影响。MDCT所致受检者辐射剂量大小与设备的性能、扫描参数和医技人员的使用操作因素等有关,同时,不同的受检者其表现也不一致,因素众多,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新一代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的问世.实现了无创性快速螺旋扫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相结合应用,从而使冠状动脉得到清晰显示。笔者对30例临床诊断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进行了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部分病例结合DSA,探讨其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多排螺旋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6例临床怀疑结肠肿瘤的患者,行多排螺旋CT充气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SSD),透明显示(Raysum)等多种三维成像,分析其图像特征,并与纤维内窥镜(FC)、手术所见对照分析,讨论多排螺旋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病例均经FC检查发现病变后行螺旋CT检查。本组中有7例诊断为结肠多发息肉,SSD与钡灌肠相似,CTVE对息肉样病灶数无FC发现的多,CTVE与MPR各平面二维影像相比,MPR能够更好的显示病灶。结论:多排螺旋CT可1次屏气完成扫描,较好的避免了呼吸运动和结肠蠕动的影响,结合强大的计算机后处理功能,进行多种图像重组,既能准确实现病变区腔内的情况,又可以观察黏膜下、肌层、浆膜层的病变及其腔外情况,并可以观察病变与邻近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及远处转移情况,弥补了纤维内镜及钡剂透视单一显示病变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DCT)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PE的18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18例患者中确诊PE13例,MDCT直接征象: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内混合性、附壁性、中心性充盈缺损等。间接征象: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胸腔积液等。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准确、快速、无创性的优点,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6层螺旋CT新技术在胸部扫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 16层螺旋 CT的多排探测器结构特点、主要扫描参数及成像特性基础上提出与单排螺旋 CT机的区别。根据 16层螺旋 CT性能特点及特有重建功能 ,重点介绍适用于胸部疾病的几项扫描和重建新技术 ,初步探讨 16层螺旋 CT用于胸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钟群 《福州总医院学报》2006,13(4):245-247,215
近年来强势推出的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CT,MDCT或multi—sliceCT,MSCT)的特点是扫描为密集取数,具有扫描速度快、成像时间短等特点;快速扫描方式及强大的后处理软件应用。使得CT技术不再是单纯的形态学表达,而是进入功能成像(functional imaging)的新时代。CT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是以核医学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central volume prieiple)为理论基础,通过固定层面感兴趣区(range of interest,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计算一些评价指标.反映组织生理功能改变。适用于肝硬化的诊断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的探索也在同时进行。尤其是2004年底推出的64排螺旋CT。该技术采用新一代大功率高毫安输出球管,探测器排数达到64排,螺旋扫描速度更快(≤0.35秒/转),时间分辨率显著提高(〈50毫秒),能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CT图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腰椎64排螺旋CT在三种采集模式设置下的扫描剂量大小,确定腰椎64排螺旋CT的最佳采集模式。方法以水模模拟人体腰椎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设定3组采集模式:A组(128×0.625)mm、B组(48×0.625)mm、C组(40×0.625)mm。每组采集模式对水模进行40次CT扫描,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剂量指数,计算其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个均数比较。结果三组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的比较均为A组(128×0.625 mm)〈B组(48×0.625 mm)〈C组(40×0.625 mm);C组有效剂量比A和B组平均容积剂量的分别降低17.45%、10.32%。结论腰椎64排MDCT检查时以40×0.625 mm模式进行扫描辐射剂量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