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行新辅助化疗的Ⅰb2-Ⅱb期宫颈癌病人88例为新辅助化疗组,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或根治性放疗,55例同期同条件直接行宫颈癌根治术的病人为对照组,分析化疗后的近期疗效,并比较两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宫旁浸润率、阴道切缘阳性率的差异.结果:Ⅰb2-Ⅱb期宫颈癌病人行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为88.64%,其中Ⅰb2期有效率为93.75%,Ⅱa期有效率为85.18%,Ⅱb期有效率为76.9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鳞癌有效率为89.87%;腺癌有效率为77.7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78例新辅助化疗有效者行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0.25%,宫旁浸润率为6.4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近期疗效显著,可缩小局部肿瘤、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改善宫旁情况、提高手术切除率、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持续性介入化疗在Ⅰb2~Ⅱb期宫颈癌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Ⅰb2~Ⅱb期宫颈癌病人4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动脉介入治疗组)22例行子宫动脉持续性介入化疗,B组(静脉化疗组)26例行全身静脉化疗,两组后继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评定两组的近期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化疗明显有效,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8%及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4,P=0.022);术后病理证实动脉介入治疗组疗效亦明显优于全身化疗组(χ2=3.931,P=0.047);而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动脉介入治疗组明显低于全身化疗组(χ2=4.825,P=0.028);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5.86,P〈0.05)。结论子宫动脉持续性介入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静脉化疗,副作用明显低于静脉化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宫颈癌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Ⅱ期宫颈癌术前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手术治疗的Ⅱ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方法分为动脉化疗栓塞组和静脉化疗组,比较两组的近期有效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和骨髓抑制发生率。结果动脉化疗栓塞组近期有效率为93.94%,静脉化疗组为89.29%,差异无统计学差异(X^2=0.037,P〉0,05);动脉化疗栓塞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2.12%,静脉化疗组为1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化疗栓塞组骨髓抑制发生率(45.45%)较静脉化疗组的低(6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65,P〈0.05)。结论Ⅱ期宫颈癌术前经动脉化疗栓塞能有效控制局部肿瘤,减少淋巴结转移,减轻化疗副反应,是有效的术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全身新辅助化疗(NACT)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观察组初治宫颈癌患者49例,均行病理确诊并采用PT方案(顺铂50 mg/m2+紫杉醇135~175 mg/m2)静脉化疗1~2疗程,化疗后15~20天行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手术并术中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顺铂50 mg/m2)+术后紫杉醇135~175 mg/m2静脉化疗35例为对照组。在化疗有效率、术后病理及生存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77.6%;两组术后宫颈深肌层浸润率、宫旁浸润率、盆腔淋巴转移率、阴道切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辅助化疗有反应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率较无反应者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77.50%,对照组患者为72.75%(P〉0.05)。结论术前全身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晓峰 《中原医刊》2011,(18):24-26
目的探讨两种途径新辅助化疗治疗Ih2-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2年以来收治的83例Ib2~Ⅱb期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静脉全身化疗者(静脉组)42例,经子宫动脉栓塞化疗者(动脉组)41例。结果静脉组患者经新辅助化疗总反应率为86%(36/42);动脉组总反应率为90%(37/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新辅助化疗后可手术率为81%(34/42),其中Ⅱb期可手术率为64%(7/11);动脉组化疗后可手术率为85%(35/41),其中IIb期可手术率为68%(15/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在肿瘤反应率、宫旁缓解率、可手术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b期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宫旁仍有肿瘤浸润者动脉组显著低于静脉组,分别为13%、57%(P〈0.05)。静脉组和动脉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分别为14%、16%,病死率分别为11%、8%,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途径的新辅助治疗后反应率、可手术率及手术难度相当;子宫动脉栓塞化疗对改善宫旁浸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巨块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可行性、疗效、毒性及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45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新辅助化疗组65例,给予顺铂(DDP)60-80mg+表阿霉素(EPI)50-80mg1~2个疗程的动脉介入化疗:对照组80例为单纯手术组,直接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新辅助化疗组2周后判断局部肿瘤体积的变化,并根据术后病理检查比较两组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管浸润、宫旁浸润、阴道切缘肿瘤浸润,分析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累积生存率。结果:新辅助化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76.9%,其中完全缓解占13.8%,部分缓解占63.1%,病情稳定/病情进展占23.1%;新辅助化疗组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为19.0%,明显低于对照组(33.8%,P:0.041),宫颈管浸润、宫旁浸润、阴道切缘阳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1、0.142和0.334);新辅助化疗组5年累积生存率(70.12%)明显高于对照组(55.26%)(P=0.04)。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安全有效,可缩小局部病灶,降低部分患者临床分期,提高手术率,控制盆腔淋巴结转移,并减少化疗并发症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Ⅰb2到Ⅱa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Ⅰb2到Ⅱa期)患者86例,新辅助化疗后45例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1例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为86.0%,两组间的年龄、分期、病理分级无差异,两组手术效果相当,但腹腔镜组出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Ⅰb2-Ⅱb期)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2006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入院10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FIGO临床分期:Ⅰb2~Ⅱb期),一组50例,给予术前静脉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组);另一组54例,给予介入动脉化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化疗组).依据WHO实体肿瘤评价标准,于化疗结束2周肿瘤大小变化为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者实施手术治疗,反之则实施放射治疗.化疗后,新辅助化疗组手术率为70%(35例),介入化疗组为87%(47例)(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后有6例(17%)发生脉管瘤栓,8例(23%)发生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阳性1例(3%).介入治疗组分别为7例(15%),9例(21%),1例(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化疗对宫颈鳞状细胞癌Ⅰb2~Ⅱb期(肿瘤直径>4cm)治疗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在Ⅰb~Ⅱb期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介入化疗组28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新辅助介入化疗,新辅助介入化疗结束后1~2周行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宫颈癌患者直接行手术治疗.通过比较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疗效情况,评价新辅助介入化疗在Ⅰb~Ⅱb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介入化疗组有效率为92.9%;介入化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尿潴留、淋巴囊肿、下肢水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化疗组淋巴结阳性率、宫旁累及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能有效缩小病灶,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疗效,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对宫颈癌Ⅰb2—Ⅱb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例宫颈癌患者Ⅰb2期(6例)、Ⅱa期(4例)、Ⅱb期(10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观察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经介入治疗后所有宫颈癌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症状缓解率为100%(20/20),20例患者中肿瘤体积缩小达50%以上的17例,肿瘤完全消退的1例,肿块体积缩小的总有效率为90%(18/20),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后10~14d均接受了宫颈癌根治术。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对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有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后大肠癌癌组织中PCNA、VEGF、P53及MVD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对大肠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病理诊断明确的进展期大肠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术前行动脉灌注化疗1-2周期,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治疗前病理活检标本及手术后癌组织中PCNA、VEGF、P53及MVD的表达。结果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22.1%,部分缓解44.1%,总有效率达66.2%。术后癌组织中PCNA、VEGF及MVD的表达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后临床有效者癌组织中PCNA、VEGF及MVD的表达降低(P〈0.05);临床无效者化疗前后PCNA、VEGF及MVD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的表达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及实验组化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平均疾病无进展时间为37个月,对照组为20个月,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的治疗疗效肯定,PCNA、VEGF及MVD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大肠癌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08年4月我院收住的56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前予以动脉介入化疗1~2个疗程之后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81.25%,其中4例完全缓解,手术切除率达100%。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化疗效果与期别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腺癌(P〈0.05)。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其作为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四肢骨肉瘤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入选2007年7月~2011年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66例四肢骨肉瘤行保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对比两组化疗期间毒性反应、治疗半年后肢体功能及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肢体功能Enneking评分[(25.7±3.1)分]高于对照组[(24.2±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9,P=0.044);观察组优良率(70.6%)高于对照组(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6,P=0.144)。两组化疗期间毒副作用级别以Ⅰ~Ⅱ级为主,Ⅲ级少见,Ⅳ级罕见,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33.3±0.9)个月]长于对照组[(29.8±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4,P〈0.001)。观察组3年生存率(73.5%)高于对照组(5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68,P=0.141)。两组总体生存时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6,P=0.091)。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术较之单纯保肢术治疗四肢骨肉瘤至少能在不明显增加化疗毒副作用基础上,改善肢体功能,并表现出延长术后生存时间与远期生存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静脉和动脉途径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静脉和动脉不同给药途径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宫颈肿瘤直径≥4cm、FIGO分期Ⅰb~Ⅱb期的LACC患者分别采用静脉注射(56例)和动脉插管化疗(51例),观察并比较其化疗疗效、副作用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共84例获得近期部分缓解,总有效率78.5%,其中静脉组44例(78.6%),动脉组40(78.4%),两组近期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发生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副反应疗程个数明显多于动脉组(均P〈0.01),而两组发生的神经性反应疗程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5年生存率为88.8%,其中静脉组为88.5%,动脉组为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T有效者5年生存率静脉组为1000%,动脉组为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途径NACT治疗LACC的近期疗效相当,静脉给药操作简单,但副作用相对较大,有条件时以选择动脉途径NACT治疗为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cal surgery, NACT+RS)与单纯手术(radical surgery, RS)对局部晚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瘤科收治的119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NACT+RS组74例,RS组45例,其中NACT+RS组根据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45例,无效组29例。比较NACT+RS组与R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情况,比较NACT有效组与RS组术后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情况,评价NACT有效联合手术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NACT+RS组与RS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及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ACT+RS组术中出血量较RS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T有效组与RS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4%、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44),深肌层浸润率分别为2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动、静脉不同途径化疗途径,对Ⅰb2期宫颈癌患者肿瘤体积及术后病理高危因素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11/2009-12月,作者医院收治的行术前动脉介入化疗的67例Ⅰb2期宫颈癌患者资料与同期收治的78例术前行静脉化疗Ⅰb2期患者资料,比较两组局部癌灶体积的缩小以及术后病理高危因素的改变.结果 术前动脉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丙酮酸激酶M2(PKM2)信号通路在宫颈鳞癌新辅助动脉化疗前后的改变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以期在化疗前预测宫颈鳞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使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法选取2007-2012年因巨块型Ⅰb-Ⅱa期宫颈鳞癌行新辅助动脉化疗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3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评估化疗的疗效。(1)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mTOR和PKM2蛋白的表达。(2)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化疗前后、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宫颈鳞癌组织中mTOR和PKM2的表达差异。结果(1)化疗1~2个周期后,36例宫颈鳞癌患者中,19例为化疗有效,17例为化疗无效。(2)mTOR和PKM2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3)mTOR和PKM2蛋白在化疗后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化疗前(均P<0.05)。(4)化疗前宫颈癌组织中mTOR和PKM2蛋白的表达在化疗有效组中均比化疗无效组中高(均P<0.05)。结论早期巨块型宫颈鳞癌组织中mTOR和PKM2蛋白的表达与新辅助动脉化疗的疗效相关。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mTOR和PKM2蛋白的表达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新辅助动脉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新辅助化疗动脉灌注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一动脉灌注的疗效。方法经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201例,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其后择期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介入治疗后,完全缓解型(CR)84例、部分缓解型(PR)75例、总有效率为79.1%。同期选择185例宫颈癌直接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可比性。结论新辅助化疗一子宫动脉灌注栓塞用于宫颈癌安全有效,有利于肿瘤根治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