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肾衰泻浊丸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BMP-7/Smads/TGF-β1岛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肾衰泻浊九延缓CRF进展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致CRF大鼠模型,观察实验大鼠治疗后血清BUN、Scr的变化及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Smad6及BMP-7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内的Smad6、BMP-7蛋白的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肾组织内的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肾衰泻浊丸能够明显降低CRF大鼠血清BUN、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能够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能够降低肾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增加Smad6,BMP-7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下调CRF大鼠肾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泻浊丸可能是通过升高Smad6,BMP-7蛋白的表达,降低TGF-β1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了TGF-β1信号向细胞核内转导的通路;肾衰泻浊丸通过影响BMP-7/Smads/TGF-β1信号通路的转导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可能是其延缓CRF进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及其与β53基因及Smad4的关系。方法选用3种含有不同β53基因状态的人肝癌细胞系,均分为TGF-β1诱导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的凋亡进行定量检测;另外,应用Lipofectamine 2000把含有Smad4结合元件和荧光素酶基因的TGF—β1可诱导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对细胞进行转染,再经TGF-β1作用,分别检测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在应用TUNEL检测的3个细胞系中,TGF—β1能诱导HepG2细胞(野生型β53)凋亡,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突变型β53)和Hep3B细胞(缺失型β53)凋亡细胞较少,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检测提示,HepG2细胞的Smad4表达活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和HepB细胞的Smad4表达较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p2细胞系比Huh-7和HepB细胞系更易发生TGF-β1诱导的凋亡.Smad4是TGF-β1信号转导途径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柴芩肾安方对IgAN大鼠肾组织TGF-β1和Smad 7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灌服并定时静脉注射BSA复合感染SEB的方法制成大鼠IgAN模型,并用柴芩肾安方治疗,以氯沙坦为对照。第15周末,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和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TGF—β1和Smad 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轻度增生,伴见弥漫的IgA和少量IgG沉积;TGF—β1和Smad 7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柴芩肾安方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减轻(P〈0.01),且作用效果与氯沙坦类似。结论:抑制肾组织TGF—β1和Smad 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可能是柴芩肾安方延缓IgAN肾脏病变进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免疫抑制剂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Smack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在慢性移植肾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分别用CsA(3mg/L)、FK506(1mg/L)、MMF(0.3mg/L)与RPM(10mg/L)处理6、12h。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GF—β1、Smacks蛋白和mRNA在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CsA组和FK506组TGF—β1、Smad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MF组和RPM组(P〈0.01),Smad7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MMF组和RPM组(P〈0.01);MMF组和RAPA组TGF-β1、Smad2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而Smad7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CsA组和FK506组,以及MMF组和RPM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免疫抑制剂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TGF—β1和Smacks信号通路,导致移植物动脉硬化,从而影响慢性移植肾功能丧失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mad3、Smad4蛋白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正常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癌组织中Smad3和Smad4蛋白进行检测。结果Smad4在正常前列腺中阳性表达率为83.3%(10/12),在Gleasons评分≤5者,6-8者及≥9者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13/23),44.4%(8/18)和25%(2/8),在T1—T2和T3-T4肿瘤中的表达为52.4%(11/21)和42.8%(12/28)。Smad4表达在病理分级间有显著性差异,在临床分期间无显著性差异,Smad3在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缩的表达间无显著性差异。T1-T2期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P〈0.05:T3-T4期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P〈0.05:高分化前列腺癌与正常前例腺组织相比P〉0.05:中分化前列腺癌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P〈0.05;低分化前列腺癌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P〈0.01:低分化腺癖与高分化腺癌相比P〈0.05。结论前列腺癌中Smad4蛋白表达减低,与肿瘤分级、分期有关,其异常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Smad3与正常组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Twist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CH  Chen XP  Xu ZQ  Li GP  Guan J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9):1353-1356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wist在人肝细胞肝癌、癌旁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6例肝细胞肝癌标本(癌和癌旁组织)和10例肝硬化标本中Twist的表达情况;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其中10例标本中的Twist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免疫组化显示:Twist蛋白在肝癌、癌旁和肝硬化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6%、19.2%和20.0%,Twist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癌旁或肝硬化组织(P〈0.05);大多数癌旁和肝硬化组织无Twist表达,癌旁与肝硬化组织相比阳性率无差别(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Twist mRNA和其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Twist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过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拟观察5-氟尿嘧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7和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Ⅰ型受体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取4~6代传代细胞加入5个不同浓度(10,20,40,80,160μmol/L)5-氟尿嘧啶干预24,48,72h。(2)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测定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3)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mad7和TGF-βI型受体的表达及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MTT实验中,当5-氟尿嘧啶浓度为10,20μmol/L作用24h时,未发现成纤维细胞死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浓度下作用各组成纤维细胞死亡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免疫印迹法实验结果如下: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I组Smad7表达明显减弱,TGF-βI型受体表达则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加入5-氟尿嘧啶干预后可显著增强Smad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经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干预后,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Bax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TGF-βI型受体表达无明显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5-氟尿嘧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胺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Wistar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为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点(7d、14d、28d)观察梗阻侧肾间质纤维化指数;致纤维化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肾皮质中与肾脏纤维化相关的Smurf2、Smad7信号蛋白等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1)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Smurf2基因和蛋白质明显上调,呈时间依赖性(P〈0.01);Smad7蛋白呈时间依赖性下调(P〈0.01),Smad7基因在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TGF-β1基因在UUO后第7d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但仍然高于假手术组(P〈0.01)。(2)甘草酸能改善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P〈0.01),下调肾脏组织TGF-β1基因的表达(尸〈0.01);减少Smurf2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同时上调TGF-β1信号传导中抑制性因子Smad7的表达(P〈0.01)。结论:甘草酸二胺能保护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损伤。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减少Smurf2核酸和蛋白质的表达,增加抗纤维化作用的Smad7蛋白表达;减少TGF-β1表达,阻止TGF-β1信号传导,从而阻断肾间质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随机分组:对照组,TGF-β1刺激组(5ug/L),MG-132组(2.5μmol/L),MG-132+TGF-融组(MG-132 2.5μmol/L孵育30min后再加TGF-β1 5μg/L)。培养24h后收集细胞,RT-PCR法检测Smurf1、Smurf2和Smad7 mRNA的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Smurf1、Smurf2、Smad7和P-IκB-α和IκB-α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胞浆中Fn和α-SMA的表达;Hoechst 33258染色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TGF-β1刺激组HK-2 Smurf1、Smurf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但Smad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且胞浆中FN和α-SMA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MG-132+TGF-β1组与TGF-β1刺激组比较,Smurf1、Smurf2 mRNA表达降低(P〈0.05),Smad7 mRNA略升高(P〉0.05),而Srnad7蛋白明显升高(P〈0.05),胞浆中Fn和α-SMA表达减少。MG-132组、MG-132+TGF-β1组分别与对照组及TGF-β1组比较,P-IκB-α和IκB-α蛋白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132可抑制TGF-132诱导的HK-2 Smurf1、Smurf2的表达,促进Smad7表达,抑制其降解,减轻FN和α-SMA的表达,从而抑制HK-2转分化;另-方面,MG132可能通过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NF-κB活化促进HK-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TGF-βRⅠ、Smad2、Smad 3及Smad7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比较瘢痕疙瘩、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型受体(TGFβRⅠ)、Smad2、3、7的表达情况,探讨以上信号传导分子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4种蛋白在3种不同组织44例标本中的表达,寻找其规律。结果 与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7表达减弱(P〈0.05),Smad2及Smad3表达增强不显著,但在核内积聚较为明显。结论 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2、3核内持久积聚及抑制性因子Smad7表达减少,可能是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3、Smad4、Smad7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原代培养BalB/C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用TGF-β(1ng/ml)刺激24h,加味当归补血汤及洛汀新含药血清干预。共分6组: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当归补血汤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浓度分别为2.5%、5%、10%)、洛汀新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细胞Smad3、Smad4、Smad7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PT—PCR、Western-Blotting)。结果:(1)TGF-β1刺激后,肾小管上皮细胞部分形态发生变大,伸长,呈梭形,经中药加味当归补血汤和洛汀新干预后,细胞形态又恢复正常;(2)TGF-β1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后,Smad3、Smad4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增加,Smad7 mRNA和蛋白质则显著减少(P〈0、05~0、01);(3)各浓度加味当归补血汤能显著下调异常增高的Smad3,上调Smad7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P〈0.05~0.01),能显著下调Smad4基因表达。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防治肾间质纤维化可能与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肾癌组织中EphB4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及其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取液氮保存的原发性肾癌新鲜标本40例,相应癌旁组织(阴性切缘)40例,正常肾脏组织30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hB4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EphB4基因在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都表达,且癌旁表达低于肿瘤表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正常肾脏组织不表达(P〈0.01);40例肾癌标本中,25例EphB4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2.5%,40癌旁组织中,10例EphB4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25.0%;两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EphB4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但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原癌基因EphB4及其蛋白在人肾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且与肾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成为肾癌预后的侯选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和抑癌基因KAI-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25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CDX-2和KAI-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在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距癌组织≤2cm)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CDX-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4%(17/50)、54%(27/50)及88%(22/25),KAI-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15/50)、58%(29/50)及92%(23/25),CDX-2和KAI-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均分别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也均明显低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②CDX-2和KAI-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均有关(P〈0.05),即在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浸及浆膜及分化程度较低者中CDX-2和KAI-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未及浆膜及分化程度较高者(P〈0.05),二者均与患者的发病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③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CDX-2和KAI-1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544,P〈0.01)。结论CDX-2和KAI-1的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相关,联合评价其功能可能对结肠癌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杜仲对UUO模型大鼠肾纤维化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杜仲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Smad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杜仲组。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10mg·kg^-1·d^-1、杜仲组给予杜仲6g·kg^-1·d^-1治疗,均术前2d开始给药。术后2周处死大鼠,收集血清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光镜下观察Masson和HE染色肾间质的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和Smad2、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两治疗纽大鼠血清Scr、BUN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杜仲组、厄贝沙坦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模型组TGF-β1、Smad2的表达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杜仲组与模型组相比,TGF-β1、Smad2的表达下降,而Smad7的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杜仲组与厄贝沙坦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杜仲能通过下调TGF-β1、Smad2的表达及增加Smad7的表达而抑制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机制与杜仲可以部分调节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其改善肾纤维化作用与厄贝沙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蛋白及β-G mRNA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半定量分析显示β-G mRNA的表达在肝脏癌组织(3.71±0.32)与癌旁肝组织(1.83±0.22)以及正常肝脏组织(1.71±0.32)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到肝癌组织β-G蛋白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48.2%±5.5%)、(56.8%±6.2%)和(83.8%±9.1%),呈递增趋势(χ^2=42.33,P〈0.01);β-G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病人的门脉癌栓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因素有关(P〈0.01),而与肿瘤大小、AFP水平无关。结论β-G与肝细胞的癌变过程密切相关,可能在肝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拟通过检测C-kit、SCF基因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来了解C-kit、SCF与胆管细胞癌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肝胆管细胞癌及20例肝外胆管癌标本C-kit、SCF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取对应的癌旁胆管组织及另取30例肝及胆管良性病变胆管组织作对照,所有数据采用X^2检验。结果48例肝胆管细胞癌组织中C-kit、SCF蛋白表达分别为39例(81.3%)和36例(75.0%),20例肝外胆管癌组织中C-kit、SCF蛋白表达分别为12例(60.0%)和13例(65.0%),癌旁胆管组织中4例C-kit、5例SCF呈弱阳性表达,30例肝及胆管良性病变胆管组织C-kit、SCF蛋白均呈阴性表达。两癌组织与癌旁胆管组织、肝及胆管良性病变胆管组织C-kit、SCF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Ⅳ期胆管细胞癌C-kit、SCF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5),中低分化癌高于高分化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癌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癌(P〈0.05)。而肝外胆管癌组织中C-kit、SCF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各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C-kit、SCF蛋白表达与胆管细胞癌病人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无关。结论 C-kit、SCF蛋白过表达可能在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中药对糖尿病大鼠愈创模型创面TGF—β1、TGF-β3水平的动态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分另1造成正常创面模型和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生肌化瘀方组、化瘀方组和糖尿病创面生理盐水组。分另4于不同干预时段(3d、7d、11d)取材,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测定,并行图像扫描定量分析TGF—β1、TGF-β3水平变化。结果:生肌化瘀方及化瘀方组各时段(3d、7d、11d)TGF—β1及TGF-β3水平均高于糖尿病创面生理盐水组(P〈0.05)。化瘀方TGF-β1均低于生肌化瘀方组(P〈0.05),但TGF—β3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肌化瘀方促进创面TGF—β1及TGF-β3分泌,有利于创面愈合,同时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和Ki.67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其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在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均分别明显高于其在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COX.2:71.95%(59/82)比8.54%(7/82),z。=68.56,P〈0.001;Ki-67:64.63%(53/82)比13.42%(11/82)。X2=45.20,P〈0.001]。②COX.2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TNM分期(cox.2:rs=O.349,P〈0.05;Ki.67:rs=0.305,P〈0.05)、淋巴结转移(cOx-2:rs=0.336,P〈0.05;Ki-67:rs=0.419,P〈0.01)、脉管侵犯(cOx-2:rs=0.235,P〈0.05 ki-67:rs=0.461,P〈0.01)及组织学分级(cox-2:rs=0.434,P〈0.01;Ki-67:rs=0.378,P〈0.05)均呈正相关;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rs=0.365,P〈0.01),而COX.2蛋白阳性表达与此无关(rs=0.135,P〉0.05);COX-2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皆与患者是否绝经无关(cox-2:rs=O.172,P〉0.05;Ki.67:rs=0.163,P〉0.05)。③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幻.67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rs=0.475,P〈0.01)。结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均增高,两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两者进行联合检测可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COX-2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TGF-β1在胰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原位PCR杂交技术检测23例胰导管腺癌和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TGF-β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胰腺组织中无TGF-β1的表达。胰腺癌组织中TGF-βmRNA表达率为69.6%(16/23),原位PCR杂交显示其表达位于胰腺癌细胞膜上,TGF-β1表达程度与肿瘤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TGF-β1阳性者1年生存率为13.3%(2/15),明显低于阴性者(5/6)。结论 TGF-β1与胰腺癌的病理分期、预后相关,临床检测可用于评估其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edgehog(Hh)信号通路下游转录因子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2(Gli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RT—PCR法及Westernblot检测20对肝癌及癌旁组织Gli2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对肝癌及癌旁组织Gli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Gli2m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2例肝癌组织中Gli2阳性表达38例(73.1%),相应的癌旁组织Gli2阳性表达8例(15.4%),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G1i2蛋白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有无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Gli2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Gli2可能成为肝癌的重要生物学标志和生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