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和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对绝经期出血患者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对79例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子宫内膜息肉25例,子宫内膜良性增生34例)、恶性组(子宫内膜癌20例)。测量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包括子宫内膜体积(V)、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应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比较上述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恶性两组V分别为:(7.02±3.02)mL、(8.61±2.4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重复频率(PRF)0.9 MHz时,良性组的VI、FI及VFI值分别为(1.67±1.11%)、(25.07±2.67)、(0.43±0.29),恶性组VI、FI及VFI值分别为(6.00±5.58%)、(31.56±4.54)、(2.05±1.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设置不同PRF:0.9 MHz/0.6 MHz时,测良、恶性组VI、FI、VFI值,VI、V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VI、FI、VF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6、0.913、0.973,预测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准确性较高,其中VFI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当VFI截值0.814时,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1.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能量化病变子宫内膜血管分布及密度情况,对鉴别绝经期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水平,在子宫腺肌病患者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探讨HGF/c-Met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增生期加例、分泌期10例)经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异位、在位内膜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GF、C-Met、MVD的表达水平.结果:HGF、c-Met在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均有表达,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异位内膜组及在位内膜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异位内膜组高于在位内膜组,且各组分泌期的表达均高于增生期.MVD在异位内膜组表达最高,在位内膜组次之,对照组最低.MVD计数随着HGF和c-Met的表达增强而增加.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HGF、c-Met、MVD的表达均存在两两正相关(P<0.05),对照组HGF与c-Met、HGF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c-Met与MVD的表达不相关.结论:HGF、c-Met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其机制与HGF/c-Met通路促进了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水平,在子宫腺肌病患者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探讨HGF/c-Met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增生期20例、分泌期10例)经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异位、在位内膜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GF、c-Met、MVD的表达水平。结果:HGF、c-Met在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均有表达,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异位内膜组及在位内膜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异位内膜组高于在位内膜组,且各组分泌期的表达均高于增生期。MVD在异位内膜组表达最高,在位内膜组次之,对照组最低。MVD计数随着HGF和c-Met的表达增强而增加。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HGF、c-Met、MVD的表达均存在两两正相关(P<0.05),对照组HGF与c-Met、HGF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c-Met与MVD的表达不相关。结论:HGF、c-Met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其机制与HGF/c-Met通路促进了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与MMP-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5-01~2006-01间治疗的30例子宫腺肌病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子宫腺肌病在位组及异位组子宫内膜CD105、MMP-2的表达,并运用图像分析仪检测CD105标记的MVD。结果以CD105标记的MVD异位组为24.19±5.30,在位组为17.89±4.53,异位组子宫内膜中表达显著高于在位组子宫内膜(P〈0.05),在位组子宫内膜分泌期MVD18.09±3.60、增生期17.69±5.57,无显著差异(P〉0.05);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组内膜的阳性表达率76.67%(23/30),在位组阳性表达率为46.67%(14/30),异位组内膜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位组子宫内膜(P〈0.05),在位组子宫内膜分泌期MMP-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增生期(P〈0.05)。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MMP-2阳性率的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89,P〈0.01)。结论CD105和MMP-2的过度表达与子宫腺肌病新生血管的生成有关,在子宫腺肌病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子宫腺肌病具有侵袭性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周秀萍  赵雅萍  王启亮  应映芬 《浙江医学》2019,41(10):1053-1056
目的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3D-PDI)监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子宫内膜参数,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方法选取159例控制性超排卵不孕患者,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行3D-PDI检测子宫内膜的厚度、容积、类型、内膜血流分型、内膜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比较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子宫内膜的厚度、容积、类型、内膜血流参数及血流分型差异。结果妊娠86例,未妊娠73例,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比较,子宫内膜的厚度、容积、VI、FI、VFI及内膜血流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内膜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线型者妊娠率高于非三线型者。结论经阴道3D-PDI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容积、VI、FI、VFI及内膜血流分型不能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类型可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IVF-ET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三维超声参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焦作院区行IVF-ET术的7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n=33)与未妊娠组(n=39)。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内膜三维超声参数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子宫内膜三维超声参数对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妊娠组患者子宫内膜容积(V)、血管化-血流指数(VFI)、血流指数(FI)及血管指数(VI)均高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V、VFI、FI及VI预测IVF-ET患者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上述参数在IVF-ET妊娠结局预测中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当达到最佳阈值时,可达到最佳预测价值。结论 IVF-ET患者子宫内膜三维超声参数中子宫内膜V、VFI、FI及VI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对预测妊娠结局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在评估子宫腺肌病(AM)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E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月于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确诊为AM的患者45例(AM组)行前瞻性研究,并选取34例同期健康产后女性作为对照组。在黄体中期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的厚度、回声类型、血流分级及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下的容积、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在经阴道三维超声子宫冠状面上观察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JZ)的形态,测量JZ的最大厚度(JZmax)、最小厚度(JZmin)、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的差值(DJZ)和平均厚度(MJZ)。结果 AM组与对照组的年龄、二维超声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回声类型、血流分级)和部分三维超声指标(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下容积、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下VI、FI、VF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观察子宫冠状面,AM患者的JZ形态不规则,厚薄差异大,AM组的JZmax、DJ...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子宫腺肌病临床病理特征及经阴道三维超声定量测量的诊断价值。方法:以80例疑似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或手术结果分为子宫腺肌病组(n=36)、非子宫腺肌病组(n=44)。分析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究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组患者三维超声定量指标[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血流超声参数[子宫动脉血流量(BF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水平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存在统计学差异的上述指标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效能。结果:36例患者经病理或手术结果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类型以弥漫性(69.44%)为主,超声征象主要以子宫增大(75.00%)、肌壁线衰减/栅栏状(72.22%)、肌层回声增粗不均匀(63.89%)为主;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为83.75%,灵敏度为86.11%,特异度为81.82%,阳性预测值为79.49%,阴性预测值为87.80%;子宫腺肌病组VI、FI、VFI、BFV、PI水平均高于非子宫腺肌病组,RI低于非子宫腺肌病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9.
VEGF的表达以及血管生成在子宫腺肌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异位内膜周围肌层平滑肌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MVD值 ,探讨血管生成在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SABC法 )检测 5 6例腺肌病子宫及 2 6例正常子宫中VEGF的表达和MVD值。结果 VEGF在腺肌病组在位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2 5 %和 46 2 % (P >0 0 5 )。在腺肌病组异位内膜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 75 0 % ,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内膜 (P <0 0 5 )。在异位内膜周围肌层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9 6% ,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肌层 38 5 % (P <0 0 5 )。MVD与VEGF在异位内膜及异位内膜周围肌层中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1 )。结论 VEGF的表达增强以及与MVD的正相关性提示血管生成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yrosine kinase,TrkA)在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染色法(S-P法)检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研究组)20例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对照组22例子宫肌瘤无痛经患者子宫内膜中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rkA在研究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二者TrkA的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P<0.01).研究组异位内膜增殖期高于分泌期[(3.25±0.82)vs(1.93±0.94),P<0.05],研究组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增殖期与分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痛经程度与Trk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9,P<0.05).结论 TrkA在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广泛表达,可能在子宫腺肌病发病及痛经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与芬吗通联合使用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月经改善率、子宫动脉血流及子宫内膜修复的治疗效果。 方法 108例重度宫腔粘连的育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均行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芬吗通连续口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连续服用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妊娠情况,比较2组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量以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和宫腔形态恢复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试孕19例,成功13例(68.43%),对照组试孕15例,成功5例(33.34%),观察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和经血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和经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2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均较治疗前减低,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 flow index,VF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RI、PI均低于对照组,VI、VFI、FI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芬吗通治疗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能够促进其子宫内膜修复,改善其月经及动脉血流情况,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侯艳琼  罗红 《四川医学》2014,(4):428-430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及内膜下容积、内膜及内膜下血流指数对人工周期冷冻胚胎复苏移植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131例接受人工周期冷冻胚胎复苏移植的不孕患者,于复苏当日进行子宫内膜厚度、内膜有无“三线”征、内膜及内膜下容积、内膜及内膜下区域的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测定,根据妊娠与否分为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131例复苏移植患者,86例临床妊娠,妊娠率65.6%,种植率54.2%。子宫内膜及内膜下容积、内膜有无“三线”征、内膜及内膜下VI、FI、VFI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移植优质胚胎组妊娠率和种植率均显著高于未移植优质胚胎组,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不能有效预测人工周期冷冻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是否移植优质胚胎可能是预测妊娠结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V3D-CPA)对卵巢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术前采用经阴道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检测37例卵巢癌患者,评定血管分型,测定肿瘤血管定量参数,即血管指数Ⅵ、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结合盆腹腔二维图像,对其进行临床分期,术后根据FIGO2000年标准确定临床分期.结果 I,Ⅱ期和Ⅲ,Ⅳ期卵巢癌血管分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临床Ⅲ,Ⅳ期VI,FI及VFI值明显高于I,Ⅱ期(P<0.01),卵巢癌的VI,FI及VFI值与FIGO期别分别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3D-CPA能客观显示各期卵巢癌的血管分布及数量,有助于卵巢癌的分期诊断、治疗和评估手术预后,对妇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注射日(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升高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3D-PDI)检测于2018年2月至9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的180例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回声、内膜血流分型、内膜容积、内膜血管化指数(Ⅵ)、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检测患者HCG日血清孕酮水平,根据ROC曲线分析获得的孕酮升高截断值分为孕酮升高组和孕酮正常组,分析各参数的差异性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180 例中有84 例妊娠成功为妊娠组,5 例生化妊娠,2例宫外孕,89 例未妊娠为未妊娠组,临床妊娠率约46.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CG日孕酮升高截断值为1.29 ng/mL,孕酮升高组59例,孕酮正常组121例。孕酮升高组和孕酮正常组年龄、内膜FI值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05);与孕酮正常组相比,孕酮升高组C型内膜占比和I型血流占比增高(P <0.05),Ⅲ型血流占比减少(P <0.05);孕酮升高组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内膜VI、VFI小于孕酮正常组(P <0.05)。妊娠组和未妊娠组的年龄、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内膜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妊娠组内膜VI、VFI高于未妊娠组(P <0.05);A型、B型、C型内膜回声患者的妊娠率依次减低,I型、II型、III型内膜血流患者的妊娠率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VF-ET中HCG日孕酮升高导致子宫C型内膜占比增高,内膜血流灌注减少,内膜血管化程度减低,不利于妊娠成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曼月乐治疗,随访观察并比较患者放置前及放置后1、3、6、12个月后血清激素水平、CA125水平、血红蛋白及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的变化。结果患者血红蛋白在放置LNG—IUS1年后较治疗前上升;血清CA125水平在放置后3个月明显下降;放置LNG—IUS后血清FSH、LH、E2水平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痛经症状在放置3个月后迅速控制,疼痛评分从(2.15±0.12)降到(0.72±0.05);月经量在放置3个月后明显减少,6个月及12个月时月经量持续下降(P〈0.05);子宫体积与放置前差异无显著性;子宫内膜厚度在放置后显著变薄,子宫内膜厚度放置前(12.52±3.13)mm与放置后3个月(7.13±1.70)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放置曼月乐能有效缓解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症状、保留子宫.是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不明原因不孕妇女子宫内膜中αvβ3、Hox10、MMPs表达和正常生育妇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生育组(对照组)45例,不明原因不孕组(试验组)4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容积以及内膜下血流的变化,并观察比较患者两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内膜下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的水平及HCG日E 2、LH、P的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αvβ3)mRNA、同源框基因10(Hox10)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s-9)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下血流以及PI和RI,VI、FI、VFI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子宫内膜分型、容积及HCG日E 2、LH、P无明显差异,即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指标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着床期子宫内膜αvβ3mRNA、Hox10mRNA、MMPs-9mRNA表达上亦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不孕妇女或许是因为子宫内膜中αvβ3、Hox10、MMPs-9的mRNA表达含量低,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继而影响临床妊娠,为临床治疗不明原因不孕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超评估中药内膜薄方改善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确诊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76例,采用该院自拟中药内膜薄方治疗3个月,通过经阴道三维彩超观测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的厚度、容积、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参数改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容积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检测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膜薄方可增加薄型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容积,改善内膜及内膜下血供,明显提高其容受性,经阴道三维彩超能简便客观地评估临床用药疗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评估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经宫腔镜确诊宫腔粘连的116例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院行妇科检查的健康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排卵日和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均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黏附分子CD44v6及环氧合酶COX-2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异位内膜与正常内膜中的表达,探讨CD44v6及COX-2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观察CD44v6及COX-2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各30例与正常子宫内膜20例中的免疫组化表达。结果:CD44v6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同期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COX-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显著性(P〈0.01)。CD44v6在分泌期的表达显著高于增生期(P〈0.05)。COX-2在分泌期、增殖期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44v6、COX-2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表达增强,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