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药棒按摩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康复治疗,治疗组予药棒按摩及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0%(P<0.05),两组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药棒穴位按摩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能有效减轻低肩部疼痛,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上肢功能综合训练对卒中、脑肿瘤、外伤所致偏瘫患者肩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偏瘫并发肩痛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2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疼痛评分等基线资料均衡.综合康复治疗组根据患者病情予以适当的良肢位摆放、相关关节主被动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及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进行物理疗法治疗,评价治疗前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结果 2组疼痛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均<0.05),且综合康复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2.50±0.42 vs 2.00±0.38,P<0.05),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 vs 76.67%,P<0.05).结论 上肢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治疗肩痛,有利于偏瘫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analgecine)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镇痛机制.方法:将大鼠制成单侧缩窄性三叉神经痛模型,在痛觉超敏期随机分为两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组:腹腔内注入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100u/kg;生理盐水组: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10ml/kg.2周后,观察大鼠疼痛阚值(PT)变化及缩窄环区域神经组织的改变.结果:(1)术后2周,动物出现痛觉过敏,PT明显减低;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组PT逐渐升高,与治疗前及生理盐水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2)痛觉超敏期大量神经纤维肿胀变性、髓鞘脱失.2周后,生理盐水组髓鞘脱失明显,无髓纤维数目增多;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组神经纤维肿胀消失,髓鞘板层结构致密,与正常结构类似.结论:动物实验表明,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对于三叉神经痛的镇痛效果肯定,其作用机制部分是通过促进受损变性的神经纤维修复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类固醇注射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偏瘫肩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对照组给予肩峰下滑囊注射类固醇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月、3个月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量表(VAS)评分、被动肩关节活动度(PROM)、Fugl-Meyer(FMA)上肢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就病程、年龄和治疗前指标而言,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PROM及MBI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肩关节活动度(尤其外展和外旋)角度、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类固醇注射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偏瘫肩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肩痛症状,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以及临床查体,明确脑卒中患者偏瘫肩痛(HSP)的原因,并分析超声表现与肩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56例首次发生脑卒中偏瘫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VAS评分分为肩痛组及非肩痛组,所有患者均行双侧肩关节超声检查。临床检查包括Brunnstrom分期、Ashworth分级、肩关节半脱位及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 结果:肩痛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较非肩痛组高(51.4% vs 2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超声显示,肩痛组患者冈上肌病变(54.3%)和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SA-SD)积液(45.7%)与非肩痛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可见冈上肌病变及肩峰下滑囊积液与偏瘫肩痛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肩袖损伤是脑卒中患者偏瘫后肩痛的原因之一,冈上肌损伤及肩峰下滑囊病变同肩痛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医院治疗的8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上肢功能、握力、生活质量、患肢肩关节活动度及BCRL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上肢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干预前,握力、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肢肩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后伸活动度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肢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握力、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肢肩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后伸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CRL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穴位按摩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BCRL发生率,提高患者握力、患肢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曹佳  葛秋华  赵佳丽  周斐 《当代护士》2016,(11):119-120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肩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除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措施外,同时配合为期2个月的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两个月,观察两组肩痛发生率并进行Fugl-Meyer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及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肩痛发生率、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家属的看护水平和配合程度,降低患者肩痛发生率,有利于上肢功能的康复,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3个月以上者[1].神经阻滞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既往进口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在PHN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肯定[2].近年来国产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恩再适,extracts from rabbit skin inflamed by vaccinia virus for injection)亦广泛用于PHN的治疗.为此,笔者将国产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用于一组PHN的病人,观察其在进行椎旁神经阻滞加原皮损区皮下浸润性注药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灸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接收的42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艾灸结合康复护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肩关节活动度( ROM)、Fugl-Meyer肩关节活动评分、生活质量( QOL)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Fugl-Meyer肩关节活动评分、前屈、后伸、内收、外展等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Fugl-Meyer肩关节活动评分、ROM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食欲、精神、睡眠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配合康复护理不仅能减轻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而且在扩大肩关节外展和上举活动范围上有明显改善,对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姜泥贴敷疗法应用于脑卒中肩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我院进行脑卒中后肩痛治疗的40例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西医药物治疗加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配合姜泥贴敷疗法干预,比较其干预效果,患者干预前后肩关节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评分,肩关节干预后肩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且两组患者干预前,其VAS评分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 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其Constan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取穴位按摩配合姜泥贴敷疗法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肩痛相应症状,促进其肩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且该干预模式能够得到多数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观察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4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肩胛上神经阻滞加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类比法(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肩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上肢FMA-U评分、MBI评分及肩关节PROM明显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观察组VAS评分、上肢FMA-U评分、MBI评分及肩关节PROM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肌内效贴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患者肩部疼痛,对提高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重要的康复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医用臭氧治疗炎性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超声检查诊断为炎性偏瘫肩痛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肩部臭氧注射,对照组则采用"盲打"法对痛点进行臭氧注射。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PROM)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肩关节前屈及外展PRO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医用臭氧治疗炎性偏瘫肩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用肌骨超声辅助电针法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8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均分两组,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给予常规的电针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肌骨超声辅助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肩部软组织发生的病变和损伤类型,并对患者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肩痛程度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等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在治疗后观察组间康复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前,测量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数据差异并不大。治疗14 d后,测量患者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各指标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活动范围显著高于对照组;肩痛程度V A 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F M A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 B I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用肌骨超声辅助电针法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疼痛感及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香丹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研究香丹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脑卒中偏瘫后伴上肢痉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穴位注射香丹,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28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采用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价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29%,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11%,总有效率为25%,两组疗效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配合香丹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后上肢痉挛具有比单纯常规康复训练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充气式肩吊带对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8例脑卒中偏瘫伴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技术治疗肩关节半脱位,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佩戴充气式肩吊带。治疗前后根据X线片测量双侧肩峰与肱骨头间距(AHI),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肩痛。结果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复位率及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肩痛发生率、VAS评分、患侧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充气式肩吊带治疗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可减少肩痛的发生,减轻肩痛程度,有利于提高偏瘫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李芳  麻潇潇  王莉莉  陈佳玫   《护理与康复》2017,16(11):1200-1202
目的观察中药渗透热疗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肩痛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康复锻炼治疗前联合中药渗透热疗,评价两组治疗前后镇痛效果与肩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及镇痛效果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渗透热疗联合康复锻炼较单纯康复锻炼改善脑卒中患者肩痛及肩关节活动度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编的棍棒操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 例脑卒中早期上肢处于Brunnstrom Ⅰ~Ⅲ级,同时未出现肩痛、手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棍棒操,30 d 为1 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个疗程后肩痛的发生率、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 个疗程后观察组肩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评分、AD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肩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编的棍棒操能降低脑卒中后患者肩痛的发生,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上肢功能,最终提高患者ADL,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 2021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 组。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徒手定位药物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运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 < 0.05),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患者(P < 0.05),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较于徒手定位药物注射治疗,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疼痛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可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减重措施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后肩痛的影响。方法:将伴肩关节半脱位的脑卒中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各12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肩关节半脱位的减重措施干预。治疗前后采用第二肩关节间隙X线测量法测量肩峰与肱骨头间距(AHI值),并评价肩关节 VAS疼痛指数。结果:治疗8周后,2组AHI值、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减重措施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后肩痛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高频超声引导下与徒手定位注射(含复方倍他米松及利多卡因)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差异。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对症药物治疗、针灸、物理因子治疗及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等),观察组患者同时辅以高频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按照解剖定位徒手进行药物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通用(关节)量角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FMA-U)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2周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9±0.9)分]、肩关节ROM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肩关节ROM、MBI评分及FMA-U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7±0.6)分]、肩关节ROM、MBI评分[(66.7±11.4)分]及FMA-U评分[(41.6±7.7)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与徒手定位注射治疗比较,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能进一步缓解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疼痛病情,改善肩部活动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