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53例膀胱癌各术式放置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对53例膀胱癌患者各术式放置的血浆引流管、输尿管支架管和导管、代膀胱造瘘管、导尿管等进行仔细观察和护理,了解放置位置和目的,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1例直肠代膀胱输尿管直肠吻合口瘘,经探查修补后愈合;5例输尿管导管堵塞,3例代膀胱引流管堵塞,分别用生理盐水和5%碳酸氢钠冲洗引流管后引流通畅;全组病人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仔细观察和护理膀胱癌术后各引流管对于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两种改道方式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膀胱癌特异性量表FACT-BL对在我院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和回肠膀胱术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术后总体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均为泌尿外科常用术式,在临床上,应充分向患者说明各种术式利弊,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术式,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单侧肾、输尿管及全膀胱切除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合并膀胱癌的安全性及可行 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21年 2月收治的 9例单侧上尿路上皮癌合并膀胱癌的临床资料,术前 结合病史及膀胱镜活检结果、输尿管活检结果、泌尿系增强 CT、腹部增强 MRI等检查提示单侧上尿路上皮癌合并膀 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手术方式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单侧肾、输尿管及全膀胱切除术。统计并分析患者手术及术后相 关指标、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及复发与转移情况。结果:9例手术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女性患者同 期切除子宫及附件,9例患者均采用健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中位手术时间 425(260~61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 1200(300~2500)mL;围术期输血 8例,中位输血量 1000(0~21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 13(10~27)d;中位随 访时间 25(6~63)月。术后 4例出现并发症,1例盆腔淋巴漏,1例造瘘口感染、尿路感染、输尿管吻合口狭窄,2例肾 功能不全。术后病理:肾盂癌、输尿管癌及浸润性膀胱癌 2例,输尿管癌及浸润性膀胱癌 6例,肾盂癌及膀胱浸润性 癌 1例。9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术后 6月较术前均提高。术后 3例行化疗,1例吉西他滨 +顺铂方案化疗 1周期,1 例吉西他滨 +顺铂方案化疗 2周期,此 2例化疗后均因骨髓抑制及自身原因不愿再继续化疗;1例吉西他滨 +卡铂 方案化疗 4周期;另外 6例不愿接受化疗。9例均定期复查随访。1例患者术后 9月出现肾功能不全进展至尿毒症 期,未行透析等治疗,于术后 10月死亡;1例患者术后 38月出现复发转移,于术后 38月死亡,其余患者随访生存良 好。结论:上尿路上皮癌合并浸润性膀胱癌临床少见且治疗棘手,手术治疗创伤大,同期腹腔镜单侧肾、输尿管切除 +膀胱全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式,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微创优势,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肿瘤治疗效 果好,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技术改进及远期疗效。方法:对16 例全膀胱切除的膀胱癌病人,施行回肠袋近端肠管人工套迭加隧道式输尿管肠吻合术,同时用2 % 碘酊处理回肠袋粘膜以减少肠粘膜的分泌与吸收。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 小时50 分钟。术后随访11 ~72 个月,全部病人白天均能自控排尿,无输尿管返流,无代谢性酸中毒,无手术死亡及再次手术。结论:本术式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病人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复杂盆腔肿瘤手术前留置输尿管导管预防输尿管损伤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盆腔肉瘤等盆腔复杂肿瘤手术患者145例,其中92例患者术前未放置导管(对照组),53例患者术前在膀胱镜下留置单侧或双侧输尿管导管(置管组),术后根据术中情况拔出或留置。结果 145例患者中10例术中发生输尿管损伤,其中置管组2例,对照组8例;术后输尿管瘘3例均发生在对照组;留置输尿管导管可引起血尿、下尿路刺激症状、腰痛等不良反应,且置管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杂盆腔肿瘤术前经膀胱镜留置输尿管导管有助于术中分离和保护输尿管,对于预防输尿管损伤有临床意义,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应明确适应症,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膀胱远输尿管切除术在治疗肾盂,输尿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肾切除后,从远端输尿管放置输尿管导管入膀胱,然后经膀胱将输尿管内翻套叠于膀胱。用电刀切除远端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部分膀胱壁,采用此法治疗9例肾盂癌。结果:9例术后无感染,尿瘘等并发症。谱无明显出血,经平均18.6个月随访,未发现环切口肿瘤种植,亦未发现膀胱和其他部位发生肿瘤。结论:此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无需特殊设备,且并发症少,效果好,是治疗肾盂及上段输尿管肿瘤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内灌注卡介苗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术后采用卡介苗(BCG)膀胱内灌注。结果:本组25例中1例6月后死于脑血管意外,其余34例随访5年6例;2年-3年20例;1年半8例;复发3例(T2期1例,T3期2例;术后6月1例,术后13月2例),复发率8.57%。结论:BCG膀胱内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疗效好、复发率低,但肌层浸润的肿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探讨膀胱内灌注卡介苗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术后采用卡介苗(BCG)膀胱内灌注。结果:本组35例中1例6月后死于脑血管意外,其余34例随访5年6例;2年~3年20例;1年半8例;复发3例(T2期1例,T3期2例;术后6月1例,术后13月2例),复发率8.57%。结论:BCG膀胱内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疗效好、复发率低,但肌层浸润的肿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王晓天  宋永胜  崔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555-2557
目的:观察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 Version 3中文版),分别对35例回肠膀胱术和25例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回肠膀胱术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两种不同术式对膀胱癌术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而对膀胱癌术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方面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安全性。方法 :2 9例老年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除术 ,尿流改道采取直肠膀胱 10例 ,乙状结肠膀胱 9例 ,回肠膀胱 6例 ,输尿管皮肤造瘘术后 4例 ,同时行尿道切除术 5例。结果 :术后发生尿瘘 2例 ,粘连性肠梗阻 2例 ,出血 1例 ,死亡 2例。本组死亡率与同期老年膀胱全切除术患者死亡率相比 (1 37)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膀胱全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做好围手期处理  相似文献   

11.
放疗后双侧输尿管梗阻的腔内泌尿外科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Zeng GH  Li X  Wu KJ  Chen WZ 《癌症》2004,23(1):108-109
背景与目的:在盆腹腔肿瘤放疗后出现输尿管梗阻、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上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内支架引流困难。肾造瘘外引流常常是处理这种患者的惟一办法。但肾造瘘外引流往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拟利用微穿刺肾造瘘与输尿管镜技术放置输尿管双猪尾导管内引流治疗放疗后双侧输尿管梗阻患者,以探讨其腔内泌尿外科处理的可行方法。方法:对19例盆腹腔肿瘤放疗后出现双侧输尿管梗阻、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利用微穿刺肾造瘘与输尿管镜技术放置输尿管支架内引流。观察内支架引流情况与肾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2例经输尿管镜逆行放置两侧输尿管双猪尾导管内引流,17例经皮肾穿刺造瘘和扩张后于单侧输尿管放置两根不同直径的双猪尾导管内引流。随访1~24个月,17例引流通畅,肾功能恢复正常,血肌酐为45~113μmol/L,另2例肾功能无改善,改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外引流。结论:经皮肾穿刺造瘘在单侧输尿管内放置两根双猪尾导管内引流,处理放疗后双侧输尿管梗阻、肾功能不全,结果有效、手术操作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治疗晚期膀胱癌和膀胱癌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对18例晚期膀胱癌或膀胱癌术后复发患者采用羟基喜树碱20mg加生理盐水100ml膀胱内灌注,每周一次,连用6次~8次,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治疗晚期膀胱癌和膀胱癌术后复发患者的疗效明显,CR4例,PR10例,总有效率为77.8%,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治疗晚期膀胱癌或膀胱癌术后复发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原位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技术改进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技术改进及远期疗效。方法;对16例全膀胱切除的膀胱癌病人,施行回肠袋近端肠管人工套迭加隧道式输尿管肠吻合术,同时用2%碘酊处理回肠袋粘以减少肠粘膜的分泌与吸收。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小时50分钟。术后随访11-72个月,全部病人白天均能自控排尿,无输尿管返流,无代谢性酸中毒,无手术死亡及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相关的上尿路梗阻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宫颈癌相关的上尿路梗阻的处理.方法:选取2002年5月~2003年9月就诊的35例因宫颈癌导致的输尿管梗阻患者,17例为初诊病例,18例为复诊病例,其中13例肿瘤复发,5例无肿瘤复发依据.35例中27例双侧肾盂积水,8例单侧积水.18例复诊和5例初诊患者在膀胱镜下试行放置双J管,分别有6例和4例成功置入,另12例复诊患者中3例接受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4例接受单侧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术,余5例未处理积水:另13例初诊患者术中放置双J管.结果:5例未处理积水的患者均于2个月内死亡.23例留置双J管的患者,积水均在置管后不同程度地改善,其中4例分别于4、5、7、9个月后死于肿瘤广泛转移;10例成功换管,2例无法逆行换管,余7例术后未满6个月,尚未更换双J管.所有行膀胱镜操作的23例患者中,3例发生尿路感染.7例外引流患者随访已达l~9个月,积水均有改善.4例肾盂穿刺的患者均在术后发生引流管堵塞,1例发生引流管脱落,无操作相关性死亡.结论:对于因宫颈癌导致的上尿路梗阻患者,首选膀胱镜下逆行置管,恶性狭窄须双侧置管,若失败,再根据不同原因和不同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对于是否需要在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中常规进行输尿管残端冷冻活检,目前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输尿管残端冷冻活检在全膀胱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间68例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将冷冻活检与石蜡切片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中位随访时间为2.5年。结果:68例患者中,7例(10.3%)术中冷冻切片证实有一侧输尿管残端异常,其中6例为恶性肿瘤细胞侵润,1例为移行上皮不典型增生:7例患者术中均立即补充切除输尿管残端,并再次送冷冻活检,直到确诊无异常后,再行尿流改道。7例患者的冷冻切片诊断与最终的石蜡切片诊断均相符合。随访中有3例出现肿瘤复发与转移,但均未出现输尿管和肠道吻合口复发。结论:建议在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中对输尿管残端进行冷冻活检,发现并彻底切除病灶,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膀胱癌组织中P53蛋白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5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例正常膀胱组织和58例膀胱癌组织中P53蛋白和EGFR表达状况。结果表明: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未发现P53和EGFR阳性表达,58例膀胱癌组织中P53和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2%(32/58)和58.6%(34/58),阳性表达的EGFR和P53分别定位于肿瘤组织细胞膜上和细胞核内,并且P53蛋白和EGFR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的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和患者术后生存期有关。提示P53和EGFR蛋白阳性表达参入膀胱癌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可能作为评价膀胱癌预后的新参数。  相似文献   

17.
蒋树荣 《肿瘤预防与治疗》2008,21(4):423-424,454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浅表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其中8例伴有前列腺增生症,6例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6例患者成功实施(TURBT)术,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2年;输尿管开口损伤1例。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有7例肿瘤复发,1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结论:TURBT治疗浅表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报告原发性输尿管癌12例,复习文献,着重讨论诊治问题。作者认为:尿路造影为主要诊断手段,逆行肾孟造影价值更大;术前必须做膀胱镜检查;CT对诊断和分期均有帮助;输尿管镜检查准确性高,必要时可采用。传统性肾、全长输尿管及袖口状膀胱切除仍是基本、首选术式。术后应常规、定期行膀胱镜检及尿路造影复查并定期行膀胱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25例鼻胃管经瘘口引流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下,将鼻胃管经瘘口置入能充分吸去脓液的最佳位置,持续负压引流;DSA下置鼻肠管用于鼻饲营养液;胸腔引流管按常规方法放置。术后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经瘘口内引流管的护理、肠内营养护理、胸腔引流管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结果 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24例痊愈出院。结论采用鼻胃管经瘘口引流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与传统的三管治疗相比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膜后肿瘤术后发生尿瘘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尿瘘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4-2014-0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膜后肿瘤手术的530例患者,术后随访2~6个月,期间发生尿瘘29例,对其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进而总结预防和处理尿瘘并发症的经验。结果530例患者中有29例发生尿瘘,其中输尿管瘘25例,膀胱瘘4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生尿瘘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中术区放疗史是最大的危险因素(OR=80.973),其次是肿瘤最大直径(OR=58.258);术前血白蛋白水平(OR=0.021)是最大的保护因素,其次是输尿管支架置入术(OR=0.054)。25例输尿管瘘患者均先行超声引导下肾盂造瘘术,充分转流尿液。有5例经肾盂造瘘引流术后自愈,2例引流随访期间肿瘤复发死亡,8例输尿管瘘再行经皮下隧道肾盂膀胱导管引流术后治愈,其余10例输尿管瘘患者接受再次开腹部手术治疗后愈合。4例膀胱瘘患者行留置尿管及膀胱冲洗治疗,其中3例自行愈合,1例再行膀胱造瘘术后自行愈合。结论腹膜后肿瘤手术患者,因术区放疗史、肿瘤较大、术前血白蛋白水平低和未放置输尿管支架者,易发生尿瘘;发生尿瘘患者经肾盂造瘘、膀胱造瘘、留置尿管以及皮下隧道肾盂膀胱导管引流术和开腹手术,均可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