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根据肺脏疾病季节性发作的特点、褪黑素分泌的节律性及其对肺脏的调节作用,探讨肺部疾患季节性发作与褪黑素的相关性,此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肺部疾患季节性发病的机理,正确认识中医肺应秋理论内涵,也对防治肺部疾患的季节性发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气通天"意指人体的生命活动与四时阴阳变化相通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具有相似的节律。结合《内经》有关文献,从营卫运行的昼夜节律与光-褪黑素-生物钟系统对睡眠调节、五脏应时与人体褪黑素分泌的季节性波动、人体生命周期与褪黑素相关性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具有昼夜和季节性节律的光-MT-生物化学信号是生气通天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肺组织褪黑素受体的季节性变化,深入揭示"肺应秋"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雄性Wistar大鼠肺组织褪黑素受体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季节性变化。结果:①大鼠肺组织褪黑素受体含量四季生理组春分、冬至与秋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手术组(松果腺摘除模型组)夏至与春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冬至与春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四季伪手术组春分、秋分、冬至与夏至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秋分、冬至与春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④同一季节3组之间比较,秋分时,手术组褪黑素受体含量明显高于生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理组与伪手术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肺应秋"免疫调控机制与肺组织褪黑素受体的季节性变化有关,松果腺在"肺应秋"免疫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高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30-432
根据抑郁证季节性发作的特点、中医肝脏功能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抑郁症季节性发作与"肝应春"的相关性。此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抑郁症季节性发病的机理,正确认识中医"肝应春"理论内涵,也对防治抑郁症的季节性发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反季节光照模拟与自然季节光照对大鼠血清褪黑素及性腺轴激素分泌的影响,探讨光节律的周年变化在生物体季节性生理变化中的重要地位。方法:以夏至日和冬至日作为冬夏比较的参照点,运用人工气候模拟箱反季节模拟冬夏光节律的变化,观测并比较模拟组与自然组大鼠血清褪黑素及性腺轴激素的水平。结果:反季节光照模拟使模拟组大鼠血清褪黑素及性腺轴激素的水平产生了与所模拟季节的自然组大鼠相同的季节性变化。结论:光节律的周年变化是影响机体产生季节性生理变化的扳机;松果腺则可以作为研究人体与自然内外沟通机理的切入点,被引入中医"天人相应"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肺应秋免疫调节机制与褪黑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认人体褪黑素(MT)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季节性变化的作用。方法:检测肺炎患者与健康人各30例血清IgA、IgE和唾液褪黑素在四季的含量变化,分析四季褪黑素含量与免疫因子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①四季健康组唾液褪黑素与血清IgE的变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P0.05;四季健康组唾液褪黑素与血清IgA的变化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53,P0.05;②四季疾病组唾液褪黑素与血清IgE的变化非常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71,P0.01;四季疾病组唾液褪黑素与血清IgA的变化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76,P0.05。结论:褪黑素在机体生理性免疫功能和病理性免疫作用的季节性变化中起着相应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肾主水及其季节变化规律进行探讨,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分析肾主水的季节变化的物质基础,从中医与西医两方面来佐证肾主水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从中医肾主水理论与机体体液调节机制的生理学理论,从褪黑素、抗利尿激素水平、水通道蛋白变化、肾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5个方面出发,探讨肾主水的季节节律性与褪黑素、抗利尿激素、水通道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揭示中医学"五脏应时"理论的物质基础,并为"五脏应时"理论提供现代科学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正常组与模型组(摘除松果体)金黄地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中褪黑素(Melatonin,MT)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进一步探讨"肾应冬,主封藏"的生物学机制,中医肾藏象的本质内涵及松果体在季节变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取出正常组与模型组金黄地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织中MT含量。结果:金黄地鼠正常组下丘脑与垂体组织中MT含量均有季节性变化;金黄地鼠正常组的肾上腺组织的MT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四季差异,而松果腺摘除时则导致肾上腺组织原有的MT季节节律消失。其中正常组下丘脑MT含量变化表达趋势为冬夏秋春,模型组下丘脑MT含量变化表达趋势夏秋冬春。正常组垂体中MT含量变化表现趋势为夏春冬秋,模型组垂体中MT含量变化表现为夏秋春冬。正常组肾上腺中MT含量变化表现趋势为冬夏秋春,模型组肾上腺中MT含量变化表现为夏春秋冬。结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各水平的褪黑素水平存在四季节律变化;松果体对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中肾上腺水平的褪黑素季节变化规律有直接的影响;冬季肾上腺的褪黑素水平高于其他三季,表明冬季褪黑素对肾上腺的功能影响最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根据"治未病"思想使用中药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作的影响。方法:将2012、2013和2014年8月份因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门诊诊治的患者随机分为采用教育和中药口服治疗组和单纯教育对照组。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治原则及推荐方案》中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标准评估临床症状,采用发作累计时间和次数评估发作情况,采用血清总Ig E检测评估实验室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当年11月份(秋季)临床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随访期间发作累计时间和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当年11月份(秋季)血清总Ig E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治未病"思想使用中药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能减少患者发作累及时间和次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鼻炎可分为季节性鼻炎及常年性鼻炎两种。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为季节性发作,花粉为主要过敏原,大部分秋冬交替时发作,主要症状为鼻内痒感、打喷嚏、流鼻水、鼻塞等,往往伴随有结膜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最主要由外生性过敏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随着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研究增多,发现二者之间与中医的心脾相关理论密切相关。中医心脾相关是一种学说理论,丰富了中医对心、脾系统疾病防治的体系。心血管疾病多样,历代医家对其治疗思路也有不同的见解。临床发现痰湿之邪在心血管疾病病程发展过程中表现明显,中医的脾虚又和肠道菌群密切相关,现从心脾相关理论探讨心血管疾病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希望对临床有一定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气脉常通"理论来源于《内经》,以此回顾中医中"气"、"脉"的认识。通过分析"气"与"能量"的密切关系,结合"脉"与"血管"相通之处,从血管稳态到微血管稳态,在气脉观点的基础上从另一个层面认识冠心病的机制和防治。在中药治疗冠心病上,从药物使用疗效来佐证气脉观点,提出相应防治建议,完成疾病预防、治疗、管理三个方面,实现"治未病"的目标,对于提高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各种心脏疾病发展末期的危重病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通过分析全国名老中医翁维良教授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医案,探索翁教授辨证思路及遣方用药经验,从医案的分析总结中可见翁教授"以通为补,攻补兼施,因时制宜,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
心肌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心血管疾病,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为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通过阐述“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的中医学基础与现代研究进展,探讨“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在心肌缺血疾病中的运用,为中医从“心与小肠”论治心肌缺血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为临床诊治和科研工作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的死亡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1年间226例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煤工尘肺结核患者并发症较多,主要有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心病、心脑血管病、咯血,直接死因主要有呼吸衰竭(42.0%)、肺心病(31.0%)、心脑血管病(12.8%)、肺癌(7.1%);结论:煤工尘肺结核患者合并呼吸衰竭、肺心病、心脑血管病、肺癌、咯血窒息等合并症死亡率较高,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且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6.
贾奎  菅艳萍 《光明中医》2011,26(11):2184-2185
络病学理论始于《黄帝内经》,至近代已形成系统的络病理论体系。"脑心同治"的理论基础基于络脉学说,心脑血管疾病与络病学关系密切,其病机演变规律相同,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存在疾病发生发展共同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冠心病的患者常常伴有慢性肾脏病,而肾脏病患者亦往往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与肾脏病的密切关系与中医的"心肾相关"理论不谋而合。文章以中医视角,运用"心肾相关"理论,阐述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的生理机制、病理联系,并确立中医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8.
陈晓玉 《天津中医药》2012,29(3):258-259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老年高血压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运用脑心同治理论,临床辨证施治,既可平稳血压,又对靶器官有一定保护和治疗作用,体现了中医药的整体观念、标本兼治、治未病的理念和优势,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栗锦迁教授运用苓桂术甘汤心得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栗锦迁教授1962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现任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几十年来,栗锦迁教授坚持在临床一线,长于以益气温阳、健脾化痰等方法治疗内科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相关疑难病证。在学术上博采众方,不囿于一家之言;在诊疗中圆机活法,不以偏概全;在学习上博采精思,学以致用。栗锦迁教授精于经方的使用,现撷取其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眩晕、哮喘、心悸、胸痹验案各1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