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后牙锁(牙合)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其中以第二磨牙锁(牙合)最为常见.锁(牙合)中更为严重的是正锁(牙合),即上颌后牙后牙舌斜面咬在下颌后牙颊斜面的颊侧,影响咀嚼功能、牙周健康、颞下颌关节发育,严重者会造成颌面部发育不对称[1].矫正后牙正锁(牙合)的方法有颌间交互牵引、MEAW 技术以及微种植钉等[2,3]...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CBCT研究单侧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患者双侧上颌后牙与上颌窦底间的关系,为正畸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9~2021年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的单侧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就诊的后牙发育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测量上颌后牙各牙根根尖至上颌窦底之间的距离,以及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之间的垂直关系及水平关系。结果 (1)正锁(牙合)患者86.6%的上颌磨牙与上颌窦存在不同程度的接触,其中牙根穿入上颌窦的比例占70%;(2)正锁(牙合)侧的第一磨牙腭根、第二磨牙近颊根、远颊根距上颌窦底的距离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变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锁(牙合)侧的第二磨牙远颊根至上颌窦底的距离较非锁(牙合)侧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正锁(牙合)侧上颌窦底的最低点在上颌第二磨牙处更多位于上颌骨的颊侧。结论 单侧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患者患侧86.6%的上颌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接触,上颌窦底位置较低,且上颌窦底气化过程中的延伸方向更偏向颊侧。  相似文献   

3.
腭侧新装置纠正上颌第二磨牙颊移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腭侧新装置纠正上颌第二磨牙颊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例因上颌第二磨牙颊移位所造成的第二磨牙单侧或双侧正锁牙合患者 ,采用腭侧新装置进行矫治。结果  6例患者均在 2 5~ 3 3个月内完成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矫治 ,上下磨牙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结论 该腭侧新装置制作简单 ,方法灵活 ,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改良腭弓矫治伴有上颌第二磨牙颊侧错位的单侧或双侧正锁(牙合).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8月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正畸患者20例,男7例,女14例,年龄15~36岁.采用直径1.2 mm不锈钢丝弯制改良腭弓拉颊侧错位的上颌第二磨牙入牙列,根据错(牙合)情况下颌牙弓采用固定矫治器和/或交互牵引配合矫治,观察临床疗效.每个病例正锁(牙合)纠正前后拍摄曲面断层片及头颅侧位片,比较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均在2~4.5个月内完成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矫治,磨牙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颅面软硬组织测量值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改良腭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上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装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种植体矫治第二恒磨牙正锁牙合的疗效。 方法 选择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病例9例,男7例,女2例,年龄18~32岁,平均22.5岁。在锁牙合牙的颊侧及上颌腭侧植入微种植体,链状皮圈牵引竖直、压低倾斜的第二磨牙。对正锁牙合磨牙治疗前后的CBCT进行测量、分析。 结果 微种植体牵引矫治正锁牙合平均疗程4个月。三维测量结果:U7j-矢状面减小、L7j-矢状面增加,P<0.05,有显著差异,表明患侧正锁牙合上下磨牙的牙弓宽度恢复;U7-SN增加,L7-SN减小,P<0.05,有明显差异,说明正锁牙合磨牙的牙轴恢复正常。 结论 微种植体用于纠正磨牙正锁牙合,针对锁牙合发生的机制进行矫治,矫治锁牙合牙颊舌向异常的同时纠正了高度异常,疗程短、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锁[牙合]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分为正锁[牙合]和反锁牙合。处于游离端位置的第二磨牙区锁[牙合]的矫治一直是正畸治疗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微小种植体支抗腭移或颊移上颌后牙,颊移下颌后牙解决第二磨牙区正、反锁[牙合]的方法,并对如何解决矫治中会出现的锁[牙合]伴上下后牙近中倾斜、拥挤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隐裂磨牙牙尖斜度的测量,从牙体解剖结构上探讨磨牙隐裂的病因。方法:选取隐裂组、对照组磨牙模型,应用CEREC3 CAD/CAM测量出各自的牙尖高度、牙尖斜嵴的长度及牙尖之间的距离,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牙尖斜度及近中颊舌斜面夹角、远中颊舌斜面夹角。结果:在近中颊尖斜度、近中舌尖斜度、远中颊尖斜度、远中舌尖斜度方面隐裂组比对照组大;在近中颊舌斜面夹角、远中颊舌斜面夹角大小方面隐裂组比对照组小,经成组t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牙体解剖学因素与牙隐裂发病关系密切,牙尖斜度的大小是磨牙隐裂重要病因之一,牙尖斜度越大,牙尖斜面夹角越小,隐裂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正常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咬合接触的基本规律。方法采集35名正常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的硅橡胶记录,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肌接触位33人前牙无接触,单颌后牙区接触数为16.6±7.2,所有受试者均为双侧接触。肌接触位咬合接触均在牙尖交错位重复出现。接触频率超过50%的部位位于上颌磨牙颊尖和舌尖的远中斜面,下颌磨牙颊尖和舌尖的近中斜面。下颌后退接触位所有受试者均为双侧接触,有接触的牙齿数目单颌单侧2.7士0.8,接触点数目单颌8.0±2.3,前牙无接触,接触数目及比率从第二磨牙到第一前磨牙依次减少。接触频率超过40%以上的斜面上颌为前磨牙舌尖、磨牙远中舌尖及第二磨牙近舌尖的近中颊斜面,下颌为前磨牙及第二磨牙颊尖的远中舌斜面。结论以硅橡胶为记录材料准确采集到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记录,经计算机图像分析,得出其咬合接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微种植体为支抗压低伸长磨牙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来大连博大口腔诊所就诊的13例需正畸压低伸长磨牙患者。其中9例因下颌第一磨牙长期缺失未进行修复,致上颌第一磨牙过度伸长,造成垂直向修复空间不足,不能直接进行义齿修复,需要压低上颌第一磨牙;另外4例因单侧第二磨牙正锁矜致上颌第二磨牙伸长、颊倾,对应的下颌第二磨牙舌倾。所有患者均利用微种植体作为支抗。使用弹力链施力于伸长的磨牙,产生根向压入力,同时对于正锁铪磨牙调整其不良颊舌向倾斜。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和曲面断层片。结果9例因修复需要压低伸长磨牙的患者,伸长的磨牙均成功压低,获得了足够的义齿修复空间,并进行了种植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4例单侧第二磨牙正锁袷的患者,上颌伸长的第二磨牙得到压低。且颊向倾斜得到改正。13例患者伸长的磨牙平均压入(3.00±0.65)mm,治疗时间平均为(6.50±0.59)个月。结论采用微种植体作支抗可有效压低伸长的上颌磨牙,且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正常牙合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咬合接触的基本规律。方法 :采集 35名正常牙合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的硅橡胶牙合记录 ,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肌接触位 33人前牙无接触 ,单颌后牙区接触数为 16 .6± 7.2 ,所有受试者均为双侧接触。肌接触位咬合接触均在牙尖交错位重复出现。接触频率超过 5 0 %的部位位于上颌磨牙颊尖和舌尖的远中斜面 ,下颌磨牙颊尖和舌尖的近中斜面。下颌后退接触位所有受试者均为双侧接触 ,有接触的牙齿数目单颌单侧 2 .7± 0 .8,接触点数目单颌 8.0± 2 .3,前牙无接触 ,接触数目及比率从第二磨牙到第一前磨牙依次减少。接触频率超过 40 %以上的斜面上颌为前磨牙舌尖、磨牙远中舌尖及第二磨牙近舌尖的近中颊斜面 ,下颌为前磨牙及第二磨牙颊尖的远中舌斜面。结论 :以硅橡胶为记录材料准确采集到肌接触位及下颌后退接触位牙合记录 ,经计算机图像分析 ,得出其咬合接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矫正7颊向错位所致正锁合的新方法方华,段银钟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利用固定矫治器的主弓丝配合局部辅弓矫治上颌第二磨牙的正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矫治装置的制作介绍如下:附图辅弓矫治装置1.材料与方法:方丝弓的托槽及弓丝常规使用。在第一磨牙支抗带环颊侧管的...  相似文献   

12.
锁牙合是指上后牙舌尖的舌斜面与下后牙颊尖的颊斜面相咬合,或上后牙颊尖的颊斜面与下后牙舌尖的舌斜面相咬合,咬合面无接触,以正锁牙合更为多见。锁牙合主要表现在牙弓后段,早期不影响美观,常常不易被家长或患者本人发现。而多数牙正锁牙合所表现的牙齿颊舌向、垂直向及近远中方向的异常,易引起颞下颌关节异常、咬合平面偏斜以及颜面部不对称等。多数牙正锁牙合侧咀嚼功能较非锁牙合侧低,且这种错牙合畸形并不能随生长发育自行调整和改善,久而久之会增加骨性畸形程度和正畸治疗难度。多数牙正锁牙合早期通过简单装置将牙齿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可建立良好的咬合诱导,建立口周肌肉平衡,以诱导下颌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骨性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口颌功能与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下颌第二磨牙前倾阻生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畸治疗阻生齿已成为许多临床文章的主题〔1-2〕。主要涉及的是阻生的前牙,特别是上颌尖牙〔3-4〕。所述研究与治疗是成功的。而更为复杂的问题是治疗阻生的后牙,特别是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前倾阻生〔5〕。一、治疗下颌第二恒磨牙前倾阻生的必要性随着口腔正畸学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全牙列牙合垫在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矫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5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伴有第二恒磨牙正锁牙合的错牙合畸形患者21例,采用改良全牙列牙合垫矫治第二磨牙正锁牙合并观察效果。结果    21例患者第二磨牙的正锁牙合关系均得到纠正,矫治时间2.5~4.5个月,平均3.3个月。结论    对于第二磨牙正锁牙合,尤其是锁牙合较严重的患者,采用改良全牙列牙合垫进行矫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第二磨牙的错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给临床矫治带来不少麻烦。从本质上讲,第二磨牙错是拥挤的表现,主要在磨牙区。临床上表现为单个牙或几个牙出现正锁或反锁,牙齿的颊移位或舌移位,垂直阻生或近中阻生致无法正常萌出等。本文讨论了第二磨牙错的发生原因及危害,介绍了临床上第二磨牙错矫治的原则及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应用改良固定斜面导板矫治第二磨牙正锁 后牙结构的变化。方法 应用改良固定斜面导板矫治24例上颌第二磨牙正锁伴安氏Ⅱ类错畸形。男9例,女15例,年龄12~15岁,平均13.5岁,并进行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经过3~4个月的矫治,上颌第二磨牙正锁解除,下颌前移,尖牙及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Ⅰ类,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更趋协调,下颌磨牙牙冠高度明显增加,上颌磨牙萌长不明显。结论 改良固定斜面导板矫治上颌第二磨牙正锁合并安氏Ⅱ类错畸形,快速有效,不引起上颌磨牙的伸长,获得满意的软硬组织变化,尤其适用于低角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测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MB2的存在率,根管口的位置及形态。方法:采用牙体硬组织切片机对拔除的上颌第一磨牙进行连续横断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测其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存在情况,根管口位置及根管形态。结果:220个上颌第一磨牙中有81个存在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存在率为36.81%,近颊根第二根管口横切面形态为圆形或卵圆形,近颊第二根管口与近颊第一根管口,远颊根管口和腭根管口的位置关系呈斜四边形。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存在率较高,其开髓形状应为斜四边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过程中影响上颌第二恒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4例正畸治疗患者,初诊时上颌第二磨牙均未萌出,正畸治疗结束时,上颌第二磨牙萌出建,且第二磨牙未经治疗。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正畸治疗后上颌第二磨牙颊倾的发生与第三磨牙的牙胚存在与否、是否拔牙、下颌平面角、错类型、治疗前牙弓后段拥挤度、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度和第一磨牙前移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上颌第二磨牙颊侧倾斜与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度密切相关(P〈0.001),其它因素排除在外,逐步回归方程为Y=1.238X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度-2.919。结论上颌第二磨牙的颊侧倾斜与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度密切相关,牙弓后段越拥挤越容易发生颊倾。拔牙矫治可通过增加第一磨牙的前移来减少牙弓后段拥挤度,间接影响第二磨牙颊侧倾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后牙锁(ya he)的矫治及其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牙锁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错畸形,以第二磨牙正锁更为多见,也可见到第一磨牙及前磨牙锁 ,可表现为个别牙锁或多个牙锁 ,影响患者咬合功能,并对美观及口腔健康带来危害.锁牙齿不仅存在水平向(颊舌向)而且存在垂直向及近远中方向.针对不同锁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牙锁的固定矫治方法有改良腭杠腭侧牵引矫正法、方丝"T"形曲矫正法、附弓丝固定矫正法、腭杠或腭弓缩弓法、舌弓扩弓法、固定矫治器弓丝矫正法及拔牙矫治法等.在治疗后牙锁中,解除拥挤开辟间隙是前提,对锁牙齿进行垂直向控制是关键,根据锁类型确定矫治方法是保证.拔牙矫治不失为一种治疗锁的简便方法. 后牙锁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错畸形,以第二磨牙正锁更为多见,也可见到第一磨牙及前磨牙锁 ,可表现为个别牙锁或多个牙锁 ,影响患者咬合功能,并对美观及口腔健康带来危害.本文针对临床常见的后牙锁类型及其矫治方法、效果及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颌第一磨牙形态变异时颊面管的粘接位置对磨牙旋转的影响。方法 20例正畸患者,矫治中使用第二代直丝弓网底颊面管常规粘接在第一磨牙颊面,比较矫治前后第一磨牙的旋转及邻接关系。结果第一磨牙远中尖较大,且偏向颊侧者,矫治后近中颊尖和远中颊尖连线与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邻面切线所成角度增大。结论第一磨牙远中尖过于偏向颊侧者,颊面管常规粘接会导致远中舌尖向近中舌侧扭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