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应用β-七叶皂苷钠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约占腰腿痛门诊量的10%~15%,其治疗方法较多,随着经皮腰椎间盘切除(PLD)术的临床广泛应用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1,2],我院自开展PLD术至今,对其中42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采用PLD术后 β-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皮摘除术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对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分成包容性和非包容性两组,采用相同的非血管介入技术并对其疗效进行对照。结果 包容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1%和98.5%;非包容性组则分别为7.7%和38.5%。全部病例随访时间为3-73个月不等。结论 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单、安全、实用、有效、值得推广。但应强调适应证,只适用于单纯性包容性突出。  相似文献   

3.
经皮腰椎间盘旋切术:影像学表现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表现与经皮腰椎间盘旋切术(PLD)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PL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包括单纯性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40例,椎间盘后缘及后纵韧带钙化4例,真空症并伴严重的腰椎退行性变3例,伴椎间隙狭窄2例,椎间盘突出伴轻微脱垂2例,椎间盘脱出1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84.6%,其中显效50.0%,有效34.6%,无效15.4%。结论 PLD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方法,影像学的表现有助于PLD适应证的选择和疗效估计。  相似文献   

4.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适应证选择与疗效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PLD)是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之一,以其创伤小、治疗方法安全、疗效确切、费用低廉得以在国内广泛推广。但这项介入治疗新技术开展的时间较短,国内外学者对PLD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仍存有认识上的差异,至今缺乏统一确定标准。本文总结近年来我院开展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对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治疗7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应证的选择,操作技巧及疗效。方法2004年8月至2008年7月采用PLD治疗70~79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共有56个椎间盘突出,均为包容性椎间盘突出。随机选取52例70~81岁,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分型与PLD组相近似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保守治疗,设为对照组。采用MacNab标准分别在治疗后6和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56个椎间盘中54个穿刺治疗成功,成功率约96.4%。全部患者得到随访。6个月PLD组显效率29.1%,有效率52.1% 对照组显效率19.2%,有效率36.5%。12个月PLD组显效率25.0%,有效率47.9% 对照组显效率17.3%,有效率32.7%。PLD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7.45,P〈0.01 χ2=5.57,P〈0.05)。结论PLD治疗7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近期加重的症状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对于椎间盘钙化者,可直接用环锯"开窗"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其中单纯PLD组39例,联合IDET组48例,术后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个月,两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有改善,联合组较单纯组明显(P<0.01).治疗有效率(按Macnab标准):PLD+IDET组为87.5%,PLD组为76.9%,两组无明显差别(P>0.01).结论 PLD联合IDET与单纯PLD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好疗效,联合组术后腰腿痛缓解较单纯组明显,两组术后长期功能恢复差异不显著.IDET有助于短期内减轻术后腰腿痛.  相似文献   

7.
经皮切割联合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皮切割抽吸 (PLD)联合盘内注射胶原酶 (CNL)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共2 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其中联合治疗组 (PLD加CNL组 ) 14 5例和单纯经皮椎间盘切割组 (PLD组 ) 15 0例。PLD按常规操作完成 ,在PLD基础上 ,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 60 0U。术后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 6~ 2 4个月 ,全部病例 1次穿刺成功率为 93 .75 % ,治疗有效率 (按Macnab标准 ) :PLD CNL组 94% ,PLD组为 82 .5 %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0 1) ;PLD加CNL组中有疼痛反应者占 8%。结论 :PLD加CNL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更好的疗效、更广的适应证、较少的疼痛反应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全面提高我国经皮椎间盘摘除术的水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由日本学者 Hijikata(土方贞久)于1975年首创,但真正被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是在1985年 Onik 发明自动椎间盘摘除器以后。国内开展 PLD 的历史更短,1990年周义成首次报告,但其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有数百家医院正在开展这一技术,积累了数万例病例,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PLD 将在多数基层医院普及,并将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9.
介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国内外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percutaneousIumbardisckectomy,PLD)和胶原酶溶解术(chemonucleolysiswithcollagenase)。本文搜集我院1991年1月~1998年10月采用PLD方法治疗的13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合文献的一些研究内容,为使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得到健康发展,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的选择1.1临床表现与影像检查相结合的重要性国内许多医院现已开展PLD的临床应用,多数医院是放射科医生或骨科医生单独开展该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放射科医生对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与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对边防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临床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的边防军人65例,分为PLDD手术组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组,两治疗组采用同样的疗效判定标准,均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PLDD组有效率89.2%,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组有效率92.9%,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PLDD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时间短,成本低.结论 两种方法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PLDD具有创伤小、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边防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优先考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应用MED治疗23例,应用PLD治疗40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适应证范围,病变节段,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MacNab评分。用配对t检验κ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ED组平均随访时间为(5.1±0.6)年,PLD组平均随访期为(6.6±0.7)年。MED组的远期ODI、MacNab评分要好于PLD组,而MED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则明显长于或多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MED组3.49%,PLD组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MED及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长期疗效好的特点,PLD临床普及率广,而MED相对学习曲线长,技术要求较高,手术风险较大,但MED的临床远期疗效高于PLD。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5例,应用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7 d、3和12个月评定疗效。结果术后7 d、3和12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89.6%、92.4%和93.1%;17~40岁患者疗效明显优于40~60岁患者,而以61岁以上患者优良率最低;L3/L4、L4/L5和L5/S1椎间盘高度指数,术前分别为0.35±0.14、0.41±0.09和0.38±0.05,术后12个月分别为0.33±0.08、0.39±0.11和0.36±0.07,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经皮激光气化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近期和远期疗效良好,并发症少,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术后时间及患者年龄是影响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胶原酶单独注射和与髓核切吸术合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  15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分为四组分别按腰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法及分别将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法与髓核切吸术合用进行治疗。结果 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法与髓核切吸术合用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94%及 93 %高于单独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两组有效率 90 %及 88%。结论 胶原酶溶解髓核与切吸髓核合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快速、有效的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14.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胶原酶溶解术后 1、2、3年的疗效 ,分析疗效与适应证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 ,对 1996-0 1~ 1999-0 1行胶原酶溶解术、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2 5 4例进行随访观察 ,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 1、2、3年的疗效。结果 “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 ,1年优良率 93 .1% ,2年优良率 90 .3 % ,3年优良率 90 .9%。结论 “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是胶原酶溶解术的最佳适应证 ,合并有其他影响因素的椎间盘突出症应慎重选择胶原酶溶解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比较保守治疗与单纯髓核摘除术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像学变化,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08年6月收治且随访10年以上的18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保守治疗组73例,男49例,女24例,L4-L5突出44例,L5-S1突出29例,随访时间17.61±3.87年;手术治疗组109例,均采用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男71例,女38例,L4-L5突出68例,L5-S1突出41例,随访时间17.17±3.47年.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变化、神经功能评定、病变间隙及其头侧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病变间隙头侧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的比较研究,观察保守治疗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结果 保守治疗组73例中8例因出现间歇性跛行而行椎管减压手术,手术治疗组109例中13例因原间隙椎间盘突出复发行二次手术.随访终点手术治疗组病变间隙高度(0.62±0.15cm)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0.69±0.13cm,P<0.05),而Oswestry评分(23.9%±6.3%)、病变间隙头侧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0.83±0.11cm)与保守治疗组(分别为23.3%±6 5%、0.82±0.11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守治疗组5例、手术治疗组9例出现影像学退行性不稳定表现,但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依据UCLA标准,保守治疗组8例(12%)、手术治疗组23例(22%)出现病变间隙头侧邻近节段退变,两组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守治疗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单纯髓核摘除术后远期病变椎间隙高度明显变窄,邻近节段退变较少引发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将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均采用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观察手术相关指标、机体功能、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76例患者手术时间(121.4±17.2)min,术中出血量(132.8±20.4)ml,术后引流量(71.1±12.2)ml,术后卧床时间(5.9±1.3)d,疼痛数字评分指数(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3.2±0.6);术后3、6、9、12个月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是28.8±4.1、25.5±2.9、19.4±3.2、13.8±2.0,均明显低于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出现硬脊膜撕裂6例(7.89%),神经损伤2例(2.63%),术中cage位置不佳6例(7.89%);术后发生cage移位或深陷7例(9.21%),切口感染2例(2.63%).结论 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肯定,但存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