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建英 《中外医疗》2009,28(5):46-46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例,并根据血糖检测水平将其分为3组:高血糖组、低血糖组、正常血糖组,观察各组病情变化及其预后。结果(1)120例慢性重型肝炎中高血糖12例(10.0%)、低血糖51例(42.5%)、血糖正常57例(47.5%),高血糖组、低血糖组、正常血糖组病死率分别为58.3%、74.5%、33.3%,低血糖组的病死率较正常血糖组高。(2)血糖变化与并发症关系:低血糖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血糖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血糖组中肝性脑病病死率最高。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糖代谢紊乱发生率高,低血糖与病死率有关。  相似文献   

2.
潘教治  汪建琴 《重庆医学》2007,36(6):550-551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肝炎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例并根据血糖检测水平将其分为3组:高血糖组、低血糖组、正常血糖组,观察各组病情变化及其预后.结果 (1)120例慢性重型肝炎中高血糖12例(10.0%)、低血糖51例(42.5%)、血糖正常57例(47.5%),高血糖组、低血糖组、正常血糖组病死率分别为58.3%、74.5%、33.3%,低血糖组的病死率较正常血糖组高.(2)血糖变化与并发症关系:低血糖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血糖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血糖组中肝性脑病病死率最高.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糖代谢紊乱发生率高,低血糖与病死率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重型肝炎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护理.方法:对收治的42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水平检测,并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患者及正常人各40例进行空腹血糖对比观察,对重型肝炎出现低血糖反应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与慢性、急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显著低于正常,死亡率明显升高.护理防护重点是密切观察空腹血糖变化,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及时处理低血糖反应,合理调配饮食,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129例肝炎并发低血糖与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炎并发低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6例重型肝炎、65例慢性肝炎、38例急性肝炎并发低血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显著低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患者空腹血糖,重型肝炎患者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结论:低血糖是肝炎肝功能衰竭表现之一,严重低血糖可导致病死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
赵洪春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4):934-934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与低血糖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70例低血糖患者的血糖值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的关系及预后。结果:70例慢性肝炎患者血糖值低于同期80例对照组,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度组及重型肝炎组血糖值均低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轻度、中度组.均P〈0.01。慢性肝炎低血糖患者低血糖反应不明显。结论:慢性肝炎血糖下降程度与慢性肝炎活动程度呈正相关,保肝治疗有利于纠正低血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胆固醇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分别探讨二者对重型肝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289例重型肝炎患者,根据其胆固醇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分组,对各组之间的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的血胆固醇均低于正常范围;重度低胆固醇组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低胆固醇组(χ2=45.80,P<0.05)。血糖异常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χ2=10.72,P<0.05);轻、中和重度低血糖组之间的病死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5.31,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胆固醇水平越低,空腹血糖水平越低,其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重型肝炎疗效。方法:15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8例,疗效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亚急性重型肝炎,存活率74.4%,慢性重型肝炎存活率77.1%,对照组存活率分别为50%、57.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可提高临床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威佳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2月以来收治的重型肝炎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急重肝7例,亚重肝21例,慢重肝18例;对照组44例,其中急重肝9例,亚重肝19例,慢重肝16例。对照组除不用威佳外其他治疗两组相同。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病人总死亡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6.5%和72.7%(P〈0.05),急重肝两组死亡率分别为43%和66.6%,亚重肝分别为57.1%和73.3%,慢重肝分别为72.2%和87.5%。结论:威佳治疗三型重型肝炎均显著降低死亡率(P〈0.05),治疗组未发生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病程中血清胆碱酯酶(ChE)的变化及预后判断。设ALSS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ChE检测。ALSS治疗后血清ChE值明显回升,与好转率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有显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好转率分别为47.7%、18.6%。ALSS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早期疗效最佳,好转率达81.8%,而中、晚期为68.4%、17.9oA。ALSS治疗可显升高慢性重型肝炎ChE值,并提高好转率。血清ChE可作为ALSS治疗后的预后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控制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作用及预后.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比较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其预后的差异.结果:64例重型肝炎患者中,27例发生医院感染,其中治疗组9例(26.5%),对照组18例(60.0%) 两组患者共死亡31例,其中治疗组10例(29.4%),对照组21例(70.0%).治疗组在肝性脑痛、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脑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后感染发生时问延迟,感染率降低,死亡率有显著下降.结论:重型肝炎患者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有效治疗和预防继发感染、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降低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对改善重型肝炎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低血糖对亚急性重型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群  李俊 《四川医学》2007,28(8):861-862
目的探讨亚急性重型肝衰竭(亚重肝)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7例亚重肝患者按血糖水平分为低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检测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低血糖组72例(61.54%);低血糖组死亡39例(54.17%),正常血糖组死亡14例(31.11%),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重肝患者的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密切,低血糖组病死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导泻在重症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肝炎无论是慢性重症肝炎还是急性重型肝炎的治疗都很困难,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达70%,尤其是有合并症者.合并症越多,治疗难度越大,死亡率越高.可达90%以上。近几年虽然重型肝炎在治疗上有了新的突破,但其死亡率仍很高。自1989年至2003年,本人收治的22例重型肝炎病人.早期采用了导泻通便治疗.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症状.有利于重型肝炎其他治疗措施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对3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从入院时就进行动态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值将226例(占58.09%)分为血糖升高组和163例(占41.91%)分为血糖正常组,及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患者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血糖升高组中有148例患者(占65.49%)血糖7~14d内恢复正常,且预后与血糖正常组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63P〉0.05)。有78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因颅脑损伤严重而死亡,病死率34.51%,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48.5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及时动态监控血糖,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血糖水平,减轻脑细胞损害,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护质量。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对3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从入院时就进行动态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值将226例(占58.09%)分为血糖升高组和163例(占41.91%)分为血糖正常组,及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患者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血糖升高组中有148例患者(占65.49%)血糖7~14d内恢复正常,且预后与血糖正常组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63P〉0.05)。有78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因颅脑损伤严重而死亡,病死率34.51%,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48.5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及时动态监控血糖,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血糖水平,减轻脑细胞损害,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护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与低血糖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70例低血糖患者的血糖值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的关系及预后.结果70例慢性肝炎患者血糖值低于同期80例对照组,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度组及重型肝炎组血糖值均低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轻度、中度组,均P<0.01.慢性肝炎低血糖患者低血糖反应不明显.结论慢性肝炎血糖下降程度与慢性肝炎活动程度呈正相关,保肝治疗有利于纠正低血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急性重型颅脑损伤CT环池动态改变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影响的认识。方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CT表现有环池改变207例进行分析。研究CT环池改变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结果:207例中CT环池明显狭窄、闭塞,蛛血致高密度铸型及动态改变恶化死亡率50.6%,明显高于好转死亡率5.6%。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CT环池改变及动态观察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彭劼  张琪  郭亚兵  侯金林 《广东医学》2008,29(7):1090-1091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水平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87例住院治疗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研究空腹血糖水平对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38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中,血糖低于2.8mmol/L者59例(15.2%),血糖在2.8~3.9mmol/L者138例(35.7%),血糖在3.9~6.1mmol/L者190例(49.1%)。不同空腹血糖组间的男女构成比、平均年龄差异均无显著;重型肝炎临床分期即早、中、晚期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分期越晚,低血糖发生率越高(P<0.01);空腹血糖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空腹血糖水平越低,平均总胆红素峰值越高,平均凝血酶原活动度谷值越低,临床好转率亦越低(均P<0.01)。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常易发生低血糖,其空腹血糖水平与临床分期、疾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并进行预后观察。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消化科和传染病科接受治疗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按照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总结分析治疗措施并观察预后。结果;40例患者中,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死亡率为62.5%;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仅为7.5%,而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中毒性肝炎的发生率则比较高;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HBV感染;死亡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对重型病毒性肝炎应及时诊断,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并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后应激性血糖升高对其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血糖升高组与血糖正常组的预后。结果血糖升高者28例,血糖正常者58例。急性脑出血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为32.6%。血糖升高组昏迷率、致残率、死亡率均高于正常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应激性血糖升高明显影响预后,血糖越高,昏迷率、致残率、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影响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其量化关系,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38例,内科综合治疗相似并加用ALSS治疗(PE+CHDF),收集ALSS治疗术前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后模型。结果 早、中、晚期患者好转率分别为81.3%、70.4%和37.1%,早、中期好转率与晚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正确判断率为86.5%,恶化组正确判断率为93.3%,合计正确判断率为88.9%。结论 肝性脑病、血清总胆红素、血白细胞数、肌酐、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影响ALSS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五个主要因素,ALSS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