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左侧肺癌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淋巴结转移规律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左侧肺癌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病人90例,分析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 左肺上叶转移数高于左肺下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转移数高于腺癌和鳞癌,鳞癌高于腺癌,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径≤3cm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分析早期周围型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2000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治疗直径≤3cm的周围型NSCLC161例,男89例,女72例,年龄(63.4±10.7)岁,行肺叶切除或肺局限性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肺叶切除153例,肺楔形切除7例,肺段切除1例。全组共清扫淋巴结2456枚,平均每例4.5±1.6组、13.1±7.3枚。术后病理:腺癌99例,鳞癌30例,肺泡细胞癌19例,其他类型肺癌13例。术后TNM分期:ⅠA期50例,ⅠB期62例,ⅡA期6例,ⅡB期10例,ⅢA期33例。N1组淋巴结转移率为23.6%(38/161),N2组转移率为20.5%(33/161),其中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为8.1%(13/161),跳跃式纵隔转移率为6.8%(11/161),全组未发现下纵隔淋巴结转移。肺泡细胞癌及直径≤2cm的鳞癌、直径≤1cm的腺癌均无pN2转移。上肺癌发生pN2转移时上纵隔100%(19/19)受累,其中21.1%(4/19)同时伴有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下肺癌则除主要转移至隆突下外(64.3%,9/14),还常直接单独转移至上纵隔(35.7%,5/14)。转移的纵隔淋巴结左肺癌主要分布在第5、6、7组,右肺癌主要分布在第3、4、7组。结论对于直径≤3cm的周围型NSCLC,肿瘤直径越大,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越高,肺泡细胞癌、直径≤2cm的鳞癌和≤1cm的腺癌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上肺癌主要转移在上纵隔,下肺癌则隆突下及上纵隔均可转移;第5、6、7组淋巴结是左肺癌主要转移的位置,第3、4、7组是右肺癌主要转移的位置,术中应重点清扫。  相似文献   

3.
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分布及特点,为淋巴结清除术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348例肺癌病人施行根治性手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除,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3689组淋巴结N1转移率23.4%,N2转移率16.5%。Tis期肺癌无淋巴结转移;T1期以后各期肺癌N1、N2均可见转移;T1期、T2期鳞癌和腺癌N2转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淋巴结转移频度与T分期直线相关。肺下叶癌较肺上叶癌更容易转移至纵隔。肺上叶癌较肺下叶癌更容易发生跳跃式纵隔转移。结论:淋巴结转移腺癌比鳞癌活跃,小细胞肺癌最活跃,且随着T分期增加而增加;肺癌可跨区域纵隔转移;除T1期鳞癌不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除亦有可能达到根治目的外,其余类型肺癌均应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右肺中叶或下叶非小细胞肺癌转移至上叶间淋巴结(11s组淋巴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7例右肺中叶或下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8例、女59例,年龄23~86(60.01±10.58)岁。所有患者接受了肺叶切除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同时接受了11s组淋巴结清扫。根据11s组淋巴结是否受累将患者分为11s(+)组和11s(–)组。结果 11s组淋巴结受侵共31例,总转移发生率为19.75%,其中中叶肿瘤转移率为13.64%,下叶肺癌转移率为20.74%。11s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是2R+4R组淋巴结受侵(P=0.026);第7组淋巴结受累和下纵隔区淋巴结受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P<0.05)。11s组淋巴结转移与否和肿瘤位置无关,并且不是影响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右肺中叶或下叶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中都应该清扫11s组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是右肺中叶或下叶肺癌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11s组淋巴结可能是右肺中叶或下叶肺癌发生2R+4R组淋巴结转移的中转站,...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63岁。于2008年11月于外院体检发现右下肺占位,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一4 cm×5 cm致密团块,考虑右下肺癌,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右下肺低分化鳞癌,伴坏死,支气管残端未见肿瘤,肺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汇总区淋巴结未见癌转移,隆突下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肺切除手术的经验和教训。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胸外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206例肺癌患者进行肺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6例;平均年龄61岁。按年度分别统计,分析机器人肺叶切除的学习曲线。 结果206例肺癌患者均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完成肺叶切除(或联合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除术,其中右肺上叶切除58例,右肺下叶切除48例,右肺中叶切除11例,左肺上叶切除35例,左肺下叶切除53例,另有1例同期行左肺上叶病灶切除和右肺上叶切除;所有患者行系统淋巴结清除术。其中3例因肺动脉出血辅助小切口行肺动脉修补,无中转开胸病例。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腺癌157例(双肺同期手术患者双侧均为腺癌),鳞癌17例,腺鳞癌19例,小细胞癌7例,其他6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肺切除手术总体安全有效,稳定和配合默契的手术团队有助于手术安全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T1、T2肺鳞癌及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Y  Liu H  Li H  Hu Y  Yin H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6):432-434
目的研究T1、T2肺鳞及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分布范围及特点,为广泛清扫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254例T1、T2肺鳞癌及腺癌施行了手术切除及广泛肺内、叶间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除淋巴结1685组。N1淋巴结转移率20.0%,N2淋巴结转移率为10.2%。T1、T2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T1鳞癌无N2转移,N2转移在鳞癌、腺癌分别为22.0%和40.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64.3%的鳞癌为某1组N2转移,腺癌≥3组转移占46.2%,跳跃式转移占N2转移的57.5%。N2阳性上叶肺癌下纵隔转移占13.6%,N2阳性的下叶肺癌上纵隔转移占51.6%。结论随着瘤体增大,淋巴结转移频度增加,腺癌比鳞癌淋巴结转移更加活跃,任何部位的肺癌都可跨区域纵隔转移。除T1鳞癌外,只有广泛清扫同侧肺内及纵隔淋巴结才能达到根治。  相似文献   

8.
肺鳞癌、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原发肺鳞癌及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特点,探讨临床意义.方法 对353例原发肺癌施行同侧纵隔淋巴结廓清术,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频度.结果 清除淋巴结2380组,平均每例6.74组.N2 淋巴结转移率16.2%.T1、T2、T3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2转移率在鳞癌、腺癌分别为30.1%、44.1%.64.2% 鳞癌N2转移为某一组淋巴结,腺癌3组以上转移者46.2%.上叶肺癌跨区域N2转移占15.1%,下叶(包括中叶)肺癌跨区域转移占53.1%.跳跃式转移占N2转移的53.7%.结论 肺鳞癌及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多发性、跳跃性及跨区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们对36例肺癌患者进行肺内多站淋巴结(原发肿瘤所在叶和非原发肿瘤所在叶12组、13组)清扫,探讨非原发肿瘤所在叶、段支气管旁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资料和方法本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5~75岁,中位年龄56.6岁.腺癌22例,鳞癌13例,大细胞癌1例;按2009年UICC标准分期,Ⅰ期7例,Ⅱ期9例,ⅢA期20例.其中左肺上叶切除11例,下叶切除6例,右肺上叶切除5例,中下叶切除2例,中叶切除4例,下叶切除8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T1、T2 肺鳞及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分布范围及特点 ,为广泛清扫提供依据。 方法 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 2 5 4例T1、T2 肺鳞癌及腺癌施行了手术切除及广泛肺内、叶间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清除淋巴结 16 85组。N1淋巴结转移率 2 0 0 % ,N2 淋巴结转移率为 10 2 %。T1、T2 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T1鳞癌无N2 转移 ,N2 转移在鳞癌、腺癌分别为 2 2 0 %和 40 9%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6 4 3%的鳞癌为某 1组N2 转移 ,腺癌≥ 3组转移占 46 2 % ,跳跃式转移占N2 转移的 5 7 5 %。N2 阳性上叶肺癌下纵隔转移占 13 6 % ,N2 阳性的下叶肺癌上纵隔转移占 5 1 6 %。 结论 随着瘤体增大 ,淋巴结转移频度增加 ,腺癌比鳞癌淋巴结转移更加活跃 ,任何部位的肺癌都可跨区域纵隔转移。除T1鳞癌外 ,只有广泛清扫同侧肺内及纵隔淋巴结才能达到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