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合制度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深化医改以来的巩固完善,农村居民全民医保的目标已经实现,新农合制度及其管理运行机制已经初步建成。最近,在全国新农合和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强调,当前,广大参合农村居民的诉求从“有保障”向“更好的保障”转变,对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能力、降低个人自付费用的期盼更加强烈,对享受更便捷、更高效的新农合经办服务的要求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不同种类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城镇范围有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大学生医保、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农村有新农合制度。目前城镇医保主要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新农合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除了管理部门有别外,即使同一管理部门下的医保种类不同也导致政策设计不同,患者享受的待遇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新农合制度体系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蔷 《卫生软科学》2008,22(4):231-233
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系,是一种“强新型合作医疗+弱医疗救助+最弱卫生防疫”的三层次非均衡综合性制度框架结构。文章通过对其制度缺陷的分析,认为新农合制度体系很难保障广大农村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通过构建多层次农村医保模式,可以克服新农合制度体系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文章通过对南通市2003 ~ 2011年新农合制度运行情况及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当前新农合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新农合立法工作、健全筹资机制、缩小城乡医保差距和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必须秉持社会公正的原则。短期内不能期望通过扩大城镇职工医保制度来实现对城镇从业人员的全面覆盖,必须拓展新思路、新视野,考虑通过降低缴费型医保制度的门槛、建立普惠式非缴费型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完善基于家计调查的医疗救助制度来为未参保人群提供保障。在通过以职工医保、城居医保与新农合为框架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民覆盖的过程之中,必须要考虑不同制度之间的整合。当前制度全覆盖的重点在于职工医保,制度整合衔接的重点在于城居医保与新农合的并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制度的保障范围、保障程度和保障效果,为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建议.方法: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资料数据计算相关指标,对保障状况进行描述.结果:保障范围方面,新农合参合率较高、覆盖服务范围较广,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需要进一步提高实际参保率、扩展统筹基金保障范围;保障程度方面,职工医保和新农合的住院补偿受益面高于居民医保,职工医保的实际住院补偿水平高于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保障效果方面,新农合在降低参合人员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服务利用率方面发挥了较积极的作用,职工医保的保障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结论:建议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完善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我国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简称"两制"衔接)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当前"两制"并轨模式构想,提出了在"两制"并轨基础上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设计理念、制度内核以及管理模式选择。研究认为,我国现阶段"两制"并轨模式应该实行城乡"2+2"制度板块,即在以农业生产为主和农业人口占比重大的地区将城镇居民医保并入新农合,实行"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两个板块模式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在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或发展速度较快的经济发达地区,实行"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两个板块模式的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并指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应从目前的医疗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健康保险应该实行捆绑式运作。  相似文献   

8.
从2003年我国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舍)制度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是在制度推行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新的问题和矛盾,制约着新农合的发展,致使全国一些地方对新农合有了各种新的实践探索。本课题组在对新农合存在问题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新农合的未来模式应该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全民医保一体化,从而设想一种新模式:“全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来规避制约新农合发展的因素.逐步实现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医保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卫生》2014,(1):35-35
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是深化医改,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促进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医保、医疗、医药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农合对农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村居民看病就医问题而建立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姜山镇从2007年全面开展新农合,实行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模式。笔者对这一制度三年来运行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新农合政策对农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为新农合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农民视角出发分析新农合制度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及问题,为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湖北省大悟县200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基于农村居民视角,新农合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为宣传力度不足、补偿服务未及时到位、受益程度有待提高、信息公开程度较低。结论提出构建村卫生室政策宣讲负责制度、提升新农合管理经办专职人员服务水平、探索按需调整新农合报销范围机制、建立定期公示新农合补偿情况制度、推进医疗服务支付方式改革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实施以来,制度覆盖人群已经达到8.33亿,这为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城乡居民因参加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而获得不同的医疗保障待遇,险种之间多部门管理,使流动人口尤其是广大农民工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困难.而覆盖人群最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城乡二元体制路径依赖制约,其制度安排具有一系列原生缺陷:筹资水平不高,稳定性、安全性、公平性差,而且存在逆向选择风险[1].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公平性角度对新农合与居民医保制度的筹资政策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8—2015年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的筹资数据,新农合数据来自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9—2012),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2016)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计信息手册(2008—2015),居民医保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2016)和中国社会保险年鉴(2009—2015)。采用了根据支付能力筹资的方式来衡量城乡居民医保筹资的公平性。选择个人缴费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作为比较医保筹资公平性的具体指标。结果: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机制类似,个人缴费占人均筹资额比例低于1/4。人均筹资额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分别低于2%和5%,而个人缴费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低于1%。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个人缴费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比例的差距有所扩大。结论: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个人缴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医保采取的平等筹资掩盖了城乡居民在医保筹资方面的不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医保激励机制促进社区卫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要靠机制和制度的激励和引导,特别是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医保制度衔接,提高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医疗保险待遇,用科学合理的费用支付方式,引导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衔接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保证,在目前新农合保障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则是提高农村困难群体卫生服务利用、实现卫生保健公平性的基础。只有两个制度有效衔接,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协同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两个制度的衔接机制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两个制度衔接的运行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医改后辽宁省农村居民住院流向和费用负担情况。方法:利用2005—2017年辽宁省新农合报表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相关数据,以及典型地区访谈,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农合使农村居民住院服务需求得到释放,住院流向发生较大变化,流向乡镇卫生院的比例快速下降;同时,参合居民次均住院费用和实际补偿比呈现上升趋势。结论:为保障新农合资金可持续以及缓解农村居民住院费用负担,应采取措施降低居民无效住院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并通过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发挥县域内资源优势,引导农村居民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就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新农合实施前后农村居民收入与医疗服务需求及其弹性的比较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新农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实施新农合前后分别对浙江省桐乡市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访谈式问卷调查,按家庭收入高低分成5组,分别比较其医疗需求及收入弹性状况.结果 需求收入弹性从0.17降为0.01,医疗费用支出是一个增长趋势,低收入人群医疗费用支出占收入比重均高于高收入人群.结论 经济收入虽然对医疗服务需求有一定影响,但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消费未给予足够重视,医疗服务支出不与经济收入同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现行医疗保险给付和筹资方式等在疾病预防上的效用,总结医保给付和筹资方式的制度设计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医疗卫生服务现状,提出优化医保制度体系、提升医保制度在疾病预防上效用的相关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八年来对于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提高参合农民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着筹资不足、基金风险池小等问题。文章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新农合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积极外部性、公平性特征,并从与医疗救助制度衔接、克服"拥挤"现象、加大财政补贴、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等角度提出了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2020年3月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确立了未来10年我国医疗建设重点。《意见》从医疗体系建设、可持续筹资机制、医保支付、基金监管、药价、医疗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医疗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明确了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与方向,并提供了付诸行动的路线图。总体改革框架是力争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健全待遇保障、筹资运行、医保支付、基金监管四个机制。完善医药服务供给和医疗保障服务两个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