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经气管置管冲洗治疗肺切除后支气管胸膜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气管置管冲洗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 方法对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先行胸腔闭式引流,然后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将一直径2mm导管通过鼻腔经支气管残端瘘口置入胸腔,导管超过瘘口1~1.5 cm,经导管向胸腔滴注生理盐水,并从患侧胸腔引流管充分引流.冲洗至引流液清亮,细菌培养阴性,引流管无明显气泡溢出时,停止冲洗. 结果 5例患者均获得治愈,治愈时间为42~60天. 结论经气管置管冲洗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与单纯胸腔冲洗的保守治疗方法比较,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效果。方法 2002年6月~2008年12月,对21例支气管胸膜瘘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瘘口大小2~12mm,平均4.3mm。术后镇咳、控制胸腔感染、加强支持治疗。结果治愈17例(治疗1次3例,2次2例,3次8例,4次4例),无效4例(治疗4次无效后行瘘口修补手术治疗)。经纤维支气管镜可以看到瘘口2~3mm的15例全部痊愈;5例瘘口3~10mm者2例痊愈,3例瘘口6mm、8mm、9mm者无效;1例瘘口12mm者无效。17例治愈患者随访4~6个月,平均5.5月,未见支气管胸膜瘘复发。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支气管胸膜瘘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瘘口≤3mm者治疗效果良好,而3mm的瘘口特别是10mm者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带蒂肋间肌瓣包埋支气管残端预防和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意义,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9年6月重庆市江津中心医院对17例肺癌、肺结核伴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患者行肺切除术后采用带蒂肋间肌瓣包埋支气管残端的临床资料。14例为预防性治疗,男8例,女6例;年龄21~69岁;其中6例行全肺切除术,8例行肺叶切除术。3例行肺癌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二期修补术,男2例,女1例;年龄58~68岁。结果预防性治疗14例患者,手术时间135~275 min,均治愈,无并发症;随访12例,随访时间6~60个月,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3例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接受带蒂肋间肌瓣治疗患者手术时间75~165 min,2例痊愈,1例同时行局部胸膜内胸廓成形术痊愈;3例均随访6~24个月,无1例再发支气管胸膜瘘。结论带蒂肋间肌瓣包埋支气管残端防治支气管胸膜瘘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的加固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支气管器械闭合和结扎缝合法在肺癌肺切除术中支气管闭合上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至2003年12月351例行肺切除手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支气管器械闭合组(n=186例,A组)和结扎缝合组(n=165例,B组).分别比较两组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残端癌残留和胸膜腔感染发生率.结果支气管机械闭合组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残端癌残留、胸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54%、4.36%、3.76%;而支气管结扎缝合组则分别为4.24%、10.91%、9.09%.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降低肺癌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和胸膜腔感染,减少支气管残端癌残留,支气管器械闭合优于结扎缝合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外科治疗。方法26例患者分别采取胸腔引流、支气管残端修补、胸膜余肺切除、胸廓成形术等治疗方式。结果23例(88.5%)患者经各种治疗最终获得治愈,手术死亡1例,瘘口未愈失访2例。结论充分胸腔引流能控制感染,彻底消除残腔,妥善封闭支气管瘘口是外科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应用正中切口经纵隔治疗主支气管胸膜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开胸经纵隔治疗全肺切除术后主支气管胸膜瘘是一种新兴术式。自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们采用该项术式治疗 4例主支气管胸膜瘘病人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4例中男 3例 ,女 1例。年龄 4 3~ 5 9岁 ,平均4 8岁。左、右主支气管胸膜瘘各 2例 ,行全肺切除原因为左中心型肺癌 1例 ,外伤左主支气管断裂缝合后主支气管狭窄 1例 ,右肺结核性毁损 2例。 3例分别于术后早期 4、6和 7d发生支气管胸膜瘘 ;1例晚期瘘发生于术后 36d。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瘘口大小为 0 3cm× 0 4cm~ 0 6cm× 0 9cm ,多位于支气管残端的两个侧角 ,1例同时…  相似文献   

7.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的处理方法及预防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06年6月因肺癌行全肺切除术的8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15例患者发生BPF,占全部患者的1.8%.右全肺切除后BPF发生率为3.9%,高于左全肺切除患者的0.6%(P<0.01).支气管切缘见癌组织残留患者BPF发生率为22.7%,高于支气管切缘无癌残留患者的1.3%(P<0.01).术前接受放疗、化疗患者BPF发生率为5.0%,高于单纯手术患者的1.3%(P<0.05).76例用自体组织覆盖支气管残端的患者无一发生BPF.全组被确诊为BPF的患者皆予胸腔引流;2例经反复穿刺抽取胸水,胸腔内注入抗生素后痊愈;2例经充分抗炎治疗,高渗盐水冲洗,生物蛋白胶阻塞瘘口后痊愈;6例经单纯闭式引流后病情稳定出院;1例长期开放引流;1例行肌瓣修补瘘口失败,改行高渗盐水反复冲洗后痊愈;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右全肺切除、切缘癌残留和术前接受放疗、化疗可增加术后BPF的发生率.自体组织覆盖支气管残端是降低BPF发生的有效手段.早期轻型患者可行胸腔穿刺、生物蛋白胶阻塞瘘口和抗生素治疗.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高渗盐水反复冲洗对治疗BPF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胸廓造口开窗引流术(OWT)在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中应用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科在2003年至2012年56例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病例采用胸廓造口开窗引流术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胸廓造口开窗换药引流3~12个月后,分别采用Heller胸廓成形术加瘘修补术、胸膜外全肺切除术或余肺切除术、永久的开放性胸廓造口术等方法治疗。结果 全组患者有效地控制胸腔感染后,36例行Heller胸廓成形术加瘘修补术;14例胸膜外全肺切除术或余肺切除术后关闭胸廓造口,其中有5例术后出现围手术期胸腔再次感染并发症发生再次行胸廓造口术;6例患者选择永久的开放性胸廓造口开窗换药引流,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对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应用胸廓造口术能有效地控制胸腔感染,降低死亡率,改善身体状况,为二期瘘修补术及消灭残腔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后期支气管胸膜瘘临床少见,但处理较为棘手。我院近期收治2例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后期支气管胸膜瘘,均使用生物胶封堵,成功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Wu ZY  Su Q  Zhou YL  Ni YM  Ye DS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0):614-616
目的 总结肺及胸膜残腔曲菌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1972年9月至2003年6月我科诊治的56例肺曲菌病及胸膜残腔曲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肺曲菌病53例,胸膜残腔曲菌病3例。所有病例均行胸片或肺CT检查并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在术前经痰培养(5例)或肺组织穿刺活检(2例)或纤维支气管镜活检(1例)获得病原学诊断。53例肺曲菌病中,42例行肺叶切除术,3例行肺段切除术,8例行肺楔形切除术;3例胸膜残腔曲菌病在清除病灶后,2例行胸廓成形术,另1例延长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并在残腔内反复注入氟康唑治疗1个月(每次200mg、100ml,1次/2~3d)。结果 全组患者均治愈,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肺及胸膜残腔曲菌病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