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赛萍 《养生月刊》2003,24(9):422-423
忌口是指病人患病时在饮食方面的禁忌。所谓“禁”是“绝对不可”之意,如患慢性肾炎的患者禁食高盐饮食、糖尿病患者禁食高糖饮食,否则可导致生命危险;所谓“忌”是“应该避免”之意,如患痈肿疮疖的病人忌食鹅肉、海鲜,否则可以诱发或加重病情,故须避免进食带“发性”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张华 《养生大世界》2003,(11):57-57
两三年前,文君得了慢性前列腺炎,到处求医,但始终未能解决便后滴白的问题,上月转来我院诊治。当时他曾说,近来每次小便后总是在尿道口滴出白色的黏液,只要见到它,就如同见到魔鬼般地害怕。经我们的专科治疗一个疗程后,文君已喜笑颜开,爽朗地对医生说:“近几天我没见到‘魔鬼’(滴白)了。”谁知没过几天文君又愁眉苦脸地说:“医生,我昨天又见到‘魔鬼’了,为什么会这样?”追问下去,原来他在星期日公司野游时吃了不少烧烤食物。显然是饮食不当引来的恶果。得了前列腺炎一定要注意饮食。  相似文献   

3.
中医大夫在给病人开药的同时,往往还要嘱咐病人“忌口”。这是因为祖国医学认为,当一个人患了病以后,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饮食的配合加以调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服用中药时,中医往往要求忌口,如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或油腻食物等,那么忌口是在服药期间还是吃中药的前后多少天?还是今后一直都要忌口?其实,中医之所以讲究忌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医看病是讲究辨证的,二是中药具有四气五味,而食物同样也具有四气五味。  相似文献   

5.
吕斌 《家庭中医药》2004,11(5):49-50
“医生,我需要忌口吗?”“医生,我有哪些东西不宜吃?”这是病人在就诊时常提的问题。饮食与疾病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忌口”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忌口”由来 人难免要生病。虽然大部分的疾病都会导致食欲和食量的下降,但为了与疾病作斗争,必须继续进食,这是人类最初就有的共识。进食之后,人体的抵抗力增强了,疾病即得到控制。有些  相似文献   

6.
“医生,我需要忌口吗?”“医生,我哪些东西不能吃?”这是病人就诊时常提出的问题。饮食与疾病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忌口”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人难免要生病。虽然大部分的疾病都会导致食欲和食量下降,但是为了生存,为了与疾病作斗争,必须继续进食,这是人类最初就有的共识。进食之后,人体抵抗力增强了,疾病及时得到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人眼里,忌口似乎是对服中药而言的,其实不然。记得有一位中年妇女,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在医院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出院后坚持服用小剂量的他巴唑,多次复查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但半年后,家人发现她完全变了一个人,整日寡言少语,与世无争,而且眉毛稀疏,小腿水肿,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她由原来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变成了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腺素水平极低。医生经过反复询问才知道,为了改善营养,她在近半年时间内,服他巴唑时,坚持吃煮黄豆。而她服用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甲亢平等甲状腺药物时,不宜食用黄豆、萝卜、白菜等,因为这些食物…  相似文献   

8.
一、清凉油或万金油清凉油是由薄荷油、桉叶油、樟脑、桂皮、甘草和细辛等中药组成。适应症:夏日天气炎热引起的头晕、头痛、额出冷汗和四肢无力等。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血中药物浓度和药效的产生,形成平行关系。其实,大多数药物的药效与血药浓度的关系并不都是如此。重视血药浓度与药效学关系的基础研究,研究它们的不平行性,对提高疗效和用药合理性,以及降低治疗疾病所需的费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多数人可以在不服药的情况下降低血压,除了要首先做到保持健康的体重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1.
常常听到不少老年人抱怨:“医生开的药吃了一点儿也不见好。”或者是“XX药我吃了根本就没效……”其实,服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有很多,剔除误诊、假药等因素,患者服药不当是主要的原因之一。生活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的护病观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药物调配,讲究法度;二是服药方法,随证而异;三是药后观察,明示指征;四是饮食起居,各有节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测定血清中苯巴比妥(PB)、苯妥英(PT)、卡马西平(CBZ)、氯硝西泮(CZP)和10,11-环氧卡马西平(ECBZ)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血清中的这几种药物在弱碱性条件下经叔丁基甲醚提取,以α-溴苯乙酮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正己烷(55:10:35),紫外检测波长230 nm的RP-HPLC测定。结果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被检测药物(PB,PT,CBZ,CZP,ECBZ)分别和内标的峰面积之比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均高于95%,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5%。结论 本法准确、灵敏、选择性强、重现性好、快速、简便,适用于抗癫痫药物和茶碱血药浓度的临床和科研测定。  相似文献   

14.
11种中草药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金银花等11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等13种菌株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中药抗菌试验试管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①金银花、忍冬藤、马勃、黄连、板蓝根、连翘、地锦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具有强抑制作用;②五倍子、紫丁香、黄连对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具有强抑制作用;③五倍子、白头翁等对肠杆菌科各菌种具有强抑制作用。结论:11种中草药对各菌株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历代文献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常用药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医文献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常用药对。方法:在对老年痴呆用药频次、频率以及常用中药归经和功效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别筛取补肾填精、祛痰开窍、活血化瘀类使用频率最高的3味药:熟地黄、石菖蒲和丹参。然后以3味药为核心药物,统计与之配伍且具有相同功效的各药对的频率,并运用SAS7.0软件编程方法,计算其卡方分布。结果:熟地黄与何首乌、石菖蒲与远志、丹参与川芎在方内配伍频率最高。结论:在补肾益髓、祛痰开窍和活血化瘀治则下治疗老年痴呆的常用药对分别为熟地黄与何首乌、石菖蒲与远志、丹参与川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兔眼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测定玻璃体腔内药物浓度。方法:选取健康的成年家免20只,左眼作为对照组,右眼通过后Tenon囊注射安奈德40mg作为观察组,之后按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分离玻璃体并测定。结果:在给药第3天,玻璃体腔曲安奈德浓度达到最大值为(1.78±0.527)μg/mL,以后逐渐下降,未见并发症,眼压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兔眼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药物浓度在玻璃体腔内可维持有效水平。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我国癫痫的患病率约为7.2‰,已成为神经内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但从诊疗来看,在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诊断不明确或治疗不规范的现象,其中服药依从性差、用药不规范是重要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肾结石属中医“石淋”、“砂淋”范畴。笔者常根据病人的体质、病程及服药后对药物的反应情况,运用祛邪或扶正祛邪的治则指导治疗,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国产注射用洛铂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国产洛铂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特点,为该药的合理应用奠定理论依据。方法将洛铂按照50 mg·m-2体表面积给8例恶性肿瘤患者输注后,采集不同时间静脉血及其手术中切取恶性肿瘤组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8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患者输注洛铂后0,0.2,0.5,1,2,4,6,8,12,24 h,检测外周血中洛铂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2.626±0.31)×104,(1.683±0.2)×104,(1.124±0.163)×104,(6.43±1.45)×103,(4.45±1.57)×103,(2.19±0.26)×103,(1.53±0.25)×103,(0.79±0.18)×103,(0.47±0.11)×103,(0.02±0.01)×103μg·L-1;洛铂在恶性肿瘤病人血浆中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拟合,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最大血药浓度(ρmax)为(2.626±0.31)×104μg·L-1;分布半衰期(t1/2α)为(15±2.4)min;消除半衰期(t1/2β)为(162±15)min;药物由周边室至中央室的转运速率常数(k21)为(1.00±0.28)h-1;药物自中央室消除速率常数(k10)为(0.74±0.11)h-1;药物自中央室至周边室的转运速率常数(k12)为(1.31±0.27)h-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35.20±5.47)μg·h·L-1;血浆清除率(CL)(8.73±1.51)L·h-1。8例患者肿瘤组织手术标本中,肺和乳腺癌肿瘤组织中,洛铂的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0.33±0.12),(0.23±0.15)mg·L-1,明显高于输注24 h后血浆中的洛铂浓度(0.02±0.01)mg·L-1(P<0.01)。结论按照50 mg·m-2体表面积给药后,在肿瘤患者血浆中洛铂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拟合,优于文献报道的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20.
笔者应用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不全流产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