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D-二聚体检测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是体内血浆凝血因子活化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启动的首选分子标志物,本研究旨在通过对D-二聚体的测定探讨其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正常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2~60岁。(2)糖尿病组为我院200  相似文献   

2.
3.
 为探讨D-二聚体在肝病发病中的作用,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30例正常对照和93例肝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为0.24±0.15 mg/L,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和肝细胞癌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P<0.01).提示: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它在肝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可作为机体继发性纤溶的分子标志物,检测血浆D-二聚体对肝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组成观察组,于患儿入院当日及恢复期,抽取外周静脉血行D-二聚体检查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入院当日D-二聚体浓度非常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结论: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体内存在高凝和炎症反应状态,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监测和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急性脑梗塞时患者体内 脂质过氧化及纤溶状况,以指导临床诊疗。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了患者丙二醛( M D A) 及 D 二聚体( D dim er) 水平,结果在急性脑梗塞时 M D A 为(71 ±1 .4)nm ol/ L,较正常人(6 .0±1 .3)n mol/ L 明显地升高( P< 0 .01) , D dimer 在急性脑梗塞时为(1 .72 ±0 .98) m g/ L 较正常人(0 .26 ±0 .13) mg/ L 也明显地升高( P< 0 .01) 。提示脑梗塞时机体内存在脂质过氧化及纤溶活性的增强,适当予以抗氧化及溶栓治疗是降低病人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时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及纤溶状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单克隆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了56例脑梗死患者的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D-二聚体(D-D im er)的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者ox-LDL为(0.48±0.23)mg/L,较<60岁正常对照组(0.35±0.12)mg/L和≥60岁正常对照组(0.39±0.17)mg/L明显升高(P<0.01),≥60岁正常对照组较<60岁正常对照组明显高(P<0.05);D-D im er急性脑梗死者(1.63±0.98)mg/L,较<60岁正常对照组(0.27±0.16)mg/L和≥60岁正常对照组者(0.46±0.21)mg/L呈显著性升高(P<0.01);≥60岁正常对照组与<60岁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及健康老年人均存在脂质过氧化和纤溶活性的增强,适当予以抗氧化及溶栓治疗是降低老年人发病率及脑梗死病人死亡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DD)含量的变化,为肺栓塞疾病(PE)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肺栓塞住院患者和非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含量均值为(3.01±2.81)μg/ml,非肺栓塞患者为(1.11±0.90)μg/ml,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对于临床低概率肺栓塞疾病的排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凝血指标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妇产科就诊的82例妊娠期高血压(HDCP)孕妇纳入HDCP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78例纳入正常组。检测所有孕妇产前与产后第1、3、7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同时记录孕妇产前的凝血功能指标,对D-二聚体值和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DCP组产前与产后第1、3、7天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CP组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正常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显著低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DCP孕妇分娩前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凝血指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D-二聚体、凝血指标能够检测孕妇的凝血与纤溶功能,对孕妇的病情观察与诊断以及妊娠高血压的防治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产孕妇95例和健康非孕妇20例,检测血浆D-二聚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5例临产孕妇血浆D-二聚体较健康非孕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产孕妇进行D-二聚体检测,有利于DIC早期诊断和防治,对降低临产孕妇DI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D-二聚体测定联合临床评分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经过CT肺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为观察组(74例),以排除APE的患者为对照组(74例),两组患者均行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评分(改良Geneva评分)。结果观察组中,23例大面积APE患者经积极治疗后,21例痊愈,死亡2例,病死率为8.69%;51例非大面积APE的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74例APE患者的Geneva评分:0~3分4例(5.40%);4~10分50例(67.57%);≥11分20例(27.03%)。观察组的Geneva评分和血浆D-二聚体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D-二聚体测定联合改良Geneva评分对APE疑似患者的确诊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有研究表明,D-二聚体(D—dimer,DD)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与脑梗死等血栓形成性疾病关系密切。因此,监测血浆DD含量对于防治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检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DD含量,并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比较,探讨其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围产期孕妇D-二聚体浓度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围产期孕妇D-二聚体浓度变化.方法 选择围产期孕妇80例,健康非孕妇50例,采用NycoCard D-dimer快速免疫分析试验检测D-二聚体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围产期孕妇D-二聚体与健康非孕妇相比有不同程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围产期孕妇进行D-二聚体监测,对于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内的发生和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89年7月至1996年7月我们在收治的重症肝炎中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配合其它治疗措施,治疗观察16例患者,并设对照组加以比较,发现其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4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的D-二聚体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造影阴性组和冠脉造影阳性组,冠脉造影阳性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D-二聚体水平。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冠脉造影阴性组(P〈0.05),冠脉造影阳性组中冠脉多支病变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冠脉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病变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对股骨骨折保守治疗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的影响,初步探讨丹参川芎嗪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2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从受伤第1天开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第14天结束;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对照组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以及D-二聚体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二聚体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改善股骨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具有抗血栓和降低D-二聚体作用,可能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预防股骨骨折保守治疗深静脉血栓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在新生儿重度溶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重度溶血病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出生的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D-D水平,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重度溶血病新生儿组存在高凝状态,两组新生儿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浆D-D对新生儿溶血病高凝状态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西宁地区(海拔2260m)正常孕产妇血浆D-二聚体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了解西宁地区和平原地区孕产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健康晚期待产孕妇(〉37周)720例,产后第一天产妇368例,体检科健康非孕妇180例作为对照组。将健康晚期待产孕妇、产妇及健康非孕妇按不同年龄分组,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确定相应的医学参考值范围。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孕妇组、产妇组及对照组间一致性较差,应制定不同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孕妇组(〉37周)、产妇组(产后第一天)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医学参考值范围分别为≤5.36mg/L、≤7.30mg/L、≤0.94mg/L。结论:本研究初步确定,西宁地区孕产妇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值普遍高于正常人群,所以建立不同的医学参考值,可提高D-二聚体检测在西宁地区孕产妇人群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在诊治相关疾病时提供有效的依据,避免可能潜在的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治疗脑梗死患者对血浆 D-二聚体 (D-dimer)含量的影响。方法 对 3 6例正常人对照组、1 69例 HBO组与 87例同期常规治疗组的脑梗死急性期血浆 D-dim er含量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HBO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第 1天、第 1 0天的血浆 D-dim e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HBO组患者第 1 0天的水平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 (P<0 .0 5)。结论  HBO治疗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D-dim er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哮喘和慢阻肺重叠综合症(ACOS)患者中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临床变化情况。方法选取ACOS患者(ACOS组)40例,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单纯慢阻肺阻)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40例,测定各组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ACOS组患者血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3.93±3.96)μg/ml、(6.26±2.24)g/L,明显高于单纯慢阻肺组的(2.25±0.94)μg/ml、(5.42±0.9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OS组和单纯慢阻肺组患者的血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OS患者较单纯慢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更明显的血栓前状态,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可以评估ACOS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危险性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某医院不同年龄人群D-二聚体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用ACLTOP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对618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浆进行D-二聚体检测,运用SPSS 13.0对不同年龄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得到不同年龄人群D-二聚体生物参考区间:30~50岁0~217 mg/L,51~80岁0~343 mg/L,81 ~90岁0~540 mg/L.结论 本实验室获得的D-二聚体参考区间适合本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