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涎腺疾病     
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p5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EGFR及C-erbB-2蛋白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细胞系转移力之间的关系;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及其复发的临床研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P53、P16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研究;35例腮腺囊肿的临床病理分析;涎腺肿瘤Bcl-2、PCNA和C-erbB-2表达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涎腺肿瘤中P53,Bcl-2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 p5 3 ,bcl 2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 ,对 18例多形性腺瘤和5 2例恶性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和Bcl 2 ,P5 3蛋白表达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恶性涎腺肿瘤的凋亡细胞指数和增殖细胞指数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 (P <0 .0 5 ) ;恶性涎腺肿瘤中Bcl 2 ,P5 3蛋白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 (P <0 .0 5 )。结论 :在恶性涎腺肿瘤中 ,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且伴有P5 3的过度表达 ;Bcl 2蛋白在涎腺肿瘤中可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Gli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Gli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和20例相对应的瘤旁正常腮腺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Gli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变化,并探讨Gli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与正常腮腺组织相比,多形性腺瘤组织中Gli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多形性腺瘤中Gli2 mRNA的高表达可诱导肿瘤细胞持续增殖,提示Gli2基因可能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EphA2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涎腺组织、30例多形性腺瘤、30例黏液表皮样癌(MEC)、30例腺样囊性癌(ACC)中EphA2的表达。分析EphA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TNM分期以及复发、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比较EphA2在正常涎腺组织及几种常见的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结果EphA2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腺管上皮,而腺泡细胞几乎不表达。EphA2在正常涎腺组织、多形性腺瘤、涎腺癌(包括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2组)中的表达依次增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phA2的表达与涎腺癌瘤体大小、TNM分期、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phA2可能影响涎腺肿瘤发生、发展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基因C-erbB-2及巨囊性病液体蛋白(GCDFP-1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涎腺导管癌组织中VEGF、C-erbB-2及GCDFP-15的表达情况,以涎腺多形性腺瘤和涎腺囊肿作对照。结果涎腺导管癌中VEGF、C-erbB-2及GCDFP-15均100%阳性表达,VEGF、C-erbB-2及GCDFP-15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70%、0%,在涎腺囊肿中的表达分别为40%、0%、0%。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C-erbB-2在涎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GCDFP-15和C-erbB-2可作为涎腺导管癌的病理学诊断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正常涎腺组织及涎腺肿瘤中转录因子Pax9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Pax9在正常涎腺组织、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共48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除1例多形性腺瘤外,其余组织均表达Pax9。正常涎腺的腺泡细胞和导管内衬细胞、多形性腺瘤的上皮细胞、腺淋巴瘤的肿瘤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腺瘤中Pax9弱阳性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而在增殖活跃的细胞如正常涎腺导管的基底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中表达增强,恶性肿瘤中Pax9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与正常和良性肿瘤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ax9在涎腺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enascin-C(TN-C)mRNA和CD9mRNA在涎腺肿瘤的表达及其对涎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例正常涎腺组织、25例多形性腺瘤(PA)、25例腺样囊性癌(ACC)、20例黏液表皮样癌(MEC)、10例腺泡细胞癌(ACCa)中TN-CmRNA和CD9mRNA的表达。结果:TN-CmRNA在正常涎腺组织中呈阴性表达;CD9mRNA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00%;TN-CmRNA、CD9mRNA在4种涎腺肿瘤中均有表达,TN-CmRNA在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腺样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样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多形性腺瘤与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9mRNA在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腺样囊性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多形性腺瘤和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多形性腺瘤中TN-CmRNA和CD9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在腺样囊性癌、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泡细胞癌中TN—CmRNA和CD9mRNA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TN-CmRNA和CD9mRNA与涎腺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对涎腺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涎腺多形性腺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2的表达变化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和明胶酶谱法分别检测9例普通型和14例生长活跃型多形性腺瘤中MMP-2、9及TIMP-1、2的阳性表达及细胞定位,分析其中酶原与活性酶的含量比例。结果 MMP-2及MMP-2/TIMP-1、MMP-2/TIMP-2的比值在生长活跃型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高于普通型,活性MMP-2、MMP-9酶原和活性酶在生长活跃型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普通型,涎腺良性肿瘤与普通型多形性腺瘤间、涎腺恶性肿瘤与生长活跃型多形性腺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涎腺生长活跃型多形性腺瘤与涎腺恶性肿瘤有相似的MMP-2、9和TIMP-1、2表达特征,而普通型多形性腺瘤中MMP-2、9和TIMP-1、2的表达与涎腺良性肿瘤相近。检测MMPs、TIMPs有助于判断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EGFR和C-erbB-2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FR和C-erbB-2在70例涎腺肿瘤中(30例良性肿瘤,40例恶性肿瘤)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组织中,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5%(27/40),高于口腔涎腺良性肿瘤组织的43.3%(13/30)(p<0.05):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3.3%(10/30),显著高于口腔涎腺良性肿瘤组织的6.7%(2/30)(p<0.05).C-erbB-2与EGFR蛋白表达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665,p<0.01).结论:C-erbB-2与EGFR同时过度表达,可为涎腺肿瘤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OPN在68例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20例、腺样囊性癌24例、Warthin瘤24例)和20例瘤旁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PN在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中均较正常涎腺组织增高(P<0.05);在腺样囊性癌中较正常涎腺组织增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OPN在正常涎腺组织和腺样囊性癌中有弱表达,在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中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11.
CD44v6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其恶变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CD44v6在涎腺多形性腺瘤(PA)及其恶变(Cain-PA)中的表达,旨在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恶变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2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恶变CD44v6的表达。恶变后呈弱表达,细胞间粘附力减弱,从而利于浸润转移,CD44v6在Cain-PA的原发灶及转移灶中弱或不表达,显示瘤细胞粘附力弱,易于脱离肿瘤主体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yclin D1,cyclin E,c-myc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与临床生物学特性和细胞增殖的关系以及对于涎腺多形性腺瘤病理学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良性多形性腺瘤,30例细胞丰富型多形性腺瘤和30例恶性多形性腺瘤中cyclin D1、cyclin E、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3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对比。结果:cyclin D1、cyclin E和c-myc在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和细胞丰富型多形性腺瘤(P〈0.05),而三者在良性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在细胞丰富型多形性腺瘤的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cyclin E、cyclin D1和c-myc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患者性别、是否复发、发生部位、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在恶性肿瘤中,cyclin D1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相关(P〈0.05),cyclin E蛋白的表达于肿瘤的浸润性相关(P〈0.05)。c-myc的过表达与cyclin D1和cyclin E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yclin D1、cyclinE、c-myc共同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可作为预测多形性腺瘤恶变和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是多形性腺瘤病理学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Sjgren综合征(Sjgren’ssyndrome,SS)涎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SS涎腺组织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结果SS组腺泡细胞Bcl-2阳性率为45.45%,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导管上皮细胞的阳性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染色强度却显著降低(P<0.05)。相反,SS组腺泡细胞中Bax阳性率为81.82%,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导管上皮细胞的阳性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染色强度却显著增强(P<0.05)。结论SS涎腺组织中Bcl-2表达减少,而Bax表达增加,使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导致涎腺结构破坏及分泌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4.
涎腺肿瘤C-erbB-2癌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erbB2-mRNA表达水平同涎腺肿瘤组织类型、发生和生物学性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dot blot杂交,以^32P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以正常涎腺为对照,对涎腺肿瘤C-erbB-2mRNA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正常涎腺和涎腺肿瘤中惺峭同程度C-erbB-2mRNA的表达,以正常涎腺组织的表达水平为基准,在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呈现低表达、无表达或正常涎腺组织表达水平相似,多形性腺瘤、粘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2,Skp2)和抑癌基因p27在涎腺正常与良恶性肿瘤组织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对70例涎腺正常与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Skp2和P27表达进行检测,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良性肿瘤即基底细胞腺瘤与多形性腺瘤之间及2种恶性肿瘤即腺样囊性癌与黏液表皮样癌之间,Skp2与P27表达无显著差异。正常涎腺与良性肿瘤组织的比较,仅Skp2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正常涎腺与恶性肿瘤组织的比较及涎腺良性与恶性肿瘤组织的比较,Skp2与P27的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kp2与P27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Skp2蛋白表达与靶蛋白P27蛋白降解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及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人正常涎腺组织和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人66例正常涎腺组织、4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及42例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中,MMP-2、MT1-MMP、TIMP-2及EMMPRIN的表达,采用χ2检验比较3种组织中MMP-2、MT1-MMP、TIMP-2及EMMPRIN表达的差异。结果:MMP-2在人正常涎腺组织,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46.67%、85.71%;MT1-MMP在以上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9.09%、53.33%、78.57%;TIMP-2在以上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61%、44.44%、59.52%;EMMPRIN在以上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4%、48.89%、83.33%。MMP-2、MT1-MMP、TIMP-2及EMMPRIN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人正常涎腺组织,且MMP-2、MT1-MMP及EMMPRIN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MT1-MMP、TIMP-2及EMMPRIN的表达与MMP-2的活化有关,且MMP-2、MT1-MMP、TIMP-2及EMMPRIN有可能作为判断多形性腺瘤侵袭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Sj(o)gren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涎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SS涎腺组织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结果 SS组腺泡细胞Bcl-2阳性率为45.45%,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导管上皮细胞的阳性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染色强度却显著降低(P<0.05).相反,SS组腺泡细胞中Bax阳性率为81.82%,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导管上皮细胞的阳性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染色强度却显著增强(P<0.05).结论SS涎腺组织中Bcl-2表达减少,而Bax表达增加,使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导致涎腺结构破坏及分泌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Ⅱ(interleukn—2,IL—2)在体外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取呈对数生长的第12代人多形性腺瘤细胞(SPA—02),采用TNF—α与IL—2单独或联合用药。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利用光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采用TNF—a24h后凋亡峰开始形成,72h后细胞凋亡率最高。联合应用IL—2较单独应用TNF—α凋亡率显著增高;光镜观察发现用药后大量多形性腺瘤细胞胞浆皱缩,胞核染色质固缩,呈大小不等的点状。结论 TNF—α可诱导体外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发生凋亡,IL—2可增强TNF—α诱导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凋亡的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Sj(o)gren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涎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SS涎腺组织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结果 SS组腺泡细胞Bcl-2阳性率为45.45%,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导管上皮细胞的阳性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染色强度却显著降低(P<0.05).相反,SS组腺泡细胞中Bax阳性率为81.82%,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导管上皮细胞的阳性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染色强度却显著增强(P<0.05).结论SS涎腺组织中Bcl-2表达减少,而Bax表达增加,使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导致涎腺结构破坏及分泌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FGF表达及FGFR1基因突变与涎腺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T-PCR-SSCP法,对14例多形性腺瘤、9例腺样囊性癌组和11例正常涎腺组织中bFGF表达及相应组织内FGFR1胞内段结构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bFGF在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FGFR1在14例多形性腺瘤中4例检出基因突变,9例腺样囊性癌组织中2例检出突变,且发现突变基因位于FGFR1胞内段的近膜区及部分激酶Ⅰ区。结论:FGFR1细胞内段激酶活性区的突变可能造成bFGF/FGFR1信号传递异常,进而参与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