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H2O2诱导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H2O2处理培养THP-1源性巨噬细胞,造成氧化应激模型.不同终度的Res预作用THP-1源性巨噬细胞组1 h后加入300 μmol/L H2O2作用24 h.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H2O2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h后,THP-1源性巨噬细胞的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Res预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模型组(300 μmol/L H2O2)(P<0.05),且以40 μmol/L Res作用效果最佳.40~100 μmol/L Res预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MDA的含量明显减少,SOD的活力升高(P<0.05).结论 Res可减轻H2O2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的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观察川芎嗪衍生物阿魏酸川芎醇酯(TMPF)对H2O2引起的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H2O2损伤ECV304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以川芎嗪(TMP)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TMPF对氧化损伤的ECV304细胞的保护作用[按试剂盒说明测量微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Real-Time PCR测定ICAM-1mRNA含量;采用Elisa检测I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损伤组细胞内的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TMP与TMPF各浓度保护组MDA含量明显低于H2O2损伤组(P<0.05或P<0.01),且TMPF保护组MDA含量均低于同剂量TMP保护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损伤组细胞内的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在12.5μmol.L-1 TMP保护组和TMPF保护组与H2O2损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MP和TMPF的其他浓度上与H2O2损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2O2可上调ICAM-1mRNA的含量,正常对照组ICAM-1mRNA的含量为H2O2损伤组的0.245倍,25.0μmol.L-1 TMP保护组ICAM-1mRNA的含量为H2O2损伤组的0.454倍,25.0μmol.L-1 TMPF保护组ICAM-1mRNA的含量为H2O2损伤组的0.376倍。H2O2损伤组细胞ICAM-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5.0μmol.L-1 TMP保护组ICAM-1蛋白的表达量低于H2O2损伤组(P<0.05),而25.0μmol.L-1 TMPF保护组ICAM-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H2O2损伤组(P<0.01)。结论 TMPF对H2O2引起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减少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的生成,提高SOD活性,TMPF能降低损伤细胞ICAM-1mRNA的含量及其蛋白表达。TMPF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中ICAM-1表达上调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TMPF对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枸杞黄酮对过氧化氢(H 2 O2)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作用。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研究对象,建立 H 2 O2诱导 HUVEC 的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H 2 O2组、维生素C(VitC)组、枸杞黄酮低、中、高浓度组(枸杞黄酮100 mg/L、200 mg/L 和400 mg/L 预处理)。用 MTT 法观察枸杞黄酮对 H 2 O2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观察枸杞黄酮类化合物对氧化应激损伤细胞过氧化物丙二醛(MDA)、人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及 NO 的作用。结果(1)MTT 结果表明 H 2 O2损伤后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率(IR)为38.8%;枸杞黄酮低、中、高浓度组 IR 分别为34.0%、30.7%、25.5%,与 H 2 O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H 2 O2组细胞 NO 活性降低,而 TNOS、iNOS、MDA 生成增加。与 H 2 O2组相比较,枸杞黄酮低、中、高浓度组中NO、TNOS、iNOS、MDA 的变化则相反,与枸杞黄酮呈剂量依赖性(P <0.01)。结论枸杞黄酮对 H 2 O2所致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且保护效果与枸杞黄酮呈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高糖(HG)环境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增殖和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MTT方法检测高糖作用不同时间点时及不同浓度AS-Ⅳ干预后HMCs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AS-Ⅳ干预高糖环境下HMCs 48 h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及其蛋白表达;采用过氧化氢(H2O2)、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试剂盒分别检测不同浓度AS-Ⅳ干预高糖环境下HMCs 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H2O2、T-SOD、GSH-Px、MDA含量变化.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与正常(NG)组比较,高糖环境下HMCs呈过度增殖趋势(P<0.05),不同浓度AS-Ⅳ干预48 h后,与HG组比较,各用药组明显地抑制了高糖环境下HMCs过度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qPCR及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HG组比较,各用药组明显地增加了Nrf2、HO-1 mRNA及蛋白表达(P<0.01),减少了iNOS与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P<0.05).各试剂盒测试结果显示,与HG组比较,各用药组明显地降低了HMCs上清液中H2O2、MDA的含量(P<0.05),增加了HMCs上清液中T-SOD、GSH-Px的含量(P<0.01).结论 AS-Ⅳ能够明显地抑制HG环境下HMCs过度增殖.对HG环境下HMCs损伤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通路并上调Nrf2、HO-1 mRNA及其蛋白其表达,下调iNOS、ICAM-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加HMCs上清液中T-SOD、GSH-Px的含量,降低HMCs上清液中H2O2、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MPG)对大鼠阿霉素(ADM)心肌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阿霉素损伤大鼠心脏模型,灌胃给予MPG,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丙二醛含量(MDA)、一氧化氮含量(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与阿霉素大鼠心脏模型组相比,MPG干预处理后阿霉素大鼠心肌组织SOD活力显著增高,MDA、NO含量、总NOS活力及iNOS活力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硫普罗宁可能通过恢复心肌组织SOD的活力、抑制iNOS活性使心肌组织NO产生减少,从而减轻阿霉素对大鼠心肌组织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C、E对体外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VC、VE对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VC、VE孵育24h,H2O2诱导损伤,再培养4h后,终止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检测细胞活力、蛋白质及MDA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及VC、VE各剂量组细胞活力、蛋白质含量均高于H2O2损伤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损伤对照组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和VC、VE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VC、VE可以减轻H2O2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等在束缚应激小鼠卵巢中的活性。方法 以束缚为应激原建立心理应激动物模型,将40只6~8周龄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组、束缚1周组、束缚2周组、束缚3周组,测定各组卵巢脏器指数;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卵巢中SOD活力、GSH-Px活力、MDA含量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SOD蛋白在各组小鼠体内的表达。结果 各束缚组脏器指数低于空白组(P<0.05)。各束缚组的MDA水平高于空白组(P<0.01),且不同束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束缚应激2、3周组与空白组相比T-SOD活力降低(P<0.01),且相关分析表明T-SOD活力与MDA水平变化呈负相关(r=-0.883,P<0.01),随着束缚应激实验周数增加,T-SOD活力呈一定降低态势,MDA含量呈上升态势;各束缚组GSH-Px活力低于空白组(P<0.01),且不同束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束缚应激2、3周组卵巢中SOD1与SOD2蛋白含量被显著抑制(P<0.05)。结论 慢性束缚小鼠卵巢中MDA的含量升高,T-SOD和GSH-Px的活力下降。束缚应激可能是通过抑制SOD的表达导致卵巢出现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山楂黄酮对微波辐射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辐射组、辐射给药组,其中辐射组与辐射给药组给予辐射,辐射给药组给予山楂黄酮灌胃,其他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对照,连续14 d。最终测定血清抑制羟自由基能力(OH-)、总抗氧化能力(T-AOC)、抗超氧阴离子(O2-)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微量丙二醛(MDA)含量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辐射组血清抑制OH-能力、T-AOC、抗O2-活力、总SOD活力显著低于辐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P<0.01),辐射组血清微量MDA和NO含量显著高于辐射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山楂黄酮对微波辐射损伤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作为防护微波辐射的保健品和药物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C)对体外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D)的预防作用。方法:H2O2100μmol/L诱导PC12细胞损伤18 h复制体外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原花青素80 mg/L、40 mg/L、20 mg/L、Tempol 800μmol/L于造模前30 min预处理后,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硫氧还蛋白(Trx)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盐法测定细胞上清液的丙二醛(MDA)。结果:H2O2100μmol/L诱导PC12细胞损伤后,细胞内Trx浓度和T-SOD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原花青素各剂量组可增高Trx浓度和T-SOD活力,降低MDA含量(P<0.01,P<0.05)。结论:原花青素能减轻H2O2引起PC1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脑病与氧化应激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关系,及姜黄素治疗的效果和机制。 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N)、正常姜黄素组(Cur)、糖尿病组(DM)、糖尿病+姜黄素治疗组(DM+Cur),以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Cur组和DM+Cur组采用Cur(60 mg·kg-1·d-1)灌胃给药。12周后测定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iNOS mRNA表达水平及iNOS免疫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MOD)值。 结果与CN组相比,DM组海马组织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P<0.01),NO和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海马组织iNOS mRNA及蛋白表达较CN组明显增加(P<0.01);与DM组相比,DM+Cur组SOD和CAT活性明显增加(P<0.01),NO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海马组织iNOS mRNA及MOD值明显降低(P<0.01)。 结论糖尿病脑病与氧化应激水平及海马组织iNOS 表达升高相关;姜黄素可能通过抗氧化活性及下调iNOS表达,而对糖尿病脑病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氧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将细胞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氧化损伤组(H2O2组)、氧化损伤加入VitC对照组(VC+H2O2组)、氧化损伤加入原花青素5μmol/L、25μmol/L、50μmol/L浓度组(procyanidin-L+H2O2组、procyanidin-M+H2O2组、procyanidin-H+H2O2组)。将750μmol/LH2O2作用于加入VitC及不同浓度原花青素预培养24h的内皮细胞,继续培养18h,以细胞毒四唑盐(MTT)比色试验、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作为检测指标。结果:原花青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H2O2对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降低MDA、LDH量,增加培养液中NO2-/NO3-含量,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花青素可保护和修复过氧化氢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促进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 cell,IEC)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H2O2产生.OH攻击制备IEC氧化损伤模型。实验设对照组、H2O2组(2.5 mmol/L)、异丙酚组(异丙酚100μmol/L)。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检测IEC的存活率,测定上清测乳酸脱氢酶(LDH)和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LDH、MDA水平明显增高,细胞生存率减少(P<0.01)。异丙酚组与H2O2组相比,LDH漏出显著减少,MDA形成减少,并能提高细胞的细胞生存率(P<0.01)。结论:异丙酚对大鼠IEC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热休克预处理对氧化应激所致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热休克预处理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向心肌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0.5 mmol/L的过氧化氢(H20:),以模拟氧化应激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将心肌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Ctrl组)、H2O2损伤组(H2O2组)、低强度热休克预处理(42℃,15 min,恢复12 h) H2O2组(HSR15 min H2O2组)、中等强度热休克预处理(HSR45 min) H2O2组和高强度热休克预处(HSR90 min) H2O2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处理后各组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检测各组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Ctrl组比较,H2O2组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都明显降低(P<0.01),而细胞凋亡率、LDH和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H2O2组比较,HSR15 min H2O2组和HSR45min H2O2组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明显增高(P<0.01),而细胞凋亡率、LDH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HSR90 min H2O2组与H2O2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HSR45 min H2O2组比较,HSR15 min H2O2组和HSR90 min H2O2组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细胞凋亡率和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LDH也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结论:热休克预处理能减轻过氧化氢所致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损伤,且不同强度热休克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4.
诃子提取物含药血清对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诃子提取物含药血清对H2O2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2O2处理培养心肌细胞,造成氧化应激模型,通过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CK漏出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反映诃子提取物含药血清对H2O2氧化模型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诃子提取物含药血清能显著减少LDH、CK漏出量(P<0.05,P<0.01);降低培养液中MDA含量(P<0.05,P<0.01),升高SOD活性(P<0.01).结论:诃子提取物含药血清可减轻H2O2对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稳定细胞膜和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过氧化氢(H2O2)致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2O2损伤HMEC,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H2O2损伤的保护作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酶活性测定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CAM-1及P-selectin的含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H2O2刺激HMEC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收缩,间隙变大;LDH释放明显增加(P<0.01);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用阿托伐他汀钙预处理后,细胞形态改变明显减轻,LDH释放降低(P<0.01),细胞活力增加(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对H2O2所致的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组方梓葛冻干粉针剂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缺血再灌注模型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采用氧糖剥夺(Krebs液)方法建立缺氧-复氧模型以模拟体内缺血再灌注损伤。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梓葛低、中、高剂量组,复氧时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余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后,测定细胞活力、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细胞外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分析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值、SOD活性显著性降低(P<0.05);MDA和NO含量以及LDH释放量均显著性升高(P<0.05),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Bcl-2/Bax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梓葛低剂量组A值显著升高(P<0.05);梓葛低、中剂量组MDA和LDH含量显著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梓葛低剂量组NO含量显著降低(P<0.05);梓葛冻干粉针剂的各剂量组SO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Bax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Bcl-2/Bax均显著提高(P<0.05,P<0.01);梓葛中、高剂量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梓葛冻干粉针剂可显著拮抗缺氧-复氧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细胞自由基的产生、提高抗氧化能力及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当归CO2超临界萃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过氧化氢(H2O2)建立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组、给药组,其中给药组给予当归CO2超临界萃取物预培养24 h后加入1.25mmol/L H2O2,继续培养2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通过各种化学方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及凋亡.结果 当归CO2超临界萃取物能明显提高H2O2损伤的内皮细胞的存活率,提高细胞SOD和NO的活性,降低LDH和MDA水平,减少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率,恢复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结论 当归CO2超临界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及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与脂质过氧化相关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脂质过氧化对Wistar大鼠一氧化氮(NO)活性的影响.方法 超氧阴离子、NO相关因素灌流离体大鼠主动脉,观察血管环一磷酸鸟苷(cGMP)水平和MD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高浓度H2O2灌流主动脉分别使血管条cGMP含量增加23.08%(P<0.05)、降低75.21%(P<0.01);预先应用NO合成底物L-Arg孵育,可以显著抑制高浓度H2O2灌流主动脉引起的cGMP水平下降的效应,使MDA含量降低;与较高浓度H2O2灌流组比较,L-NNA灌流使血管cGMP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增加(P<0.05);NPS、SOD灌流可以拮抗高浓度H2O2抑制cGMP活性(P<0.01)的效应;并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结论 低浓度和高浓度的脂质过氧化,分别促进和抑制血管NO的合成与释放,表明NO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进而对缺血、缺氧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超氧阴离子过剩与NO生成和功能缺陷有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大蒜多糖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大蒜多糖对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BALB 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蒜多糖组、黄芪组。注射病毒 1h后给药 ,连续 7d ,于第 8d处死存活鼠取材。观察小鼠存活率及心肌病理变化 ,测定血清心肌酶、丙二醛(MDA)、一氧化氮 (NO)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力、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 :大蒜多糖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存活率明显增高 ,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 ,血清心肌酶、MDA、NO含量显著降低 ,GSH Px活力升高 ,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及iNOS表达降低。结论 :大蒜多糖对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丹参水溶性成分对H2O2氧化损伤牛肝动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牛肝动脉内皮细胞,建立H2O2氧化损伤模型,给予丹参水溶性成分治疗后,动态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形态变化和凋亡情况,检查细胞存活率,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PA)的含量。结果:牛肝动脉内皮细胞被H2O2氧化损伤后,随损伤程度出现不同形态变化,细胞边缘变圆、皱缩,凋亡;细胞培养上清液PA含量明显下降;给予丹参水溶性成分治疗后,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PA含量明显上升,基本接近正常组水平。结论:丹参水溶性成分对H2O2氧化损伤的牛肝动脉内皮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