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试点是继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之后的又一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内容.通过对北京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DRGs付费试点工作前后的临床路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结论为DRGs付费制度对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方面的应用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疗效率、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是推动中医药深度参与医改的重要内容,对于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0月,山东省卫生计生委与省物价、人社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优势病种遴选原则,确定病种定价办法和医保基金支付标准,选择在济宁、威海等地就7个中医优势病种开展试点。2015年9月,  相似文献   

3.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CP于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1998年以后国内一些大医院相继开展了部分病种临床路径的研究和试点工作。我院为响应卫生部的号召,2010年10月确定了声带息肉等第一批临床路径实施的病种,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此本文拟以声带息肉为例做尝试性的评价。考虑到评价指标较多且各指标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拟采用Hotelling T2检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自7月1日起,六安市推行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选择部分危及农村居民健康、医疗费用较高的13个病种(组)开展试点。市人民医院被确定为首批按病种付费救治试点医疗机构之一,先行开展的按病种付费疾病范围包括乳腺癌、肾结石、甲状腺癌等10个病种(组),并被"明码标价"。  相似文献   

5.
儿外科四个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方法在儿科手术单病种的运用,为住院患者合理医疗费使用和改进医疗质量的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市儿童医院2006年5月18日~12月31日的儿外科手术单病种(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直肠病损切除术)和2006年10月1月~12月31日(唇裂修补术、鞘膜积液手术)共4个病种,分别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CP组)作为实验组,与2005年1月1日~2005年12月30日末实施临床路径的4个相同病种用传统医疗护理管理(非CP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以各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实施了CP组管理与非CP组管理的患者比较,4个病种在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2个病种在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儿科部份手术单病种,可以明显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县级医院临床路径及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后医疗行为和质量效果.方法:调取2010.1 ~2011.7项目与对照医院在试点前后的腹股沟疝全部病例,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来评价试点病种的医疗质量、住院日和抗生素使用方面的效果.结果:试点后腹股沟疝的平均住院日和术前平均住院日分别缩短0.44天和0.69天;抗生素使用天数下降0.25天,使用种类下降1.14种;治愈率提高了6.25个百分点;预防用药率降低62.50个百分点.结论:临床路径及支付方式改革试点促使医院提高了效率,改变了医疗处方行为,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天津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初期试点医院运行效率进行评价,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对照比较法选择试点医院检测阶段,应用文献优选法确定评价指标,运用output-VRS模型对试点医院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初期试点医院运行情况:业务和经济运行方面,改革综合效率均主要受规模效率影响较大,且业务运行效果好于经济运行效果。结论提升试点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优化平衡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我国各地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大数据病种分值付费(DIP)的试点现状和效果。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法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特征分析和经验总结。结果:共纳入DRG实证研究文献113篇,DIP实证研究文献77篇。在研究进程上,DRG和DIP都经历了初步发展期、瓶颈期和快速爆发期三个阶段。在指标应用上,DRG评价指标具有体系化、少而精的特点,DIP评价指标较传统,缺乏系统性。在实践效果上,DRG和DIP试点地区均呈现出医疗费用减少、医疗质量和效率提高的趋势。结论:目前我国DRG和DIP改革试点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国家医保局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各试点地区可通过积极探索DRG和DIP的深度融合等措施,促进公立医院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CP)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与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CP组与对照组的病种费用、平均住院日、药品比率等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CP组较对照组指标显著下降(P<0.01、P<0.05)。结论临床路径通过降低住院日、规范诊疗行为,有效控制了不合理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病种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抓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病种质量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质量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也是医院建设的长期任务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控制已进入到了病种阶段.由于同病种的病人医疗需求和资源消耗相似,以病种为单位的质量评价更具精确性和可比性[1].我院于1992年制订了40个病种的质控标准,基本上覆盖了全院各主要临床科室,要求各科室每月登记这些病种的病例,并计算这些病种的治疗效果、住院费用、住院日等指标,与事先制定的标准进行分析、比较,进行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单侧)、老年性白内障(单眼)和腹股沟疝(单侧)3个病种共计977例出院患者作为路径组,将2010年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同治疗方式的3个相同病种1043例出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相同病种进行比较;选择老年性白内障路径组124例变异病例进行变异分析.结果 3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和住院药费占比3项评价指标较未实施时呈不同程度降低;患者满意度较前提高;腹股沟疝和结节性甲状腺肿2个病种的抗茵药物合理应用各项指标有明显提高,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性白内障路径组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是合并其它疾病、患者双眼手术和部门休假致延迟.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能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合理用药;对变异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采取改进措施,可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和实际意义。方法:对江西省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的24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路径试点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录入Excel(2007)进行逻辑检验,并对符合逻辑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频数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全省22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完成人径病例8428例,完成路径病例7856例,让24个试点病种患者得到了全程精细化管理治疗,住院天数降低显著,治疗费用下降明显,治愈率和满意度提高。实施临床路径后住院病人的住院天数下降均超过10%。下降率〉30%的共有11种病,占此次施行24个病种的45.83%;下降率20%~30%,有9种病,占37.5%;下降率20%~10%的有4个病种。治疗费用下降率大于40%的病种有5个,治疗费用下降了20%~40%的病种有5个,占24种病种的20.83%;治疗费用下降了lO%~20%的病种有12种,占50%。医疗机构问卷调查显示在进行诊疗路径管理的机构,诊疗行为更加规范、合理的机构占95.48%;医疗纠纷减少的医疗机构占77.40%;治愈率上升的医疗机构占79.10%;患者满意度提高的医疗机构占84.75%。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医疗供需双方都得到实惠。对规范医疗行为、科学合理确定看病费用、促进双向转诊机制构建、新农合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改革、医务人员医疗水平提升等提供了丰富的实证参考。建议在全国基层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不断总结和推广,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实施前后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生产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代表医院投入的人、财、物指标,代表医院产出的年门诊总量、年住院总量等产出指标,使用Deap 2.1软件,分析10个县级公立医院从2010—2013年4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结果: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前后山东省县级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不显著;试点期的技术效率平均值低于试点前(effch试点期=0.990,effch试点前=1.020,t=2.188,P=0.021);试点期的技术进步平均值要高于试点前(tech试点期=0.980,tech试点前=1.032,t=-2.075,P=0.029);试点期对试点医院和非试点医院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等比较无差异。结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的核心措施取消药品加成,起到了切断医院的"以药补医"顽疾的作用,有效的促进了医院医疗技术的提高,对实现医生的医疗服务价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在全国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中实施的帮扶式体系托管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模式(简称新都模式)的效果,为推广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纳入成都市新都区一体化试点的区、镇、村共46家医疗单位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专题小组访谈等研究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试点前后的中医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新都模式后,成都市新都区在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中医药服务量、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指标明显提升.结论:新都模式弥补了基层中医药管理体系的缺陷、健全了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责”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医疗成本核算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医疗成本核算研究进展 1.医疗成本测算方法逐渐完善 在我国,卫生服务成本测算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应用起来.1985年7月,卫生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联合发出《关于进行医疗成本调查的通知》,成立联合调查组,调查了吉林、山东、甘肃三省的医疗成本与收费.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1987年开展了上海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和应用研究,1990年又对全国10个城市25所医院进行了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标准化管理及病种成本研究.山东省卫生厅于1994年对132种代表项目进行了成本核算,并提出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指数推测方法.1996年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在山东成立了成本测算中心,并对11省(市)33所医院医疗服务成本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单病种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历史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主要用于制定按病种收费的价格以及评价病种收费的合理程度.目前,我国医院基本上实行按医疗项目收费制度,但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实施,一些地区和医院正在尝试开展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加强医疗项目和病种的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乡镇卫生院实施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一年后的医疗服务运营状况进行评估。方法:选取西安市阎良区2所试点卫生院与4所非试点卫生院为研究对象,以改革试点前后的医疗收入、门诊量等为评估指标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分析;设计问卷对改革试点医院的医疗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一体化"改革后,2所试点卫生院的医疗收入及门诊量均显著增加;4所非试点医院的医疗收入和门诊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变化特征不明显。被调查人员对改革的满意度高。结论:"一体化"改革显著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社会服务职能,有效缓解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试点工作为该项改革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住院患者群体病情危重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整体病情危重度评价是医疗单位医疗质量和效率分析的基础.为此,我们在建立基于病种的住院患者个体危重度分级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医疗单位为评价单元的患者群体病情危重度表达指标--危重度指数(Severity Index, SI).  相似文献   

18.
医疗固体废物处置方法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目的了解我市医疗固体废物排放量,考核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集中消毒的效果,评价我市医疗固体废物管理试点工作. 方法对杭州市部分医院的医疗固体废物排放量进行跟踪调查;采用环氧乙烷(EO)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进行集中消毒处理,并进行效果监测,开展医疗固体废物管理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SARS固体废物的管理. 结果杭州市医疗单位医疗固体废物的平均排放量为每日0.64kg/床;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采取EO集中消毒的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试点医院的结果表明,标准预防、隔离转移、单位计量技术的应用,对预防医院感染发生具有积极作用,杭州市实现了SARS固体废物的零排放. 结论杭州市的医疗固体废物处置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建议有关部门取消一次性医疗用品后毁形、浸泡消毒和"一对一"对换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某部军队人员肺炎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军队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对住院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分析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某部队军队人员肺炎住院患者334例,对其住院医疗费用通过幂变换后再与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肺炎患者住院医疗费用主要影响因素有:医院级别、入院方式、入院情况、身份、入院次数、住院天数等指标.对住院医疗费用进行幂变换,当幂值为-0.23时,主成分逐步回归分析的Adj R-Sq值为0.4315.残差正态性检验D=0.043138(p=0.1330),回归效果较理想.结论:肺炎患者住院医疗费用通过幂变换后再与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逐步回归分析,分析效果较好,可以为控制医疗费用提供依据.应用此法还可以扩大到对其他病种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或单项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医疗保险结算体系,积极引导定点医疗机构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提高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参保人员的个人负担,芜湖市于2011年正式开展按病种结算试点工作,实施对象为新农合和职工医保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