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43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活性,并以健康成年人28例作对照,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急性期t-P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I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脑梗塞患者t-PA和PAI活性改变为脑血栓形成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检测34例脑梗塞患者血浆t-PA、PAI活性,结果t-PA 1.03±0.23 IU,PAI 9.05±1.12AU,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患者纤溶活性降低.本组呈现t-PA愈低,PAI愈高,患者病情愈重.复发机会愈多的趋势.我们认为t-PA及PAI活性的检测对脑梗塞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及参考价值.对使用纤溶剂出血等副作用的监测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ELISA和发色底物法测定了14名显微外科手术者术前,术中和术后血浆t-PA的含量、活性及PAI的活性。发现术中2h患者血浆t-PA比活性较术前平均增高22%(P<0.05);术后72h PAI活性较术前平均增高17%(p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其血浆V0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活性.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VWF含量及PAI活性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P<0.001),而t-PA活性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01).结论提示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纤溶活性下降,有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与纤溶系统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研究显示纤溶酶原激活物(t-PAI)及其抑制物(PAI)在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t-PA是纤溶系统主要的生理性激活剂,它能在纤维蛋白凝块上高效地激活纤溶酶原生成纤溶酶使纤维蛋白降解[1,2]。PAI能快速作用于t-PA而形成复合物使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8周游泳运动对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和t-PA/PAI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安静组(C组)、高蛋氨酸饮食组(M组)和运动+高蛋氨酸饮食组(T组)。T组和M组喂饲含蛋氨酸为3%的高蛋氨酸饲料,T组每日同时进行90min无负重游泳运动,C组喂饲普通饲料,共8周。运动训练后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t-PA和PAI含量。结果:M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1),是正常安静饮食组的两倍以上,表明M组大鼠诱发高半胱氨酸血症;与M组相比,T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显著性下降(P〈0.01),且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适宜的运动可以降低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Hcy水平,预防高半胱氨酸血症形成。与C组相比,M组大鼠血浆t-PA显著下降,PAI含量显著提高(P〈0.01),t-PA/PAI比值显著下降,表明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失衡,诱发纤溶功能紊乱;与M组相比.T组大鼠血浆t-PA含量显著提高,PAI含量显著下降(P〈0.05),t-PA,PAI比值显著提高(P〈0.01),且与C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适宜运动能明显通过改善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平衡,纠正纤溶系统功能紊乱,预防动脉硬化及其相关血栓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VWF,t—PA及PAI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选择30例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其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活化。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VWF含量及PAI活性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P<0.001),而t-PA活性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01)。结论 提示Ⅰ、Ⅱ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纤溶活性下降,有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及其抑制物 (PAI -1)、血栓调节蛋白 (TM )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 (GMP -14 0 )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t -PA、PAI -1、TM及GMP -14 0的检测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较正常对照组t -PA水平明显降低 ,PAI -1、TM及GMP -14 0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的变化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的改变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患者血浆GMP - 14 0 (血小板а颗粒膜蛋白 - 14 0 )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 0例起病在 2 4h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氯吡格雷及普通治疗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GMP - 14 0含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血浆GMP - 14 0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氯吡格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是体内纤溶系统的重要成分,其作用日益受到重视[1,2].很多疾病可有血浆PAI水平的变化,近年发现纤溶系统的改变是肝病患者并发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3],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异常改变也可能是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4,5].因此,研究上述疾病纤溶机制的异常对防治肝病患者并发出血、冠心病患者冠脉内血栓的形成,判断其预后等均有重要意义.笔者测定肝病及冠心病患者血浆PAI活性,并对其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t-PA和PAI-1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各10只,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制成脑梗死模型;假手术组手术步骤同前2组,但不线栓;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4组大鼠均同步喂养,电针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即刻给予电针百会、水沟穴,每天1次,30min。治疗5d后,4组大鼠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PA及PAI-1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血浆t-PA、PAI-1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但电针组低于模型组(P<0.05,0.01)。结论:电针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t-PA、PAI-1含量,调节机体纤溶系统活性,改善梗死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凝血系统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及其抑制物 (PAI- 1)和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 - 14 0 (CD6 2p)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5 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采用ELISA法检测t-PA和PAI- 1活性 ,计算t-PA/PAI- 1比值 ;流氏细胞仪测定CD6 2p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急性脑梗死发病急性期 (<1周 )血浆t-PA水平和t-PA/PAI- 1比值明显下降 (P <0 0 1) ,血浆CD6 2p、PAI- 1明显增高 (P <0 0 1)。 3周后 ,急性脑梗死组血浆t-PA水平和t-PA/PAI- 1比值上升 ,与急性期相比P <0 0 5 ;血浆CD6 2p、PAI- 1下降 (P <0 0 5 )。结论 血小板活化、纤溶系统失衡参与了老年人脑梗死的发病发展过程 ,CD6 2p、PAI- 1和t-PA/PAI- 1比值作为老年人脑梗死进展的预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血小板、血浆颗粒膜蛋白-140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小板、血浆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大灶脑梗死组和小灶脑梗死组病人进行研究,于发病后 3d和2周采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血浆 GMP-140的浓度。结果发病3 d大灶脑梗死组血小板GMP-140,血浆GMP-140、浓度较对照组非常显著升高(P<0.001),小灶脑梗死组血小板、血浆GMP-140浓度也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较大灶脑梗死组低。于发病2周时,2组病人血小板、血浆GMP-140浓度均已明显下降,但仍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小板、血浆GMP-140显著升高且与脑梗死病情轻重相关,血小板GMP-140与血浆GMP-140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血栓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脑血栓血瘀证患者急性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和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含量。结果:脑血栓血瘀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纤溶功能和血小板活化指标有明显差异。患者血浆tPA〔(1.31±0.47)kU/L〕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50)kU/L〕,而PAI和GMP140〔分别为(8.75±2.32)×103AU/L和(27.85±8.60)μg/L〕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1±1.67)×103AU/L和(13.31±3.42)μg/L〕。结论:脑血栓血瘀证的发病与纤溶功能减退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气腹及腹腔镜手术对腹膜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中腹膜纤维蛋白溶酶的变化。方法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前、手术后立即、分别测量腹膜组织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浓度及t-PA活性。结果腹膜组织中t-PA浓度在腹腔镜手术和传统腹部手术2组术中均下降,但在传统腹部手术组下降更显著(P〈0.05)。而腹膜组织中PAI—1水平在腹腔镜手术组术前较高(P〈0.05),PAI-1浓度在传统腹部手术组术中明显升高,但在手术后,2组PAI-1浓度无显著差异。t—PA活性在2组术前、术后均无明显差异,但术中2组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和传统腹部手术对腹膜的影响是相似的,腹腔镜手术中最初的腹膜组织中PAI-1浓度的升高由CO2气腹造成并影响腹膜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经胸廓内动脉置泵对急性心肌缺血犬t-PA和PAI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建立经胸廓内动脉置泵治疗犬急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 ,观察介入组和对照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 ( t PA、PAI)的变化。方法  6 0条健康杂种犬 ,随机分为介入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条。在静脉麻醉下开胸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介入组分离胸廓内动脉后远端结扎 ,在近端置管 ,外接输液加压泵 ,通过胸廓内动脉加压滴注硝酸甘油 ;对照组通过外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于冠状动脉结扎前、结扎后 0 .5 h、以及给予硝酸甘油 2 h和 6 h后股静脉采血测定 t PA和 PAI。结果 在冠状动脉结扎后 0 .5 h两组 t PA均升高 ,对照组在 2 h和 6 h逐渐下降 ,而介入组无明显变化 ;两组在结扎后 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冠状动脉结扎后两组 PAI逐渐上升 ,对照组在结扎后 6 h最高 ,而介入组在结扎后 2 h最高 ;两组 PAI在结扎后 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结论 经胸廓内动脉置泵介入治疗犬急性心肌缺血可促进血管内皮释放 t PA、抑制 PAI分泌 ,对纤溶平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艳玲  谢林金  汪洋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2):2066-2068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Ⅰ(PAI-Ⅰ)功能紊乱,以及这两个指标与血脂、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于我院住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临床类型分为SAP组、UAP组、AMI组、OMI组,并设健康对照组。检测t-PA、PAI-Ⅰ、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结果:(1)健康对照组t-PA高于各型冠心病组(P<0.05),AMI组t-PA低于其余各型冠心病组(P<0.05);健康对照组PAI-Ⅰ低于各型冠心病组(P<0.05),AMI组PAI-Ⅰ高于其余各型冠心病(P<0.05)。(2)t-PA与IAI呈正相关,与TC、TG、LDL呈负相关;PAI-Ⅰ则与IAI呈负相关,与TC、TG、LDL呈正相关。(3)各病例组t-PA于治疗后有所升高,PAI-Ⅰ于治疗后有所下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纤溶功能紊乱,且以急性期为重,并且纤溶功能紊乱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欣舒注射液 (XSPS)对兔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PAI 1)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日本雄性大耳白兔 2 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 ,用球囊导管剥脱其腹主动脉内皮。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3天、7天耳缘静脉采血测定血浆GMP 14 0 ,t PA、PAI 1的含量。结果XSPS可显著降低血浆GMP 14 0水平 ,使t PA升高、PAI 1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XSPS可明显抑制兔动脉损伤后血小板的活化 ,促进纤溶活性 ,从而抑制动脉成形术后血栓的形成 ,可能达到防治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PA和PAI1活性水平的影响。方法: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罗格列酮(文迪雅)4mg/d,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浆tPA和PAI1活性、血糖和胰岛素等,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将各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罗格列酮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PA活性升高(P<0.05),PAI1活性及PAI1/tPA活性比值降低(P<0.05,P<0.01)。血糖、胰岛素水平降低(均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P<0.05)。结论:罗格列酮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同时,能增强糖尿病患者纤溶系统的活性,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